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魇仙纪元 > 第222章 六国争雄

魇仙纪元 第222章 六国争雄

作者:竹鼠不能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8 16:16:0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22章 六国争雄

从第一枚天帝之眼诞生到如今,已经三年过去了。

不过以光速飞行的天帝之眼,从离开太恒星到现在,才走了一光年。

毕竟光子并不是直线飞行的,在路上一直要拐弯探查一些碰到的星辰,遗迹之类的东西。

在太恒星边缘,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传送阵,这个传送阵可以通往两个世界,一个叫光芒界,另一个叫通天界。

这个传送阵还是可以往返的,不过杨宁绝地天通时,顺便把传送阵也给禁了。

所以那个光芒界和通天界的人想回来的话,就只能自己飞回来了。

现在,光子再一次滞留,却是因为遇到了一个恒星系。

这个恒星系的恒星名叫南斗,星系名称自然就是南斗星系。

就是南斗大帝的那个南斗,因为这颗星辰距离太恒太近,太恒人用肉眼是可以看到的。

这颗乃是一颗暮年恒星,颜色已经从橘黄色转变成了红色,眼看就要往红矮星进发了。

这个恒星系旁边还有个生命星球,换做阳恒星。

这颗星球上是有人的!

“阳恒派,绝世神通阳恒**?”杨宁派遣天帝之眼在这个星球上转了一圈后,顿时像是从都城来到了乡下。

太恒传承了六七门绝世神通,四百多种绝世神通,还有不知道多少在地里埋着没有挖出来,就这杨宁还觉得有点少。

可是这个阳恒星,竟然只传承了一门绝世神通。

虽然这门神通的效果也挺不错的,吸收太阳真力,可以在体内炼化出一道阳恒之力。

阳恒之力可以增幅一切天级,地级,人级神通的威力,可以成倍提升一个人的实力。

至于说能不能提升绝世神通的威力,不知道。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门绝世神通,没人试过。

“这个神通不错,可我没办法隔着一光年施法制造克隆体啊!”杨宁尝试了一下,这个天帝之眼是老版本的,没办法调动原子制造克隆体。

不过问题不大,发射一枚新的天帝之眼过去就行了,这颗旧的就继续前进,在前面探路。

视线回到太恒。

东胜,北原,西华在短暂的数年战乱后,也安静了下来,虽然上面仍然在打仗,但好像没怎么影响到民间。

或者说,用克隆技术去打仗,反而对民间是一种利好,因为打仗就需要消耗物资器械,生产物资器械就需要大量的工厂工人。

而杨宁又不搞那种血汗工厂,工人们三班倒的同时工资还不低,足以给自己的家庭一个不错的生活了。

也因此,战争越是持续,民间越是富裕。

百姓富裕了,自然就能把孩子送去上学,修行。

上学,修行的人多了,天才也更容易涌现,而天才的涌现,不仅代表着义军实力的壮大,更代表着恒明更多的支持。

但天才的涌现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大明诞生到现在也有10年了,本地的天才从10年前开始修行,到现在也普遍跨入炼气期了。

他们自幼生长在大明,享受的是当地义军带来的的好处,得到的是当地义军带来的的教育,自然一心热爱当地的势力。

也因此,实力到了以后,这些人就迫切的想为本国做一些贡献。

还有比参军打仗更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吗?

于是这些少年一个个拼了命的往军队钻,高考时报考军校,毕业了就直接从军。

大明停战,一方面是绝地天通导致太恒对大明的威慑力已经不够了,另一方面,也是这些本地天才倒逼的。

总不能真的把这些满腔热血的青年往战场上送。

三五年不打仗还行,但持续的时间久了,民间的怨愤自然就大了。

而且,国家如果分裂太久,持续个一两代,这种状况就有可能习以为常,再想一统,就难了!

