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398章 我欠他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398章 我欠他的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98章我欠他的

看到昆仑奴和彭瘸子来找他的时候,怀玉一点不觉得奇怪。

他料到他们会来。

但还是好奇。

“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唐家从没把你当成家人看过,你后来出来自立门户也从没想过再回唐家。”

皮肤黝黑发亮的唐奉孝点头,但还是道,“我自出生,唐家上下没把我当唐家人,甚至没把我当人,我被丢弃,是家中一条刚下崽的母狗把被遗弃的我叼到狗窝,我喝狗娘奶活下来的。”

“后来老家主听说后,觉得我命硬,便把我交给残疾老家奴,喝羊娘奶长大的。”

“我有个狗娘一个羊娘,还有个残疾的老家奴养父,”

“那你今天还要来找我给唐奉义帮忙?”

“我欠他的。”

昆仑奴直言。

他在唐家喝狗娘奶羊娘奶,被老家奴抚养长大,唐家甚至不让他姓唐,后来还因随从打猎救下唐奉义父子,老家主看到他的勇武,特意开口,让他那个从没想过要认他的生父,把他安排到唐奉义身边做随从。

自那以后他就成了唐奉义的跟班,但也因此学到了不少东西,骑马射箭刀枪马槊,这些都是唐家打算培养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家将,可以忠心护卫唐奉义。

后来唐奉义加入骁果禁军,他以随从身份也去了。

只有离开了灵州,去了长安,去了洛阳,去了江都,他才能感觉摆脱了家族的束缚与压迫,甚至也只有在离开了家族,唐奉义才会对他好些,甚至在他忠心付出后,他有时也会给予他一些关心。

“我在战场上舍身救过他许多次。”

“但他也曾救过我。”

“尤其是江都兵变后,我不愿意留下,私自逃离,被抓,是他替我求情,最后还私放走了我。”

“当初离开的时候,我曾说过我欠他一条命。”

武怀玉拍了拍昆仑奴的肩膀,他的过去一直在纠缠着他,从没有放过他,哪怕他后来也成了朔方的一个小豪强,甚至还攀上了武怀玉这当朝新贵,如今更上层楼,甚至还有个六扇门暗探身份。

可当唐奉义找到他时,他还是没法拒绝。

就如他说的,当年他曾经承诺过,欠他一条命,只要他开口,他一定会偿还,哪怕拿命还。

“看来你心里其实还是很渴望成为真正的唐家人的。”怀玉道。

唐奉孝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反驳,年轻的时候,只想着一心逃离,越远越好。可如今年岁大了,许多心境也发生了变化。

也许就是心底里那抹落叶归根带的念想吧,又或许他内心何尝不想认祖归宗呢。

毕竟那人虽再不好,可他也是他的血脉。

武怀玉没有去评判昆仑奴的想法。

每个人的思想,跟他的境遇经历有关,一个人的过去,造就了他的现在,没有经历他所经历的,又怎么能体会到他的心思呢。

“其实唐奉义现在这结果挺好,难道他还不满意?广州都督府长史,虽不如苏州都督,但他要是安份守已,也能安稳,”

“若是他识时务,那干几年,等到没什么风头了,到时报个病疾请退,混个安稳也是可以的,将来还能有个善终,不也挺好?”

彭瘸子宋江在一边笑,“唐奉义那可是敢弑君的主,这种人喜欢赌,上了赌桌的赌徒有几个能够说随时下来的?

赢了还好,越输越眼红,越想扳本,越不愿意下台。我以前可没少开赌档,各种形形色色的赌徒见的多了,唐奉义那厮,别看胆大,但要说这心智,可远不及昆仑奴。”

唐奉义做为如今灵州唐氏的家主,还是苏州都督,他哪甘愿贬做都督府长史。

“他怎么不亲自来找我?”

武怀玉笑问。

武怀玉在灵州做长史的时候,不仅纳了灵州六大豪门之首的曹家的嫡女曹十三娘为妾,后来还收了韩家的韩七娘为侍姬,之后又纳了唐家的唐六娘为妾。

这个唐六娘,正是唐奉义嫡出女。

当时的灵州经历李道宗薛万彻武怀玉等频繁调整,特别是丘行恭这家伙对韩家的乱砍,导致灵州豪强都有几分人人自危的感觉。

唐奉义虽在外任苏州都督,可听长子说了灵州的巨大变化,最后也同意学曹老爷子,送个嫡女给武怀玉做妾,反正唐奉义儿女多,就算是嫡女也不心疼。

这不过是唐家给武怀玉交的一个投名状。

但武怀玉跟这便宜老丈人还没见过面呢,虽然这次唐奉义也来京朝集,他倒上过门,两次,偏武怀玉都恰好不在,所以他也就跟老武喝了茶,顺便看看女儿也就走了,留下了些礼物。

苏州,江南之地,还是挺富庶的,虽比不得后世的苏杭,但眼下确实也不错,毕竟是都督,管着好几州。

“他请我先来拜见下翼国公,然后约个时间,到时他亲自登门正式拜访。”

