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00章 门生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00章 门生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00章门生

爱笑的少年,运气总不会很差。

李义府锲而不舍的坚持,很快得到回报,就在除夕这天中午,翼国公站在大门口跟大家讲话时跟他对了一眼,然后很快他就被人请进了府。

一样在外排队等候的许多士子,都羡慕万分的看着这个幸运儿走进府。

“他怎么就进去了?”

“刚出来那人是谁?”

“听说是翼国公府的记室参军,”

“翼国公府还有记室参军?”

“翼国公堂堂实封国公,又是实职三品以上还带上柱国勋,早就有资格开府了,按制可以有十六名国官呢,还可以有十几名府佐。”

“那人那么年轻,就是翼国公记室参军了,几品啊?”

“国公幕府的记室参军只是视品待遇,没有品级的,算不得朝廷正式官员,只是国公征辟,然后上报朝廷吏部登记而已。”

士子们有的对于国朝典章制度熟悉,也有些外地州县来的不清楚这些的。

跟朝廷正式的官员相比,国官府官只是私人幕府而已,但对于一些出身寒门或是更卑微的读书人来说,这其实也是个很不错的入仕途径了,先入幕为宾,积攒一些事务经验甚至是名气,然后到时再受荐铨选为官,甚至是立功直接授官也有的。

如武怀玉这样身份的要臣,做他的幕府当然前途会很好。

“那人好年轻,居然就是记室参军,什么来头?”

“听说叫上官仪,曾经做过和尚,翼国公叔父周国公推荐的。”

有人笑上官仪的出身。

还有人心里觉得,上官仪曾经半路出家当和尚,而翼国公以前做过九年道士,这和尚给道士当记室参军,掌文书章表奏报,这倒是稀奇了。

“只要有过硬的本事,当过和尚也没问题的,”有个士子很羡慕上官仪,别看只是个视品记室参军,在大唐,以前国公带三品以上开府,是有记室参军的。

但在今年开始,朝廷新规定,亲王郡王的王府官王国官依然不变,但王以下,国官府官的开府条件更苛刻了,就算开府了其所能拥有的幕职也少了。

比如记室参军、主簿都不设,原本七曹参军也只设二曹,录事、行参军也都不设。

唯有之前实封功臣,特旨不减。

所以武怀玉开府,有记室参军,那属于一项特权,其它好多国公,只要不是实封,那都没这待遇。

武怀玉翼国公府的十六名府官,长史、司马统领府僚、纪纲职务。掾统判七曹参军事,主簿掌覆省国公命令。记室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勾稽省署钞目,录事掌受事辰发。

七曹参军各督本曹事,行参军出使检校,典签宣传命令。

国公府官比王府官少了不少人,傅、友、谘议参军、文学、东西阁祭酒都没有。

但如武怀玉这样身兼数个要职的勋贵重臣,职事繁忙,他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幕僚班子协助辅佐的。

所以别看上官仪就是个幕僚,视从七品而已,但是他能接触参与到的事务,可都很机密重要。

武怀玉雍州别驾兼民部侍郎判度支、兼治书侍御史,三个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他的幕僚团队,要协助他处理这三部门的事务,所以有时候,这个幕府就相当于这三部门的官员,甚至可能比一些郎中、员外郎、御史、治中等这些衙门的官员,权力更大。

这就好比明朝的时代,废掉宰相后,六省实际就是朝廷的中枢,但后来皇帝用他的私人秘书班子内阁,代行使皇帝的决策权,再后来内阁势力太大后,皇帝又把自己另一个生活秘书班子司礼监拉出来,让那些太监们代皇帝批红。

于是乎,内阁和司礼监明明不是朝廷中枢,却硬生生的架到了六省头上。

说到底,还是因为内阁和司礼监行使的都是皇帝的权力,代行皇权。

其实这种事自古以来都玩的很溜。

汉代三公为首统领百官,治理朝政,可汉天子后来却非要搞出尚书省等内朝,内朝就是代行皇帝权力,用来制衡外朝百官的。

甚至以前三公们开府,那时的幕府权力才大呢,幕府有时胜过诸省部寺的。

······

翼国公府外书房。

李义府被上官仪一路领着过来,李义府路上还一直面带微笑感激上官仪,凭他那招牌式的微笑,他还很快得到比他只大五岁的上官仪的好感信任,把自己身份告诉了他,甚至还透露了翼国公对他的行卷很满意,有意栽培他。

“益州乡贡、射洪县丞之子李义府,拜见翼国公。”

李义府年纪虽轻,但那一套礼仪,真是无可挑剔。

难怪历史记载,李义府外号李猫。

确实跟只温柔乖顺又漂亮可爱的猫一样,让人总忍不住想要亲近甚至撸一把。

不过武怀玉可也记得,李义府可是跟许敬宗并为宰相,并称奸臣的人,据说李义府是笑里藏刀这个词的代表者,就跟盛唐权相李林甫开创了口蜜腹剑这个成语一样。

都说李义府当宰相后,表面和言悦色,可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敢触犯他,都会遭他打击报复,甚至是陷害。

