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33章 金殿请婚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33章 金殿请婚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08:04: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一次上朝,怀玉有些紧张。

李世民现在还是太子,但军国庶务悉由总揽,皇帝现在天天太极宫里弹琵琶,早朝自然也就在东宫举行。

两位通事舍人当值引导赞礼,又有两名殿中侍御史负责殿庭礼仪,纠弹朝会班次。

怀玉要做的就是按步就班,跟在那些王八绿通事舍人同僚身后就行。

宫门外整了一次班,按这次序进宫入殿。

今日早朝不是朔望朝,也不是正旦等大朝会,官员们无须着礼服、朝服,穿公服便可,文官们进贤冠、武官则是武弁,唯有御史台的台官们较特别,他们戴獬豸冠。

王公们的三梁冠上还佩着金貂蝉,格外特别,其余文官则在进贤冠上还插了一支白笔。

怀玉今天也是束黑介帻,戴进贤冠,二梁,冠也没金貂蝉,却也插了支白笔。

进贤梁冠黑介帻,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鞶囊纷双佩,假带方心乌皮履。

这公服的样式,跟他之前做三原捉钱令史领的那套绛公服有些类似,要复杂一些,但比起朝会则不系蔽膝,也不加黑领不穿白纱内衣,也不佩剑系玉佩、绶带,

只在腰上佩带一条标志着他五品官的小彩带:纷,还有用彩色丝线绣的鞶囊,这是装印绶的,他还有个银鱼袋,里面装的银鱼符,他发现殿上其实穿绯袍的官员,也不是个個都佩银鱼袋,好像只有小部份才有资格佩带。

这么一对比,他越发显得特别。

常参早朝,大抵还是文东武右,各按品级站班。

不过供奉班比较特别,他们就站在最前面,且是东西对立,面对面站着,而不是朝向太子。

他们代表的是供奉天子的近臣。

供奉班里,门下省的在左,中书省的在右。

古人以西为右,他们这班也叫西班,西班就是两中书令房玄龄和郢国公宇文士及为首,东班则是侍中高士廉、江国公陈叔达。

门下中书两省,做为决策、审议机构,在内廷是有内省衙门的,这也是他们成为供奉班的原因,这两省本来在汉代时就是内廷机构。

怀玉暗暗的观察着李世民的这个常参班底。

挺有意思。

门下、中书两省,各有两个长官,李世民腾笼换鸟,一番倒腾,让心腹房玄龄和高士廉分任中书令和侍中,另两个中书令、侍中宇文士及和陈叔达则还是李渊心腹。

两位老宰相还都有国公之爵,新宰相却都连个男爵都还没有,可这两位新任的宰相,站位却还在老宰相之前。

至于尚书高官官尚书令之前是李世民兼任的,现在自然也就不再授人,原来的左仆射裴寂,那是李渊第一心腹,如今还是左仆射,封魏国公加司空,李世民却又任命了萧瑀为左仆射。

宋国公萧瑀也是李渊旧宰相,但跟宇文士及一样,之前与太子争斗时是站在李世民这边的。

密国公右仆射封德彝,之前是中书令,李世民一直以为他是暗里支持他的,其实这人两面三刀,左右骑墙,现在李世民还不知道,所以挺信任他,授他为右仆射。

另一个右仆射安邑公裴矩,原名裴世矩,八十岁了,曾是杨广心腹大臣,此前是检校侍中。

三省本来应当是六个宰相,现在却有八个。

怀玉从这里也看出来一些细节,李世民毕竟是宫变上位,到现在也没多久,这八个宰相里,倒有六个还是原来李渊的老宰相,也就踢掉了一个杨恭仁。

裴寂、萧瑀、封德彝、陈叔达、裴矩、宇文士及,这六宰相都还在,只是调整了其中几人位置,李世民自己的心腹,也仅仅是高士廉和房玄龄拜相。

这充分说明李世民对于整个朝堂的掌控,还没有完成。

他的心腹长孙无忌、杜如晦、屈突通等都没安排上。

武怀玉身处其中,却感觉超然于外。

他很清楚,别看现在这些武德宰相还一个个领班居首,但都会慢慢的下去的,这时代终将是李世民的,虽然他现在看起来有些焦头烂额,有些暗里彷徨,但这只是暂时。

当李世民驾到的时候,他穿赭黄文绫袍,戴乌纱帽,九环玉带**靴,怀玉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波澜,他脸上带着微笑,充满自信,龙行虎步。

赞礼,参拜!

赐坐。

东宫大殿的木地板上,一个小蒲团,跪坐着虽没有高腿椅子舒服自然,但习惯了也还不错,起码不用一直站着更不用跪着。

他跪坐在一堆王八绿通事舍人里,本来位置靠后,可惜穿了一身绯,便显得份外突出了,如果是混进中书舍人他们那里,大家都是骚绯,倒寻常。

这让武怀玉很老实,不敢东张西望,也不敢随意抬头去看李世民。

他本以为这只是个早会,例行其事打个招呼,就各自回衙办公。

结果今天却好像安排了不少事情。

先是司空、左仆射、魏国公裴寂,这位李渊第一心腹,也是他的琵琶发烧友请奏。

皇帝李渊要传位给太子。

这是李渊第三次主动提出退位了。

李世民固辞。

怀玉觉得李世民和裴寂的表演功底都不错,搞的好像真事似的,有玄武门这出喋血宫门的大戏在前,现在李渊退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他们却还仍然要上演这三辞推让的戏码。

殿中所有官员,也都知道,却也跟着配合演出。

怀玉听到这都是第三回了,估计也要走完程序了,三辞三让嘛。

没听说过四辞的。

这么说自己从陇右回来,还真给赶上了这大事件,也许要不了多久李世民就应当登基称帝了?

