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国师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国师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12 00:34:2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北苑。

一座简朴的茅草院落,一位丰俊少年进来,

“陛下,晋国公刚刚进了长安城。”

草堂,一身重孝的李世民放下手中资治通鉴,抬眼,对少年招手,“进来,坐。”

少年周道务,前兵部尚书周绍范嫡长子,出身名门汝南周氏。周绍范曾是皇帝心腹,执掌禁卫,周道务更是幼年之时就以功臣子而养于宫中,还早早被李世民选定为第十女临川公主的夫婿。

前年周绍范病逝后,周道务袭爵谯郡公,回到家中,如今也是守孝期满,任北门长上。

周道务给皇帝沏了壶茶。

李世民喝了两口,这茶还是先前武怀义回京时带回来的岭南红茶,香浓味爽,茶汤深红。

红茶和绿茶一样都是这些年武家推广出来的茶叶,内销以绿茶居多,海贸则以红茶为主,而对周边蛮夷胡狄的游牧部族,则以黑茶为首。

看着白瓷杯中那红亮的茶汤,

李世民有些走神,大唐立国以来,饮茶之风渐渐流行,不再仅是士族僧侣间的爱好,也开始流行到各个阶层,茶叶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茶加工艺出来,

甚至近年对四边蛮夷,以及西域、海外的外贸中,茶叶出口也越来越多。

就如这红茶,李世民听说过一个传闻,据说最早那时武家还没有红茶这工艺,他们直接贩卖绿茶给胡人海商,茶叶在海上漂泊过程中自然发酵,到达目的地时,干茶色泽变深,成为乌茶,因泡出来茶汤红亮,因此称为红茶。

本来那海商以为这批茶损坏了,懊恼于赔本,心有不甘,泡了壶尝试,发现别有风味,又添加了糖和奶,发现很不错,于是便向人推销这是从东方贩来的高档新茶红茶,经过商人一番推销,这红茶真赢得许多胡人喜欢,次年那胡商就赶紧驾船又回到广州,指定要购买这种红茶,于是武家根据胡商的要求,改良工艺,加工出这种红茶,

此后这红茶得到越来越多胡商的喜欢,于是岭南出口渐以红茶为主,甚至中原也不少人喜欢喝红茶。

对于这个故事传说,李世民是不信的,他其实很清楚,在武家制茶以前,虽以饼茶为主,主要工艺是蒸青,但也不是有散茶的,但也是蒸青、晒青。

武怀玉改良的工艺,是以炒青为主的绿茶,做的是散茶。后来又做发酵的红茶,以及黑茶砖等。

到如今,武家的茶叶其实已经多种多样,就算是绿茶,也有炒青、蒸青、烘青、晒青等不同工艺,哪怕是炒青里,根本不同产地的茶叶品种,也有不同的加工方式,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

一个茶叶,武怀玉经营了十年,真的玩出了花,不仅武家收益无数,也拉动了巨大的茶叶市场,甚至开拓了很大的茶叶外贸需求,现在朝廷每年这个茶税,都要收上百万贯。

且一年比一年在增加。

皇帝端起茶杯,放到面前,闻着茶香,看着里面舒展开的红茶叶片,

这小小的树叶,谁能想到一年能为朝廷创造百万茶税,而且天下多少百姓因茶受益,茶农、茶贩、茶商、茶匠,

甚至听说现在胡蛮游牧部族,都已经离不开茶叶了,跟盐一样不可或缺。塞外蛮荒盐还能自产,但茶叶可只能中原出。

茶叶都已经成为一种战略物资了。

窥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这茶如何?”李世民问女婿。

“这个红茶没有绿茶鲜甘爽口,喝起来有微微苦涩味道,比绿茶更浓郁醇厚,团茶与之相比,虽无苦、青味也减少,但团茶是蒸青制茶,茶采下来鲜叶蒸熟、捣烂、定型、烘焙,

团茶失去茶叶真味,不论香气还是口感都不同,喝时从茶饼上撬下一些,烘烤后煎煮,再加调料,

武家的黑茶倒几乎是沿用饼茶工艺,”

李世民对这女婿能有这般看法倒挺赞赏,

“确实各有各口味,甚至各有各煎煮、饮法,”

“一片茶叶,也有这么多种加工之法,那么多种饮法,”

周道务也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跟他聊起这茶,而且还总提起武怀玉。

他知道皇帝虽现在居丧期间不问政事,可却又一直在关注武怀玉,甚至武怀玉上奏请求入京,也是皇帝批准的。

“大郎啊,你去东宫吧,到太子左内率府,任太子千牛备身。”

皇帝的这个突然安排,让周道务有些意外,但他很快点头应旨。

“去吧,好好侍卫太子。”

周道务放下茶杯,退下。

李世民端着茶杯,却又陷入沉思。

“陛下,”

云麾将军、右武卫中郎将、检校百骑、江县夏公、上柱国许洛仁入奏,

“太子殿下携韩良媛及皇孙敦煌郡王前往宣阳府见晋国公,”

那壶茶已经凉了。

李世民让许洛仁给他重新沏一壶茶,

“用那盒绿茶,西湖龙井,”

“就太子三人吗?”

