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65章 不给面子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65章 不给面子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7 20:37:13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三原。

清河乡,小李村。

一支工作队骑着驴骡来到清河北岸的这个小村子,距龙桥八里,因村小人少且村民皆姓李得名,全村百余户,县里田籍却仅有耕地七八百亩,桑枣园四五百亩。

“李员外,打扰了。”

县中书手李洪达带着大家直接到先去拜访小李村大户,

小李村跟原来的龙桥一样,百姓都是沿河坡挖窑洞而居,仅有这位李员外家是在最上面挖了一座五孔窑洞,又在平地修了一个占地三亩多的大院。

李员外花白胡须,鹤发童颜,人挺精神,前朝时是长安不良帅,本朝初立时,也做了两年员外官。不过不是员外郎,而是国朝之初,朝廷临时设立的许多正员官之外的员外万年县尉。

“李大郎快请,”

李员外已经归乡十余年,

本来长安、万年两县各有六位县尉,其中有一个就是专职治安的,也被人称为捕贼尉,大唐刚建立时,长安还比较乱,于是捕贼经验丰富的不良帅老李被提拔为员外县尉,

虽不是正员县尉,但却也因此一脚迈过了那道吏的门槛,成了八品京县尉。干了两年回了三原小李村,倒也是安心颐养天年。

这个村子的地,其实都是李员外的,其它村民要么是佃种他家地的佃户,要么则是佃种附近地主的地。

书手李洪达在县衙其实就是个编外书手,更不是佐、史,他对小李村也挺熟,跟李员外关系不错,其实地方豪强地主,基本上跟县衙里的人都熟。

李员外把一行人请到院子,他家三进院落,虽是黄土夯筑较为简朴,却也能出收拾的不错。

特别是前庭有颗高大的槐树,冠如华盖,夏日遮荫。

“上茶。”

李员外家里使唤的人不少,年轻的婢女、青壮的奴仆,还有少年小厮,这些基本上都是本村佃户家里的人。

那棵古槐据说有几百年历史,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老员外,今日小的来呢,是奉武相公和县尊的命令,前来核对手实的,”

“上次不是已经核对登记过了吗?”

李洪达赔着笑脸,“上次比较仓促,记录的不够清楚,而且后来搬县衙,有些记录已经遗失,所以只好重新登记核对,

今日我们亲自上门,按要求,请老员外先自陈家口、田宅,以及奴隶、牲畜等,”

随同来的里正李厚文,其实就是李员外的侄子,这里正还是李员外安排的,里正虽是色役,但也算是乡吏,可以免除课役,而且还能捞些好处。

老员外看了眼侄子李厚文,又看向同来的另几人。

李洪达赶紧道,“我来给老员外介绍下这几位,这位是长安民部司来的令史范郎,”

“令史范志恒见过李员外。”

“这位是县学学生李思浩,东李堡李家人。”

李厚文在旁加了一句,“东李堡长房的,”

东李堡长房,思字辈,明显应当是李靖的侄孙了,跟武怀玉也是亲戚,当下十分客气的点头问好。

原来东里堡里正李思行,就是李思浩的兄长,他们爷爷李端是李靖长兄,武怀玉媵永乐县主李清,是他堂妹。

李思浩在县学读书,十来岁的少年,这次县学里的经学生医学生都被安排到各工作组帮忙,李思浩还觉得挺有趣。

这个小工作组,组长是长安来的令史范志恒,三原县衙的书手李洪达是副手,里正李厚文是协调的,另外还有县学生李思浩,再加上两个在县服役的乡民壮丁,还有两个十八岁的中男,也是在衙服役的。

四个人加四个丁役,八人小工作组。

第一站就是小李村。

小李村上次的核查登记,就是李洪达办的,但之前他也是收了李员外的礼,便也就按以前老规矩,乱填了一通。

今天不得不再来。

李员外说要去更衣一下,李厚文起身相扶,叔侄俩来到后院。

“叔父,这次武相公要动真格的,县衙老功曹都已经请辞回南李庄了,”

小李村距离三原龙桥不过八里,上次他还去武家堡为武相公母亲贺寿,侄子又是里正,他们这里也属于清河乡,侄儿也是跟其它五位里正,轮流主持乡务,到县衙当值听差的,

知晓不少内情。

但还是有些意外这次要搞这么大。

“那个老家伙挺奸滑的,这个时候倒是跑了。”老员外早年在长安做不良帅,那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比起三原县衙老功曹,甚至可以说是还要厉害几分的,毕竟人家打交待的那都是京师人物,遍地权贵高官,没几分能耐,渣都剩不下。

“我刚在路上试探了下李洪达和那个范令史的口风,这两个家伙这次不好弄,那个李洪达,过去咱家可没少喂,现在成白眼狼了。”

“他一小小编外书手,连个流外都不是,平时收点陋规,贪污克扣点,可现在宰相亲自坐镇,他敢乱来?”

