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701章 苍山洱海的交易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701章 苍山洱海的交易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1-07 09:05:56 来源:顶点小说网

“真是好茶。”

武怀玉悠然品茶,一点不急。

长孙无忌也没表现的很急切,“这盒茶听说是产自哀牢山的银生寨,那里原本是黑嘴部落,他们部落有种茶制茶的传统,这盒茶产自一棵五百年的古茶树,堪称茶王,”

怀玉呵呵笑着,

云南多古茶树,跟南方那种茶园种的茶树不同,南方茶园那几乎年年修剪,既要好采还要芽嫩芽多,但云南那边的蛮族的茶树,既有许多是野生的,也确实有种植的,但独特的气候,使的那边的茶树真跟野茶一样,

长一二百年确实不稀奇,这种茶树就不是采嫩芽了。

“听说蒙舍蛮这些年越发强势,往东南征服了不少部落,什么金齿部、银齿部、黑齿部、还有绣脚部、绣面部、黑嘴部还有鸟蛮、和蛮等等,这些被益州唐人并称为杂蛮杂种,”

哀牢山以西,也就是在元江以西,诸蛮部更多,也更加原始落后一些,乌蛮也是后世彝族先民,和蛮是哈尼族先民,黑齿金齿银齿绣脚绣面黑嘴等部,则是傣族先民,望蛮是瓦族先民,

当然,现在这些蛮族跟后世的那些民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还得历经千余年的不断融合演变才能形成。

相对来说,蒙舍蛮的实力,对这些杂蛮来说,强太多,蒙舍蛮越过巍山,往东南进入哀牢山、元江、阿墨江一带,许多杂蛮都被他们征服,

银生寨,大概就是在后世的景东,这里是阿墨江上游的川河,川河下游把边江,与阿墨江合流为李仙江,下游在交州为黑河,最终在交州汇入红河出海。

所以银生寨这个位置很重要,是一个重要的通道,往下游不仅与诸蛮相通,且可以通往交州,往西是澜沧江流域,往西南便是骠国等。

“蒙舍诏一直想打回老家,”长孙无忌道,

蒙舍蛮辫首、左衽,与突厥相同,反倒是跟云南许多土蛮不一样,所以现在很多唐朝人都觉得滇人跟过去的匈奴人是兄弟国,

舍龙一族做为原哀牢王室部属,他们是典型的骑马民族,十分骠悍,甚至习俗上跟突厥人也很像,所以唐朝人认为他们也是匈奴别种。

不过舍龙族自称是永昌沙壶之源,并不承认自己跟匈奴人有关。

舍龙族本是哀牢王室一支,如今的族长龙伽独早年在永昌的哀牢部落中斗争失败,为了躲避永昌哀牢族长弥芮忽的追杀,只得带着刚出生的儿子独罗,也就是细奴逻,率部落渡过澜沧江,翻山越岭逃到了内陆洱海南边的巍山坝子一带落脚,

经过十几年卧薪尝胆,龙伽独在此得到了许多哀牢族人支持,这支逃难的部落日益强大,于是以祖先蒙舍之名命名这个部落,自立为诏。

蒙舍诏跟蒙巂诏共同居住在巍山坝子,两部落结成了很好的盟友关系,背靠背发展,各自向外扩张,

蒙舍部首领龙伽独最大的希望,其实就是有朝一日能打过澜沧江,回到永昌老家,争夺哀牢族首领之位。

不过因为东北方向的白子国拦路,一番火并后不成功,蒙舍蛮也只好调头向西南发展,对把边江上游川江流域的诸杂蛮动手,

他们现在把银生寨经营的很牢固,成为第二大本营,这里位置也好,北边就是巍山坝子,再北是洱海。东边是哀牢山、元江,元江不仅通昆明滇池,也直通交州。

西边澜沧江,再往西的怒江其实也不远。

蒙舍诏在六诏中实力都并不是最强的,最强的其实是蒙巂诏、越析诏,人多地广,但蒙舍虽是外来的,可联合本地的哀牢族,再加上征服的一些杂蛮,反而是最彪悍敢战的。

高士廉在益州,也是代管南中地区的,对于六诏,他就看中能打的小霸王南诏,有意扶持他做大唐在哀牢山以西的代理人,特别是洱海六诏中,有意让南诏跟其它几诏动手,

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交州那边现在也主要就是跟南诏做贸易,这使的其它五诏很难过,更别说东西二爨氏了。

