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99章 海上花园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99章 海上花园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2-13 13:03:3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家小年快乐!)

鹭岛丰收,有稻一茎数穗,泉州刺史献嘉禾朝廷,称为祥瑞。

皇帝纳祥瑞,特赐鹭岛为嘉禾屿。

原本岛上仅两个渔民家族居住,而在贞观七年秋,岛上的稻田已垦有两万余亩,岛上有武家建立的数个农场庄园,也有新修的码头作坊,大量的各色奴隶在庄园耕种,也有许多从中原招募过来的雇工伙种田地,或是受雇为长工伙计。

岛上晚稻收了几万石。

武怀玉抵达岛上的时候,秋收即将结束。

码头上,立着御笔嘉禾屿三个字,皇帝的飞白书法。

武怀玉踏上码头,这座半年前还很荒凉的码头,此时却很热闹,棕榈树低垂枝叶,凤凰树花开如火,椰子树轮廓笔直,榕树长叶长须,一派温润中展露着生机。

阿桑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岛,

“感觉这里就是隐藏在九龙江口的一处世外桃园,”她惊叹这里并不寒冷,“这個时候青泥浦都差不多下雪了。”

虽然青泥浦是北方难得的不冻港,但卑沙城下的冬天依然很冷,很早便会下雪,大雪纷飞,甚至一夜大雪后没过膝盖。

龙溪城的发展潜力是最大的。

“这里每年会有许多白鹭飞来,故有鹭岛之名,如今又有一茎数穗的嘉禾,得赐嘉禾屿,确实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港湾,也还有许多可供开发耕种的土地,”

武怀玉说出这番话是有根据的,此时的鹭岛归泉州,处在漳泉两州之间,但泉州离鹭岛很远,鹭岛是归属于泉州的晋江县,但到晋江县城二百多里。

当然,其实若不是武家要开发鹭岛,而是以朝廷的规划,那么朝廷更可能的是把九龙江上游的龙溪县发展经营,甚至可以把漳州治所迁到龙溪,毕竟九龙江可是福建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

不过对武怀玉来说,自然是另起炉灶选择鹭岛最适合。

鹭岛离的最近的一座县城,是漳州的龙溪县,那是后世漳州市区,沿着九龙江溯江而上,一百二十里可至。

“好喜欢这里。”阿桑一眼就喜欢这里,或许是因为她在临海的青泥浦出生长大,所以对于海边情有独钟。

这样一处好地方,如今被武家看上,大举开发。

光是田地就开垦了万余亩了,还在岛上山里种茶叶,在海湾修港口码头,

“如今岛上大小屯庄十来个了,码头这里还有了街市小镇,十年,顶多十年这里就能成为一个很热闹的码头集镇,甚至岛上还能开垦出好几万亩田地和许多茶园,建起许多作坊,这岛上能够聚起数万人。”

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

“我们正好赶上大晴天,若是遇到阴雨天其实也很湿冷,夏季时则有飓风自海上来,引发大暴雨,也是很恐怖的。”

则漳州此时治所在漳浦县所在的李澳川,也有二百来里。

这里有天然良港,也有许多滩涂。

武怀玉在九龙江口开发鹭岛,等于是在漳泉两港之间,新建一个鹭港,而最为关键的还在于武怀玉要开发澎湖、流球,这就使的鹭港这里就成为连接两岸的一个要地,

不管是南北航运海贸,还是往来两岸开发,或是辐射九龙江上游内陆,鹭港可以说得天独厚的条件,

嘉禾屿在九龙江口,荡漾在海波之中。

其干流北溪长六百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下游的漳州平原,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上游水流湍急,下游平缓可通航,

隋朝时,福建地区才设了四个县,而朝廷掌握的户数更仅有一万二千余户。杨广派大将征流求,却掳来流求蛮一万七千人,五千余户置于福卢山下,置化北、化南二里。

因交通不便,整个福建地区非常缺人。

大唐统一天下,平定岭南,也将福建纳入治下,可虽设了漳泉福建汀五州,但在武德朝,这片地区却仅贡些鲨鱼皮、生姜之类的土贡,

可龙溪毕竟仅是漳州的一座县城而已,此时整个闽地,都较为封闭落后,还没吃上海贸红利呢。

“山无高下皆流水,树不秋冬尽放花,万年无飞雪,四季花常开,这是座海上花园。”

