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94章 他乡遇故知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94章 他乡遇故知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2-13 13:03:30 来源:顶点小说网

“恭喜啊,”

登州蓬莱阁上,薛大鼎向武怀玉贺喜。

晋太子太傅赐绢五百匹,这个封赏是跟秦琼晋太子太师赐绢五百匹一同送到的,随之而来的还有皇帝对武怀玉他们在登州做的一系列事情的嘉奖。

怀玉呵呵一笑,算不得什么。

相比起来,他倒是惊讶于长孙无忌晋封三公司空,还有就是李靖执意要请退,当然,张亮罢相有些让人意外。

接替张亮任御史大夫、参预政事的人更让人意外,居然是李大亮。

这位曾任越州都督交州都督凉州都督的能吏,此前还被任命为剑南道巡省大使,据说巡省剑南发现不少问题,查了不少贪官污吏,

现在突然拜相,这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料到的。

张亮外出,专任相州都督府长史。

“听说卫国公要请退,不知道接替者又会是谁?”薛大鼎也很好奇,他这个原齐王府长史,现在是秦琼的河南安抚使衙的判官,属于幕职。

对于这个,武怀玉倒是已经知晓了些内情,据说,皇帝有意要让中书令温彦博升任右仆射接替李靖。

而空出来的中书令一职,现在也有几个热门人选,诸如特进萧瑀、王珪、李道宗、窦静、陈叔达,还有马周。

不过这几个候选者中,比较有可能的其实也就是萧瑀李道宗和马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王珪虽曾拜过一次相,但此后贬出,再召回升任黄门侍郎,但不久前又贬出。

陈叔达那是武德宰相,早就已经退出中枢好几年,不可能还有机会。

窦静和李道宗,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宗室,能力都有,但资历还不足,最重要的是他们外戚和宗室的身份此时在皇帝那反而是减分项。

马周向来是李世民第一大秘,十足心腹,他在中书省时间也较长,任中书侍郎表现也极好,顺势升一步很有可能。

最主要的还是武怀玉很清楚,李世民对马周非常信任和欣赏,马周寒门出身,不过后来娶了武怀玉姐姐续弦,但马周女儿也选做东宫昭训,况且马周也是太子右庶子,

皇帝拜马周为相,看着还是有点特殊,但皇帝用人有时就这样,越是资历高功勋高的,皇帝反而喜欢高高架起,给名给衔却不给职权。

相反那些能力出众,但较年轻或资历较低的,皇帝却喜欢越级提拔使用,甚至是直接拜相,这样的年轻宰相比较听皇帝的话。

办事效率高。

长孙无忌这样功论第一的,就早早退领闲职了,而秦琼李靖这样的也是都很清楚,至于武德朝那些宰相,更是被皇帝早早清退。

打心底来说,武怀玉其实更愿意马周再做几年中书侍郎,到时升中书令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现在升,说实在有点太过,容易被攻击,对马周来说压力也大,他那身体本就有糖尿病,若是拜相,那就更加要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最理想的其实还是现在武士彟在朝中再干几年宰相,等他退下来,马周顶上去。

这样武家能够保证政事堂里一直有自家人,更安全。

可他这次得到的消息来看,马周年后升中书令是必然的,只不过可能是先加个检校衔,或是知中书省事这样的过渡头衔。

······

夜,

明天武怀玉就要南下广州了,

阿桑无心睡眠,心里百般惆怅,

父亲正在写信,写一封寄到蒲州的家书,他也不知道家乡亲人是否还在,他分别二十二年的妻子儿女们,可还在?

那个家可还在?

提着笔写写停停,忍不住落泪,泪水掉落信纸上,污了字迹,

蒲州,黄河边,那里有许多桑树,那里还有天下闻名的桑落酒。

老董记得妻子就是酿酒的好手,他们家乡的泉水十分甘甜,酿出的桑落酒也格外的好。

他忍不住又想起妻儿的样子,只是记忆中的她早已模糊,再见面,还能认的出来吗?