“嗯,”许洛仁在炉子上烧水一边答道,

皇帝问了一句便没再问,

许洛仁等水烧开,取了那盒西湖龙井,

“用那套宜兴紫砂茶具。”皇帝见他要用那套越瓷,摇了摇头。

许洛仁从架上取了那套宜兴紫砂茶具,开水烫洗,然后投茶,冲泡,

茶香立时四溢。

皇帝长吸一口,相比起刚才那广州产的红茶,这杭州产的绿茶,确实更鲜香,

“马周没去武家吗?”

中书令马周是武怀玉的姐夫,也是太子良媛韩氏的继父,武怀玉刚回京,两人又同居一坊,

“燕国夫人带着孩子早早去了晋国公府,不过马相在省中办公到很晚才归家,回府后并没有去晋国公府。”

“武怀义呢?”

“太府卿武怀义今日到灞桥驿馆迎接晋国公,午后一同返城,进城后便回永兴坊自家去了,并没再去宜兴坊晋国公府。”

“许敬宗、李义府、上官仪这些人呢,没去晋国公府吗?”

“没有。”

李世民端起紫砂茶杯,轻轻吹了吹,然后抿了口绿茶,确实够鲜够爽够甘,虽然这茶已经半年多了,依然还很鲜爽。

微微苦涩,可茶叶很真很鲜。

“玄嗣啊,”

“朕近日有考虑一件事情,准备把禁军八营调整一下,以后八营不再隶属左右屯卫了,

百骑、千骑,整合为左右羽林军,飞骑、神机整合为龙武军,”

以后北衙禁军就彻底脱离南衙十二卫四府,

北衙四军八营,有自己的大将军、将军、营使、校尉等。

南衙十二卫是卫府兵制,是朝廷、宰相掌握,而北衙禁军四军八营,是募兵,是皇帝掌握。、

以后南衙将军,不再检校兼领北衙禁军。

许洛仁是皇帝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出身,起兵以来一直侍从左右,绝对心腹,玄武门之后也一直在北门宿卫。

不过他现在也还是以南衙的中郎将来检校北门的百骑营。

从武德朝太上皇的天子元从禁军,到贞观天子的北门左右屯营,再到北门八营,再到如今皇帝要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

许洛仁隐约好像摸到点什么边,却又还是没有明白透彻。

当然,不管皇帝什么想法打算,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其实太上皇大行都半年,皇帝本来早就不用再居丧守孝的,天子本来就是以日代月,

三年孝期,实际是二十七个月,所以正常天子服丧二十七日就可以了。

但当今天子却一直坚持居丧,

“薛万彻为左羽林大将军、李社尔为右羽林大将军,

段志玄为左龙武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右龙武大将军,”

皇帝说了几个名字,“你觉得如何?”

这种大事,许洛仁哪能随便插嘴,大将军可是正三品实职,还属清官序列,宰相都没任免权,只有推举权。

他在心里思考这名单,四个大将军,两个汉将两个胡将,薛万彻原本是建成的人,但后来也是深得当今赏识,甚至把妹妹许赐给他,薛家八兄弟中有五个都非常勇悍有名,

先前灭吐谷浑之战,薛万彻薛万均更是名动天下,只不过薛万均跟契苾何力争功闹的沸沸扬扬,但结果也还是晋封国公拜左屯卫大将军。

而薛万彻更是早就封国公了,此次更以功别封一子为县侯。

段志玄也是在此次征吐谷浑立下大功的,而且他资历比薛还老,秦王府老人,一直在北门兼职统领禁卫。

两个胡将,一个阿史那社尔,现在叫李社尔,赐婚衡阳公主,一个契苾何力如今也是赐婚临洮县主,都是内附来投的胡人酋长,社尔还曾在西域自立为汗。

契苾何力在此前的赤水源之战、图伦碛之战中都是表现出万夫不当之勇,擒灭伏允更是首功。

当然这两人对天可汗也是无比的忠心。

“你资历、功勋差点,便委屈任个左羽林将军,兼领百骑,阿史那忠任右羽林将军。”

薛国公阿史那忠,这人是DTZ沙钵罗小可汗的儿子,颉利被擒后,阿史那忠进京,也算是沙钵罗汗苏尼失交的人质,他到京后改名为忠,一晃多年表现的还不错,皇帝也赐一县主给他为妻。

