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579章 久别重逢胜新婚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79章 久别重逢胜新婚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翼国公府,上房。

久别重逢胜过新婚,只是武怀玉低估了樊玄符,

武怀玉这一路快马加鞭进京,刚才晚饭时还喝了点酒。

“酒劲有点大,”武怀玉只得给自己找借口,.

“娘子吃醋了?”

“相公在幽州妾在长安,相隔两三千里,想吃醋也吃不到啊。”

怀玉一巴掌拍下去,樊玄符哎哟一声,“要死啊。”

“那淮南公主教你的还是那擅剑舞的高十二或卢三十五,又或是那髡发的奚、契丹公主?”

“其实不是所有奚、契丹女人都髡发的,萧氏的母亲是兰陵萧氏,隋炀帝皇后的侄女,萧氏打小就是学着汉家礼仪长大的,”

“那契丹汗那妹子呢?”

“契丹女子婚前大多是髡发,但婚后以辫发或束髻为主,”

契丹良家部族女子皆髡发,许嫁时方留发,契丹髡发在中原人看来确实很丑,尤其是他们的髡发,主要是刮掉头顶的头发,非要人工搞个地中海出来,在四周留点头发,就显得很奇怪。

女子也要髡发,婚后倒是可以留发。

李摩会的妹子长的还挺不错的,草原女子,擅骑马射箭,个子较高,比较健美,就是那发型太影响,怀玉初见她时,她是在头顶留了一小块头发束起,然后环着那块剃光一圈,最外围又还留了一圈,

中间那块头发束起,四面的扎小辫,挺辣眼睛的。

怀玉纳她为妾后,第一个要求就是让她以后不要再髡发了,等长出来以后按汉家发式束髻,她倒也挺痛快的答应了。

反正契丹女人婚后也是要束髻或结辫子。

“你在幽州倒是好快活,”樊玄符张嘴在他肩膀上咬了一口。

挺疼。

“我给咱家七郎订的婚事,你没意见吧?”

嫡次子武承宗,兄弟中排行第七,怀玉在幽州跟程老魔结了个亲,让承宗娶程处默的嫡长女。

“程大郎母亲年前去逝,得守孝三年期满才能迎娶清河崔氏女,”樊玄符搂着丈夫,刚才如母老虎,现在倒像是只温驯小猫。

程处默订婚的是清河崔氏女,是崔氏里的南祖乌水房,清河崔氏诸房里,南祖房有三支都自称是南祖崔氏,处默未婚妻这支便是三支中的乌水房,其祖上崔旷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于齐郡乌水,

程处默的未婚妻,曾祖爵位齐郡公,正是源于他家是齐郡乌水。处默未婚妻,是老程相好崔寡妇的侄女。

樊玄符对这门亲事倒也看好,可程处默起码还得两年多才能娶崔氏,这什么时候能生个嫡长女出来,也不知道啊。

“就算三五年,也没关系,小个三五岁不是很正常么?”怀玉拍了拍她,

樊玄符如粘人的猫一样不肯下来。

她连生两个儿子,长子嗣业是武家嫡长子,订婚的是天家之女,皇帝与杨婕妤的十九公主兰陵公主,将来是驸马。

现在次子,武家七郎订程咬金嫡长孙女,母族还是清河崔氏的南祖乌水房,南祖崔氏也是清河崔定著六房之一,虽说如今乌水房没能列入五姓四十四家之一,但毕竟是清河崔定著房。

“你怎么不直接给七郎也娶个五姓女回来?”

武怀玉在幽州倒是给订了几个五姓儿媳妇,段婉的儿子四郎武承平,订了范阳卢氏北祖大房的家主幽州治中卢承庆女,

卢三十五娘肚里的,都已经订下陇西李氏姑藏大房家主荆州司马李玄道的嫡次子李云将嫡次女,

淮南公主杨慕云肚里的孩子,怀玉也给他已经订下了博陵崔氏第二房,崔敦礼堂弟崔承福嫡女,崔承福父亲崔民令,也是隋朝吏部尚书崔仲方的嫡子。

要是再加上怀玉三弟怀良订的太原王氏王学士之女,怀玉自己纳范阳卢氏卢承庆妹妹,

武家跟五姓联姻五次了,范阳卢两次,博陵崔一次、陇西李一次、太原王一次。

可娶五姓女的三个儿子,却都是怀玉庶子。

樊玄符心里有点不高兴,世人都想娶五姓女,怎么不给嫡子娶五姓女呢。

怀玉笑着亲吻她,

“老大尚公主,老二娶程大郎女,都挺不错的,等你生了老三,我肯定给他娶个五姓女,五姓七家任你挑一个。”

“吹牛。”

樊玄符不由的笑起来,“是不是五姓七家都嫌弃我出身武陵蛮?”