但人家蒙舍诏也厉害,明知朝廷的用意,也敢上。

“这次益州都督府调停了南诏与白子国的战争,但接下来洱海六诏只会斗的更激烈,”长孙无忌抿了口茶,抛出了一个比较诱人的提议,“左卫中郎将苏烈定方,是李仆射的得意大弟子,也是你师兄,勇猛能战,北伐之战,一战扬名天下知啊。

我觉得他非常适合出任姚州都督。”

姚州都督,武德四年置,辖境大约就是云南西北部,北抵金沙江,西抵怒江,东南抵元江、哀牢山,东面直抵昆明的南盘江。

大理洱海、昆明滇池,都是包在里面的,辖境极大,

但是,因为南中地区,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爨氏自治,中原羁縻统治,所以就算现在朝廷在云南北部设立了姚州、戎州这两都督府,下辖许多州,但其实大部份是羁縻州。

且一直都是益州都督府代管,每年都督府会派兵将官吏巡视南中地区,甚至在南中还修有一些兵部堡垒,但基本上到眼下为止,还没有真正有效的统治。

姚州都督这个官,虽是个都督,可绝不好当,都督府下全是羁縻州,一群蛮夷部落,

但长孙无忌的这个提议,武怀玉听了觉得挺动心。

再怎么说,下都督跟上州刺史一样,那也是实打实的从三品官职啊,再如长孙无忌所说的一样,这几年朝廷对剑南道也是很重视的,特别是南中地区,积极介入,不断渗透。

所以现在这个姚州都督,若是让苏烈去当,确实有很大的用武之地,那边越乱,越打仗,不越是给苏烈机会吗?

苏烈现在仍是正五品的中郎将,虽不用巡长安六街了,但改成守皇城宫门了。上次搞侯君集的事情没弄好,苏烈仍被皇帝雪藏。

“苏师兄现在仅是正五品的左卫勋府中郎将,只怕不够格出任姚州都督。”怀玉道。

“姚州都督府不是内地,那已经是极远的边地,虽武德四年就设立,可实际上一直也没能真正立起来,如今南中地区冲突加剧,正是朝廷介入的好时机,最需要的就是苏将军这样有勇有谋又能打的,”

“一般人还真难以胜任,”

长孙无忌话里话外很明显,只要他们支持,那苏烈后面有李靖、武怀玉,还有他长孙无忌,加上益州的高士廉,还怕苏烈推不上去?

这姚州都督虽是从三品,但比较特殊,一般真正功勋心腹,皇帝也不舍得安排去那。

当然,想让长孙无忌他们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大力推苏烈,自然是有交换条件的。

这条件明显就是武怀玉他们这边的人,支持高士廉回朝、复相。

“高公在益州也几年了,之前听说一直在兴修水利,工程如何了?”

“已经修好了,”长孙无忌道。

怀玉点了点头。

“实不相瞒,我想让我舅父回长安,”

长孙无忌也不再藏着掖着,他有全盘计划,以治理蜀地有功,召回朝中,职位都安排好了,先任吏部尚书。

让现任吏部尚书戴胄去做民部尚书,反正他也是参预政事的宰相,在民部也是老差事。

至于现任民部尚书唐俭,肯定要让位置。

长孙无忌还给唐俭安排好了位置,去益州接任大都督府长史兼益州刺史,他这民部尚书反正也没加衔拜相,出去主持益州大都督府也不亏待他。

高士廉回来后先做吏部尚书,等稳定后,再推他回政事堂做宰相。

“我需要二郎你支持,”

“我听说陛下好像本来已经打算年后就召高公还朝,”怀玉问。

“是有这风声,所以更需要加把劲,就怕这个事拖着拖着又没了下文,”长孙无忌对怀玉也没瞒着,直言道,“我们两家一个都不在政事堂上,时间久了就不好了。”

武怀玉理解,

虽然长孙无忌的妹妹是皇后,外甥是太子,但这一下子坐了好几年冷板凳,确实好些流言蜚语都要压不住了。

长孙无忌不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他也还三十出头,正是权力**很强烈的时候,

这几年武怀玉跟长孙无忌没啥冲突的地方,或许可能恰好长孙无忌这几年一直闲着,而怀玉也常在外,两家又结亲,所以是不错的盟友关系,

一壶茶喝完,

两人也终于是达成了交易,

由长孙无忌这边来推苏烈检校姚州都督、刺史,武怀玉还希望能给苏定方再加一个东宫左司御率的正四品东宫职,

先检校,回头再实任。

这个东宫率职,武怀玉希望尽量安排上,他早把苏烈引见给太子,太子也是比较看重他,所以趁这机会,给苏烈安排上个旅贲军的卫率,也是让皇帝能够别再嫌弃苏烈河北人出身了,以后可就是太子的人了。

