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万贯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万贯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22 13:54:49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不知廉帅明日可否有空?”

广州市舶使张辅国笑着问道,怀玉瞧着这个高大魁梧的宦官,“张公相邀,肯定有空。”

“其实也没啥事,就是现在朝廷新政,岭南税赋三分,我明日把市舶司的账目整理下给廉帅过目,把该给岭南的这三分之二转给廉帅。”

不愧是樊玄符的义叔,

张辅国还真是及时雨,知道武怀玉最需要钱财,而且还特别需要有个带头分税上缴的人,他当仁不让的就站出来了。

“谢了。”

“不必这么客气。”

张辅国身为广州市舶使,其实手中权力还是挺大的,不仅仅是负责贸易,也还负责外交,他甚至还兼管着广州造船局,

市舶使之前就叫城船使,正式设立市舶司后,朝廷介入海外贸易,海关税做为朝廷的一项重要税收看待。

当然,市舶使由宦官出任,也因为其还带有一项特殊使命,为皇家采购海外舶来的奇珍异品,也还会在满足宫廷所需之外,搏买一部份外贸舶来品,然后转手卖出赚取差价。

表面上朝廷规定,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往来通流,自为交易,海外客商在广州指定的蕃坊,可以列肆而市。

不过实际上嘛,有好东西市舶司要先插一脚的。

他们先征税,一般直接以船上实物抵税,有好东西会再要求和买部份,价格上肯定就能有优惠,甚至有时可能直接垄断一些稀缺紧俏商品,转手卖出去,就能赚一大笔。

而造船局负责造海船、修船,这里面自然也是极赚钱的。

市舶司的规定很多很严格,比如外贸船只必须在相应市舶司领取公凭才能出海,否则以违令论罪。回舶船只必须到原发舶地登记,抽解纳税。

各市舶司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相应的外国朝贡船舶、贡使以及其活动,为减少成本,各国进贡物品一般不运京师,而是就地变卖。

市舶司赚钱的主要就是抽解和博买,

抽解就是关税了,税率二分,即百分之二十,采取实物收税。而有些货物,如玳瑁等,甚至抽解达三分。

**、药物、象牙、犀角这些紧俏商货,一般都是抽解后,剩下的也都博买,直接垄断。

而如牛皮、筋角等堪造军器之物,也都在博买名单之列。

通过抽解和博买,市舶司获得大量物资和利润。

“今年广州市舶司收入有多少?”怀玉也没跟他客气。

“今年舶广州港的外舶有大小四千余艘,收入约四十余万贯,”

怀玉很惊讶这个数字,真是年年暴涨。

要是今年一整年,那岂不是得突破五十万贯?

甚至达到六十万贯都有可能。

而岭南地方可以拿到三分之二,武怀玉的使府能直接拿到三分之一,

二十万贯啊。

算是广州的那份,那就是四十万贯。

“想不到广州市舶司现在收益这么多,张使真是了得。”怀玉称赞。

张辅国笑笑,“其实功劳都是廉帅和武侯的,我不过是捡现成便宜,广州港现在一年几千商外舶前往,可都是冲着廉帅名声来的。”

这话略为夸张,但武怀玉在岭南确实贡献颇多,尤其是现在大唐的海外贸易政策,也是武怀玉在朝为计相的时候一手推动的。

不过一年能赚六十万贯,这还仅是广州港,武怀玉确实很震惊。

“主要还是香药这块赚钱。”张辅国很实诚,反正这些也瞒不过武怀玉,市舶司确实赚的多,但在广州港武家也没少赚。

市舶司主要是靠抽解和博买赚钱,简单粗暴。

而武家则是有自己的海商船队出海贸易,同时也是广州港最在的商行,他们一边是中介牙商,负责为货主和船主、胡商们组织货物、帮忙采购、销售,同时自己就是大出口商和大进口商,

市舶司搏买下来的舶来品,就有很大部份转手是卖给武家的商行的。武家再转手分销,赚上一笔,

现在广州港最赚钱的舶来货就是香药,又主要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动物性天然香料主要品种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

植物性然香料按材质和形状划分,可分为花草果实类、树脂类和木材类三大类。花草果实类的香料如芸香、丁香、茅香、苏合香、蔷薇水,树脂类香料如龙脑香、**,木材类香料如沉香、檀香、降真香。

因大唐仅出产麝香、沉香、肉桂等部份香料,且品质不如海外,因此大量从国外进口,其中蕃商泛海而来,香多产海外诸蕃。

这些海外香药,也是贵重无比。

就好比长安的胡椒,主要是从西域丝路贩来,号称黑黄金,甚至成为硬通货。

香药是广州港第一大舶来品,然后是象牙犀角,再次是珍宝。

说实话,海外此时没有啥过硬的手工商品能打入唐朝市场,只能载着一船船的香药、犀角象牙、黄金宝石等来唐,然后回去时采购着丝绸瓷器茶叶纸张药材等满载而归。

唐人喜香,用途也广,药用、食用、化妆、祭祀、焚香······

不过真要说起来,藩胡海商在广州港卖的香药价格很高,高的离谱。

比如说胡椒,在长安一两胡椒一两黄金,价值八千钱,胡商说胡椒是产自天竺,走万里丝路从西域而来。

可实际上胡椒虽然印度有产,但在南洋产量更大,从南海到广州,并不算远。在南洋的岛上,胡椒产地价格极低,一两顶多七八钱,而到了大唐,就涨了千倍。

虽说胡椒从原产地到大唐,中间要种植、采摘、晾晒加工、销售运输等等诸多环节,但涨千倍也还是太过份了,

钱全让中间商赚走了。

后来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就发现这个情况,于是带着他庞大的船队,直接南洋原产地大量采购运回国,直接垄断了大明的胡椒供应,天量的便宜胡椒运入,完全打破市场供需关系,

