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11章 可恨可恨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11章 可恨可恨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中秋,

武怀玉一行骑马入洛阳,上次来还是贞观二年春,那时的洛阳萧瑟,死气沉沉,而这次再来,洛阳城却已经很热闹了。

武士彟这位洛州都督,经济这块还是很有本事的。

都督府内,武士彟备下酒宴款待侄子到来。

“想当年,我父亲舍出半副家业,谋得洛阳郡丞之职······”

酒过三巡,武士彟提起了陈年往事。武家以前也确实是世代公侯,但北齐被灭后,武家也没落了,祖父武俭出仕北周,仅为永昌王咨议参军,

武华大业初做上了洛阳郡丞之职,武士彟那个时候二十七八岁,也是已经在商场打拼积攒了许多经验本事,趁着机会参与营建东都,做起木材供应生意,确实也是赚了不少。

“一恍快三十年了,如今我也任官洛阳。”

“叔父都督洛阳,把这里搞的很热闹,”

武士彟笑笑,“我也都是按你的那一套,放宽松,自然就活泛了,”

“四叔,二娘这事,是我冒失了,弄成如今这局面,”

“这事你做的对,我也细细思量过,我如今虽说是洛州都督,这三年也还算得圣人信任,可毕竟我是太上皇元谋,何况我太原武家,也确实比不过武功苏氏,虽然太子赏识,但······”

武士彟是个非常聪明,极有眼光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有如今成就,虽说第一桶金也是凭借着父亲做洛阳郡丞的关系,做营建东都的木材生意发家,但后来在洛阳得罪杨素,被迫回河东老家,

在大业末年能够果断的成为鹰扬府兵的一个队正,又还能舍出家业来资助李渊,最后从龙入关,甚至能够成为李渊的元谋功臣,这可非常不一般。

要是别人,太子看上自己女儿,想要娶为太子妃,只怕早高兴不已,哪还顾的上考虑其它,更不会想着拒绝。

可武士彟却很谨慎小心,

“杨思敬那小子,让我没料到。”怀玉道。

“这个事情肯定不是杨思敬决定的,这事定是其父杨演,甚至是杨恭仁杨师道兄弟等的决定,”武士彟对续弦妻子娘家这些族兄们的行为,倒也没什么埋怨的。

就算是姻亲,但关键时候,肯定还是以家族利益至上。

“太子知晓没有订婚之事后,也还想要纳二娘为太子良娣,我自张主张拒绝了他,还劝说他向皇帝拒绝此事。”

“你是对的,”

武士彟捋须,“确实不合适,”

虽说这几年武士彟也还一直担任要职,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宫变时,他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代主持大都督府事务,宫变后召入朝任黄门侍郎,再兼雍州别驾,再到出任凉州都督,再转荆州都督,升大都督,又调洛州都督,从应国公到周国公,也是贞观实封功臣之一。

但说到底,他一直没能进入李世民的核心圈,只能说相比起许多武德老臣,武士彟现在还算不错,跟他一样的河东巨富,李渊的钱袋子刘世龙,可是落了个抄家夺职流放岭南的下场,

连刘弘基长孙顺德刘政会都一边站,更别说李思行张平高李高迁等早都是除名免职,

而太上皇第一心腹的裴寂,如今更也落的个抄家流放静州下场。

他这样的身份,女儿又岂可能成为太子妃或太子良娣,若是自己不识时务,就会落的难堪下场。

“你这事情办的很好,陛下也是很赞赏的,”武士彟的这个赞赏,指的是皇帝收李靖侄孙女为义妹赐封县主,赐他为媵一事。

“只是经此事后,二娘也受影响,现在杨家不愿再结亲,四叔有何打算?”

