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965章 咸阳桥密谋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65章 咸阳桥密谋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1 15:43:07 来源:顶点小说网

咸阳桥,

渭北往来长安的许多商旅都要经过此处,桥两岸也就形成了热闹的草市,

路边一座简单的茶铺前,停下一行人马。

“小二,来壶热茶,再来些点心,”

“客官好,小店只有大碗茶,用的砖茶,只此一种,点心有黄米馍、江米糕、馓子几种······”

“那就先一人来一大碗茶,三种点心一样来一大盘。”

简陋茶铺那个中年男人笑的合不拢嘴,这可是个大单,这一行十来个人呢。看他们都骑着高头大马,虽没穿官袍,可也个个衣着不凡,寒冬腊月的都是锦衣裘袍,他们还带着弓刀,

一看就是贵族官员,还以为瞧不起自己这小店呢。

很快,男人提着大茶壶过来,他后面还跟着两个孩子,一人抱着几个碗,一个则端着几盘点心。

男人熟练的把茶倒入摆在桌上的大碗里,

碗是很粗笨的黑陶碗,

茶汤入碗,倒是汤色橙黄,香气很足。

“你这茶还不错啊,”

武怀玉都有些意外这种只有一个茅草顶,四面透着风的路边小茶铺,这茶居然还不错。

“这茶泾阳的吧?”

“这位客官好眼力,咱这虽是小本买卖,但用的茶可是正经好茶,我特意去泾阳买的,就泾阳迎冬茶庄买的,这可是好茶啊,都卖到阴山内外,大漠南北,甚至好多西域胡商,都是一驼队一驼队的采买运回去呢,这黑黑的茶砖,号称黑黄金。”

武怀玉笑了笑,

端起茶碗慢慢品,大壶煮的这大碗茶,确实用的泾阳的黑茶砖,味挺纯正,真正的武家出品。

泾阳在长安之北,南茶北上必经之路。

很早武家就在泾阳做起了药材、茶叶的加工销售了,武家泾阳茶庄的茶,主要用的是陕南、四川的茶叶为原料,手工筑制,因原料送到泾阳加工,所以又称为泾阳砖,又因主要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

都说伏茶效果胜似土茯苓,也有人称茯茶,或是福砖。

最好的伏茶,是要带金花菌的。

如今武家泾阳砖,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通过筛分、发酵、蒸制、筑压、发花、烘干等多带工艺精制,砖面平整、厚薄一致、色泽黑褐、金花茂盛,香气纯正,回味回苦、滋味醇和,

成为内外畅销的精品,

尤其是在游牧部落里,泾阳砖甚至成为硬通货,比钱还好用,牧民们平时都把茶砖当成货币单位用了,

砖羊成了汉商和牧民交易的基本参照物。

咸阳桥这里南来北往的客商旅人很多,而关中这边饮食习惯上,也使的大家喜欢喝砖茶,尤其是煮奶茶最合适,比起传统的片茶更受欢迎。

现在做茶砖贩去塞外的茶商很多,但要说口碑和市场份额,那无疑是武家名利双收,谁也比不过这巨无霸,仅仅一个泾阳砖,其年产销量就相当惊人了,

不过武怀玉今天倒不是来这里考察市场,也不是来品尝自家的茶的。

寒风萧萧,

他特意跑来这个离长安城门二十里的中渭桥,其实是来送人的。

马上快过年了,这天气骑着马跑二十里,就算身上穿貂套裘也很冻人。

远处,

传来一阵马蹄声,

“来了,”

武怀玉抬头看去,果然看到要等的人,便站起身来。

石守信留下二十文钱在桌上,跟那男人说了声。

男人笑着跑过来,扫了眼桌上这两串铜钱,都是近年新铸的开元通宝,上好的铜钱,

“哎呀,客官,就十碗茶水三盘点心,要不了那么多钱,”

“你家茶和点心都不错,多的是赏你的。”

“谢客官,要是不急着走,先不收桌子,一会过来免费续茶,”

他这是一文钱两碗茶,续茶是不收钱的,点心什么的也不贵。

武怀玉走到路上,

那边从长安一路过来的樊兴看到他,还有些意外,勒住马,跳了下来。

“二郎怎么在这?”

