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22 13:54:4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武二出京了?”

“嗯,我亲自在城门外茶铺看着车队离去,武二骑着匹青海龙驹,神气的很。”

延康坊,魏王府中,

韦挺和柴令武一问一答,长史杜楚客和司马苏勖也都在,

胖魏王李泰在一旁吃烤肉,吃的满嘴是油,

武怀玉终究走了,这回还带着妻妾儿女们一同赴任,明显是做好长驻岭南的打算了。

杜楚客捋须叹声,“我还是觉得不应当就这样放武怀玉离开,这一去虎跃丛林蛟龙入海,想对付就难了。”

韦挺却是没理会他,他打心眼里觉得杜楚客徒有虚名,

“大王,现在有件事情比武怀玉更要紧,”

“啥事?”李泰嘴里塞满烤肉。

“特进萧瑀近来上的那道封建疏,不知大王可有印象?”

“老生重谈了,萧瑀年年要提几回分封,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李泰不以为意,继续吃烤肉,

烤肉吃太多差点噎住,赶紧端起一杯酸浆喝了两大口。

咽下烤肉,手又继续抓烤肉。

人胖,吃的也多,越胖越吃,越吃越胖,无限循环。

十来岁的李泰,已经胖的走不动路了,稍远点路,就得人抬着走,甚至骑马都不便了。

可他依然改不了好吃的习惯,

平民一天两餐,甚至一干一稀,中产以上一天三顿,宫廷门阀一天四餐,但这位魏王殿下,一天正餐得五顿,时不时还得来点点心零食,

甚至他的零食还往往是烤肉烧鹅牛肉干这些。

坊间都说魏王是贤王,礼贤下士好读书,十来岁年纪,就组建了自己的文学馆,延请四方名士大儒入馆,甚至还带头修撰地理书籍《括地志》,可王府里的人谁不知道这位最爱的是吃,

读书倒也是愿意读的,甚至确实也很聪明,写的一手好字,文章做的也不错,但却也没外面传的这么邪乎,

事实上之前有三品官只因路遇他没下马礼让,他就降怒教训,甚至还向皇帝告状,至于所谓修书,他仅是挂个名字,完全就是为了博名声。

韦挺有些无奈,

他不得皇帝信任,又同样不被太子赏识,心有不平,最后只能在这位魏王身上赌一把。

“大王,萧瑀年年旧事重提,那是因为圣人对此念念不忘,有意复古分封。但现在最关键的不是萧瑀,而是武怀玉也赞成分封,只是他的分封想法与萧瑀有所不同,他更主张将宗室分封到四边之地,甚至是分封到现在的羁縻之地建宗室藩国,”

李泰不以为然。

“大王不可轻敌大意啊,武怀玉虽年轻,但要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可丝毫不比萧瑀弱啊,甚至近年影响力还在萧瑀之上。

若武怀玉真的一心想推动分封制,那么这件事情还真有可能会成,毕竟圣人是有意分封的。”

韦挺这些年一直在中枢,朝中形势是看的比较明白的。

武怀玉现在辞相离京外镇岭南,可他在朝中的盟友很多啊,右仆射李靖是他老师,民部侍郎参预政事武士彟那是他族叔,

侍中魏征那是他武氏的亲家,甚至魏征次子还是他门下学生。

吏部尚书参预政事的高士廉,那是皇后的舅舅,跟长孙国舅一样与武怀玉既是姻亲也是政治盟友,

武怀玉在朝中还有不少强有力的盟友,

所以以前萧瑀老说分封分封,这事光听到喊总没下文,可现在武怀玉若也有意鼓动,这事可就不一样了。

李泰终于停下手里切烤肉的动作,

“分封也不是坏事吧?”

“大王难道还没看明白分封的坏处?若仅是萧瑀的分封法,那其实就是汉晋分封之制,以大王之宠冠诸王,到时肯定是分封到一个富饶之地,说不定就是扬州或是太原这样的地方,

可武怀玉的分封法就危险了,到时要封也可能是封到塞外定襄,陇右叠州,剑外松州,又或是岭南的左右溪,甚至是南中黔中,乃至海南、安南等地,

试问殿下能够接受吗?”

李泰面色变的不好看,“那岂不是跟流放无异,圣人岂会将自己的至亲血肉这般作贱?”

“可就怕万一啊,万一圣人听信武怀玉的话,或者是武怀玉鼓动许多大臣一齐进谏呢?大王也知道,圣人向来比较宠信武怀玉的。”

“真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悔之不及了,”

“绝不能袖手旁观啊,我们得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否则悔之不及,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韦挺头脑还是很灵敏的,想当年建成若是能够杀伐果决一点,也不至于败亡。

“那我该怎么办?”李泰有些慌了。

他绝不愿意到边疆蛮荒之地去建什么藩国,在那种地方当诸侯王,那有什么意思?

