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21章 猛龙过江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21章 猛龙过江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08:04: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盐井寨的废墟上,充满了欢呼声,大家满怀着激动喜悦。

正所谓盐卤一出,钱帛自来,从此又可以水里捞银。

当天,已经有许多家灶房开始复工,虽然有些作坊都还没恢复,可只要把灶打好锅架好,便可以赶紧先制盐,其它的慢慢来。

灶房火一点,便停不下来,需要大量的柴草,于是乎大量灾民百姓们也有了活计,只要还有两把力气,那么砍柴挑柴都能赚到一份工钱,而汲卤水、挑卤水等,也需要大量人手。

盐井寨上的青烟袅袅升起,灶户们回来了,烧手们也回来了,柴客、挑夫,一个个都在往回赶。

怀玉每家灶房都去走访,发现他们制的盐,不管是结盐还是水盐,质量都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

这玩意放后世,估计腌咸菜都瞧不上。

可在这些烧手、盐家手里,却很自豪的说这是好盐,起码比成州盐官寨、秦州盐泉寨的盐都要好,岷洮那些羌盐就更比不上了。

也就朔方乌白池盐、河东解池的解盐能跟他们比。

每家灶房煮出盐后,第一锅盐,都还特意给怀玉送来了一份,上井的一锅出十五斤盐,送来一斤八两,下井的出十四斤盐,送来一斤六两,小井的出十斤盐,也送来一斤。

“这是规矩。”

盐吏赵宗昌告诉怀玉,大唐和前朝隋一样对食盐是不专卖专营的,各地盐井盐池等也不禁民采。

盐井寨这里制盐,从隋朝时恢复因五胡乱华中断了二百多年的制盐业后,便留下了一個规矩,任由民户汲卤制盐贩卖,但所制之盐也是要交税的,这税分两部份,一部份是直接要交十分之一的盐,一部份则是征钱绢。

上井十五斤盐交一斤八两,刚好是一成份子。

官盐场制盐也要交。

交上来的盐和钱,有部份要上缴朝廷户税,有部份则要上供秦州都督府,还有部份则要上缴给渭州府、鄣县,以及原来驻鄣县的平乐统军府等等,这钱分的人多着呢。

盐在盐井寨,比朝廷的开元通宝铜钱还好使,这是硬通货。

不管是换粮换钱都是十分畅通,尤其是拿去跟羌人交易牛马换皮毛药材,还能再赚一笔。

“以往的盐也都这成色?”

赵宗昌看各家送来的盐,“按惯例是一旬一交,今天因为第一锅盐,所以大家都特意送来一成,这也是个彩头,这盐都很好,甚至比平常的要好两分。”

听到他这样说,怀玉这才相信,这鄣盐确实质量一般,或者说此时的盐大多一般。

“我记得我在长安的时候,用的盐好像挺白,颗粒均匀,其色青白,粒大饱满啊。”

“二郎说的当是长安勋贵官员们所用青盐,这些盐都是再提炼过的。就如我们鄣盐,他们拿去重新加入水中化开,然后再过滤,再重新熬煮结盐,这成本可不低,比咱们直接汲卤煮盐的成本还要高。

不是贵族士家官员豪强,谁吃的起这样的盐。”

“价格相差大吗?”

“当然大。”

怀玉听完陷入沉思,用二次溶解过滤提炼煎煮的办法,确实大大提高了成本,这精盐自然而然的就贵了。

但他觉得,如果能够改进一些这第一道制盐环节,那岂不能降低很多成本?如果既能提高盐井产盐的质量,还能比二次提炼法成本更低,那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商机利益啊。

提纯盐的办法有很多,但若是得兼顾成本考虑的话,却也有限。

他感觉自己又找到了一条发财之路,丝毫不会比他利用芒硝、皮脂的路子差。

靠山吃山,靠盐吃盐嘛。

一连几天,盐井寨都热闹非凡,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武怀玉请得盐神归位重新出盐后,都纷纷往这里涌来。

这里有太多商机。

豪强大家、商贩马帮都赶来,而饥民百姓也都来求个活路。

砍柴挑水背盐,甚至盖作坊建房子,这里到处都能找到活路赚到口粮,在这个兵灾刚过的初秋,这里让人看到希望。

医院镇现在盐井寨里也圈了一大块地,搭起了营房、仓库、操场,镇司里只留下五十个镇兵,以及一些发配来的罪犯戍卒和一些突厥俘虏们,他们的任务就是镇守盐井寨,维持这里的秩序,保证朝廷的利益。

怀义和程处默他们的平乐府地团就驻于河对岸的县城里面,大家相距不过二里地,每天都能见面。

九队镇兵分别游奕巡逻九条盐道,统领一众烽铺。

大家都在忙碌着。

一间间四面通透只有个茅草顶的灶房立起,青烟袅袅整日不停,柴市也再次兴旺起来,每天大量的柴送来,各家灶房买下,堆在灶房周边,码的整整齐齐。

甚至在灶房边,又开始堆起了白花花的芒硝堆子。

一切都在回来。

马帮的铃声清脆悦耳,盐贩们讲价还价声,甚至在河滩边新建起了一长排的草房木屋,那是茶铺酒楼,甚至还有新开的青楼、赌坊,也有客栈、货邸。

这里几乎每天一个样,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周边的人过来,也把钱粮货物汇聚起来。

