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42章 去天五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42章 去天五尺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08:04: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二郎,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新调来神机营的长史韦三郎。”胖子武君雅满脸红光。

入仕十年也仍仅是从八品下的右卫铠曹参军,如今沾怀玉的光,倒是连升三级。

“京兆韦曲韦思仁,拜见上官!”

这韦长史身着深绿圆领袍衫,腰间却佩着一条不是六七品官能带的金銙蹀躞带,人很年轻,估计也就二十左右,气宇轩昂,挺有股儒雅气质。

怀玉如今跟那些勋贵外戚们相处不少,一眼能感觉出这人有股子豪门的特有气质,而且必定是那种老牌豪门,如程处默这样的新贵不算。

“韦长史好,”怀玉笑着点头。

胖子在旁边则继续介绍这位韦长史,“韦长史京兆韦氏子,姐姐如今在东宫,他先前是殿内省尚衣局的七品直长,这次是太子钦点来神机营。”

短短一句话透露出的信息够多了。

京兆韦氏,北朝以来关中最有名的门阀家族了。

据说,韦氏本黄帝后裔,彭祖的子孙,曾帮夏朝少康复国,因此被分封建立了豕韦国彭朝,以养猪闻名。后来夏王把豕韦国改封给养龙有功的豢龙氏刘累,再后来刘累养龙失败逃跑,彭朝复辟,之后刘氏又助武丁灭豕韦彭朝,再复刘朝。

彭刘两族相攻相杀,彭朝子孙后来逃到丰水一带,以韦为氏,建立韦伯国。而刘朝子民逃到山西,建立唐国。等到周成王时,把山西唐国刘氏君民迁到丰镐附近的杜曲,建立杜国。

此后两族争斗千年不休,直到进入隋唐,韦杜两族开始联姻携手、休戚与共,成为了关中关系最好的顶级门阀。

有句话说的好,城南韦杜,却天五尺。

这位韦长史对武怀玉表面很客气,可那客气里又明显保持着距离甚至带着虚伪,武怀玉能清楚的感受到,对方瞧不起他。

找了个空当,怀玉问胖子,“阿兄,这韦思仁到底什么来头?”

“他姐姐曾做过太子妃。”

怀玉一听,瞪大眼睛,“太子妃不是姓郑吗?”

“不是建成的太子妃,是洛阳王世充的太子妃。”

韦思仁姐姐叫韦尼子,隋末王世充占据洛阳,为拉拢韦氏,为自己的太子王玄应迎娶了韦孝宽的曾孙女韦尼子。

李世民后来破洛阳灭王世充,韦尼子这郑国太子妃也成了俘虏,跟前隋的那些公主宗室们一样,李家对郑国后宫里的这些来自名门豪族的嫔妃等也瓜分了。

韦尼子和她的堂姐韦珪,两个年轻的小寡妇,都进了李世民秦王府。

韦尼子姐妹还很得李世民的宠爱,韦珪在宫里排位仅在长孙太子妃之下,韦尼子也排第七。

韦氏姐妹两寡妇能在宫里有这地位,最主要还是她们家族是京兆韦氏,她们曾祖韦孝宽,那是北朝名将,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鼎鼎有名的战神。

杨坚甚至都是得到韦氏支持,才能代周立隋。有隋一朝,韦氏满门公卿,且与皇族深度联姻,男子尚公主、女子做皇妃、王妃的无数。

韦氏九房,遍布朝野。

仅其中郧公房,韦孝宽六子,就有两国公两县公两县伯,连女儿都封郡公主。

韦尼子的祖父韦总,二十九岁战死,留下三子六女,两個儿子一封郧国公一封舒国公,一个娶隋丰宁公主当驸马,六个女儿也全都是联姻门阀。

其父韦匡伯在大业十三年死于江都,留下三子二女。

三个儿子思言思齐思仁,都很年轻,但凭着阀阅都封公侯,老大思言舒国公,老二思齐河南郡公,老三思仁黄瓜县侯。

“所以咱们这位韦长史,爵位是黄瓜侯?他们家这前朝的爵位,本朝也能继承?”怀玉问。

“嗯,咱大唐天子受禅于隋,当初前朝勋贵只要拥立本朝,陛下都是保留他们官爵,甚至加官晋爵的,这位黄瓜县侯,不带开国两字,他这爵位不是继承的,而是前年才封的,黄瓜侯是他父亲早年的爵位,后来进封河南郡公、舒国公。”

看来韦家是真的很牛,要不然不会武德七年了,还给早就去世的韦匡伯的三个儿子都封爵。

伏羌县以前就叫黄瓜县。

不过黄瓜县侯,听起来还是有些怪怪的,跟那位极有气质的公子哥不太相符啊。

“你可别小看韦氏,千万不能得罪,关中士族,以六大姓为首,韦裴柳薛杨杜,其中韦氏更居首位。

韦氏九房,仅隋朝这几十年间,就出了好几个国公,其它郡公县公县伯县伯等没三五十也二三十,刺史都出了十六个。除了九大房,还有五小房,也都是比很多豪门都强。

在北周隋朝强盛的那些年,韦裴柳薛并称关陇四姓,气势上还能压关东五姓一头。”

怀玉呵呵一笑。

他当然清楚关东五姓、关中六姓的强悍,人家几百年上千年的积累,岂是普通人能比的?

