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95章 武氏部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95章 武氏部曲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1-01 21:18:45 来源:顶点小说网

磨坊上的巨大风车叶缓缓的转动着,

秋日里武家圆堡不远,五座高大的风车矗立着,巨大的风叶下是碾磨坊、榨油坊、锯木坊、磨染料坊、造纸坊,

榨油磨坊里,风叶带动滚轮,正在压榨花生油。

今年刚收获的落花生,去壳后在土灶大锅里翻炒熟,再送入碾槽碾碎成粉,再入大蒸锅蒸熟,然后稻草包裹做成饼坯,最后将一个个饼坯放入油壕,加入楔子,不断的用撞筒撞击,把油一点点的压榨挤出来······

极为浓郁的香味,

炒、碾、蒸、榨,

金黄的油如线一般流下,接入下面的油桶,

借助风车动力,让油坊的效率大为提升,比起水力还更稳定高效。

“这花生油金黄,火候把握的很好,”

武怀玉在油坊里转一圈,炒碾蒸榨,每一个环节都有老把头在掌握着,就如这炒,炒的熟度不同,花生榨出来颜色不同,越熟越深,但如果熟过了,油就会有苦味。

碾粉算是相对简单的,尽量碾细便是,可蒸熟做坯,也是极要技术,既要趁热,把那刚出锅的滚烫粉料倒进铁圈,还要用稻草迅速包好做饼,这活非常热,只能光着膀子干,踩坯也是很耗力气。

“好油啊。”

“出多少油?”

“很高,选过的上好花生能达到五成,一斤花生半斤油,要是没选过的,一般也能达到四成左右,”

一斤十六两,出半斤就是八两,

这个出油率还真是非常高了,通过反反复复的压榨后,把每一滴油都榨出来了,

那油饼压榨到极为紧实的状态,

油坊的管事告诉怀玉,现在油坊几乎一年四季没停,作坊里以花生、菜籽、大豆、胡麻、芝麻、亚麻子、葵花子几种油为主,甚至还有油茶和棉籽油,

“哪种出油率最高?”

“最高的还是胡麻油,最高能达到五成五的出油率,然后是花生能达到五成,油菜籽则为四成五左右,葵花籽能达到四成,棉籽有两成五左右,油茶则只有两成多点,大豆则只有一成多,”

各种油料作物出油率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现在武家常加工的里,竟然还是胡麻、芝麻的出油率最高,花生紧随其后,

不过胡麻的亩产比较低,花生和油菜、葵花的亩产则高些,

现在大唐种的较多的则还是大豆和胡麻这些,尤其是大豆种植量很高,

只不过大豆出油率较低,

另外油茶只有在南方有产,而且还是在山上,武家现在每年秋在南方收购油茶籽,会在那边直接加工压榨大部份,也会把一部份运到北方来。

走在香味浓郁无比的油坊里,能够感受到这里的钱景。

油很贵,

榨油卖油更赚钱,

虽然许多普通百姓平时吃不起油,煮菜能放几滴油都不错了,但天下太平,生活越来越好,对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酒楼饭店甚至早点夜宵摊,都需要大量的食用油,

甚至照明也仍以油灯为主。

巨大风车下的油坊,不仅有加工的作坊,旁边还有仓库和柜面,这里也直接兼做零售、批发,

不仅卖各种油,也卖油饼。

这些压榨过后的各种油饼坯,仍然是极好的东西,花生、芝麻、大豆的饼坯都是做饲料的好东西,甚至饥饿的时候还能少量充饥,

而所有的油饼基本上都能用做肥料,是极好的有机肥。

茶油饼坯,甚至重新锤成粉后,还能用来药鱼,倒入溪流鱼塘,能够把鱼药翻,

也可以用来洗头润发。

那间铺面大柜前,许多油商小贩甚至附近村民在排着队购油,武家有自己的油坊,在许多城市的百货铺里也会卖油,甚至一些大城市还有自己的专门油铺,也会在油坊批发零售一些,主要还是卖的品质稍低的。

当然,油饼也会少量卖一些,

武家自己对油饼的需求很大,用做养殖饲料和种植的肥料,

“附近有些头脑灵活的村民,会在农闲的时候,来我们这里买上两桶油,然后挑着走村窜巷的叫卖,虽说辛苦,但也能赚点钱。”

