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15章 韬光养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15章 韬光养晦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3 18:41: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朝阳初升。

清河河畔,一群统一着装的少年正晨跑归来,他们蓝灰色的短衫短裤,喊着整齐的口号,跑的浑身是汗。

风车下,武怀玉看着这群晨跑归来的少年,感受着蓬勃的朝气,满意的点头。

“每天早上晨跑八里,雷打不动,现在已经成了我们一项良好的传统了,孩子们常年晨跑,身体也得到极好的锻炼,”

武怀玉点头,“要坚持下来,晨跑回来有早餐吧,去瞧瞧食堂。”

龙桥书院现在是个很大的学校,有附属的社学部,也就是小学,也有书院本部,还有附属的技校、各个培训班等,甚至还有附属的孤儿院、育婴堂。

整个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武氏家族的资助,也会接纳一些社会的捐赠,书院有武家捐赠的义田,也有武家资助办起来的校办工坊,

到如今,基本上学校已经能够维持经营,不再需要资助也可以了。

“我们书院实行的是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全寄宿制,统一服装,统一食宿,每旬休一天······”

晨跑回来的学生在宽阔的操场上做操,息汗后食堂吃早餐。

怀玉在书院的一众管事陪同下,与马周和老武一起参观书院食堂,食堂是学校自营的,里面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勤工俭学,工作有补贴,

还有学生志愿队轮班当值,帮助维持秩序等。

早餐有稀饭、面条,也有馒头、咸菜,还有紫菜蛋花汤,

“学生都是凭学生牌用餐打饭,不够可以再添,只是不能外带。”

食堂的早餐算是一般,学生的都是统一的早餐,也不需要钱,有钱也没地方另开小灶。

老师和校工人员有另外的食堂,是和学生分开来的。

总体上来说,早晚还是可以的,起码是可以吃饱的,并不只是稀饭混个水饱,面条馒头这些挺有营养的,咸菜和蛋汤也不错。

“我们一天是三顿,早中晚,中午会有点荤。每五天,会有一餐较丰富的荤菜,比如红烧肉,或是红烧鱼块等,每人都有一碗。”

怀玉听着食堂的介绍,听着不错,再看了看食堂采购单,盐油的采购等。

“学校自己有菜园,也有养殖场,养了猪、羊、鸡、鸭等,另外也还会在外面采买订购部份,我们学校学生多,下至刚出生不久收留的弃婴,上到十几岁的青少年,还有那些培养班等,学生多,但都一视同仁,首先我们保证能吃饱,然后还要尽可能的有营养······”

经过了解,怀玉对食堂表示满意,能做到这程度已经不错了,挺有良心,毕竟也没外包,没那么利益熏心,

虽然食堂也主要是学生们在勤工俭学,自己做饭做菜,做的也没那么好吃,甚至也不会有什么太多调味料,平时都是以蒸煮菜为主,偶尔才会有个把炖肉、红烧、小炒这样的荤菜加餐。

调料除了盐,也很少会有酱油、糖、醋这些了,

但已经挺好了,能够进来读书的其实都不容易,不管是读的书院本部,还是各技校、培训班等,

敲钟声响起,学生们排着队来吃饭,

食堂其实也挺简陋的,就是一个个的大棚子,排队打餐,然后去各个班所在的棚子吃饭,只有简单的长条木桌没有凳子,每个人自己拿碗来打餐,吃完了自己洗好收好,食堂也是学生轮值打扫。

一切都是自助形式。

但挺有规矩,学生们晨跑过后,胃口都很好,大口的吃,而且吃的挺快。

因为吃过早晚,还要晨读,这会还早,晨读课后,才是上午的正课。

学校里有许多孤儿,甚至是许多尚小的弃婴,他们由武家额外出钱资助,除小部份特别聪明有天赋的会进入书院本部,其余的则多数会进入到技校,学习各种技能,然后将来到各个作坊里去。

“我这次回岭南后,要在岭南也办一些书院,跟这模式一样,会有附属的技校,也有各种短期的培训班,甚至是夜校,也会有附属的育婴堂和孤儿院,

要从书院抽调一批人过去,跟大家说一下,愿意去的老师、校工,以及高年级学生,我会给一笔安家费的,到了那边,就是新校的元老了。”

