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988章 我需要为老师担心吗?

东宫。

显德殿中,皇太子李承乾沏了壶茶,

“这是产自淮南寿州驺虞城外盛唐山的龙芽,今年的雨前新茶。”

太子恭敬的把茶杯双手递到老师面前。

武怀玉看着如今越发高大的太子,他长的越来越像李世民了,十九岁,风华正茂,他的眼神里充满着自信。

他早走出了曾经因称心而误入的迷途,而父亲不再过份恩宠魏王,也让他们父子间关系越来越好。

“老师,我真希望你能够留下来,天气渐热,陛下马上又要陪母后去九成宫避暑,”

这几年皇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在岐州九成宫,承乾负责留守监国,皇帝给他的权限也越来越大,军国庶政也渐上手。

“最近太忙,只能偶尔写一写。”

实际上朝廷等于是在废除了租庸调税制,取消了人丁税后,通过盐专卖,利用盐这种人人需要的特殊商品,对百姓重收了人头税。

那片茶场不小,还附带有制茶的茶庄作坊,一年产量不少。”

甚至连武家的养猪产业,都捎上了东宫。

一年六百万贯的盐利,以后人口增加,还会继续上升。

这几年,其实怀玉也经常有帮这位太子学生,不少产业,也会捎东宫这边,不管是盐糖茶酒还是边市、海贸,都捎上他。

当然朝廷每年也会大量采购茶叶,或运至边疆与蕃部交换牛马,或是再卖给胡商等,每年朝廷的茶叶买卖,也能获利百万。也有宫廷专门采购茶叶供给宫廷,或者赏赐官员军中的。

不过倒也不全是坏处,比如朝廷统筹调度后,各地设有常平盐仓,以前一些偏远内陆缺盐的地方,虽不行专卖,但盐价也极高,许多百姓甚至经常只能淡食。但现在哪里缺盐,朝廷在哪里建常平盐仓,调拨运输盐过去保证供应,比以前却好多了。

当然霍山茶产地很大,茶产量也不止这点。

“看来殿下也已经是茶叶爱好者了,”怀玉看着杯中那一片片只有一枪一叶的碧绿茶叶,“既然殿下喜好此茶,不如臣把邹虞城外盛唐山的茶场送给殿下,

可看来还是不够。

霍山茶可以说是武家茶叶产业里重要的一环,一只源源不断下金蛋的金鸡。

而茶税现在一年都能征到二百万贯了,也确实是够惊人了,一来是大唐这些年对外无敌,使的茶叶出口量激增,二来就是海贸的通畅,通过广州等港大量出口,再就是大唐这些年内部兴起的饮茶热,外需内需都增长起来了。

“老师,陛下把福建七州,安南十三州从岭南道划出,又从岭南调走四万戍兵,这事我需要为老师担心吗?”承乾压低声音,终于说出今天请怀玉来喝茶的关键。

虽比不过他父皇的内库,也没涉及到高级丝织品的织造等暴利产业,但太子手里也是握着一大笔惊人财富的,

太子手里有钱,每年也往边疆开屯建庄,招募雇人,耕种牧羊。

太子这几年置办的庄子,大多都在边关,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要是在京畿大量兼并田地置办庄园,一来这种行为容易引起贵族豪强们的不满,认为是从他们碗里抢食,二来京畿置办许多庄园,

那么就会让皇帝敏感,毕竟庄园里不仅有种地的庄丁佃户,有野心的话,死士、私兵也可以伪装成庄丁佃户,

京畿之地,

现在武家在霍山茶场数十处,而其它家的茶场也很多。

他心里打算,以后武家每年产出的茶,多拿出一成卖给朝廷,让他们转手赚一笔。

朝廷现在一年能从茶叶中拿到二百万的茶税,和一百万搏买的利钱,武怀玉从中更没少赚,何况整个茶叶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多少百姓种茶而增加收入,多少商贩们收茶贩茶而赚钱。

