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34章 世袭江州国于晋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34章 世袭江州国于晋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22 13:54:4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江州,浔阳。

许敬宗曾经贬官当县丞的地方,他还曾经在浔阳码头遇到一个失落的商人妾弹着琵琶,后来给怀玉的信中说了此事,于是后来武怀玉写下了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怀玉陪樊玄符回安陆老家省亲,并没有呆太久时间,便又继续行程,沿江而下直抵江州。

江州便是后世的九江,是长江中上游比较有名的一个重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梅关道的开辟,江西通粤商道兴盛,江州这个赣江接长江的码头也就越发的兴盛了。

江州旁就是鄱阳湖,此时称彭蠡泽,这个季节湖水枯竭许多,倒是形成了难得的彭泽大草原,

怀玉昨天还在浔阳江边码头钓鱼,吃着美味的河鱼,今天便带家人来到了彭泽大草原。

真好像来到了塞外大草原,一望无际全是草,此时天还不算冷,草还未枯,

大家对这个草原都很惊讶也很喜欢,尤其是对萧凝珠和李白榆这两位奚契公主而言,更是感触极多,甚至高兴的落了泪,

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塞外家乡。

“想不到江南也还有草原。”李白榆昨个就听怀玉说今天带她来草原骑马,她本不信,但早上还是换了骑装,

不曾想真见到了草原。

一望无际的碧绿芳草,还有开着紫色小花的蓼子花丛,

这里原本还是水天一色的大湖鱼场。

鄱阳湖很大,但也是有名的浅水湖,一头是赣江,一头是长江,每年都要经过大幅度的涨水、退水过程,到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更是低于长江水位,主要靠赣江补充,

在旱季的时候,原本波光粼粼的湖泊,大面积变成了干涸的一片草场,湖区就像铺了绿色毛毯一样。

“原来江南也挺好的,”李白榆穿着契丹窄袖紧身缂丝星辰纹交领长袍,袍子很长,衣裙曳地,袍内穿初,

脚蹬高筒皮靴,腰间束带,挂着箭囊、短刀、锦囊等。

唐代的江南道很大,辖境相当于后世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以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地区,以及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的一部份地区,

几乎就是长江三峡以下的江南岸地区,东抵大海,南抵五岭,大的没别。

前两年把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江州属于江南西道,包括了湖南江西,以及安徽的长江南岸地区。

此时的唐人眼里,江南西江南东那都是江南,并不会有人觉得江西就不是江南,湖南安徽不是江南了。

李白榆还是头次踏足江南,一来就喜欢了,浩浩长江,还有这令人惊喜的彭泽大草原。

这位契丹公主姓李名白榆,姓其实是父亲赐国姓后随的,名字是自己取的,取自一首古乐府诗陇西行里的一句,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这首乐府诗是颂扬一位善于操持门户的健妇殷勤应对宾客的诗,诗中的白榆说的并不是白榆树,而是天上星辰。

恰好李白榆契丹本名就是星辰之意。

此时晚秋时节,对习惯北方天气的契丹公主来说,并不会感到畏惧厌烦的热,体验感不错。

“这草原上有猎物吗,老虎、狼、兔子、狐狸有吗?”

“这本是湖泊,如今枯水期才变成草场,雨季到来后又会变成湖泊的,”

“不过兔子肯定是有的,狼和狐狸也有的····”

“那我们赶紧去狩猎吧,”

看到这么好的草场,李白榆骨子里的那种塞外游牧民的基因似乎蠢蠢欲动,迫不急待的要去骑射狩猎。

“好,”怀玉笑着应下,如此大草原,不纵马驰骋一番太可惜了。

一行人在草场上纵马奔驰,

别说此时毕竟是唐朝,各种野生动物还是很多的,所以这季节性的草原上,也有很多野物,

狩猎半天,收获颇丰,

不仅射了许多兔子,居然还有麂子、獐子、鹿,

以及各种各样的鸟,

肥壮的野鸭子,漂亮的野鸡,以及成群的野鸽子等,

这个临时性的大草原,俨然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

夕阳下,

女人们兴奋的收拾着猎物,又是一顿丰盛的野炊大餐,

武怀玉今天都不用再充当主厨了,妻妾们已经在这一路上都成了野炊小能手,连孩子们都有模有样的成小帮手了。

他干脆便树起画架,在一旁悠闲的绘画,把这温馨的一幕画下来。

心情好,画起画来也灵感爆发,十分流畅。

樊玄符来到后面静静看着丈夫绘画,他画的那么专注,画的那么漂亮,那色彩是那么的惊艳,

她为丈夫的才华所迷倒。

远处,

数骑奔来。

是关中来的百骑侍卫,带来了在九成宫巡幸的皇帝新的密信。

皇帝的最新来信,还是谈宗室分封和勋臣世封的事,皇帝似乎有点走火入魔了。

怀玉看过信后,跟妻妾们一起晚餐,

麻辣兔丁,炖鹿肉,小炒麂肉,五香卤獐子肉,还有红烧鱼、炸鱼块、爆炒田螺等,

她们甚至还给怀玉开了个小灶,炖鹿麂獐三宝。

草场上的野餐很惬意,那些菜也很不错,那份炖三宝,也挺得怀玉的意。

开心的吃过饭后,怀玉又拿出皇帝的信来看,

其实世卿世禄这玩意,并不是啥稀奇新鲜事,世袭官在秦朝以前很寻常见,就叫世卿世禄制,不过到了大争之世战国后期,世卿世禄弊端显现,其实就是养一堆蛀虫,所以秦一统天下后,世袭官位成了历史。

