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35章 军器少监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35章 军器少监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08:04: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军器监衙门设在皇城东,就在皇城东墙景风门内。

“西边是光禄寺衙,北面则是詹事府、左卫率府、左司御卫,南面是左藏外库院,西南是少府监······”

许敬宗跟个话痨向导一样,一路来就没停下。

他们出了东宫后,便一路往南,皇城东延喜门到景风门内那一大片,都是东宫诸衙,詹事府左右春坊家令寺,十卫率府。再往南,便是九寺五监中的军器监、都水监、少府监、光禄寺等衙。

“皇城位于长安九三之地,当初营建长安城的时候,京师中央诸衙都集中设立于此,既有利于诸省部寺监司的安全护卫,也便于百官入朝和办公。”

怀玉之前来过这片,当时是去太子右卫率府报到。

除了雍州衙门和长安、万年两县衙,长安诸衙大都集中到了皇城里。

皇城里的中心位置,是尚书省都堂,六部衙门环绕,隋初时这里还曾是宰相们的总办公处,武德年间为提高宰相办公效率,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宰相们议事都改到门下省去了。

许敬宗说到政事堂的时候,明显眼睛放光,这位看的出很向往那里。可惜唐初最重军功,许敬宗秀才出身,名门子弟,极有文才,但开国之初,只会锦绣文章是没有什么太大用武之地的。

秦王府十八学士里面,都是才子,但真正现在混的好的也就房杜,房谋杜断,两人不仅有文才,还有庶务理政决策大能。

光靠写写文章,许敬宗越混越差,还不如曾经一起同在李密那做记室的魏征,魏征转走谏诤路线,现在都混到谏议大夫去了。

这年代的秀才是很难得的,大抵能比的上明清时的状元探花们,一次科举考试往往只能录取那么一两个。

李世民爱才,也喜欢弓马之余搞搞文艺,什么飞白书法,什么春江花月夜诗词,但说到底这只是闲时娱乐,他最需要的还是那些真正决策人员,是能够处理军国政务,甚至是能文能武出将入相的,许敬宗这样纯粹的文人,就一时没啥用武之地,还不如孔颖达陆德明等,专心国子监教书、编书。

许敬宗在朝堂上开小差,其实也是闲的。

通事舍人很多时候就是個传话跑腿的,堂堂秀才公、学士,沦落到这地步,确实也难有什么认真劲,结果运气不太好,还让抓了典型。

“二郎在陇右边塞战场上写的那些诗句,豪迈大气,金戈铁马,尤其是那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云台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好,真好。”

许敬宗今天早上在宫门外听到窦涏房玄龄他们说怀玉的诗,他听了很喜欢,恰好殿上两人又坐一起,本来想着有意结识下这新贵,谁知道一时不察被那姓权的弹劾贬官了。

不过如今贬到了武怀玉手下当差,他倒也是拿的起放的下,也可能是比较年轻,或许也是长期不得重用,所以也想的较开。

“神机坊署是做什么军器的?可是二郎在陇右使用的掌心雷?”许敬宗很聪明,虽然神机署听名字不知道是什么,但毕竟是军器监下新设坊署,又是武怀玉这个年轻上司来判坊署令,他便猜测必定是造军器的,传说中很神秘的掌心雷自然就联想上了。

军器监的长官段纶是个很高大英俊的人。

相比起高瘦、绿豆小眼的许敬宗,段纶绝对是个大帅哥,据许敬宗刚才跟他说的,当年隋朝的时候,段纶那也是长安贵公子哥里有名的一号,跟柴绍建成还是好友,他们都是长安侠少,那一伙还有冯少师、长孙孝政、史万宝等一群人。

怀玉看到他,就想到柴绍那浓眉大眼的家伙,看着让人心生亲近,坑起人来毫不犹豫,这让他对段纶多了几分提防。

想想也是,段纶虽然是接了长孙孝政盘的李渊女婿,但人家不仅爹是隋朝兵部尚书,他年少时就跟柴绍他们在长安闯下极大的侠少名头的。更不说李唐初建时,巴益不定,是段纶亲自带兵平定了整个巴蜀,并招抚了南宁诸蛮。

别看窦轨现在是益州大都督,在那里混的很响亮,一言九鼎,但那也不过是给段纶接班,地盘都是人家段纶打下来的。

凭一已之力平定整个巴蜀,招抚南宁诸蛮,论实力可能还在柴绍之上,可惜得罪人太多,最后被人举报谋反,被老丈人召回京坐了好几年冷板凳了。

“武二郎真是年少有为啊。”

段纶见到武怀玉,笑呵呵的上来招呼,一点没有架子,甚至还很是夸赞了怀玉一通。

“太子殿下重设军器监,对此事非常重视啊,召见我谈了许久。”段纶还很年轻,虽然坐了几年冷板凳打磨了下心性,但毕竟又没七老八十,还是想要再振作仕途的。

“神机坊,我就全权交给你了,你需要什么,就直接提。殿下在曲江池划了一块地,把烟波岛和旁边岸上几百亩地都划给了神机坊和神机营,

你们需要的硝石、木炭和硫磺,我也正派人去各地调集,相应的工匠也会马上到位。”