“咱也别难为他了。”

交换了下信息,叔侄俩再回到前厅。

这时范令史已经拿出了纸笔,要开始登记,

“请李员外自报丁口田亩等,务必准确无误,不得有弄虚作假,否则上面查到手实不实,后果很严重的。”

雍州三原县清河乡西里小里村,

户主:李敬安,男、七十一岁,致仕官,不课户,

小李村宅院一座占地三亩余,窑洞五间,田七百二十亩,桑园三百亩,枣园百亩······

李员外手捧茶杯口述,范令史飞快笔录,县学生李思浩也记录一份。

这份手实,记录李员外这户人家,户主以及户内良贱人口,全部注明性别年龄身份等,还有均田时合授田数,已授田数、未受亩数,已授田还要登记其亩数、方位,所属渠名、各段田的四至,还得区分是口分田、永业田、宅园地等等,另外授田外,购买的田地情况也要写明,甚至在本县外的田地,也得申报。

奴隶和大牲畜,住宅商铺等全要一一自己上报登记。

许久之后,李员外报完,也全都记录下来,

“老员外你再仔细核对一下记录的是否跟你说的一致,如果确认了,就要签名画押,”

手实是户籍档案的第一手资料,由里正负责收录,村民们每年一报,基本上是正月里申报,人口变更,如亡故、新生、嫁娶都要及时更正,另外田地买卖、住宅修建等也要登记,连奴隶、牲畜买卖都要登记。

村民有责任每年申报,而里正与村长负责核实,村民还要在手实后签诚信承诺书,保证真实性,否则瞒报漏报谎报都要严厉处罚。

乡里把手实整理成乡账,再报到县里。

若是手实有误,里正也要处罚,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过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徒三年。若知情者,各同家长法。

工作失误,最高处三年徒刑。若是知情故意,那处罚更重。

州县衙经手者,处罚要轻一等。

之前三原县的手实乡账,包括县里的户籍档案,都有很多问题,并不精准,都是欺上瞒下,豪强胥吏勾结,隐瞒丁口,隐瞒田地等。

这次三原县就要全部推倒重来,而且武怀玉也是格外开恩,以前的事就不追究了,现在重新登记编造,必须精准,就算非故意的失误,那都要严罚,更别说主动。

李员外接过记录好的手实,自己看了几遍,又交给侄子看,还叫来几个儿子们。

最后增减了几处内容。

“请在后面签名画押,签诚信承诺书。”

李员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名字签押。

范志恒拿着签好名的手实扭头看向里正李厚文。

“李里正,按武相公的安排,工作组登记好手实后,做为里正,你还有审核责任,五天时间审核,无误后将在县、乡、村张榜公示,接受百姓监督,若有人认为情况不实,可以检举,将有重赏,

而被揭发者被查证属实脱漏或隐瞒的,将处以重罚。”

李洪达听着这话,感觉杀气腾腾,喉头都有些发紧。

他一小小书手,平时在乡里倒是挺威风,但归根到底也只是个临时工,哪怕就是老功曹这样祖师爷,也没胆子跟武相公对抗啊。

他只能望向李员外父子几人,“老员外,五天内,若是有脱漏误报之处,还请及时上报补充,万一等到公示时,被人发觉,到时可就是一万张嘴,都说不清楚,

武相公也不会轻饶啊。”

李洪达平时不敢得罪李员外,可现在危及自身了,他还是只好硬着头皮提醒警告一番。

李员外眯起眼睛,脸色不太好看。

范志恒起身,“既然都已经登记清楚了,那是否请里正再叫上村长,请李员外安排家人,带我们一一核对一遍这些田、宅、牲畜、奴隶等?”

“还要核查?范令史信不过老朽?”

“这是办事的流程,武相公亲自交待的,我们也只是奉令办差,还请老员外谅解。”

范志恒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丝毫不给老员外面子。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19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