也正因朝廷对这片地区几乎无税赋的宽松,所以许多溪垌豪强,率领着蛮夷归附大唐,诸如古田、龙溪等县,就是这样建立的,县令也都是以归附溪垌豪酋授任。

南朝时,福建是三郡并立,建安、晋安、南安,到隋朝合为建安一郡,到如今虽设有五州,但基本上每州就两三县,还有多半是由归附溪垌豪酋所设。

朝廷管辖的户籍人口,依然是万余户,情况就跟粤西那边是差不多的。

不入版籍不纳税赋的溪垌蛮很多,而入籍的十不足一。

距离海边仅一百二十里的龙溪县,那都是以归附山垌而设,县令等都是垌主,县城就是垌寨,

可知此时闽地情况,

武怀玉要开发流求,肯定要依托闽地,但他此时不能信任溪垌,所以宁愿在海边九龙江口的鹭岛开发。

历史上,到了大唐最兴盛的开元盛世之时,整个福建五州的户口也不过十万零九千户,还不如中原五个县的人口多。

抗日战争时,日本人几乎占领了中国沿海,却偏偏没占领福建。

这里不仅交通不便,也是自我封闭的一个版块,到处都是丘陵,而在此时,福建的沿海平原,还遍地沼泽和湿气。

没路,没人,没地,没开发。

历朝历代,那都是忽视的地方。

只有到宋代时,才算开始大开发和起飞,主要还是占了海上贸易的光。

对武怀玉来说,此时正是他抄底的时候。

他完全可以走当年国姓爷朱成功的路,以厦门为开发流求的大本营,以澎湖为中转补给站。

闽地开发,最需要的还是中原人口的流入,需要中原带来的先进耕种技术,以及水利建设、农田开辟,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海上航线、贸易,

而如今的闽地五州,中原人知道的除了生姜和鲨鱼皮外,就是这里的人口买卖和阉童了。

这里山多地少,本地的土人,在中原人眼里都是蛮夷,跟岭南的獠狸一样的都有严重的买卖人口的现象,

其实说到底还是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正因他们落后,而中原又有许多人来买奴,贩奴掠人对土人来说是个暴利的买卖,于是许多部落就抢人拐人贩卖,形成有名的人口市场。

各部落因掳人又加剧矛盾冲突,互相攻击,一边是人口贩卖带来的人口流失,一边是部落冲突战争的人口伤亡,这些都让本地土人难以发展壮大。

反正在中原朝廷眼里,不是编户齐民那自然不是大唐百姓,只不过是化外蛮夷,不管是他们自己偷盗拐卖抢掠,还是别人去买卖交易,朝廷都不会管,

山里偏僻又落后,有些物产也不易运出贩卖,人口贩卖却很赚钱,于是大家都干这个,

有些部落还以彪悍能战,抢掳其它部落人口贩卖而发财,赚了钱又换取奴隶商人带来的各种中原商货,甚至是走私的武器等,让他们在奴隶抢掠战争中更占上风,

但这些部落的强大,是建立在其它部落的衰败上的,别的部落生的人口,赶不上他们攻击杀害和掳走的,

而那些溪垌蛮们本身又有溺女婴的传统,生存环境差,便不愿意多养女孩,女孩生来容易遭到遗弃。

更有许多人贩子还搞出了阉童这么一个特色商品,从买来的年幼男童中挑选一些阉割,然后卖给闽地官府,充当特色土贡,送进宫廷。

这么广阔的地方,千百年来,却依然人口很少,跟这些都离不开。

武怀玉开发鹭岛,主要就是从中原招雇工来商屯,也会招人来落户,当然也还会从闽地内陆招山夷来做工、耕种等,

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政策,不再是互相杀戮和抢掠,兴水利开农田围堤坝,开港口兴工商搞贸易,十年时间,鹭岛上万人其实是往低了说,或者说武家以后在内陆肯定也会有许多新的屯垦定居点,这些场镇,也都是奔着万人去的。

中原历代王朝对于闽地土著的评价都出奇一致,喜乱好斗。

虽说确实历代闽地大小叛乱不断,其实说到底也是这些山越活的艰难,不得已罢了,真要是丰衣足食谁不愿意好好过日子。

其实两汉六朝以来,闽人也逐渐汉化,但是中原依然对他们很歧视,比如福州建州之民中的林黄二姓,也算是大姓,却被中原称为蛇种,充满对闽越人的歧视。

两汉以来,不断有中原汉人进入闽地,从汉越的对立争斗,到共存并立,再到联姻通婚,这个大趋势是不变的,

可歧视的目光却依然,

现在那些闽地豪强大姓,他们几乎都说自己祖上是中原迁来的,甚至也有族谱家史这些,称某某郡望之后,但中原士族却不承认,

可站在武怀玉的角度上来说,不管这些豪强大族被中原称为渠帅还是蛮酋,其实他们现在大多已经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汉家文化,

既然他们书写汉字,自认中原汉人后裔,那他们文化上就属于汉人,毕竟华夏并不完全是以血统论的。

从这方面来讲,朝廷需要打击闽地的人口掳掠贩卖的情况,也要加大对漳泉等几大平原地区的水利开发,拦溪筑陂,让沼泽地成为粮仓,这才能为闽地提供发展的动力。

他武怀玉,无疑是来先来吃螃蟹的人。

上岛后午餐在武家庄园吃的,庄园厨子做了本地特色菜土笋冻和海螺煎等菜。

那口感清脆、弹牙,还略带一丝甜味和清香的土笋冻,居然是用沙虫为原料,经过熬煮、凝固而成。

海螺煎则是以新鲜的海螺为主料制作而成,配以葱姜蒜等调味料,煎炸至香脆金黄。外酥内嫩,肉质鲜美,让人赞不绝口。

阿桑感叹,“这一路南行,见到了沿途各种美丽风景,也吃到了各种当地特色美食,真好!”

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就是这一路还能陪着心爱的二郎同舟共渡,一起经历这些美好,这辈子都忘不掉这趟旅途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9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