“想办法阻止分封,”

韦挺提出问题,也拿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先找人支持武怀玉的分封四边之法,一定要把这事闹大,闹的人尽皆知,

然后再鼓动宗室诸王,让他们站出来反对这般分封,就说武怀玉是离间皇家宗室,离间圣人父子骨肉,是要流放加害皇弟皇子们······”

很经典的一招浑水摸鱼,先把水搅浑来再说,到时甚至不需要李泰冲在前面,宗室那么多王爷,不管成年没成年的,谁身后不还站着许多人,没成年的亲王郡王们身后也还有母亲,和母亲家族啊。

李泰对韦挺真是刮目相看,难怪当年东宫曾一度把父皇压制的那么惨,差点翻不了身,最后逼的只能铤而走险发动宫廷政变。

······

晚秋时节,

武怀玉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家眷离开了长安。

皇帝特拨给他的禁军卫队前后护卫,

武家车队很长,这次南下妻妾二十多个,带着三十多个小公子小娘,每位妻妾和孩子,都还有一支仆佣奴婢队伍,

甚至专门负责家眷安全的剑姬,正式和见习的就有小二百人。

整个南下的队伍超过两千人,

因为还有许多一同南下的人,有太原王家河东柳家赵郡李家的人,也有武氏家族的同族等,

这还不是全部,

这么庞大的队伍南下,其实路上还挺热闹的,

好在武怀玉经常行军打仗,带这么小支人马一点也不觉得难,

队伍成份复杂,老少皆有,倒也不急着赶路,行进不快,好在保障齐全,护卫又多,还有大量车马相随,倒也轻松。

甚至刚出城的家眷们,还兴致勃勃的就当是秋游了,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武家大点的孩子们,也是更加兴奋。

这次路线还是先从长安经蓝关武关到商洛,然后就换乘船沿丹水到襄阳,再在襄阳换上汉江里的大船直奔长江,再转九江,然后入赣江,中途需下船,陆路翻越梅岭,然后又可换浈江水路乘船抵广州,

这一路大部份是内河水路,丹江、汉江、长江、赣江、北江,基本上都是长途水路,总体来说会是比较舒适方便的,没那么颠簸,也不用担心露宿野外不便和危险,

秋日里骑马行走在灞河畔,可以看到今年又是丰年。

百姓们在忙着收玉米,现在关中玉米种植面积不小,尤其是在偏旱的塬上,而进了陕南,其实山区为主的那边玉米种的更多,而且土豆红薯种植也很多。

这些都能帮农民增加许多口粮,甚至近年百姓也靠这些杂粮搞点家庭养殖,养猪养鸡,也能提高不少收入,甚至是改善些生活。

偶尔田间地头,也还能看到有些棉田,

种棉花的收益也不错,采收籽棉直接送进作坊,关中的棉花作坊现在大多是武家的,因为武家习惯跟种棉花的百姓提前签订收购合约,所以百姓也愿意种棉花,收益比较有保障。

武怀玉看着丰收的田野,心里也很感叹,

八百里关中平原,确实相当肥沃富庶,当天下一统后,关中百姓的生活也变化最快最大。

只不过随便问一下乡人,便也知晓,

关中富庶,却也因此兼并更严重,贵族们拼命的兼并土地,平民百姓手里的地却是越来越少,许多人因此沦为佃户,甚至是沦为奴隶,或者是给人耕种,或是被迫进了长安城,成为了那座巨大都市里的底层服务人员,

“老乡,现在朝廷开拓边疆,四边之地缺少人口,朝廷鼓励狭乡百姓迁移宽乡,到了边地落户就能分田授地,为何你们不愿意去呢?”

满脸皱纹,晒的黝黑,累的驼背的老汉面对着这位一看就不凡的大人物,战战兢兢的答道,“小老儿今年五十五了,再过五年就活满一甲子了,活这么大,却没有离开过万年县地界呢,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长安城和终南山里,

朝廷说的宽乡,都太遥远了,不敢去。”

反正不管武怀玉怎么说移民好处,什么分田分地,什么租借免费的农具种子甚至是耕牛,甚至朝廷会给安家费等等,

老头都只是拼命摇头,

除非真的万不得已,但凡还有一点点选择余地,他也不想离开长安,也不敢离开。

绝大多数乡民都是这样的想法,什么岭南什么燕北什么陇右什么河套,那是哪?

太遥远不敢想不敢去。

面对他们这些想法,武怀玉也不知道说什么,越是底层的这些百姓,思维越相对固化,

就如这两年移民岭南的,都是什么人为主?

之前去的最多的还是士兵,然后是官吏,再是商人,当兵做官的其实也是没办法,军令如山,士兵不敢违抗。而当官的也是得听调令,调令下来,谁敢不从呢。

数万中原府兵,轮戍岭南,他们多数是一两年戍守役期,役满还乡,只是暂时在岭南轮戍,倒也没那么抗拒,反正只是暂时的。

而两万多岭南统军府的兵,却是从中原点选,以后就从此移民长驻岭南,因为府兵在此时的许多优越的属性,所以为了这个府兵身份,许多中原人还是愿意去岭南的,毕竟能点选府兵的,都起码是中小地主了,见识相对来说也要强些,都是些敢在战场上博取功名富贵的狠人,当然也不介意移驻岭南落户。

府兵驻守落户岭南,然后从中原带去妻妾儿女,这是移民中最中坚的力量,可惜数量还是太少了。

平民百姓不愿去不敢去,反倒是贵族豪门们现在争相往岭南去,这就是见识吧,穷人眼里岭南那是瘴毒蛮荒,去了要命的地,可在贵族豪门眼里,岭南现在遍地金银,到处机会,

谁先去谁就能得到更多机会,谁就能圈到更多地占到更多先机。

“阿郎,天色不早,是否停止赶路,准备安营?”

“好,”

虽然此时还不算晚,但这么多人马,在野外露营,也还是得多做些准备才行,武怀玉可是带着一众妻妾儿女,丝毫不敢马虎,就算在京畿地界,还有几百禁军,以及自家的数百家丁、剑婢,他还是要求跟军队露营一样严格小心。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万一真有大胆的,来个杨广临潼山假扮响马劫杀李渊,那还得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0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