“听说阿耶被催立马出京上任,我这也是赶紧来送别,”

马上要过年了,樊兴却接到朝廷命令,立即出京赴利州就任都督,且限期半个月内到达利州,这可是十分急了。

从长安到利州可不近,马上就进川了。

得此令樊兴也不敢抱怨耽误了,毕竟这次是获罪惩罚的贬降,

当然,朝廷这边给出的理由,是吐谷浑正乱,而党项羌这边拓跋部也一直不肯归附,如今也乱着,甚至拓跋部还率部进犯边境,

现在陇右、剑南边境都开始警戒备战,

甚至诸如迭州松州洮州等地都开始在打仗了。

利州虽不是在边境前线,但利州做为川北门户,蜀道咽喉,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是朝廷的战略要地,

一座大剑山隔开剑州和利州,剑阁天险,可以说利州是甘南川北的一个战略支撑点。

一旦边境烽火点燃,那这里也要启动。

樊兴这个利州都督这个时候,也就无法在长安过年,现在就得赶去利州做战备,随时得视情况增援边境。

“我接了命令,连家都顾不得回,直接就出城了,没想到你也知道了,还跑我前面来等我了。”

“我也是恰好在宫里听陛下说起,出宫便直接来这送一程。”

樊兴拍了拍女婿的肩膀,“大娘昨天回家里来,说又有了,这是好事,本以为今年终于能一家团聚过个年,可惜,”

他用力拍了拍女婿,“你放心吧,我也才四十出头,这次被贬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这不将功赎罪的机会又来了。”

“嗯,我来也是想提醒一下阿耶,这次要做好准备,可能会有一场大战。”

“大战?”樊兴倒是意外,“就拓跋赤辞那老不死的?他能掀起什么浪来,伏允那样老奸巨滑的家伙,逃到图伦碛都被砍了,拓跋赤辞部落才多少人马?

别看他跳的欢,可他亲侄子都已经暗中降唐了。”

“阿耶,拓跋部实力确实算不了多强,可他们占据的地方可是很偏远难攻,何况最需要担心的是吐蕃,

这次慕容诺曷钵入朝,皇帝赐婚弘化公主,又赐国姓赐名字的,还要把吐谷浑废除,设立青海都督府,要以紫山与吐蕃为界线,

吐蕃人之前跟吐谷浑打了许久,一点好处没有,现在还要他们退回到紫山以南,他们岂会甘心?

何况他们今年又派使来请婚,可朝廷却再次拒绝。

他们更加不甘心,

如今趁着吐谷浑内乱之机,吐蕃人肯定要下阴招,他们定会支持吐谷浑以及党项中反唐的势力,结成同盟一起对付大唐,”

“不会吧,吐蕃有那个野心和实力?”

“不可小觑。”

“有情报显示,吐蕃那位赞普对白兰誓在必得,而且他在高原上也立誓一定要迎娶大唐公主,”

樊兴笑了笑,“管他娘的,水来土淹,兵来将挡,吐蕃人真要是敢来,我倒正好有用武之地了,”

“阿耶心里有数便好,”

跟樊兴聊了会,牛进达也到了。

他是贬静州刺史,就是在樊兴这个都督手下,他的静州地盘很小,且大都是山区,獠蛮部落为主,之前也是反叛无常,前任就是侯君集,在静州大开杀戒,拿那些獠蛮的鲜血染红了一条重返朝堂之路,甚至捕掠了无数獠蛮变卖为奴。