怀玉最近很忙,他跟卢怀让、程处默、汪达等一众人,最近都在忙着争地盘,重新恢复的盐井寨,旧有的格局也被这些外来者打破,如今这些过江龙和本地蛇,还有一些势力,都在这里争夺地盘,明争暗斗,重构这里的格局。

卢驸马仗着身份尊贵,甚至都顾不得吃相难看,到处插足,不仅开起了煮盐灶房,甚至开起了客栈货邸和酒馆青楼赌坊茶肆。

怀玉则在这里开起了千金堂分号,开始制碱、制肥皂、制作玄明粉、西瓜霜等药物,他还开了茶楼酒馆,连许二愣子都让他丈人出面,开了一家收购柴火的柴房。侯三也和其它镇兵合伙,暗里做起买卖。

怀义、程处默等基本上都搞了点副业。

他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抢得先机,随便做点什么,都非常方便。

而且几人基本上暗里也都开了灶房制盐。

这玩意其实也不要什么本钱,请些制盐匠人烧手,剩下的便是雇佣卖力气的,然后是取卤、买柴、煮盐、包装了。

一般人主要是没入场的资格。

曾经盐井寨的盐户那也是铁板一块,早形成了利益同盟,外人很难再插足进来,但是这次因突厥入侵破局,怀玉他们这些过江龙太猛,不仅卢怀让是驸马,程处默、汪达是国公嫡子,怀玉、处默还都是手握兵马,汪达、卢怀让等又还兼着要职。

一番暗里的较量后,本地豪强、灶户们还是只能妥协,让他们入局,甚至还很快重新达成了合作的协议,这里重新组建了各个行业商会,重新构建了利益同盟,外人再想进来就难了。

这样的好处是他们能够有序竞争,甚至对鄣盐销售握有定价权,在与外来盐商们交易的时候,掌握主动权。

当医院镇来到盐井寨镇守,平乐府也重新补选了大批府兵回镇鄣县后,这里并没有出现什么预计中的贼、羌抵抗袭扰什么的,他们就好像突然一夜之间都消失不见了。

九个派出的游奕所,也只是抓了些不知死活的蠢贼,干掉了两支还不知道情况的小羌落,然后九条盐道就重新恢复通畅了。

马帮、驴队、车队、背夫等顺畅的往返,九个游奕所各在盐道险要位置修堡设关,他们所在所堡,甚至还成了过往盐商马帮们的夜宿过夜的安全点,还渐渐的引的一些附近百姓到这里开茶铺、客栈的,不少周边百姓还来这里卖菜等,很快形成了一些小集市。

游奕所的镇兵们现在挺滋润,虽然天天巡盐道,但手底下有罪犯戍卒和俘虏干杂活累活,守关巡道还有些额外的油水,甚至那小集市都要向他们交钱,又没什么危险,很惬意,本地的很多人家,甚至主动的把姑娘往他们那送,都想搭个硬关系。

而驻盐井寨的怀玉更惬意。

搞的几个买卖都很顺利,他在这里现在名声响亮,仅次于盐神公公,甚至被大家视为是盐神公公的代言人。

在这重建的盐井寨,说一言九鼎都不为过。

“这鄣盐卤水腌的咸菜,都格外的鲜嫩啊。”

晚间,怀玉跟卢怀让程处默武怀义马周武君威汪达一干人再次聚餐,就在医院镇的镇司衙门后院。

秋意渐凉,这晚上在院里咸菜炖豆腐,再红烧条鄣河鲜鱼,烤只羊,炒只土鸡,弄几盘凉菜,真是神仙般惬意。

“这盐井寨的卤水确实好,本地的灶户们每年冬,用盐井卤泥腌肉,然后再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经过两三年的发酵成熟,其风味独特,咸香回甜,尤其是猪后腿腌制风干后的味道更好,可以直接生吃。”

盐井寨不仅产盐,腌的咸菜、咸肉、咸鱼也非常味道独到鲜香,特别是腌猪腿,用卤泥来腌。

寨子里的豆腐也是非常有名的,用盐卤点豆腐,做出来的豆腐非常鲜嫩,盐工茶客们喜欢忙碌一天后,点上一份咸菜煮豆腐,再来点土酒,弄点咸猪耳朵,那真是赛过活神仙。

“二郎最近在忙甚呢,老是见不到你人?”卢怀让笑着问怀玉,这家伙向来狗鼻子灵敏,无孔不入,早发觉怀玉最近在搞的事情,借着这机会问出来。

“也没啥,就是想着弄些精制盐,正好今天你们都在,就让你们瞧瞧。”说着怀玉去抱了个箱子回来。

“啥好东西,这么神秘?”

“盐。”

盐井寨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盐,盐卤不断,盐日夜不停的熬制出来,上井一个灶一天可以两班倒的煮出六十斤盐来,一百个灶就是六千斤盐。

现在盐井寨,不仅有官营盐场,还有六十五家大户获得了开炉煮盐的资格,另还有许多小散,这些大盐户每家可不止一个灶房。

“我这盐可不是普通鄣盐,既不是锅巴块盐也不是水盐散盐。”怀玉笑呵呵的打开箱子。

众人一齐探头来瞧。

“嘶!”

一阵倒吸凉气之声。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7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