做为回报,

武怀玉会帮忙把高士廉召回朝中、复相,甚至他得去找魏征、王珪、温彦博、房玄龄他们谈谈,总之这个事情得帮忙促成。

两人以茶代酒,举杯约定。

“听说二郎家今年种的许多棉花收益不错,能否给我家些棉种,我明年也种些,先前你给我家的玉米种子等,还真是很不错,明年跟着伱多种点棉花准没错,”长孙无忌心情大好,哈哈笑道。

“你放心,我也不占你便宜,我拿几个绸缎铺和织坊来换,”长孙无忌很有诚意,愿意拿出一些高级丝织品作坊,甚至愿意附送一些高级工匠奴婢,

大唐的丝织品种类丰富,大类十四,小类三十五,平时常说的绫罗绸缎绵纱绡绢绒绉等,主要是以经纬组合、缎面形状来划分。

每一种类,往往又还分为素和花不同,素也还分为练、漂、染的不同,再又分为细中粗三档,每档还又分三等。

比如说缂丝,被称为织中之圣,一寸缂丝一寸金,其外形好像是被雕刻过的丝绸,所以又称刻丝,工艺繁复,过程耗费,真的贵过黄金。

再比如刺绣、织金,等都是非常高超工艺且极为名贵的艺术品了,

一件缂丝袍子,高级的优秀工人,都起码得要近四百个工时,一年时间都刻不好一件缂丝袍。

大唐朝廷官营的织染署,下面就设立了二十五个作,每个作各有分工,织绸之作十个,绢纱绫罗锦绮等,织绶之作五个,组绶绦绳缨,线之作四个,线弦网等,练染之作六个,青绛黄白皂紫。

各种丝织品名目繁多,而且就算同一类中,细分产品也极多,比如说绫,河南道仙、怀二州产方纹绫,豫州有鸡尺绫、双丝绫,兖州有镜花绫,青州有仙文绫,

其它还有什么重莲绫,水波绫、吴绫、樗蒲棱等等。

现在能够充当钱的绢,其实就是很普通的平纹生丝织物,也叫素绢,这是比较便宜的,但也要二百钱一匹现在。

而那些高级的,那就是几千,甚至几万钱一匹,甚至更贵的都有。

这就不是一般家庭妇女甚至是一般作坊能织的出来的,全都是非常专业的作坊,非常熟练的高级织工,才能弄出来,这里面的技术,比武怀玉现在搞的棉花纺织可高深太多。

长孙无忌做为国舅爷,哪怕坐了几年冷板凳,人家的底蕴也不是武怀玉赶的上的,他家就在丝织产业,就非常了得,

不仅织坊多织机多织工也多,尤其是高级的织坊多,他现在愿意拿出几个高级织坊来,跟武怀玉交换棉纺技术,

武怀玉也没拒绝的道理,

大唐官员们的官袍,就都是绫,而到明清时官袍上还有补子,上面的禽兽图案,一般就都是用织锦、刺绣、缂丝三种工艺制成,小小一块补子也是十分贵重的。

武家之前也进军纺织业,但主要就是普通的绢绫绸缎,那种高级的技术没有,现在长孙无忌难得大方,居然愿意拿缂丝、织锦等高级丝织作坊甚至带匠师、织工一起送,

说是换武家的棉纺技术,其实武家棉纺技术也没啥高级的,也就是一些机子改良了,很明显,长孙无忌这是多送武怀玉一份大礼。

一个绵绸作坊,一个绵绫作坊,还有个织锦纺、一个缂丝坊,一个刺绣坊,带着许多工人,

武怀玉都惊讶长孙无忌的出手大方,

“我让家里给国舅家搞个全套的棉纺作坊,轧花弹花纺纱织布印染一条龙,各种机子全包了,还帮着培训一批熟练工人出来,再多派些把式指导国舅家的庄子种棉花,”

“那我明年先种个十万亩棉花吧,”长孙无忌大手一挥,说的好像普通人家说明年种一亩红薯一样轻松。

这位国舅爷家的田地,比武怀玉可多多了,十万亩,确实毛毛雨。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15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