“谁敢?再说你家武陵蛮那都是汉代时的事了,这几百年来可都是山南名门,你阿耶还是开国功臣,”

“那在五姓七家眼里也还是南蛮子,”

“放心吧,我尽管生,我保证给那小子娶个五姓女。”

“好,那我可记下了,到时娶不到五姓女我可不饶你。”

“一定一定。”

“对了,夏收要开始了,今年一起去三原乡下么?”樊玄符精神头正好,“如今龙桥武家堡可热闹了,你不知道咱家堡外现在的那大风车磨坊,可是连长安都有名,你弄出来的那大风车,确实厉害,都不需要修堰筑堤拦河截水,就能带动碾磨,甚至还能八面来风,日夜不停,

你知道不,现在咱们家堡外,都成了一个大集,附近百姓都来赶集,我去年便让人在堡外风车磨坊边新建了一些商铺、仓库,又开了些药店、杂货铺子等,别说生意还非常好,”

“去年今年关中还算风停雨顺的,不过来找咱家借粮借钱的百姓商贩不少,你放心,都是按你定的低息,比别家低了好多,可还是有不少人借了钱粮到期还不起的,我也让尽量宽缓,”

樊玄符打量着武氏这么大的家业,在陈润娘、樊五娘等的帮衬下,还是打量的很不错的。

这两年,樊玄符竟然还能在八百里关中平原,最紧要的京畿地区,又添置了万亩良田。

“关中添地万亩?之前信里没听你提到过啊?”

“一点小事,也不想烦你。”樊玄符道。

“关中的地谁会轻易卖,你怎么弄到这么多地的?”

“关中的地还是有人卖的,就是比较零散,不想别地可以大片的买,关中的地也是一点点散着买卖,争买的人还多,”

按樊玄符所说,其实这几年看着大家都还不错,也算风调雨顺,但是不少普通百姓,本身也是普通百姓,靠着开国之初的政策,也分到了些田地,但毕竟是关中,不是府兵、元从的也分不到多少,

那几十亩地如果风调雨顺也还能温饱的,可总有些百姓会遇些麻烦,比如疾病,比如丧葬嫁娶,这些对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要耗费许多钱的。

没钱就得借,借了要还,还不起的时候,只能卖地。

虽说武家也从事当铺、钱庄这些业务,但武怀玉早订下规矩,不放高利贷,利息较低,可毕竟本钱也有限,许多百姓也还是只能借高利贷,还不起只能卖地。樊玄符因为看中关中的地,肯出价,所以不少百姓还是愿意把地卖给武家,然后拿了钱去还债。

两年时间,樊玄符买下了万亩关中良田。

花费不少钱,但他觉得值,毕竟是京畿的良田,朔方啊燕云边地上的荒地岂能相比?

百亩换一亩都未必划算。

樊玄符买下的这些地,能置换就添钱置换,尽量把地凑一起,大块地自己建庄子种植经营,不仅种粮也搞养殖,而且耕种还尽量以种药材、蔬菜为主,这也是京畿田地的优势,有着巨大的京城消费市场,药材蔬菜甚至鲜花等好销,经济产出比纯种粮更高。

甚至种粮都还可以种水稻糯米等,这些在长安都是价格较高的。

很零碎的地块,则还是以出租为主,有的是直接招伙计伙种,武家出种子耕具等,伙计出力气,武家能拿到比单纯租地更高的分成。

大块的地庄园经营,主要用奴隶,招部份长工,忙时再雇短工,种植与养殖并重,武家在京畿养的猪很多,虽还不如京兆韦家的量大,但也挺有规模了,收益不错。

养鸡鸭和鱼,收益也还可以,

这也是大地主们规模化产业化后的优势所在,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樊玄符和赵义他们甚至还在武氏很多大庄园处,搞水力碾硙、风车磨坊,然后还借其人流,搞起一些小集市,收购土产、加工,然后贩卖些针线锅碗盐布什么的,甚至还会经营借贷、典当等,

看似不起眼,但效益却还不错。

“缺人,现在还是很缺人。”樊玄符感叹,

如今买一个丁奴,价钱起码是几十亩地一年的收成,而就算雇佣一个长工,一年的工钱,起码也是要十亩地产出,

庄园种植需要许多人力,也需要很多牛马,还要置办许多农具等,前提投入较大,这几年武氏家族扩张迅速,不断的买田置地,如果仅是农业上的产出,其实是远远不能维持这规模的,

主要还是不断的从工商那边的收益补贴到农业这边扩张,买奴隶雇长工,买牛买马买农具,买田买种买肥,

但如果细算一笔账,农业这边的扩张,长期来看收益其实也很高,甚至是相当稳定的。

“我打算今年在龙桥武家堡,建一所大的学校,咱们家现在各处用人多,以后还是自己多培养一些出来更可靠些,而且还可以按需要,教一些专门的学生,比起传统的师傅带徒弟要快些。”

“今年我们家在渭北几县的万多亩地,全都种的是药材,我打算明年渭河以南的京畿之地,也全种药材,种药材非常划算,现在粮价越来越低了,听说等夏收后,粮价可能要跌到斗米二三钱,太可怕了,这样种地哪还有收益。”

斗米二三钱,这个惊人的低粮价终于要出现了。

这也意味着,大唐真正要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贞观治世。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8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