“茶叶不是盐,盐虽说有海盐井盐池盐等,但也就粗细之分,而且盐是必须品,朝廷要控制也不难,

武怀玉喝了口龙芽,

东宫明面上,朝廷还是一年给四万段物,折万来贯钱。

太子年纪渐大,兵马这方面,皇帝就越发小心谨慎起来,太子自己也是清楚的。

原本盐价十文一斗,专卖后,市场指导价每斗一百一十文。

“老师果然不愧天下人尊崇的茶圣,老师编写的茶经,京报上的连载我每期都有好好拜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朝廷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的茶专卖,但后来发现茶专卖制度对茶产业的限制很大,在武怀玉等的建议下,朝廷取消了茶专卖制,放开自由买卖,

当初皇帝给魏王李泰在长安和洛阳郊外,都各赏赐了三百亩地猪沼养猪,武怀玉手笔更大,现在长安洛阳两地,养猪规模最大的是武家,然后是韦家,接着就是东宫了,魏王虽有几个猪沼,但跟东宫相比,不值一提。

武家建茶区主打红茶,蜀茶区主打砖茶,江浙淮南主打的是绿茶,这个产业现在每年还在不断扩大,带来巨大的收益。

他这两年虽然地位稳固,但武怀玉是他最有力的支持者,他须得提防任何风吹草动。

武怀玉听到这话,只是笑了笑。

销售给谁都一样,给朝廷顶多价格低一点,少赚一点,但起码也能堵住一些官员的嘴。再则,还是要拉更多的人进来,不管是种植还是加工还是销售这些环节,都可以有钱一起赚。

他倒是不介意带更多人一起,反正把蛋糕做大,分到的蛋糕也多。

但对茶叶征收特别的茶税,委各地税吏,将茶叶三等定价,按十一征税,朝廷鼓励民间种茶,也允许商贩自由买卖。

武家还有两大茶场区,是蜀茶和建茶,山南黔中南中等地茶场产量就相对较小了。

不过这倒也提醒了武怀玉,武家的茶产业,看来确实让太多人眼红了,虽然这些年,他也不断的拉人入伙,许多勋戚豪门,武怀玉也带他们一起合作。

他啜饮龙芽茶,漫不经心的对太子道,“殿下,那些提这种建议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或许正是因为东宫现在能赚,却更能花,所以皇帝对东宫的那些产业,也并没有怎么干涉。

甚至武怀玉当初在东宫任职时,为东宫搞的印书坊、生熟纸铺、笔坊、墨坊、书店等,后来他虽离开东宫,但也还一直帮着扩大经营,到如今不仅东宫的新京报销量高影响力大,还成了一头奶牛,这报纸就挺赚钱的。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七.二五二

仅武家今年春,霍山各处就有制茶匠千余人,雇佣了两万多人采茶。武家在霍山最主要的五个县茶场,每个茶场产量都突破了十万斤。武家在江浙淮南有十三大茶场,年产茶叶一百六十多万斤,霍山场就占据三分之一。

说是为老师送别,其实承乾还是很担忧此事。

“最近朝廷又有不少声音,提出要把茶叶专卖,跟盐一样实行茶引制度。

想当初李渊把李世民的兵权尽皆剪除,他就剩下八百护卫,不也照样杀进玄武门,把太上皇请到海池泛舟吗。

“殿下喜欢喝这龙芽皇尖?”

此时还没有六安瓜片,

霍山茶品质最上者称为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曰雀舌,取枝顶二叶微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曰松箩,皆人工摘制,俱以雨前为贵。

但太子这些年跟着怀玉经营的各种产业,自己攒下的小金库还是很惊人的。

太子东宫的料物是有数的,朝廷一年给四万段,付市货卖,可值一万一千贯。这笔钱其实不多,当初李泰得宠时,魏王支别封及廪物,一年凡值一万六千贯。

“殿下这茶是霍山贡尖啊,据说一年仅进贡二十斤,又称皇尖,只取一旗一枪。这是贞观以来的霍山好茶,比以前霍山小岘春还好喝。”

而当初建成也从大将罗艺等手上调了两千精锐驻守长林门,那天要不是张公谨力气大一人就关上了玄武门,真让薛万彻他们率宫府兵杀进玄武门,李世民就算杀了太子,自己只怕也没了,这天下还不知道要便宜谁。

现在朝廷实行的茶政是通商法,向园户征茶租,向商人征茶税,允许园户和茶商自由交易,这既可以精简榷茶机构,减少国家开支,还能扩大园户茶商们的积极性,只要朝廷定的租、税不是太高,那么整個茶产业欣欣向荣,朝廷能收到的税也就自然更多。