好不容易复出,段纶很重视这个差事。

他尤其重视神机坊,更明白神机坊的关键是眼前年轻人。

“我呢也不懂这些,但也知道皇帝不差饿兵,所以便斗胆向太子殿下提了些请求,给咱们军器监要来了二十二顷公廨田,并一百五十万公廨本钱,这是比照少府监,远超将作监的。

有了这些公廨田、公廨本钱,那么咱军器监以后官吏匠人,也都有份不错的食料日杂补贴,可以安心做事。”

段纶这话一出,怀玉立马觉得这是个好上司,能为属下谋福利,能真给好处的,当然是好上司,比起只会画饼的不知道强多少。

“不过呢,”段纶话锋一转,“本来京官有职便有职分田,但京畿之地,人多地少,咱军器监这几年废置无常,现在一时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再拔出地来授分职田,按例,只能官仓每亩给粟二斗。”

公廨田的地租一般是按亩不过六斗来收,最多说是收六斗,实际还要高于此。现在没那么多田可授职田,开始改给仓粟,一亩直接给二斗,这直接降了三分之二待遇了。

“咱军器监现在有二十二顷公廨田,我呢,拔十顷给神机坊专用,另外,你职分田那份,仓粟亩领二斗,监里用公廨田的租粮到时再给你补二斗。”

武怀玉是判神机坊署令,这是兼的七品职事,正常员外、检校、试、判这些官,职田、俸料只给一半,段纶不仅给怀玉七品的全额职田地子,还要给他少监待遇的月料杂用钱。

七品职田是三百五十亩,没田只每亩给二斗粟,那就是七十石,而怀玉本品是从七品,年禄也仅七十石。

段纶还说这器监每年再给怀玉补发每亩二斗职田地子,那又是七十石。

职田地子一年总共一百四十石粟,每月从军器监里公廨钱粮中再给补贴食料、杂用六百钱,月钱三千。

然后给他少监待遇二十五个杂役,每月折钱五千。

而本来按坊署令七品待遇,食料杂用月钱加一起也就两千,庶仆也仅可享受八人。

另还按正五品少监待遇,每月供应他九只羊,并有酱醋薪炭盐茶等供应,听的怀玉有点目瞪口呆。

不都说大唐开国之初一穷二白,地方官连俸禄都没有,只给职田代禄,以公廨田公廨钱做公食日用替俸钱吗,连京官们都只有禄没有俸,全靠各衙门自己设捉钱令史去放贷收租来补贴官吏们。

他现在却能享受二十五个杂役、九只羊?月料杂用每月三千六百钱,还有公厨食堂免费工作餐,这待遇也太好了。

段纶笑着道:“你尽管放手去干,其它后勤这些就交给我。”

段纶给了他一月五千的力役代课钱,却又还安排了四个人跟随打杂。

“纪国公,下官军器监中兼职,无功不受禄,可不敢接受这待遇······”

段纶却只是哈哈一笑,“军器监这次重设,可都是因为你武二郎啊,正因有了掌心雷,然后才有了神机坊,再有了军器监,其它的都不重要,把太子殿下交给我们的任务办好,才是首要,至于说俸料杂用钱、纳资代课钱、职田地子等等,这些不值一提。

“总不能亏待了干事的人。”

不愧是曾经封疆一方的国公,很会掌握重点。

对段纶这样的官员来说,他要多给武怀玉些补贴,甚至明明七品判职,却要按正五品少监的级别给待遇,谁也管不着。

他唯一一个要求,就是武怀玉能够赶紧把神机坊抓起来,并尽快出成绩,出成品。

许敬宗在旁边听的,那是羡慕万分,他之前一个从六品通事舍人,可享受不到这般待遇啊。

他一年九十石禄,每月另有公廨钱粮支给的两千四百钱俸料杂用,四百亩职田没有,只能折八十石粟。

基本就这些了。

许敬宗开销较大,那点俸禄说实在根本不够他开销,纸张笔墨钱都不够,也幸亏他家名门,老许家家底挺厚,要不然得穷死。

段纶给武怀玉少监级的福利待遇,但对老朋友许敬宗这个贬来的七品丞,却是没给半点特殊,不仅如此,还得一份俸禄干两份差,既要做军器监的丞,还要兼神机坊署的丞。

“咱军器监一百五十万公廨食利本钱,我这里给你拔一半于神机坊,你安排几个捉钱令史,负责将这笔本钱放贷出去,七十五万做本,一月利钱六万,应当够神机坊公廨开支和公厨餐钱,有剩余的,你们自己安排,补贴官吏或是赏赐工匠等皆听由之。”

“多谢段监!”

段纶起身,“天还早,要不一起去曲江池看看?”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7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