胡椒价格腰斩,多的卖不掉,老朱家干脆把胡椒当成官吏俸禄来发,官员们领了胡椒只好拿到黑市上卖,这让原本二十两银子一斤的胡椒,跌到一二两银子一斤,到后来更是一升胡椒只要纹银六钱。

而在苏门答腊岛,一百斤胡椒才值一两银子,运到长安的话,一百斤胡椒那要是价值一千六百两黄金,价值一万二千多贯铜钱啊。

哪怕到了晚唐时,胡椒没那么值钱了,可宰相元载被抄家时,抄出来的八百石胡椒,依然是震惊天下的一大笔财富。

“今年市舶司大概总收入有四十五万贯左右,前两季的已经送入京师,”张辅国跟怀玉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廉帅现在需要钱赏军,咱家便把现在账上这十五万贯,直接先给廉帅使用,”

“若是不够,咱家还可以找海商们先借一点。”

怀玉很感激,

“还是按规矩来吧,那十五万贯钱,是这第三季的收入,我呢也就不矫情了,就当是从第三季开始三分税收,

十五万,观察使府拿五万,广州府拿五万,剩下五万还是上缴朝廷国库,借钱就不用借了。”

张辅国直接问,“赏军够用不?”

“其它地方也还有钱,真不够到时再说。”

十万贯钱可不少,能办许多事,现在岭南戍兵四万八,府兵一万四千余,还计划编点的经略军、守捉营加一起两万四。

至于各州的团练标营,这些暂时可以不管,或者只先编朝廷实控的那些个州,如韶州钦州廉州端州等,其它的冯陈宁冼控制的州,先不用管。

“战士有功,将吏有劳,随事犒赏,赏无定数。”

虽说赏无定数,但肯定不能少数,更不能拖延。

大唐边军正常的衣粮待遇,年粟十二石,春冬衣七匹,戍边超过一年,还另有补贴。

现在岭南六镇,三巡检营、三海防水师营,这六万八千人,加上武怀玉的那一千禁军牙兵,其实都属于轮值戍边的中原府兵,

按距离远近当番,本来一番是两三个月,因为是戍边,距离远,所以就一次戍守一年,把几个番期凑到一起当了,接下来几年都不用再来轮戍。

他们本质还是内地统军府的府兵,来戍边时一年给十二石粟、七匹绢的衣粮,满一年加五匹补贴。

实际上一月就是一匹绢一石粟。

至于那十二个统军府的府兵,这是本地军府,不当番的时候倒是不用给俸禄衣粮的,只要分授田地,府兵们自备衣粮。

四万九千戍兵,一个月就是近五万石粟、五万匹绢,一年就是六十万石粟和六十万匹绢,

还没算上年节、冬至赏赐,训练补贴校阅赏赐,作战功赏这些,

养兵还是很费的,这也是当初朝廷不少大臣反对在岭南驻这么多兵的原因,要知道大唐府兵六七十万,但长安番上驻防的兵也过十万左右,

区区岭南,驻戍五万,还编军府十二个,确实多。

好在武怀玉答应岭南自己解决这些花费,才算通过。现在这压力,实实在在都在武怀玉身上,

不仅是四万九千戍兵,还有近一万五府兵,以及现在又要新编六千经略军、一万八守捉营,这些都是从团练中点选,然后成为常备兵的募兵,

就算衣粮比正规戍兵少,那这两万四千常备募兵开支也不少了。

四万九戍兵,两万四募兵,一万五府兵,加上土团兵,

一个月起码得十万石粟外加十万匹绢的开支,粟折钱三千贯,绢折钱两万贯,加上军官、军械等,估计一月三万贯至少。

张辅国给怀玉二十万贯,也就能供军半年。

不过有这笔二十万贯的收入,起码眼前军赏、供军的钱是有了。

而市舶司以后每月都能有近五万贯的收益,仅使府就能分到一万六千多贯了,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倒是不用那么担心了。

“廉帅,假如岭南豪酋们不肯接受税赋三分法,到时不愿意把三分之二的税赋上使、上供,这战事一开,这军费开支也会暴涨啊。”

这确实是个麻烦。

但武怀玉并不怕,“谁要敢反,那就直接镇灭,到时抄了那些反贼的财产,甚至把叛军发卖为奴抵军费,说不得还能发一笔横财。”

张辅国看着武怀玉那冷笑,心中相信他真会这样干,甚至完全信服他能镇灭那些敢反叛的豪酋俚帅们。

“我们广州市舶司全力支持廉帅,有需要只管吩咐。”

“谢了,广州港就都交给你了,你那边有需要也尽管打招呼。”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0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