就好比关东五姓最强的地方不是在朝堂上,而是他们一直以来掌握着学术话语权,人家一边做官,一边经学家传,其次就是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甚至师友关系,让他们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也让他们能够在土地、经济中掌握着极大的资源。

哪个士族门阀,不是庄园遍布、僮仆千百。

掌握了生产资料,掌握学术等等,才能真正的有话语权,北周灭齐,隋一统天下,关东士族确实遭受到了很大的政治上的打击,但他们手里握着的学术权握有的土地庄园,甚至掌握的奴仆、佃户,以及对地方县乡基层的控制,并没有改变。

因此别说韦杜他们曾气势上压关东五姓一头,那也都是虚的。

这世道只要一结束动荡,这些名门士族就会迅速再重新站上来。

武怀玉思索了会,觉得这韦思仁本来就是正七品尚衣直长,那属于内侍官,现在跑来神机营,估计是来镀金的,跟卢怀让去陇右一样。

“神机营长史本军职,为何让这公子哥来?”

“城南韦杜,去天五尺啊,咱们现在在哪?曲江不就是城南吗,这里大片的地,城里和城外,都是他们韦杜的,以后咱们在这里驻兵、制器,少不得要经常跟他们打交待,安排个宠妾的兄弟过来,也方便不是?”胖子道。

怀玉心想,估计也是李世民有意安插小舅子过来,好盯着这里动向。

说白了,神机坊的火器,李世民是早意料到其实用性的,可这玩意现在就武怀玉一人懂,好在武怀玉没藏着掖着,早跟太子说明了火器的应用前景,甚至主动的表明要让皇帝派工匠过来,他倾囊相授。

李世民的安排大有深意,甚至是给小舅子一个镀金历练的机会,毕竟尚衣局那只是个内侍机构,干不出成绩来。

可这年轻的韦思仁未必能理解他姐夫的用心,只觉得神机营新设,任务却是守一个军器坊,他还要给一个寒门出身且比自己还年轻许多的人做副手,就很不乐意。

“不要管他,”

怀玉想明白这些,便决定不理踩这家伙。

神机营和神机坊是两个不同的单位,一个负责制造火器,一个负责保卫神机坊。

曲江东南,烟波岛。

大批工匠已经到位,还临时征召了许多民夫,正在烟波岛上赶工建筑。

一位将作监的官员过来拜见,询问怀玉有什么特别规划安排没有。

“你们将作监是如何规划的?”

“先在岛上修一个码头,然后沿岛建一圈围墙,墙高四丈,顶宽一丈····”

怀玉越听越惊,“这岛上还要修一圈城墙,墙高四丈顶宽一丈?有必要吗,这长安的坊墙都没这么高啊,这本就是一个岛,简单的修一道墙就行了吧,甚至不修都可以啊。”

“不行,必须得修,而且墙高四丈那是太子殿下钦定的。”这位来自将作监左校署的监作,只是流外吏,面对怀玉很客气。

“不修桥吗?”

烟波岛距岸边也仅十来丈,修一道桥明显挺方便往来,可对方却要修码头。

“为了安全起见,烟波岛不修桥,只修两个码头,一个负责进岛,一个负责出岛,严格分开。

我们不仅不修桥,还要派人把岛四周清淤挖深,还要埋上树桩等,仅留一条水道船只进出。”

烟波岛作坊,完全是按照监狱来修的了。

至于岛上作坊等,完全就是按甲坊弩坊等修的,作坊、仓库、宿舍、食堂、衙堂,也算是一应俱全。

“我没意见,就这样修吧。”

将作监除了要在岛上修作坊等,也还要负责在岸上修军营、仓库等,还要在岛外水上修几座寨楼,以便驻兵守卫警戒。

将作监的监作退下,自去安排建造。

少府监又有官员过来,他是奉令将一批工匠送来,之前军器监并入少府监,现在重设,匠人也要从那边再调来。

大批匠人调来,基本上都是官奴和赦免过一次的番户。

还有位东宫内侍省的小黄门一同前来,他也带来一群匠人,却是皇家奴隶,“这十人皆是皇家奴隶,精通制造,太子殿下特命送来于武二郎,让他们跟着二郎学习火器配制秘法。”

怀玉之前给李世民写了一份火药配制秘方,李世民珍重收藏了,但他也不可能亲自去配,直接把秘方交给工匠配制,肯定不如直接派工匠跟武怀玉学。

那小黄门把这十个皇家奴隶工匠送来,连他们的妻儿都全一并送来,以后他们就吃住都在烟波岛上,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离开岛半步了。

怀玉看着这些胡子都花白的老匠人,为他们叹息一声。

一入烟波岛,从此不自由!

不过想想他们本来就是皇家奴隶了,倒也没什么失不失去,也许还能在这里更舒适一些。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71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