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53章 乐善好施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53章 乐善好施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晋国太夫人六十大寿,

也是武十一郎百日,

三原龙桥武家堡办起了流水宴,几十个人一起铡面,武家不仅广邀亲朋,还大方的请十里八乡的乡民,无须送礼,来就有臊子面吃,就算乞丐来了都有,还管饱。

“娘真是越长越年轻了,”

武怀玉抱着他那十一弟,看着母亲武柳氏,今日老夫人也是满面红光,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帔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尽显着装华美。

乌黑的头发挽一个堕马髻,脸庞丰润,淡扫娥眉,未施脂粉,却也尽显高贵娴雅,雍容华贵。

武怀玉现在看着武柳氏,都有几分不敢置信,想四年前,初来龙桥,武柳氏苍老憔悴,满头花白,老的不成样子。可现在满头乌发秀丽,红光满面,皮肤也很好,

再搭上这身华丽的衣裙,头上再插上金步摇象牙梳等,身边站着一群身着绫罗的年轻侍女,更衬的富贵。

四年前看着像七八十,如今看着反倒像是四五十。

“都是享我儿的福,”武柳氏拉着怀玉的手,十分高兴,以前过度操劳,未老先衰,而怀玉回来后,不仅除去一块心病,而且怀玉神医妙手,替她开方治药调理身体,

日子也好了,不需再亲自操劳,再不用白天忙碌一天,晚上还得点灯织布,慢慢的也就调养过来,甚至葵水再来,老来怀子,六十岁了还能又生了一子,她之前生了三女二子,但距前面最后一个出生的怀玉,这都二十二年了。

“十一郎以后可都得你这个阿兄照顾了。”

武十一郎生下来时五斤多点,稍显瘦弱,柳氏也没奶水,好在家里条件好,早准备了乳娘。

武怀玉低头看着这小兄弟,要是放到后世,儿子二十多岁,父母六十多再给他生个小弟,那这一家得鸡飞狗跳,弄不好还得断绝父子父母关系,

不过放到这个时代,虽说六十岁生孩子的不多,但生到四五十岁的却不少,一家人,老大和老小之间,可能相差三十多岁,甚至长孙比幼子还要大不少的,世人都不觉得有什么。

有些幼子,还没长大父母就亡故,也多是兄嫂带大的。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嘛。

老武原本三子四女,这几年老当益壮,纳妾收婢,接连生了六子八女,加上武柳氏又生了下嫡子,他现在有二十二个孩子。

武怀玉一堆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好些比他大点的儿女们还小,

不过大家族中,这是人丁兴旺的表现,是好事。

马周特意从长安赶回来祝寿,

家丁大声唱喝,晋国太夫人大郎婿中书侍郎、太子右庶子、高唐县伯马公特妻子郡君武氏来为母贺寿。

马周紫袍玉带,气宇轩昂,武玉娥也是身着诰命服饰,雍容华贵。

马载和马轼兄弟俩跟着后面,

管事引到厅堂,

武柳氏道,“你身子都这么重了,不用特意赶来,”

武玉娥又怀了,而且肚子已经挺大,她笑着走到母亲身前,先行了礼,然后搂着母亲胳膊,“长安到咱家也才几十里,这路也好走,我提前出发,坐着马车一天也才走半天,倒很轻松。”

武柳氏把两孩子叫来,也没分哪个是自家女儿亲生,每人先给个红包,再抓了把糖给他们,“玩去吧,”

二姐玉婵三姐玉媛则是早就带着丈夫宋威刘武还有儿女们来了,连宋刘两家的亲家公婆也都来了,

“宰相魏侍中二公子魏叔瑜前来贺寿·······”

魏征二儿子早跟怀玉四妹玉婉订婚,今天丈母娘的大寿,自然也是要来的,还带上了一副魏征亲笔写的百寿字书法。

一个接一个的客客盈门。

左领军中郎将庞孝泰带着儿子们赶来,上来就给武柳氏磕了几个响头,

“今天龙桥是真热闹,十里外路就堵上了,全是来拜寿的,”

“武家乐善好施贤名真是远播乡里啊,”

怀玉微笑,

武家这几年乐善好施不错,也确实有个好名声,但今天这么热闹,主要还是有免费的铡面吃,大家还知道武家的侧面还会有丰盛美味的臊子。

有好吃的,还能看热闹,刚好又是夏收完,乡里人都愿意来凑个热闹,

何况听说到时还会撒钱,说不定运气好还能捡几个呢。

丰收过后,武怀玉乐得宴请下乡人,反正也无需桌椅板凳,也不用什么菜式,就一碗肉臊子面就能让大家高兴了,来了就有,不够再加,吃饱为止。

亲朋好友自然是有席面,准备的是八大碗,有酒有肉。

今天还请了杂耍班了、乐班等一起助兴,为武柳氏添福添寿。

龙桥现在本来就是热闹集镇,这次武家要摆宴,消息早放出去,许多商贩也都是早早过来赶这大集,

站在武家圆堡的楼顶上,能看到今日龙桥两岸,那真是热闹无比,到处都是人,

“阿义,你让厨房把做好的铡面,还有臊子装桶,挑到外面去,沿大路几十步设一个点,给大家分面,”