这些下村的卖油郎,交易方式灵活,百姓可以拿粮食,或是其它土产来换油,这样的交易方式,对卖油郎来说,反而利润更高点,下乡也方便百姓,赚的是个辛苦钱,

但如管事所说,确实也为不少附近百姓多了个赚钱渠道,这也算是靠山吃山,靠着油坊那就做卖油郎。

跟棉花一样,花生、葵生籽都是武怀玉带来的新作物,都是很好的油料作物,甚至还是极不错的零食。

现在油坊里这些油,价格最高的自然还是山茶油,然后就是花生油了,接着是胡麻油,最便宜的是菜籽油和大豆油,

今年武家开始用棉籽榨油,不过榨出的油不用来食用。

真要说起来,花生比大豆的出油率高多了,甚至亩产也要高些,就是收获加工麻烦点。

管事拿来油坊的账本,很高兴的汇报油坊的收益。

很高,很高。

在以前,油坊本来就是跟磨坊并列为农村地主豪强们们垄断的两个加工产业,包赚不赔的买卖,甚至无需太多投入,一本万利。

武家的油坊利力风车动力,效率更高,而且武家名头也大,加上向来经营比较诚信,所以油坊几乎没停过,收购各种油料作物,一年到头不停的加工,

别的小作坊也就是在农闲之时,榨上个把月油,但武家这是一年到头的榨,甚至不止一个油榨,作坊里的工人,那都是常年雇佣的,

“油坊还可以再扩建,咱们现在完全忙不过来,各种油供不应求。”

武家并不止这个油坊,但管事觉得龙桥的油坊还能再扩大点。

管事雄心勃勃,甚至想要再扩建几番,到时花生油坊、菜籽油坊、胡麻油坊、大豆油坊、棉籽油坊等都单独,”

“单独再建个棉籽油榨坊,再建个大风车,”武怀玉道,棉籽油虽然也可食用,但毕竟后世发现传统的榨油坊会使的棉籽油含有一些让男人不育可能的毒素,还是不能做食用,专门拿来做肥皂香皂吧。

长安人喜欢吃胡麻油,

胡麻煎饼是上到皇帝下到小民都喜欢的美食,胡麻油与羊肉搭配也是绝配,不过还是那句话,普通小民之家,一个月也吃不起多少油,更别说是胡麻油。

在天下动荡的时期,也是粮食最短缺的时期,这个时期主食都不够,更别说其它,

油料作物种的少,自然油也少,价格也高。

现在大唐总的来说,是连续几年大的丰收,天下安稳,农业恢复,口粮基本上是已经充足,虽然还有许多人饥不裹腹,但这不是供应量的问题,这是购买力的问题,不是市面上没有粮食,而是许多人穷购买力不足。

粮食进入稳定供应期,甚至开始有点供过于求的时候,粮价在年年下跌,这两年有朝廷的托市,粮价在慢慢的恢复,现在长安的粮价基本维持在斗粟五钱,斗米大约是**钱。

仍然是近几十年来的低位,

这个情况,也促使的现在一些地多的地主,开始改变粮食种植的种类,他们敏感的改变发现,不再单纯的种粮,而是开始种经济作物,种油料作物大豆油菜胡麻,甚至是种药材种棉麻,种蔬菜等。

在粮食不再那么短缺而价格低走情况下,其它的那些油料、药材、蔬菜、棉麻等,反而需求依然巨大,甚至越来越大,前景仍然极好。

种粮和种其它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

不过对多数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现在仍然还是以种粮食为主,再种点桑麻,首先还是要满足衣食自给。

他们手中的土地太少,多数还是租地,要交许多租子。

现在武家自己的地就是在年年下调粮食的种植面积,城郊田地主要就是种菜为主,现在甚至还开始搞棉稻轮种、玉米小麦、大豆麦子、油菜水稻轮种,主要就是提高产值效益。

武家现在还会鼓励自己的佃户,或是乡邻们,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也种一些经济作物,如种油菜种胡麻种花生甚至是种葵花籽种大豆种棉花等,

这些种一亩,收获后卖给武家,所得收益比传统的粮食要高不少。

油坊里有一个年轻伙计,赤着上身在油坊里干活,门口有个卖油老汉叫他,

“武相公。”

这是对父子俩,而且就是龙桥的人,两人看到武怀玉都很激动,

“钱叔,这是你儿子钱二郎吧?”

