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556章 安东都护镇三蕃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56章 安东都护镇三蕃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31 14:43: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临近年关,

越来越多的好消息,源源不断的通过京北驿路送抵长安,带着风雪的驿骑们,是这段时间贞观天子最欢迎的人。

而幽州大捷也随着一道道奏捷,得到长安朝廷的认可,坊间也开始流传。

辞相去幽州做都督的武怀玉,一时间再次成为长安热议人物。

“听说圣人要召翼国公回朝复相,”

“我听说是要回朝拜右仆射,”

“齐国公这是要辞相吗?”

“翼国公回朝拜右仆射,那他义父齐国公肯定退了,毕竟现在也很少去政事堂了。”

平康坊。

如今这里越发的繁华热闹,甚至金吾不禁,临近年底,大量的地方朝集官员上计吏员,以及进京赶考的士子,甚至是许多商贾等云集,让这片娱乐区越发的兴盛。

装饰轻奢的酒楼里,大家热议着,

“我听说圣人还要给翼国公赐国姓列入宗正属籍呢,跟曹国公一样,以后就是皇族宗室了。”

“不止呢,我听说还要赐丹书铁券,据说可恕二死,”

“我也听说了,好像还是太子亲自向圣人请求的。”

“太子与翼国公这师生情谊还真不错啊。”

朝廷已经明发诏令,加封特进、上柱国、右领军大将军、翼国公武怀玉为幽州大都督、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赐绢万匹,奴仆百口。

另将罗艺被抄没的宅第家口赐与武怀玉。

这些都是让人艳羡的。

“不好意思,诸位,来晚了。”

“怎么来这么晚,罚酒三杯啊。”

“好,认罚,我先自罚三杯。”

一人上楼推门而入,向众人道歉,先自罚三杯,“刚才来时正遇到有天使出城去幽州,去给翼国公传旨。”

“又传旨?”

“突厥突利小可汗请求内附,翼国公派兵正护送他来长安朝天子,而奚、契丹两族也先一步向翼国公请求内附, 翼国公已经将奚地置饶乐都督府,设十州,以契丹地置松漠都督府,也置十州,另外将突利可汗地置北安都督府,设四州,”

刚来的那位,把自己刚听到的新消息告诉大家,挺兴奋,“真想不到,突利可汗都直接来长安朝天子了,”

“可是因此天子要再加赏翼国公,又赏赐什么?”

“朝廷因翼国公在塞北新置了饶乐、松漠、北安三都督府二十四州,于是决定新设安东都护府,钦命翼国公武怀玉为第一任安东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

安东都护府驻地营州柳城,朝廷划设两万兵马归安东都护统领,”

都护府,这对唐人来说是个有些陌生的词,但在座的都是读过许多书的士子,甚至好几个还是挺有名气的诗人,

他们自然知晓都护府,源自汉宣帝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行国。

后来魏、晋则设有西域长史府。

朝廷现在新设的这个安东都护府,就是因武怀玉安抚诸蕃,新置三都督府二十四羁縻州而起,朝廷为了便于突利、奚、契丹等归附的统一管理,新置此都护府。

都护,带兵监护。

幽州大都督武怀玉兼安东都护,安东都护是一个新衙门,治所在辽西营州柳城,都护府有一套全新的官吏班子,置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职,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等, 并统辖两万兵马。

幽州都督府主管幽府十州军政,而安东都护主要管的还是羁縻诸府州,侧重边防。

是针对突厥的蕃胡的。

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

北安、松漠、饶乐三都督府,属于内附羁縻州,其都督、刺史等,都是由其本部落酋长们担任,仍属于自治,这是比较特殊的地区,隶于幽州都督府下是不合适的,

安东都护府的正式设立,其中核心之处,就是虽三府二十四州,仍由突厥、奚、契丹三族部落自治,但朝廷却是要加强统领的,他们不入版籍、不纳税赋,但朝廷却是会在三部境内,修建驿站,甚至是驻兵屯田,

带兵监护,这才是最关键的。

这意味着,他们不完全自主了,真正要纳入朝廷的管辖,虽然大多数事仍是其自治,可涉及军事这块,就得请示朝廷,由安东都护府管理。

安东都护府不仅要在三都督府二十四州设驿站、筑兵屯田,开边互市,甚至还要对各府州派一些上佐官吏等。

这其实类似于突厥人以前在奚契等派驻的吐屯,汗国派突厥贵族到奚、契丹等担任吐屯,带兵监护,并且征税。

现在大唐当然也得趁热打铁,加强控制。

沿边以及在三部驻兵两万,这个兵力,足够威慑控制他们,让他们以后服从大唐。

各部落划境自守,不得侵扰,定期会盟,若有纠纷,都搞府牵头调解,如果诸部有叛乱,都护府有权力和义务,出兵并调其它部共同平乱,

以后三部,上到汗王都督,下到首领刺史,甚至是所有的大小首领官将,都要由朝廷任命、授印。

这些羁縻官员可以是他们自己推选举荐,但必须有最后一道朝廷任免的手续才是正规合法的。

安东都护府也负有安抚靺鞨、室韦、霫等的职责。

“这新设的安东都护府,比中都督府,都护是正三品。”