“不急,二娘还小,过几年再考虑婚姻之事不迟。”

只要武家继续保持如今这种势头,过了这风口,说不定到时弘农杨家还要再找上门主动结亲呢。

不提这事,

叔侄两个喝着酒聊着洛阳,

洛阳从大业元年开始营建为东都,曾经也算是耗费举国之力,只是隋末之时,四战之地,王世充跟李密在此鏖战争夺数年,后来李唐出关又来围攻,

大唐占领洛阳的时候,洛阳为战争和饥饿摧残,几如废墟。此后洛阳成为李世民的大本营,屈突通一直坐镇,再到后来杨恭仁接替出镇,这两人虽说也都是了得,但治理洛阳的基本理念还是有些保守,

武士彟来后,也是领了皇帝的旨意,要振兴工商,发展经济,这方面他也算是比较有经验,加上怀玉也是给了许多有用的建议,如今两年不到,洛阳工商又活过来了,

这里毕竟是天下中心,又有黄河、大运河的加持,只要有政策上的支持,还是有许多天然优势的。

“洛阳丰都市,现在已经恢复一百二十行,三千多家店铺经营了,”

“洛阳三市,邸店四百余,货贿山积,”

除了洛阳三市的恢复,武士彟步子是很大的,洛阳的坊墙已经全被拆除,这是大唐第一座彻底没有了坊墙的城市,

拆除坊除改造街市,甚至允许沿街摆摊叫卖,还开放了夜市,夜不闭市,洛阳越来越有烟火气。

靠着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洛阳现在大搞商货集散中心,仓储中心,以及招揽了大量的工坊兴建,配合各种税收上的减免优势,以及对官吏胥役的严格约束,

使的洛阳现的工商环境很好,不说已经超过大业年间时的全盛之时,但其活力已不减当年,甚至有后来居上势头。

洛阳不仅大力发展官营手工业作坊,私营的手工业更加活跃。

洛阳的铁器、丝织、瓷器这三项产业,现在就是武士彟在重点扶持发展的,其规模很大势头很猛,

这些产业本身也很吃规模,规模上来,产业链就更齐全,各方面的竞争上也更有优势。

武怀玉也是很看中洛阳的潜力,早早就开始往洛阳投入,不仅粮食、绢布这些大宗商品贸易武家积极参与,武家还在这边也参与了许多手工业,甚至还在洛阳城里屯了不少地皮。

在洛阳过了个中秋节,怀玉又逗留了几天,在武士彟陪同下好好逛了逛洛阳城,召见了武家在洛阳的一众作坊、店铺、商行的管事、掌柜们,发了笔中秋赏钱,

然后做了些经营发展规划指导,又趁着洛阳地价还不高,买下了不少地皮,还又承接了几条街道商铺的改造项目。

现在洛阳发展势头这么好,潜力无限,拿到就是赚到。

几天后,武怀玉离开洛阳继续北上,

等到达幽州时,已是九月。

进幽州城,洗去路上风尘,幽州到是一切安好。

留在这里的媵妾们,几个大肚婆也都快生了。

“大夫说就这几天便要生了。”

杨慕云挺着大肚子道,

那边卢三十五和高十二也快生了,“我们三个日子都差不多,”

结果晚餐刚吃到一半,杨慕云就发痛了,没一会羊水便破了,赶紧洗澡然后送进房间生产。

好在一切都早有准备,

杨氏痛的直叫,断断续续痛了一个时辰,还没生的迹像,

结果那边卢三十五娘也喊肚子痛,接着也破了水,赶紧又把她送去准备,

又一个时辰后,随着一声啼哭,卢氏倒先生下一个六斤四两大胖小子,居然跟樊玄符生的老大时一样重。

等武怀玉进来时,这小子已经在吃奶了。

“这小子很聪明,”

卢三十五虽生的快,但产后也很虚弱,但小心翼翼的怀搂着小小婴孩喂奶,脸上却充满喜悦。

还没说几句话,侍女在外面喊,“生了,杨娘子生了,是个男孩。”

杨慕云两个多时辰才生,

武怀玉赶过去,她全身是汗,脸色苍白,好在母子平安。

一个晚上,添了两个儿子。

怀玉给卢三十五娘的儿子取名承云,这是十五郎,杨氏孩子取名承兴,是十六郎。

兄弟俩吃饱后睡的很香甜,武怀玉看着这两家伙,脸上露出笑容。

高十二挺着大肚子,却还没半点动静,她瞧着那小小的人儿,“阿郎倒还真是号的准,当初说她们怀的是儿子,还真就是。”

她抚着肚皮,怀玉之前说她肚里是个女儿,看着别人都生儿子,她眼里有些羡慕。

“生来就是好命啊,没出生阿郎就早给他们选了五姓女订婚,”