武氏龙桥书院的这个模式,武怀玉是下了很大本钱的,他这几年已经在关中陇右河南朔方幽燕山南等地复制开来,

现在他要在岭南大规模推展开来,

他很看重书院能带来的名义和实际好处,既能得仁慈善名,还能为自己培养人才,

甚至是现在比较费钱的收养弃婴,抚养孤儿,其实长远看也很划算,这些弃婴孤儿养大后,就能成为武怀玉忠心的小伙伴,

不管是进工坊商铺作事,还是进庄园或是衙门,那可都是自己一手养育、培养出来的,其忠心甚至要超过一般的家生奴。

岭南是武怀玉划算好的下阶段重心,

也是武氏家族要全力打造的未来大本营,那是武氏的自留地,现在正好还没多少士族门阀进入,正是武家抢占先机的好时候,

在山东跟五姓七家争不过,在关陇跟关西六姓争不过,

甚至在江南跟那些江南士族争不过,那岭南正好是还未开发的新地盘,

潜力巨大。

现在岭南将来可以析分成岭南东、岭南西、安南三道,地盘极广,仅仅现在岭南就已经有朝廷六镇戍兵三万,巡海、巡检六营戍兵一万八,十二府府兵两万四,

这可是整整六万八,府兵精锐啊。

接着州兵,差不多是十万。

下面的县土团,甚至更多,能够动员近三十万。

这个盘子太大了,潜力无限啊。

虽然不说有朝一日举旗造反,但武怀玉若是能够整合资源,有力的握有这么大的资源,

岭南六都督府九十六州,还有数十羁縻州,六万八的戍兵府兵,十万州兵,三十府县乡兵,

真要是能够拉出来,那绝对是很惊人的力量,哪怕只是握着引而不发,也足够所有人惦量惦量的,

当然,岭南热度刚起来,那里商机也无限,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交蜀线的打通,甚至到时重开身毒道,整个西南盘活起来,

这多大的商机,多大的利益,真正的聚宝盆。

地盘、兵马、人口、钱粮,

这些东西都有了,那真是不得了。

哪怕只掌握部份,那武氏家族将来也能成为岭南无冕之王啊,现在的冯盎不过是占据了岭南东部一隅之地,都被称为岭南王了。

有硬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才不会在朝堂上被轻易的清算。

当然,要想做到那一步也不容易,岭南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进去,但武怀玉舍得下本。

他不仅舍的从内地调人过去,也愿意在那边开学校培训,

移民不够,那就招安土著,甚至收纳那些土人的弃婴、孤儿等养起来,从小学习内地官话,读书,接受武家的教训,他们长大自然也就会成为一个内地人,成为武家的人。

没有人知道武怀玉此时心中的野心有这么大。

他甚至在计划着要在岭南沿海建起数个大的造船厂,打造出诸多海船,要去南海贩卖香料,甚至是捕捉南洋土著奴隶,搞远洋贸易直达地中海,

甚至不介意有机会的时候,在南洋群岛也登陆搞几个殖民据点什么的,也为将来武氏家族留点退路嘛。

或者说,他早瞄上了琉求和吕宋两大岛。

不急,他有的是时间,这次回长安基本上已经布好局,未来武士彟还能在长安为武家代言个十年,武怀玉可以安心在岭南发展十年,

韬光养晦,猥琐发育,

天高皇帝远,机会多的是,

长安城就让他们玩去,他离远点,也能少许多事事非非,他可不想一直被架在火上烤,

这就是典型的公子小白在外而活,在内而亡的道理。

李绩是个榜样啊,

隋末也算是半割据的一方枭雄,在贞观年间却能一直老老实实的呆在并州十六年,曾经有人马地声望有地盘,却这么能忍,也是他能够在贞观朝活下来,

甚至最终成为李世民给李治的托孤辅政大臣的原因。

在贞观朝猥琐那么多年,李绩才有了后来在高宗朝的高光时刻,

武怀玉还年轻,他打算学李绩,李绩能在并州从武德九年呆到贞观十五年才入朝,

现在才贞观六年,他一样可以呆到贞观十六年,甚至呆更久些。

十年后,他都不过三十多,那时李世民其实也才四十多,

如果他在岭南呆十六年,那时贞观二十年了,李世民也差不多要挂了,

学学司马懿,活的久,才能笑到最后啊。

参观完学校,马周便提前先返回长安了,他是中书侍郎,日理万机,皇帝还钦点他留守长安,协助太子监国,他兼了太子右庶子之职,很忙。

武怀玉还能再呆两天。

以后能够回来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夜晚,怀玉跟老武一起睡,

他再次劝说老武,不要再纳妾,别想着再生娃了,他都生太多了,龙桥武堡那么多小弟小妹,

武怀玉这几年生娃都生不过老武,他生了十几个儿子,老武都生了二十七个了,还生了四十多个女儿。

“阿耶你不累么?”怀玉问。

老武躺在榻上嘿嘿的笑,“跟那些年轻的妾侍在一起,你阿耶我觉得又年轻了,”

“那阿耶现在不是已经力不从心了吗?”

黑暗里,老武沉默了许久,才长叹一声,“是啊,中看不中用了,”

“那就别折腾了,你都六十六了,安心享几年清福吧,别最后累死在小妾的肚皮上,好日子倒没享受到几天,不值得。”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0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