不过在南北朝时期,世袭官又出现过。

比如高欢,‘复除齐献武王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增封九万户,并前十五万户。”

除了他以外,在永熙二年,‘以使持节、都督河渭部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世袭河州刺史梁景睿为仪同三司。

这个世袭河州刺史的梁景睿是西魏建立的元老。

再比如北魏宗亲元天穆,是平文帝拓跋郁律之后,当时宗亲之中少有的才华横溢之人,在军事上很有成就,声势浩大的葛荣起义就是被他镇压的,

魏帝赐封他监国史,录尚书事,开府,世袭并州刺史。

南北朝时这样的世袭官并不算少,比如泉景言是北魏建节将军,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到了其曾孙泉企时,魏帝还准其世袭为县令,当时他才十二岁。而到了他儿子泉元礼时,已经改朝换代,关中由宇文家说了算,在他立功后,北周帝还封他为卫将军、车骑大将军、世袭洛州刺史。

直到保定三年,周武帝才下定决心,废除了北魏以来的世袭官,初令世袭州郡县者,改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县封男。

说来自周武帝废世袭官,已经七十年了。

李世民居然又想到了搞勋臣世封,不过细想一想,李唐也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出身,本就是源自北魏六镇之一的武川镇,李唐的许多东西,骨子里还是北魏以来一脉相传的。

李世民算是天纵英才,但或许是当年杀兄宰弟囚父才夺了天下,所以一直很谦逊,不敢放纵,总想着让大唐江山社稷永续,

他内心也一直希望将来子孙能够避免他当年那样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事发生。

分封制似乎就成了李世民的灵丹妙药,

而给功臣世封刺史,似乎又成了李世民争取大臣们支持他搞宗室王分封的筹码。

皇帝一封接一封的信给武怀玉,规划的越来越详细,很想得到这位能臣的全力支持。

在皇帝最新的说明中,

宗室分封,就是皇帝之子分封建国,以州为国,诸王为所封州的世袭刺史,比如将来晋王李治分封到云州大同,李治就是以云州为国,并世袭云州刺史。

而功臣们,主要是针对现在的实封功臣,贞观朝总共也就封了二十来个,还有如裴寂罗艺王君廓等谋反、获罪而削夺爵位的,

所以真正有资格的也就不超过二十个。

“以长孙无忌为赵州刺史,以赵为公国。房玄龄为宋州刺史,国于梁。杜如晦赠密州刺史,国于莱·······”

武怀玉看到世封勋臣名单中的自己,武怀玉为江州刺史,国于晋。

还看到了武士彟和樊兴,武士彟为汴州刺史、国于周。

樊兴为辰州刺史、国于营。

其它如李靖世袭濮州刺史,秦琼世袭徐州刺史,高士廉世袭申州刺史,李道宗世袭鄂州刺史,李孝恭世袭观州刺史,李绩世袭蕲州刺史,程咬金世袭普州刺史,张亮世袭澧州刺史,段志玄世袭金州刺史,尉迟敬德世袭宣州刺史,刘弘基郎州刺史······

武怀玉对于自己世袭江州刺史没啥太大感觉,

江州北面是蕲州,李绩世袭刺史,西面是鄂州,李道宗世袭,东面是宣州,尉迟敬德世袭。

除了南面洪州没有世袭刺史,

东西北三面,各有一位大佬世袭,加上他,那真是四大天王汇聚于长江中游。

北有李绩南有武怀玉,东有尉迟恭西有李道宗,

也不知道皇帝这般安排是不是有啥深意。

细细思量一番,武怀玉开始给皇帝回信,并不是感激谢恩,而是坚决反对皇帝赐封勋臣为世袭刺史。

这世袭刺史,说白了不就是异姓诸侯国吗,还尽封在中原内地,一下封二十来个。以后皇帝要是也都这样,你十几个,我二十几个,这到时中原岂不遍地都是诸侯国,各州都要封光,

那天下还能姓李吗?

武怀玉和他的子孙代代世袭江州刺史,哪怕封号是晋国公,可实际不就是江国。

哪怕朝廷对这世封刺史的权力,加以限制,比分封诸王的权力小,可明朝卫所武官世袭,都能让大明军队烂到根,可知世袭官的危害之大。

哪怕武怀玉也是世封刺史名单上一员,武家甚至占了两个,但他还是反对。

这样搞,要不了两三代大唐就要崩,大唐这么快崩了对新贵武家来说可不是啥好事。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0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