“见面就算了,马上过年了,每天忙碌的很,家里也有点乱糟糟的,”武怀玉拒绝了见这个便宜老丈人。

不过好歹纳了人家女儿做妾,武怀玉还是给了点有用建议,“你回去转告一下唐长史,听我句劝,在京就老老实实呆着,尽量不要出门,更不要与当年的旧友见面聚议什么的,也不要想着拜访朝中权贵。

现在低调是最重要的,什么也不要做,就不会犯错。

老老实实等过完年,立即去广州都督府上任长史,到了广州,更要安份守已,该做的事要做,不该管的事不要管,不该说的话更不要乱说,

当然,中原人去岭南,往往水土不服,容易生病,要是生病了呢,就跟都督说一声,安心休养,也不要再过问都督府事务了,”

怀玉说的已经够直白了,你唐奉义是已经上了三十六不忠不义名单的,所以你政治前途已经宣告死亡,你也就不要再瞎折腾了。

如今是大唐,你们这些人,又不是皇帝心腹,背着弑君者的名,也还过了五六年好日子,现在就赶紧夹起尾巴做人。

在广州都督府泡几年病号,低调几年,然后请辞,回灵州安心当个地方豪强去,虽说唐奉义也还年轻,但该退就得退,否则到时你想退都没机会了。

起码如果能够成功身退,那就还能保证唐家子弟们的前途不受太大影响,哪怕必然不会怎么重用,但起码路没被全堵死,几代后这事也就慢慢遗忘了,不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嘛。

你要是不识抬举,到时真被弄个处死,那就牵连家族,可能几代都不得翻身了。

“别跟裴虔通一要作死,记住,不作不会死。”

“我呢,也就言尽于此了,面也不见了,也请唐长史不要上门来,来了也没空见。”

昆仑奴听完,虽有些失望,但也听懂了许多。

武怀玉这是说了真心话。

“谢翼国公。”

“说这些干嘛,”

昆仑奴和彭瘸子,现在也算是充当武家的手套,武怀玉把一些产业交给他们打理,两人也从朔方,开始进军长安。

怀玉邀他们回家坐坐,两人都笑着拒绝了,“我们这等贱样,哪能出入翼国公府。”

一个黑炭昆仑奴似的,一个本来已经死了的侏儒,确实挺扎眼,也很卑贱。

怀玉也就没跟他们再客气,“以后有事情,你可以在西市的芙蕾斯塔酒肆给我留言,那里自会有人通知我,我有时间就约你们到那酒肆见面,顺便说一句,那酒肆是我的,那个美丽的女掌柜,也是我的女人。”

“明白。”两人会心一笑。

骑马去了宣阳坊,结果宅里的裴兴奴、裴玉奴两妾婢不在,一问,竟然是当家大娘子樊玄符今天带着二房的一众媵妾,来坊中姐姐武玉娥家做客,然后顺便就来这大宅转了一圈,看看装修的如何了,过完年能不能搬进来住。

大娘子来了,琵琶女和裴兴奴自然得来拜见。

府里管事说大娘子挺喜欢她们二人的,还特意让裴玉奴弹了首琵琶曲,后来就把她们都事回永兴坊了。

怀玉听后倒也放心,反正也不是背着樊玄符金屋藏娇置别宅妇,也不怕她把人带走让人牙子发卖了,或是直接沉塘栽荷花。

转身回永兴坊。

进坊发现,永兴坊的街巷又铺了一层新河沙,显得十分干街,而且坊里格外的热闹,很多人。

坊中主十字街,比往日摆摊的更多了,卖烤红薯的、煎土豆的、煮玉米的,也有炒板栗的,卖火晶柿子的,卖柿饼的,还有卖烧酒的,卖甑糕的,甚至还有卖烤肉串,卖羊杂汤,一派兴隆的热闹街景。