从二品的幽州大都督、正三品的安东都护,还兼着从三品的幽州刺史,正二品的特进散官本品,还有从二品的太子少保、正三品的右领军大将军衔。

内掌幽府十州军政,外掌安东三蕃二十四州胡。

堪称东北王。

“你们听说没,圣人赐突利可汗国姓李,列入宗正属籍了。”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之前就被赐封为北平郡王,但这种属于以前的安抚,没几个真当回事,就好比武德七年颉利进犯至泾州,后来李世民跟突利结为异姓兄弟,突利独自撤兵,让颉利不得不跟唐朝议和, 阿史那思摩到长安拜见李渊,负责和议,李渊就特赐封阿史那思摩为和顺郡王。

但这一次明显不一样了。

突利举族内附,武怀玉以其地置北安都督府,他又亲来长安朝天子,天子赐他姓李,列入皇族,他这北平郡王就跟此前不同了。

跟突利一起被赐国姓、列属籍的还不止他一个。

先前赐国姓的靺鞨首领突地稽,这次也特列入宗正属籍,改封为燕国公。

而奚王可度者,赐国姓,列属籍,拜其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饶乐都督,赐封为楼烦县公, 契丹汗大贺摩会,赐国姓,列属籍,拜其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赐封为归顺县公。

另外早年就内附的原辽州总管、契丹别帅孙敖曹,也得赐国姓,列属籍,并赐封永乐县公。

又赐可度者之子匹帝为无棣县男,摩会之子窟哥为无极县男。

赐突地稽之子李克用为五原县男。

虽然坊间传闻说要赐武怀玉国姓、列属籍,但其实这事太子确实提议过,但李世民并没同意,主要是武德朝赐国姓列属籍的都没啥好下场,李世民不好意思,但对新内附蕃胡赐姓列属籍,可就没啥不好意思了。

“据说啊,朝廷本来是要设东夷校尉府的,派一位将军去当东夷校尉,但后来觉得校尉级别太低,便又有提议改叫东夷都护府,

不过最后圣人觉得东夷二字不太好听,于是才改叫安东都护府,翼国公为首任安东都护,也是圣人钦定的。”

“还是安东都护府好听,东夷校尉府啥的,太没档次了。”

“就得翼国公来担任这安东都护,换其它人,估计三蕃也不服啊。”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翼国公这首诗写的多好,这龙城飞将,不就是翼国公吗?”

“就是。”

“我可听说突利可汗可是主动把隋朝和亲给他的淮南公主杨氏,都给亲自送到翼国公帐中,如今杨氏更是被翼国公带到幽州养在别宅,”

“嘿,这事我也听说过,事情发生在此次大战前翼国公北巡金莲川时,突利半夜把人主动送武相公帐中的,听说如今杨氏在幽州都挺着大肚子了。”

“是武相公的?”

“那还能有谁的?杨氏和亲突利十二年,一直未曾生育,如今进了武相公帐,立马就大肚子了,你说呢?”

“武相公威武。”

“我可听说颉利还让自己长子贺逻鹘拜武相公为义父呢,还有可度者、突地稽、大贺摩会、孙敖曹这四大酋长,也都让自己儿子拜了武相公为义父。”

“这可真是打出来的威风啊,诸蕃胡们都纷纷争着认武相公做耶,争喊大人呢。”

“要我说,武相公真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啊,他有句诗怎么说的?请君暂上云台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我觉得咱们也应当弃笔投戎,得去边疆,那样才能真正写出好诗来。”

另一人也叹道,“是啊,年年来长安科举考试,可惜干谒无门,年年落榜,去年进士仅录取了十七人,秀才科未取一人,明经科录取的虽多些,可进士、明经榜上哪一个,不都是名门出身,或是早早得到勋戚大臣们的赏识举荐的,我们这些人啊,只怕这辈子也没希望了, 不如且去幽州,投身幽州都督府或是安东都护府,先做个幕僚,边关立功,走另一条路吧。”

“高兄说的对,我也有此意,同去!”

“同去同去,我们都去幽州拜谒翼国公,一起投翼国公幕府,一起边塞效力。”

“嗯,早听说翼国公礼贤下士,敬重宾客,凡是麾下和幕府有才者,都能得到其重用和举荐,只要有才华,就不用担心没机会。”

一群士子诗人,几杯酒后,慷慨激昂,都决定去幽州,去投武相公,也效仿武相公弃笔从戎,建功立业。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30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