卖油翁很激动,他以前是官奴,后来赏赐给武怀玉,在武家做事表现好,得到恩赏放免一次,成了武家的部曲。

虽说是武家的部曲,仍附属武家,但武家给他们自由挺大,老钱一家其实就是武家的佃户,武家出地出牲口出种子出肥料,老钱家出人出力,伙种田地,二八分成。

他们没有自己的户籍,附属于武家,身份是部曲,属于放免过一次,但仍还是贱籍,得再放免一次才能成为自由良人。

武家对自己的部曲客女等还是不错的,多数部曲现在实际上就是武家的佃户、长工、或是佣人,比起奴婢相距还是很大的。

如老钱一家跟武家伙种几十亩地,他们只需要种好自己那块地就好,其余的武家并不干涉,种地、交租,依附于武家之下,甚至都不需要纳税、服役,

老武甚至让二儿子进了油坊做长工,赚份工钱,而他也在农闲时节,来油坊贩油下乡叫卖赚点钱。

他们这个收入,武家并不会干涉更不会抽成。

对于现在这样的身份,其实老钱一家都很满足,现在总听说朝廷要废除部曲、客女、蕃户这样的身份,以后要么是奴隶,要么是良人,没有这种什么奴隶放免一次,却又还不算良人的人了,放免后就直接成为良人,哪怕没有产业,也可编为客户,有自己的户籍,再不低人一等。

可老钱听了后,对这样的好事却并不激动高兴,他觉得做武家部曲就很好,

老钱今天就是又来油坊贩油,顺便跟儿子见面聊几句,他先前贩的一担油,已经卖完了,心情正好。

“油好卖吗?”

“托相公的福,小的从油坊里贩油,也不需先交钱,都是记在账上,”老钱是个部曲,也是个没地的佃户,甚至连耕牛农具住所这些,都是他获得放免后,武家提供的,所以地里分成交的租多,

剩下的不多,但老钱挺知足,毕竟他从一个奴隶放免为部曲,本就一无所有,能够得到武家给的一块地,一起伙种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农暇时来贩油,武家又给了恩赏,许他先拿油记账上,等油卖出再来交钱,他这种情况,那可是欠了极大的人情债,要知道长安城一些商号虽也会跟商贩有这样的合作模式,但那得是有担保,甚至这种先借货,卖了再给钱,是有很高利息的。

武家收他的利息就极低,否则老武头贩油也就没什么赚的了。

“能赚到钱么?”怀玉旁边一少年问,

老钱也不知道这个少年是谁,以为是武相公的学生或是族中兄弟,恭敬道,“油坊借我货,许卖出后再给钱,仅收一点点利息,还是能赚些辛苦钱,

主要是咱家的油好,口碑响亮,你看我那油挑子,两个油坛上的武家可不是白贴的,那走村窜巷时背后背的那面武字杏黄旗,那可不一般,有这几个武字,走哪都得乡里百姓信任,油好卖。”

老钱贩油的模式就是从武家这里赊货,然后下乡叫卖,主要是油换物,换粮换布或各种药材或是鸡毛鸭毛龟壳鸡珍兔子皮等等,挑回来再送到武家的百货铺出售,回了钱再到油坊这里来交还货款,再补上一笔不算高的利息,

虽说挑着油担下乡很辛苦,但一趟下来,多少能赚点,比起土里刨食的辛苦其实还是不错的。

他二儿子现在油坊作长工,那是按月拿钱,表现好还有奖金,老钱觉得很有奔头,一家子已经给老大娶了个媳妇,现在正在给老二攒钱娶媳妇。

“老钱,有个事正好跟你说下,如今朝廷有旨令,之前经由官私奴婢放免过一次,成为部曲、客女、蕃户的,现在要统一授给良人身份了,登记入籍,就算没有房屋、田产的,也能编为客户,不用担心租调,”

“老钱你有时间,就到武家圆堡去找管事,把手续办一下,登记户籍,编为客户。”

话还没说完,老钱居然扑通跪下了,卖油翁老汉如丧考妣,“阿郎,别赶小的一家出去啊,小的不想离开武家,”

“小的,小的,愿意把卖油赚的钱,还有二儿子做工赚的钱,上缴一半给相公······求相公别赶我们出去,”

“老钱,赶紧起来,有话好好说,”怀玉拉他,可老汉抱着怀玉的腿,就是不肯起来,哭的很伤心,很惶恐,

好像突然成了被赶出家门的丧家之犬。

太子承乾站在一旁,很惊讶的看着这一幕,老钱本是武家放免过一次的部曲,以前更曾是官奴婢,如今有机会得朝廷恩典,成为自由良人,编为客户,可他居然是这般反应,

这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钱老汉得自由,不应当是感激涕零,十分高兴吗,怎么还不愿意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16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