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952章 驾崩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52章 驾崩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08 19:57: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岭南道有七个都督府,广州都督府自然是排第一。

党弘仁交接后,对武怀玉还是很客气的,毕竟武怀玉是他的顶头上司。

岭南观察使掌着人事、监察权,经略使掌着军事兵马,武怀玉还是奉旨来推行两税主持财税经济的,

整个岭南道七府四十九州,外加七十二羁縻州,武怀玉说了算。

最厉害的还在于武怀玉手里头不仅掌握着十来万兵马,而且岭南道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是直接上缴他的使府,由他分配的。

“党都督派人送贴,要来拜访相公。”

武怀玉摆手,

“他新来乍到,先把手上事务交接好,把都督府的这摊子管好,有空了就到下面去巡视一圈,我这没啥好三请四拜的,”

武怀玉对党弘仁的贪是知道的,却也并不是就那么讨厌,毕竟时代如此,就是放到后世,贪官也是禁不掉的。

只要不是太过份,武怀玉也不想太计较,他还是希望党弘仁能够做好这都督,毕竟这人也是有能力的。

一个有能力的贪官,相比起那种迂腐无能的清官,如果只能二选一,其实他倒是更倾向于前者,

岭南这几年蒸蒸向上,但问题也依然还是很多的,首先还是人口太少,尤其是汉人少,狸獠蛮较多,而且岭南的汉人,很多都是很早以前南下的,有些都是在岭南一二百年甚至更久,他们跟狸獠蛮通婚联姻,甚至也有点蛮化,成为豪酋俚帅。

现如今朝廷搞两税也好,搞并省州县也罢,

表面的欣欣向荣之下,其实也是掩盖着许多矛盾,只不过如今发展势头好,朝廷南下的力量又极强,所以这些都被暂时压住了,

可各种各样的矛盾还在,稍有不甚,就会起冲突。

那些一拨拨南下的中原贵族豪强们,在岭南到处跑马圈地,跟原来本地人的冲突已经很紧张了,

这势头还会越来越严重。

不过武怀玉倒也不担心,

这种冲突是必然的,现有格局的打破,自然也是既得利益者的损失,这种利益的争夺,没有谁会轻易拱手相让,总得争总得打,

甚至得反复交锋的。

就看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说到底还是得看谁拳头硬。

要是朝廷实力够强,那么西边那羁縻七十二州,也是可以一个个改土归流的,甚至是安南南面,也可以继续开拓,先羁縻后归流嘛。

当然,这事不急,一步步来。

三月。

长安又传来噩耗,老族长武士棱病逝,八十多岁的老族长走的很安祥,据说他是在自家府中后院的桃园里赏桃花时,笑着离开的,没有半点痛苦。

皇帝册赠武士棱为定州都督,辍朝三日。

而到了四月,

高州都督,武怀玉的亲家公冯智戴病逝高州城。

这位亲家公还正年富力壮之时,他的死因其实是寄生虫感染,他喜欢生吞蛇胆生饮蛇血,说是能壮筋活络还能治腰腿酸痛,有时还生吞小青蛙,更喜食鱼生。

食生,这在岭南很常见。

而生鱼片、蛇胆、蛇血、甚至没煮熟的青蛙等,有不少是带有寄生虫的,冯智戴很不幸的感染了裂头蚴,

一种很可怕的寄生虫,青蛙、蛇身上最多,可寄生在皮下,甚至内脏和头脑。

冯智戴引发了脑病,开始是头痛,后来抽搐、偏瘫、呕吐、昏迷,然后高热,没几天人就没了。

武怀玉赶到也不过是见了最后一面,回天乏术。

在岭南,因饮食习惯,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感染各种寄生虫,裂头蚴是其中比较厉害的一种了,死亡率很高。

冯智戴也是运气不好,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武怀玉就轻易不吃淡水鱼的生鱼片,就怕中招。

冯智戴却是生猛不忌,青蛙、蛇都食生,

据说好些岭南的部落,因为崇拜蛙神,所以他们就迷信蛙有许多神奇的作用,比如受了伤,直接剥张青蛙皮敷伤口,甚至拿青蛙皮敷眼睛,再比如认为生吞小青蛙能治腰疼,能强筋壮骨。