自己也早不复当年那个年轻样子了,如今的自己弓了背,须发皆白了。

阿桑突然起身往外走去,

“阿桑,你去哪?”老董问。

“感觉有些闷,出去转转。”

“武相今晚在蓬莱阁那边住,不过护卫很多,你见不到的。”老董知道女儿心思,忍不住提醒。

阿桑红了脸,小声道,“我只是出去随便转转。”

“记得早点回。”

阿桑走在冷风里,走在月光下,

风一吹,那躁动不安的心,似乎冷静了一些,她不由的自嘲的笑笑,自己这算什么啊,

武相公何等尊贵了得的人物,自己不过是个隋兵俘虏和高句丽游女所生的一个普通女子罢了,

可脚步却不听话的往蓬莱阁那边走,

就说声告别吧,说句祝他顺风。

毕竟这份恩情比天大。

在海贼船舱里,她看到那些同样被掳来的姑娘们,许多早已经遭受侮辱,她算运气好的,在青泥浦临时被掳来,海贼们急着赶到登州,还没来的及侮辱她,让她逃过了一劫。

一想到差点就那样,不寒而栗。

蓬莱阁前,有兵护卫,不得靠近。

阁中今晚有客。

秦琼和武怀玉爷俩,在这里招待长安来的客人,

都水使者长孙师、兵部职方郎中陈大德、散骑侍郎朱子奢,这三位是从长安赶来的,监国太子派出的使者。

他们将出使高句丽、百济、新罗、东瀛四国,返程时还会去靺鞨、室韦诸部宣慰。

他们此行的职责,主要还是怀玉之前给皇帝上书提的那些建议,要去收敛隋时阵亡将士骸骨,并进行祭奠,毁掉有隋军尸体筑的京观,同时要求赎回隋留将士。

这次也还会与他们谈加大贸易互市的事,还有赎回隋留将士及其家人们的事宜。

大唐派出使团,也是要向高句丽重申宗藩关系,强调高句丽是早就向大唐臣服的藩属国,所以不是表面的臣服,而是要真正服从大唐的诏令,

朝贡贸易只是一部份,

这次拆京观收骸骨,则是对高句丽是否臣服的一次测试,要看他们的忠诚表面,若是他们敢抗拒,大唐可就不会客气。

所以这次使者他们去高句丽,不是要偷偷的拆京观收骸骨,而是要高句丽官方配合行动,甚至朝廷开口要寻找登记那些遗留的隋军将士和他们的家人,大唐要出钱赎回他们,

而使者们此行不仅仅是出使高句丽,还要去百济、新罗、东瀛,甚至是靺鞨和室韦,这已经是很明显的态度了。

自大唐立国起,两国相安无事十六年了,但以后还能不能相安无事,就得看高句丽是否真正臣属大唐,看表现。

“此行任务很重,更关乎大唐的脸面,也关乎还遗留在高句丽的无数将士和他们的妻儿子女们,请三位一定要扬我国威!”

怀玉举杯敬酒,

三人也都赶紧回敬。

三人中,朱子奢年纪最大,他在武德和贞观初都曾出使过海东,代表大唐前去册封高句丽国王、宣诏等。

长孙师是长孙无忌家族的人,都水监的主官,四品,这趟出行他是主使,陈大德是职方郎中,蒲州桑泉人,是个很有能力的官员,现如今在兵部职方司,其本职这块也有掌握天下舆图的,他随同出使,主要就是要去收集打探下高句丽那边的情况,

甚至想办法在那边建立起一套间谍系统来。

怀玉听说他是桑泉县人,很是惊讶。

“我先前解救的一位老兵,老家正是桑泉县,”

“哎呀,想不到还能碰到老乡,”陈大德也很是感慨。

怀玉于是笑道,“我这就派人请他过来见见你这个老乡,正好他也很想知晓家乡情况。”

当即叫人去请老董来,“石头,快去安置点请董腾来,”

石守信得令出阁,刚走没多远,就看到月色下,有个姑娘站在那,走近一瞧还是个认识的,这不就是之前跟着武相前的那个阿桑嘛。

“阿桑姑娘伱怎么在这?”