侯君集的强力手腕,虽然迅速平定了静州,可其实也让现在的静州暗流涌动,獠蛮们虽被镇压下去,可对大唐却更是离心离德,时刻在等待着机会。

要是党项、吐谷浑、吐蕃一起来犯,那静州獠蛮也必然要趁机再反。

“看来我也得早做打算才行,”牛进达道,他也不想这次贬去静州后还翻船。

武怀玉给樊兴和牛进达提了个建议,跟刘兰成和李君羡加强联络,互相支援。

李君羡原本是兰州都督,刘兰成是夏州都督,这两人都是瓦岗出身,属于秦琼程咬金武怀玉这一系的,大家关系不错。

李君羡这次征吐谷浑之战,处于二线,没捞到啥功劳,但苦劳也是有的,结果不仅没赏赐,反而从兰州调去茂州做都督。

那茂州,可不是在蜀中平原,而是在川西高原上,手下说是十余州,可十余州都比不得中原一州的人口税赋等,境内倒多是獠蛮羌部,同样也是个叛服不常的地方。

刘兰成的夏州都督调松州都督,也是一样的实际贬降。

而且这次他们突然贬到川西,还要面临党项羌等招抚的问题,要是处置不当,控制不住局势,甚至被袭扰、吃了败仗,那后面肯定要被问罪的。

武怀玉是十分肯定这是皇帝要打压他这一系的意思,

倒是说剪除他羽翼,然后对他下手,纯粹是要搞平衡,削弱下如今东宫下各系中最强的武怀玉系了,

东宫太子党,其实也有挺多派系山头的,

武怀玉这个太子老师,就是现在东宫党里较强一系,另外还有国舅长孙无忌等了,但长孙国舅在军方的根底不深,

而武怀玉偏偏在军界人脉广,影响大。

不说李靖、秦琼这两大佬,就光是瓦岗系,现在主要的两支,一支以李绩为首,另一支就是武怀玉为首了,

武怀玉为首的这支瓦岗系,甚至强过李绩的那支瓦岗人马。

“你们四人只要联起手来,互通有无,守望相助,那么不管是治下獠蛮,还是说松外党项,又或是吐谷浑,甚至是吐蕃来犯,你们都足以应对了,”

“甚至有机会打个大胜仗,立个大功。”

武怀玉判断松州之战可能要提前到来,因为吐蕃人打这仗的外部诱因条件基本都成熟了,

有动机有条件,那随时就可能发生。

而朝廷现在对此准备还不足,没人真相信吐蕃会敢来打大唐,甚至觉得吐蕃相距遥远,根本来不了。

要是这几位贬去的将领们也没准备,那到时可能真要吃大亏,这几位要是他重要的盟友,

必须要提醒,甚至得帮他们组织一下。

这也是为何武怀玉特意跑来渭桥等他们,而不是在长安,或长安城门送别的原因。

这天,他在渭桥一个个的拦,

拦下了樊兴,拦下了牛进达,也拦下了刘兰成和李君羡,

三位都督一位刺史,

武怀玉跟他们详细分析,认真交待。

小心驶得万年船,

就算吐蕃真不来,但他们四将联动,起码也能够掌握先机,先把拓跋党项拿下,这也是能立一大功的,朝廷本来就计划要尽快招抚党项诸羌,完成对川西高原的羁縻统治的战略部署的。

皇帝是想把这事交给侯君集,但武怀玉认为侯君集和段志玄解决吐谷浑已经不易了,要是吐蕃插手吐谷浑,那他们根本顾不上党项羌。

到时,川西这几将替朝廷把党项羌解决了,甚至把边地的那些獠蛮镇住了,那大功一件,朝廷岂能不记此功,甚至在皇帝面前也能再涨回脸。

换言之,

就算这四将要在川西很长时间,武怀玉也希望他们能够打开局面,掌握形势,甚至营建出一定势力的。

这四将可是他这系的大将,哪怕是被扔去了川西,也得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侯君集在吐谷浑和河西不会呆太久的,顶多一两年,若是一切进展顺利,那到时皇帝就能以侯君集平定吐谷浑之功,召他入朝再拜相。

毕竟,这家伙现在已经又加了个检校兵部尚书衔了,皇帝的用心,昭然若揭。

对此武怀玉虽心里不高兴,却也没法阻挡。

侯君集对皇帝来说,那是他的小伙伴,是他心腹,对他忠心耿耿,曾在战场上一次次随他出生入死,更是为了他,敢于深夜闯宫斩杀禁卫,挟持太上皇到后海龙舟上去,

玄武门之变功列第一,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当初侯君集那不仅是把自己脑袋拐裤腰带上,也是把整个九族都绑在裤腰带上了,要是失败了,

诛灭九族,万劫不复。

所以虽然后来侯君集被搞倒了,但皇帝一直在保着他,一有机会又把他扶起来了。

论资历,论亲近,侯君集跟皇帝的关系,比武怀玉强多了。

更何况,正因武怀玉跟侯君集关系是公开的不和,甚至有私怨,皇帝才更加会重和侯君集,甚至急着要让他重新回到中枢政事堂为相。

皇帝玩平衡术可是越来越熟练了。

对此,武怀玉也只能说先不管侯君集了,自己这四员盟友大将,可是不能再翻船。

“回头我会跟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俭联系,一旦有事,他在益州也能够支援一二。”

可惜苏烈在南中,离的太远,否则苏烈加上他麾下的二刘,刘仁轨刘仁愿,那倒是强援。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89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