他在那里搜寻着记忆,好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没多久就当了皇帝,似乎他跟颉利白马盟誓的时候已经是皇帝了。

而渭桥之盟好像就是八月末还是九月初,这么说来李世民估计真的马上就要登基了。

他还在想着,那边已经进入第二项议题了。

殿中监卢宽从陇右回来,还带回来吐谷浑汗慕容伏允的使者,吐谷浑人进贡请和,并希望大唐能够重新开放边境互市。

“宣吐谷浑国使者觐见!”

吐谷浑使者入殿,头戴高筒礼帽,身穿三角形大翻领长袍,其衣领、袖口、衣边都镶着花边,腰系金银饰带,脚踏皮靴。

这人自称是吐谷浑大汗慕容伏允之子,吐谷浑尊王。

他代表其父向大唐进贡请和,同时还希望互市,还在殿上求婚,希望大唐能够赐婚公主和亲,永结盟好。

怀玉还是头次见到吐谷浑的贵族,之前他在陇右时,光听说柴绍如何把吐谷浑人干的喊耶耶。

他发现这人长相上其实跟汉人区别不大,服饰上倒是挺花的,但其锦服绫袍,也明显是中原所产。

“这人叫达延芒波结,慕容伏允的小儿子,其兄慕容顺光本是伏允与隋光化公主之子,早立为太子,后来隋开拓青海,慕容顺光曾被送入隋为质。但杨广后来还是灭了吐谷浑,以其地置四郡,伏允逃入西羌仍不断袭扰,杨广便立慕容顺光为可汗,并以大宝王尼洛周为为辅,

可很快尼洛周被其部下所杀,慕容顺光也只好逃回隋朝,大业末,慕容伏允趁中原大乱,恢复故地。

当年杀死尼洛周之人,兼并其部下,也深得伏允赏识,还娶了他妹妹,生下的孩子便是这达延芒波结,后来还立为太子。

其舅如今也成为伏允的宰相,加封天柱王。”

怀玉在那里暗暗打量那位吐谷浑尊王,结果旁边一个王八绿小声在旁边介绍。

他转头望去,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通事舍人对着他笑,瘦长脸八字胡,额头锃亮。

绿豆小眼,却挺有神。

“通事舍人许延族。”

他对怀玉微笑着道,那边尊王在向太子李世民行礼,提出互市请婚等要求,这边通事舍人许敬宗却在跟他交头接耳。

“通事舍人内供奉武怀玉。”

怀玉小声的道,对他点了点头。

“武二郎最近风头正劲,大名如雷灌耳啊。”那人也不怕被殿中侍御史抓到,弹他个殿庭失仪之罪。

“这个达延芒结波,事先根本没有跟朝廷说过要请婚,结果现在突然来这招,太子殿下肯定不允。”

他还小声告诉怀玉,这个尊王是伏允的小儿子,因为大哥早年送去隋朝为质,还一度被杨广拉出来封为可汗,送回青海,所以伏允派人杀了大宝王,把这儿子赶回隋朝后,后来便另立了小儿子为太子。

大唐立国后,慕容顺光跟着宇文化及他们从江都回到长安,又成了大唐的人质,挂了个金紫光禄大夫的三品阶衔。后来李渊为对付河西李轨,于是打算一边利用河西粟特胡人豪强安修仁兄弟他们,一边联合吐谷浑。

便把慕容顺光送回了吐谷浑。

慕容顺光毕竟是唐朝送回去的,伏允也只好重新立他为太子,达延芒波结就改封为尊王。

自唐吐联合灭了李轨后,伏允便受天柱王的影响,改变对唐策略,与突厥联合,不断袭扰唐朝边境,但这几年双方几次大战,吐谷浑都吃了败仗。

这次达延芒结波亲自来长安,一表明诚意,二就是想来请婚和亲,这也是天柱王出的计策,若尊王能请婚成功,那到时就可以再请求唐朝支持改封他做吐谷浑太子了。

许舍人说朝廷不会支持尊王的请婚要求,更不会接受他这种突然袭击式的无理请求,大唐跟慕容顺光更熟,慕容顺光本就是和亲公主所生,又在中原生活了近二十年。

尊王的突然袭击式请婚,还有几分强逼的感觉,上次渭州之战,吐谷浑本来答应柴绍要会兵兰渭,夹击突厥,结果最后都没见到人。

怀玉倒没太在意那什么尊王,他打量他也不是因为在意,听这王八袍绿豆眼的家伙一说,他倒更在意起这人来,三十来岁,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极有道理,更重要的是,这家伙主动搭讪,也不怕御史,这家伙有些意思。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7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