“张延师任左龙武将军,执失思力任右龙武将军。”

张延师是范阳张家人,是高祖的从外孙,范阳张家三兄弟,张大师张延师张约师,被时人称为三戟张家,兄弟三人都是三品以上职官,向来深得皇帝信任。

至于安国公执失思力,他本是颉利心腹,蓝突厥酋长,归唐后皇帝把妹妹赐婚给他,成为九江公主的驸马都尉,爵封安国公,拜左领军卫将军。

许洛仁发现皇帝拟的这个北衙四军的大将军、将军八人名单,四汉四胡,很平衡。

尤其是那四胡,社尔、史忠、契苾何力、执失思力,两人尚县主,两个尚公主。

就是这四员汉将,薛万彻也同样是当今圣上的妹夫,丹阳公主的驸马,张延师是皇帝从外甥。

他许洛仁跟段志玄并为皇帝的幕府四旧之一,都是皇帝儿时的伙伴。

“臣资历浅薄,只怕难以胜任此要职,羽林将军乃从三品要职,臣现任的右武卫中郎将仅正四品下,”

李世民摆了摆手,“你武散阶已经是从三品的云麾将军了,担任左羽林将军那是阶职相符,不高不低。”

“北衙诸营,这次要再扩增些兵马,军官也要调整一下,你是朕信任的人,打小的玩伴,起兵之初就随侍左右,统领禁卫多年,朕信任你,”

······

宣阳坊。

晋国公府,

武怀玉抱着皇长孙李象,看着这个才半岁的敦煌郡王,长的虎头虎脑白白胖胖十分可爱,武怀玉抱着他也丝毫不惧,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瞪着怀玉。

“叫舅公,”

逗弄他一下,他还知道笑,笑的很可爱。

太子承乾站在一边,已为人父的他似乎真的成熟了不少。

转眼间,这位马上就十八岁了,孩子都有了。

想初见他时,才八岁呢。

怀玉看向韩映素,这位当初面黄饥瘦的外甥女,如今丰腴华贵,母以子贵,晋封太子良媛,从三品。

而李象做为皇帝长孙,哪怕是庶出,却也直接出生就封为敦煌郡王,都没按惯例等到三岁始封。

敦煌郡王这个爵位也很特别,

李家起兵后,李世民最开始的爵位就是敦煌公,然后封赵国公、秦王。李象封敦煌郡王,就显得极为特别了。

相比起来,

比李象晚一点出生的李欣,身为皇嫡次子魏王李泰和王妃阎婉的嫡长子,也是李世民的嫡孙,

待遇却反而不如李象,

李象出生当天皇帝就抱着这孙子封敦煌郡王爵位,可李欣出生后,李世民夫妇虽然也去看了,但没封爵,还说要按例等三岁始封。

二房的嫡长,不如长房的庶长,皇帝区别很大。

大姐武玉娥笑着过来,

“二郎有没有觉得小郡王长的跟你有点像?大娘就很像你这舅舅,如今她的孩子也跟伱有几分像呢。”

承乾在旁边笑道,“确实,我也觉得孩子鼻子嘴巴像他舅公,眉毛眼睛倒是像我,”

怀玉正逗弄着小家伙,突然感觉手臂上传来一阵滚烫,

“小郡王尿了,”他笑道,

韩映素赶紧来抱,燕国夫人武玉娥道,“还是我来给小郡王换尿布吧,一见面就给你舅公送大礼,”

孩子抱走,承乾便提出跟怀玉单独聊聊,

“老师这次急着回京,肯定也是担心卫国公、营国公和琅琊郡公他们吧,这事老师不用担心,我定会妥善处理的。”

承乾很大气的承诺,

“卫公的事我倒确实不太担心,只是我丈人和牛将军这次只怕难以善了,”

“失误军期,确实罪责不小,尤其是因为李道彦、牛进达、高甑生他们失误军期,才使的薛万彻薛万均他们赤水源被围,损兵折将,甚至差点折损大将,这事肯定要追究到底的,

而樊公监护吐谷浑,结果慕容顺这可汗朝廷册封没多久就被杀了,这着实让我大唐脸上无光,”

武怀玉道,“牛进达这边,我认为还是得辩一辩的,他的失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道彦言而无信,背信袭击拓跋党项,导致党项羌人生怨,不仅伏击大败他,而且还拦截了牛进达他们的进军道路,这才导致了失期,”

“而我老丈人,他当时已经回了凉州,派了将领廓州刺史久且洛生率兵留守监护,慕容顺被杀,主要职责也在久且洛生,我老丈人当是次责。”

承乾点头,“我支持老师的意见,”

有这话,武怀玉欣慰多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90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