“啊,我就是睡不着随便走走。”阿桑脸红起来,却不敢说是来找武怀玉,其实远远看到守卫,她就不敢上前了。

“对了,武相在阁中宴请长安来的客人,有一位职方司郎中姓陈,他老家就是蒲州桑泉县,武相听说后,特让我去请你阿耶来相见老乡呢。”

阿桑一听也很惊讶,赶紧道,“那我赶紧去告诉我阿耶,”

“一起去吧。”

董腾一封信还没写完,写几行,又忍不住发酸落泪,等心情好点又写几行,这么写写停停,信纸上都满是泪痕,好多字都染坏了。

“阿耶。”

“你回来了?”老董听到女儿回来,心里反倒松了口气,这么快回来,应当是没见到,没见到也好,毕竟身份悬殊。

“阿耶,武相今夜在蓬莱阁宴请,有位长安来的陈郎中,老家就是桑泉县的,武相招你过去相见呢。”

董腾脑子嗡了一下,

“老家桑泉县的职方郎中现在蓬莱阁?”

“嗯,快走吧。”

董腾也顾不得写信了,赶紧起身,这时才发现原来武相公身边那个年轻人也来了,

“石衙内好,辛苦你跑一趟了。”

“无妨,赶紧随我过去吧,正好问问陈郎中你家中情况。”

“石衙内,陈郎中叫什么名字啊?”

“陈大德,桑泉人,之前任过荔州刺史,现为职方郎中,这次是奉旨前往海东出使,”

一听这名字,董腾又愣住了。

“怎么了?”

“我,我有个妹夫,就叫陈大德。”老董忍不住有些哆嗦道。

阿桑和石头都愣了下,不会这么巧吧。

“那说不定正是他,赶紧过去吧。”

董腾心潮澎湃,他家在桑泉县以前其实也是豪强大户,他也是三十多岁时就是鹰扬府的队正,也是个有品阶的武官。他大妹嫁给本县另一个士族陈家,妹夫就叫陈大德,是个挺有才学的年轻人。

虽说他们董陈两家比不过薛、裴这样的顶级名门,但也是有些门第的。

“那位陈郎中多大年纪?”路上,董腾又问了不少问题,问年龄,问长相,越打听发现好像越接近,好像就是自己妹夫。

最后董腾都跑起来了,迫不急待想见面。

终于上了蓬莱阁,

老董喘着粗气进来,目光在阁中迅速搜寻,然后停在了那位身着绯色圆领官袍的男子身上,

须发皆白,

脸上不少皱纹,

一眼看去有些陌生,

但细打量几眼,看出了些熟悉,

“你是临涑庄的陈大郎?”董腾瞪大眼睛试探着问。

陈大德其实看到董腾,也感觉有些熟悉,

他不敢确信的问,“你是姓董,大槐庄的?”

“嗯,我就是桑泉县临涑乡大槐庄的董腾,前朝大业时为河东鹰扬府队正,后来大业七年奉诏征辽,离家前往涿郡集结,这一去就再没能回来,二十多年了,”老董老泪纵横。

“哥!”

陈大德腾的站起,快步来到老董面前一把将他抱住,不敢置信般颤抖着喊道,“哥,想不到你还活着,我是大德,你妹夫啊,

当年,你一去不返,再无音讯,都说你已经战死在辽东山城下,尸骨无存,家里接到消息,都伤心欲绝,丈人和丈母娘更是伤心背过气去······”

谁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还能再见面,更想不到是在这里。

董腾此时迫不急待的想知道家中情况。

“我,阿耶阿娘可还在?”

陈大德摇头,“你战死消息回来后,当年丈母娘就走了,次年阿耶也走了。”

“那我妻妾儿女们呢?”

“刚开始还好,毕竟董氏家族也不小,阿兄家里原也有不少田地钱粮,孤儿寡母的也还能生活,可是没几年天下大乱,河东也不太平,到处都是流贼马匪,家人也只得背井离乡四处躲藏······”

万幸的是,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董腾的家人,在家族和亲戚的帮助下,也算勉强撑了过来,期间董腾的一妻二妾,三儿四女,死了一个妾和一儿一二女,其它人都活下来了。

“现如今,你家大郎也撑门立户,把家业又稳下来了,你的二儿二女,儿郎都成了家,女儿也都嫁了人,你一妻一妾也都还在,只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要是他们知道你还活着,不知道有多开心。”

董腾也说了自己在辽东的遭遇,受伤被俘,遗留高句丽,被安置在卑沙城下,还配了个流女给他为妻,他后来又被征到卑沙城当兵,二十多年了,也攒下了些家业,生儿育女,现在孙子孙女都有好几个了,

然后叫过跟来的阿桑,“这是我小女儿阿桑,今年十五,”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9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