十五郎武承云,订下的是陇西李姑藏大房李玄道的孙女,十六郎武承兴,订婚的是博陵崔第二房崔承福之女,崔承福跟崔敦礼是堂兄弟,先前杨思敬被李世民赐婚安平公主时,另一位皇妹真定公主则是赐婚给崔敦礼的弟弟崔恭礼。

“当爹做妈的谁又不想给儿女们多铺点路呢,不过将来能不能有出息,还得是靠他们自己。”

怀玉让人去通知卢龙坊里的卢家,告诉他们卢三十五娘生了个大胖小子。

杨氏在幽州没有亲人,看着有些羡慕,虽然他爹郇国公杨庆还在,可她跟这个爹没啥感情可言。

“帮我派人告诉富平公主崔娘子一声吧,她经常来看我,还说待生了定要告诉她。”杨慕云道,这位老公主是她在幽州难得的忘年交好友。

“嗯,”

富平公主崔氏不仅是十五郎和十六郎兄弟俩订婚崔氏李氏的大媒,而且富平公主是十六郎承兴未来老丈人崔承福的姑祖母,承兴的妻姑曾祖母。当然,她也还是十五郎承云的妻叔曾祖母。

都督府后院里,一众管事仆妇婢女们排着队来道喜,

高兴的武怀玉自然也是人人有赏。

大家都说着恭维的话,也都羡慕着这两位武公子,生来就能娶五姓女,还是著姓房的嫡女。

闹腾半天,在前衙办公的武怀玉幕府的一众幕僚宾客也都来道喜,这些幕宾也多是年轻才俊,但大多出身寒门,虽有才华也还得通过进幕府求进身之阶,

可人家武少保家的小郎,没出生就已经订婚五姓嫡女,

“恨不能以进士擢第,更恨不能娶五姓女,可恨可恨!”

一群年轻幕僚,个个自诩满腹才华,来到幽州投入翼国公幕中,也算得赏识重用,但看着武家刚出生的娃娃,也只能不住感慨,真是别人一出生,就已经是他们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没有门第出身,得不到权贵举荐,科举进士难中,更别提娶五姓女了。

“好好干吧,诸位,翼国公不也早跟我们说过,只要有真才能实干,想考明经、进士的他会向主考举荐,想直接入仕的也会举荐,咱们能入翼国公幕府,已经很幸运了。”

“是啊,好好干吧,等这次北伐胜利,咱们不也有了一笔可以拿出手的资历么。”

还有人笑道,“说不定明年咱们进京科举,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到时也被五姓七家看中,来个榜下捉婿,不也就娶上五姓女了。”

一些年长点的幕客们则笑道,“那我们这些人可就只能眼红艳羡你们年轻未娶了,这样的好机会我们是赶不上了。”

这两年长安每年春科举放榜后,榜下捉婿,已经成为美谈,不仅长安的勋戚新贵们会来榜下捉婿,连五姓七家也都开始榜下捉婿了。

当然,捉的是年轻进士、明经们,是青年才俊。

实际上大家也知道,榜下捉婿其实也只是演给外人看的,真正的是宝窗选婿,往往在科举考试前,各家就都已经挑选好了,勋戚贵族门阀世家会有不少条件,如果士子才俊能够接受,那么就会订下婚书,只是一般不会先公开。

订了婚,那些勋戚世家,才会真正发力帮助荐举运作,助他们金榜题名。

等到放榜之日,再来个热闹的榜下捉婿,热热闹闹,好不欢喜,其实一切早有安排。

捉婿不是真的捉,

更不会抢。

也不会容许反悔。

武怀玉幕府人多,他对幕客们也很不错,虽说来投的也要精挑细选过,但只要有真才实干,表现好后他都会提携,不管是直接征辟任官,还是推荐吏部考选,又或是举荐去科举,他都是很豪爽的。

甚至有些年轻才俊,武怀玉也还会把族中女子或亲戚介绍给他们做妻子,也会把自己的侍婢家伎,送给他们做妾。

至于说赠金送马这样的事,就更不用说,翼国公可是向来豪爽,这也是诸多才俊都愿来翼国公幕府之故。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