人太多,武家堡前都水泄不通了,外面的人根本挤不过来,要是不到外面去多设点分餐,估计今天这顿饭容易出乱子,搞不好还要踩踏。

比庙会可热闹太多了。

县令赵仁本今天也是忙个不停,这位正六品的畿县令,今天一早就已经带着县丞主簿和两个县尉两个录事,以及五曹的诸佐、史们,分别带队,负责维持秩序。

甚至为了应对今天的大场面,还特意把清河的乡团都召集起来,又临时征召了不少壮丁,

三步一人,五步一岗,特别是龙桥的两边桥头上,各派了一队人守着,以免把桥堵了。

隔壁李家庄,今天也是早早派人来帮忙。

临近中午,依然还有源源不断的乡人赶来,甚至有从那塬上赶来的,大家真就当来赶大集,顺便来瞧热闹,吃碗晋国公家的肉臊子铡面,都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来的。

将来还能当成一件吹嘘的谈资,我当年可是吃过武相公家的席。

那场面,真是相当惊人。

好在早有准备,要不然今天还真是难以收场。

“阿义,准备的面和肉够吗?不够就赶紧再现宰杀一些,面不够就赶紧让人和面擀面铡面,”

赵义也没料到今天的场面如此之大,“可能还真不够,我估计一会还有很多人来,我马上就让人再宰些猪,面粉咱家磨坊那倒有许多现成的,这就安排人和面擀面再铡一些,”

“嗯,乡亲们特意前来贺寿,咱不能慢待了,多设些打面点,让大家都能尽快吃上面,还有,每个人给两文喜钱。”

“记住,不收大家的礼,送礼的都退回,记得再回两文喜钱。”

两文钱虽不多,可如果一家五六口人来,一人两文,也有十来文钱,现在粮价,都能买二斗米。

武怀玉倒不心疼这点钱,难得办一次这样的喜宴,既然要办就办热闹点。

反正就算来几万人,也就几万钱。

武家这边壮丁仆妇们挑着一担担的铡面,沿路摆开,二三十步一个点,乡人们排起队,一人一碗铡面,再来大勺肉臊子,

端着大碗面条,路边蹲着就大口咥,没有桌椅,也没其它菜肴,可大家却挺高兴,三五成群,同村或是亲戚一起,边吃边感叹着这热闹,赞着武家的大方。

最难得的是来吃免费的席,居然还有喜钱打赏。

手里攥着两枚开元通宝,那叫一个兴奋啊。

“咱三原县多少年来啊,武相公家还是头一家这么大方的啊。”

“那可不,武相公向来就是这么仁善,佃他家的地,从不会多收你租,借他家钱粮,利息也比别家低,实在还不上,也不会逼你典妻卖女,卖地卖屋,仁义着呢,”

“可惜咱们村离武相公家远,佃不上武家的地,”

“咱离的远不假,可这两年跟着种玉米土豆等祥瑞,那不也都是武相公传下的,最差的地种上几亩祥瑞,搭着主食吃,一年可以节省一半的主粮呢,再不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到处借粮了,”

“是啊,这两年可是再没饿过肚子,”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如果要吃饱,那起码得口粮二三十石,这意味着得是三十亩地的产出,没有这么多粮,那就得搭着野菜,甚至经常得喝稀的,

现在种红薯土豆这些祥瑞,就可以十来石主粮,搭着粗粮吃就够了,这相当于有了十亩地产出可以卖钱。

“我刚才在这转了转,听说人家这边的村子,都跟着武家养猪,种几亩红薯玉米喂猪,收益比种地划算多了。”

“人家何止养猪啊,你看这龙桥,原来除了那些禁军,其它人也穷,可现在这龙桥都跟一座城似的,这里的村民建房子盖屋,然后或是自己做点生意,或是租给别人收租,躺着就有收益呢,”

大家一边吃着香喷喷油汪汪的肉臊子铡面,一边羡慕感叹,“挨着武家近,就是好啊。”

吃完一大碗面,一抹嘴,赶紧又去排队继续打面。

轮到自己时,乡民赶紧对着武家打面的仆人道,“祝晋国太夫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武家仆给他打了一大碗铡面,正当他准备谢过要走,被叫住,“肉臊子还没打,”说着,给他碗里仍是来了一大勺肉臊子,

看着又是满满一大碗的面和上面的许多肉粒的臊子,乡人对武家的大方真是佩服万分。

“老寿星笑口常开,武氏家兴长兴!”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0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