却不知,青蛙也是裂头蚴寄生虫很多的。

冯智戴当年也是跟着他爹入朝随侍隋天子,还曾带着本部战士,从江都一路杀回了高州的猛人,

贞观初又在长安侍卫天子几年,

回到岭南接替父亲做了高州都督,表现的还是很不错的,平定云开山獠蛮叛乱,从陈家手里拿下了罗窦垌,

甚至一度让冯冼两家控制的地盘达到了十二州。

可他没死在战场上,却因吃生蛙生蛇而死。

死的时候,狼狈无比,哪有半点猛将样子。

武怀玉也只能看的唏嘘不已。

一道奏章送往长安,

向皇帝禀明情况。

奏疏中,武怀玉向朝廷建议,趁机罢撤高州都督府。

先前召冯盎入朝,朝廷把冯家地盘分设八州,以其子侄分任刺史,众建以分其势,又把海南岛上四州,皆授冼家子弟担任刺史。

但在去年的并省州县时,武怀玉又把冯家的八州调整了,春州并入恩州,窦州、潘州并入高州,辩州并入罗州,

如此一来,冯家的八州,就变成了高、恩、罗、雷四州,现在都督冯智戴一死,武怀玉也没建议让冯盎回岭南再做这都督,也不建议再选冯盎一子接任都督,而是直接趁机取消,

就如同当初宁长真造反失败后,朝廷取消了钦州都督府一样。

高州都督府这几州,直接划给广州都督府,

当然冯家也要安抚一下,冯智戣接任高州刺史,潘州刺史冯智玳则调去剑南做戎州都督,

仍给冯家留了个都督,但不在高凉的都督,对朝廷来说就没啥影响了。

在高州帮着冯智戴丧事办完,

长安的旨意也来了。

皇帝采纳了武怀玉的建议,罢高州都督府,冯智戣接高州刺史,冯智玳升戎州都督,

春、潘、窦、辩被并去的四州刺史县令等官,也都调江南东西两道任职。

追封冯智戴左武卫大将军、广州都督,荫封其嫡长子冯君豪为高凉县公,朝散大夫,接入宫中抚养。

据说,

皇帝在金殿上,本已授耿国公冯盎为高州都督,还说要把珠崖四州也划到高府,使唤高府仍有八州。

但冯盎在殿上辞了,

皇帝下诏三次拜他高州都督,冯盎请辞三次,

于是朝廷才罢撤高州都督府,仍留冯盎在朝为左骁卫大将军。

五月,

朝廷下诏,正式将散号将军改易为武散官,从此文武散官并立,武官的散品不再是文散官,而是有了自己的武散官。

大唐是以武立国的,

但在贞观之初,李世民还是在魏征王珪等人建议下,推行偃武修文政策,武人的地位在不断下降。

到了此时,朝中文武关系已经不平衡。

此次武散官的推出,

也是皇帝在重新调整文武平衡,以文散官的品阶体系为模板,重新修订武官的散阶体系,将原有散号将军和八校尉纳入武散官的职衔体系,建立起从正二品至从九品的武散阶体系,与文官散品序阶平衡。

文官授文散阶,武官授武散阶。

散阶为本品,授官先定阶。

在这个时间点上,皇帝推出了武散阶体系,选择也是挺微妙的,

武怀玉已经跟皇帝密信中沟通过,知晓今年皇帝就要正式发动对吐谷浑的战争,本来去年就要打,结果没打成,今年肯定是不能再等。

而大唐经过数年体养生息,现在君臣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吐谷浑只是第一个要被锤的,接下来薛延陀、西突厥、高句丽,要锤的还很多。

会有一系列的战事,大唐会进入一段高速扩张的时期,

也正是朝廷用武人之际,理所当然的要先调整、提高武人的地位。

这次设立武散官后,

担任武职的官员,都改授武散阶,

但军中最能打的那几个,却并没有授武散阶,比如李靖,公认的大唐军神,也是即将开打的征吐谷浑之战的主帅,

但他仍是文散阶开府仪同三司,原因他先前官至宰相,现在虽不为相,却也还是太子太保。

门神秦琼这次也没授武散阶,他也还是开府仪同三司,他也是官至宰相,又任太子太师。

担任武官的改授武散阶,

十二卫的大将军将军们,各折冲府的都尉校尉,还有就是都督都护也是武职,刺史属文官。

程咬金、柴绍这些人都是都督兼刺史,又挂有十二卫大将军衔的,这次也都授予了武散阶。

柴绍、尉迟恭、程咬金、樊兴、张士贵等都被授镇军大将军阶,这是从二品武散阶,

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等被授冠军大将军,正三品。

并州都督李绩,因父丧丁忧去职,仍还是金紫光禄大夫的正三品文散阶。

而在岭南任岭南道观察使唤、六府经略使、安南都护的武怀玉,这次也没改武散阶,仍是开府仪同三司,

可以看的出来,

虽然朝廷设立了一套与文散阶相同体系的武散阶,可文散阶明显还是要比武散阶地位高一些。

再有一个就是,

这次朝廷设立了武散阶体系后,最高的武散阶是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然后是正二辅国大将军、从二镇军大将军,正三冠军大将军,从三云麾将军,

带大将军的就四个,正三还有个怀化大将军是专授给胡人首领的。

而这次所授最高的也仅是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

连个辅国大将军都没有,更别提骠骑大将军了。

本来能授骠骑大将军的也就李靖、秦琼、武怀玉了,但他们都做过宰相,又有师保衔,自然也就还是文散阶。

任大都督、大都护的老资历名将,才有可能拜辅国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了,好像历史上程咬金到了高宗朝,后来是捞了一个骠骑大将军的。

闰四月,

左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褒国公段志玄授西海道行军总管,

左监门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段樊二将并为先锋,率先出击吐谷浑,正式打响了攻吐谷浑大战。

开府仪同三司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辖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樊兴、兰州都督李君羡、岷州都督李道彦、静州刺史侯君集、利州刺史高甑生等诸部行军总管,和归唐的社尔、契苾何力等突厥、铁勒军进击吐谷浑。

李道宗在库山大败吐谷浑军,伏允烧尽野草,轻兵入碛。

李靖兵分两路追歼。

五月,吐谷浑战事正酣之际,

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太上皇李渊病死在大安宫垂拱殿。

君臣上奏,请皇帝准遗诰视军国大事。

李世民不许,严格按照礼制为父守孝,不视政事,诏令居丧期间令十七岁的太子承乾监国,于东宫平决庶政。

国丧,

举国哀悼。

“征吐谷浑之战不能停,传旨李靖李道宗诸将,决战到底,务必功成,决不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李世民红着眼睛对太子、房玄龄等人交待。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9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