“你的行卷我刚看过了,锦绣文章,非常不错,更加让人惊叹你才十五岁,年少多才,天生神童啊。”

武怀玉毫不吝惜的对他咵咵的就是一顿狠赞,称赞的李义府是既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终究是才十五岁的少年,此时还没修炼大成。

特别是在武怀玉的面前,武怀玉虽也很年轻,可头顶光环太多了,这顿时间他天天蹲武家大门口,对武家的兴盛,对武怀玉的权势,那是非常直观,印象深刻。

武怀玉的形像在这段时间,在他心目中那是无限拔高的。

已经成了他心中完美的伟大偶像,现在偶像这么夸他,真是让他有些承受不住。

“我已经安排好了,挑你几篇佳作,送去给崇贤馆直学士来济,请他把你的作品刊登在下期的京报上,我还打算给你和上官参军的作品,都写篇点评,帮你们扬扬名,也为你们明春的进士考试出点力。”

李义府得到这承诺,已经激动的满面胀红,甚至都不知所措了。

毕竟太年轻。

初入长安的李义府在蜀地已经混出了些名气,但在长安他就啥也不是,长安是个最讲身份家世的地方,就算你文章再好,没门路也是不行的。

否则当初马周也不会雄心勃勃的西游长安,结果最后处处碰壁,还因得罪崔氏,最终甚至落魄无比,连个酒店的伙计都敢欺负的地步了。

长安做为帝都,天下中心,四方人云集,多少有才的人,但能出头的可不多。

李义府这段时间也算是深有体会。

跟那些傲慢的高高在上的关陇门阀世族相比,武家对拜访者的态度可是极好,更别说武怀玉现在还这般赞赏和帮忙。

顿时一股士为知已者死的感觉激荡心中。

李义府扑通就跪下了,对着武怀玉砰砰砰就是连磕几个响头。

“学生李义府想要拜翼国公为师,请翼国公收下。”

说着又是几个响头。

武怀玉都让他搞的措手不及。

跟当初落魄的马周相比,李义府现在条件还可以,跟着父亲进京,备战明春科举,起码不愁衣食住宿,他爹虽仅是个县丞,但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多少来京的读书人,还只能借宿那些寺庙里面,用抄经来换取一个床铺。

李义府的家庭倒跟马周也差不多,马周条件差点,父母死的早,但家里也算是地主了。李义府家也不是士族,寒门都算不上,他就算书读的好,文章写的好,可也不过是个出身卑微的读书人罢了。

要没有人提携,将来最多不过是个落魄的诗人,有名也没用。或者为五斗米折腰,去做个书吏,案牍劳形也难有出头之日。

来了长安,李义府虽天天保持微笑,可已经被现实打击的很厉害了。

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他不想错过,既然武怀玉欣赏他的才华,那赶紧趁这热乎劲拜师,错过了这村可就没那店了。

李义府也听说武怀玉也收了不少学生的,诸如许敬宗的两个嫡子,还有诸如秦琼收的义子裴行俭,听说裴行俭是秦琼老上司裴仁基之子,程咬金好兄弟万人敌裴行俨的弟弟,如今才九岁。

可秦琼和程咬金这两大佬亲自出面,让武怀玉收他为弟子。

再比如隔壁宰相魏征的儿子也拜武怀玉为师,其次子甚至订婚武怀玉的四妹。

还有些武氏家族的子弟,也拜武怀玉门下。

武怀玉的学生有不少,但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都是权贵子弟,且多是新贵子弟。

一般人想拜师,基本上没机会。

李义府不肯错过这机会。

武怀玉看着邦邦磕头的李义府,还是个热血大男孩,光这份决心,怪不得将来能当宰相。

“好,我就收下你为学生,起来吧。”

“上官,帮我取茶来。”

李义府给武怀玉敬茶,完成了这拜师之礼。

上官仪在旁边看的羡慕,忍不住也提出要拜怀玉为师。

武怀玉考虑了一下,“既然你也打算参加明春进士考,那就专心备考,不用再担任翼国公府记事参军这差事了。

至于拜师,我跟你年岁相当。”

“翼国公,达者为师,翼国公的学问值得我拜师学习,”上官仪道。

“好吧,”

武怀玉也收下上官仪,这下轮到李义府去倒茶。

上官仪恭敬递上茶水,武怀玉接过饮下,礼成。

这一杯茶,师生之礼成,从此以后,李义府和上官仪那都是武怀玉的门生弟子,甚至可以说两个没有什么身份背景的年轻人,他们也跟武怀玉跟武家是绑定了的。

“你们两个就都住在这府里,专心读书,全力备考。”

“谢老师。”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5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