虽然武怀玉请奏要在长安试行街市,还没得到批复,但永兴坊无疑走到了前面,正式的街铺还没开设,但街上摆摊的很多。

不仅有卖各种吃食,甚至有卖针头线脑、衣服布料、油盐酱醋等各种生活日用品了。

很有活力。

到了翼国公府附近,才发现原来坊里这么多人,大部份都奔翼国公府来的,许多人在翼国公府这排队。

“好多是来拜见的。”

“其中不少是进京赶考的士子,想在科举考试前,给阿郎投献干谒诗,若能得长安有名的边塞诗宗师点评称赞,那就能一朝扬名,到时科举考试录取机会大大增加。”

听到家将这话,武怀玉也愣住,看来他武怀玉如今真正算是成为大唐顶级新贵了,底蕴自然不如那些老牌门阀旧士族,但却也成了许多寒门庶族出身的人想要投靠的对象。

武怀玉看着家门口排着的长队,自他纳妾那天开始,这家门口天天让人堵着了。

“现在每天收到的拜贴和干谒诗,都得装上半屋子,堆都没地堆了。”

武怀玉听了也疼痛,这么多人拜访、干谒,他武怀玉也不可能都一一观看甚至点评啊。

“请我的国官府官幕僚宾客们,有空的时候都帮忙整理一下,尤其是那些干谒诗,都给看看,其中确有才华较好的,整理出来,到时拿给我看看。”

“还有,不管谁来投贴拜访,一定要客气,尤其是不得索要门包礼物等。”

怀玉一边吩咐着,一边越过这长长队伍,进入武家。

虽然许多人想要上前谒见,但武怀玉如今身份,出行都是前呼后拥,大群的防閤、仗身、亲事、部曲、幕僚,想靠近也不可能。

特别是武怀玉经历过几次刺杀后,现在也不敢太过随意。

等他进了府,人群的骚动才慢慢平复下来,好多人遗憾没能跟翼国公说上话。

队伍里,李义府看着已经消失的武怀玉背影,心中也不免失落,但他还是没气馁,

一天不行,那就两天,一月不行,那就两月。

他相信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总能成功。

一连几日,李义府都是坊门一开,就赶来排队,就算排队许久,最终也不过是将拜贴、干谒诗卷在门房登记,连门都进不去,他还是在坚持。

武家还是不错的,每天还会准备好热乎的汤饼和羊杂汤给大家喝。

排队等候的时候,也会有报童过来叫卖京报,或是出售武青阳诗集,又或是虬髯客传、西厢记、聊斋等京报连载小说的集结单行本。

还有不少小贩卖过来推车卖小吃零食、热汤什么的。

甚至现在武家门口,还成了长安士子们交际的极佳场所,天南地北的士子们在这相互认识,互相交流,排队交完干谒诗,还能领到一张武家版印的小卷子,上面一般都是几首诗,内容也各不相同,有不少版本的,都是翼国公的诗作。

虽是雕版所印,可上面的字体,据说都是翼国公亲笔写的版,然后雕匠刻版印刷,因此印出来后,也相当于是翼国公字体。

武体雄劲,瘦金灵动,不少士子因为这诗和字,甚至每天来打卡报道,排半天长队,就为吃一碗翼国公府羊杂汤,再来碗汤饼,或是几个热腾萱软的蒸饼,然后再领一张诗卷。

甚至士子们还会互相交换手中领到的诗卷,想要集齐不同的版诗,搞的好不热闹。

李义府倒有些不太相同,他每天早早来,也吃羊杂汤蒸饼也领诗卷,但他坚持每天都会给翼国公投一张新的行卷,上面都是与之前所投不相同的诗赋文章,全是他用心所作。

一天一份,完全不带重样的。

今天是诗,明天可能是赋,后天可能是策,有时则是书法作品,有时是绘画,反正极为用心。

他相信,总有一天,他的这些干谒行卷,能从一众俗作之中,脱颖而出的。

“让让,新鲜的羊杂汤来了,热腾腾的蒸饼来了。”

武家仆人又推出羊汤、蒸饼来发了,全是免费发放,不间断的在发,李义府惊叹于武家的豪气,也佩服他们的那份礼貌,估计这也是全长安独一家了。

别的权贵家他也去拜访干谒过,有的不是对你爱搭不理,有的就是门房仆人直接管你要好处,否则你的行卷他们都不接。

唯有武家,如此热闹,这般大方。

果然能二十岁成实封六百户国公,能被皇帝称做当儿子般信任重用的人,确实不一般。

这越发坚定他要守到武怀玉,一定要拜师门下。

香气喷鼻,肚子饿了,他上前要了一碗羊汤,两个蒸饼,一边吃,一边想着明天又该写个什么作品投卷。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