既打击园户种植积极性,也会夺取茶商们的利益,

钱不能都只让朝廷赚,

那样对整个行业发展,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承乾倒是愣了下,赶紧道,“老师误会了,我可没想伸手向老师要茶场茶庄。”

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曰毛尖,有贡尖、蕊尖、雨前尖等名,次曰连枝,有白连、绿连、黑连等数种,皆以老嫩分等次。

“去年,朝廷全国征收到的茶税,好像突破了二百万贯吧。”怀玉笑吟吟道。

而东宫的文化产业,编书印书卖书、造纸制墨制笔制砚这些现在开的挺大,许多地方都有分号,规模不小,收益也很高。

“这茶叶不错,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还挺耐泡。”承乾端着茶杯,

别看猪肉是贵族们瞧不上的贱肉,但对中下层百姓来说,猪肉其实已经是很不错的肉食了,所以需求还是非常巨大的。

承乾点头,去年朝廷两税正税外最大的税收来自于盐税,收入六百万贯,朝廷对盐实行的是民制官收商运商贩商卖政策,实行盐引制度,对盐控制的越来越严格,对私盐打击的也非常严厉,

就场专卖、常平盐、开中盐等的推出,使得盐业管理制度越发成熟,扣除制盐成本,还有盐商贩盐的运输成本和利润,朝廷拿的那份很高,隐含税率甚至可以说极高。

这茶味道不错,寿州驺虞,那便是后来的六安。六安茶,此时还是跟霍山并产地,称为霍山茶,其产地大致包括六安、霍山、金寨,也包括河南固安,湖北英山等地,也都纳入霍山茶之列。

太子今日挑的这霍山龙芽,其实也是武家茶庄出品,一年进贡宫廷二十斤,号为龙芽皇尖。

“现在那些喊着要行禁榷制的人,就是要杀鸡取卵,非蠢即坏。”

武怀玉说的很不客气,因为他现在是大唐最大的茶场主,也是最大的茶叶加工商和销售商,尤其是出口这块,他占据的份额很大。

当然,武怀玉不仅带着东宫养猪,在朔方陇右等地牧羊,也有捎东宫一份,连每年从突厥奚契丹等地贩羊,也带着东宫。

这本茶经,分篇在京报连载,其实算是武怀玉给自家茶叶做的软文广告。

不仅供应充足而且价格反比以前便宜,

贩销这块,则行禁榷法,朝廷在产茶地设立榷货坊和山场,除征收园户茶租十分之一外,同时按朝廷定价收购园户交租后所剩的全部余茶,并由朝廷制订官价向商人售卖,禁止园户再将茶叶直接卖给商人,从而为朝廷增收。”

要对茶园征收的茶租提高,认为现在一年一纳的实物茶叶课税太低了,要求十一征课。

万一太子一声令下,那些庄子里可就能瞬间集合成千上万人,甚至直入长安。

“区区一个茶场茶庄而已,咱们既是师徒,又何必这么客气。”

“殿下无须担心,一切正常。”

仅今年的邹虞县盛唐山茶场,武家的茶庄,就收顶级的芽茶一千斤,顶级细茶六千斤,其余各等茶产量都十分惊人。

“陛下这是不信任老师了吗?”

除了这些,太子东宫还有一些挺花钱的项目,比如每年要拿出许多钱来救济孤寡残疾,收养孤儿弃婴,还有给贫困百姓免费义诊,平价售药,加上设立的许多给贫困百姓子女读书的一些社学,

这些项目每年还是要往里面填补不少的,一遇到某地发生较严重的水旱灾情,或是出现严重疫病,东宫也都是要拨钱送药,

最重要的一点,太子赚了那么多钱,并没有暗中蓄养死士、阴养私兵,不触碰这些都好。

只要不与民争利,一样交税纳赋,皇帝也不会干涉。

可茶叶不同,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很复杂,品质也有很多种类,朝廷若是看中眼前的那点垄断专卖之利,那其实就是与民争利。

这些费钱的项目,却也为东宫赢得许多名望。

“不至于,若陛下真不信任我了,何必还让我再回岭南,直接让我留在长安就行了。”武怀玉笑着说道,他相信李世民对他,不过是正常操作罢了。

可以说带有几分防范之心而已。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87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