好在杨宁和参谋团早有预案,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战略,自然不可能每次就计划个三五年。

早在大明立国时期,未来三十年的战略都已经制定好了。

不过一些战略的实行,是需要一定的必要条件的。

东胜,西华,北原三地进入战乱状态,因为没有恒明禁令,太恒高阶修士也可以参与那边的战斗,因此大明得到的注意力顿时就下降了,来这边的世家子弟都少了许多。

这是第一个条件。

绝地天通,导致灵法境修士被关了禁闭,还在外面的灵法境修士杨宁也有对付的办法,因此杨宁不用怕遇到像姜云大帝那样,被敌对大能直接斩首的情况。

这是第二个条件。

大明国境内各个国家全部立国,户籍,官制全部稳定下来,选拔制度从原本的草莽时期,有能力就上转为唯才是举,层层选拔,导致世家子弟即使要参与进来,也会被重重的制度阻拦,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来了就得高位。

这是第三个条件。

大至尊术被杨宁完整获得,气运紫龙,皇道龙玺,承天法冠被杨宁全部炼制出来。

这是第四个条件。

还有一些小条件,比如各国之间的道路全部联通,贯穿大明的七横七纵十四条铁路开通等等。

这一系列条件的达成,最终只导向了一个结果。

大明,一统!

太恒历30236年4月,大夏历法27年,蔺阳太守,蜀汉大将魏延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理由率兵西进,打响了一统第一战!

他本以为蔺阳战场已经数月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大夏一方会放松懈怠。

可大夏的军队是现代化军队,根本没有松懈的可能。

魏延趁夜偷袭没能成功,反被蔺阳守军包围,而后又伪装成损兵败将向蔺阳逃去。

蔺阳城墙上本该有炼气期修士驻守的,以炼气期修士的目力,再配上视觉类神通,哪怕是夜晚也能看清蔺阳谷的战况。

可这位炼气期修士却因为反对魏延的命令,被魏延关进大牢了。

大夏人改头换面,修行了天龙灭世音更是能把声音也模仿的惟妙惟肖。

蔺阳守军没有发现这支残兵的破绽,把城门打开,然而这些残兵进城之后便立即结阵守住城门,后续大军一拥而入。

这座挡了大夏近三年的城池,一夜陷落!

因为蔺阳的坚固,让蜀汉一方认为只要有蔺阳关在便可以高枕无忧,以至于后方城池几乎处于一个有险无防的状态。

大夏神军一日间下二十七城,直接开到了蜀汉都城之下,并将蜀都团团围住,不仅下面人马出不去,空中也被阵法结界锁住。

刘备急招四方守军前来救援,却被大夏一方围点打援,不仅将来援的四十多万部队击败,还抓住了领兵大将关羽张飞黄忠。

刘备为了兄弟性命,不顾臣民劝阻,决议向大夏投降。

大夏皇帝欣然答应,并封刘备为昭列王。

刘备并不是第一个亡国的皇帝,张士诚更早。

但张士诚那个国家只持续了数个月,也压根没几个人认可这个国家。

但蜀汉无论是君臣还是百姓,都是很认可这个国家的,结果就因为魏延的一番骚操作直接就被灭了,不由得让人很是可惜。

好在大夏对待百姓和蜀汉如出一辙,甚至双方的管制部门职能都有九成相似,蜀汉只不过是改了改名字,就可以毫无滞涩的并入大夏了。

西部除了蜀汉,就没什么像样的国家了。

大夏吞并蜀汉之后,双方军队合二为一,文臣武将因为打了这么些年,对彼此的了解也很深,配合起来也是亲密无间。

自此,大夏以虎踞龙盘之势征讨四方,所到之处无不臣服,各路小国,门派,宗派,山寨,水匪,海贼,忍者,全部清剿。

四个月后,大夏一统大明西部,成了这块儿地上的唯一国家。

大明北部,国号太平的太平道没了太恒的压力,也终于可以打出去了。

张角认为,我连太恒都扛了那么久,我四周这四个国家都是什么臭鱼烂虾,根本不够我打的,于是悍然四面出击,以一敌四!

这四个国家,分别叫大秦,大汉,大楚,大魏。

领兵大将,分别叫白起,韩信,项羽,吴起.

然后,太平就没了,被四家联手瓜分。

太平道在整个世界都极有名气,张角更是坐拥粉丝无数,对抗太恒四年,让他成了无数平民,乃至小宗门弟子的偶像。

不止太恒内部的人崇拜,作为被太恒威压的对象,太恒外的世家,宗门乃至平民弟子更加崇拜。

这一点体现在网络上,他的深蓝微博粉丝数量达117亿之多!

太平道更是不缺资金不缺资源,有的是人自掏腰包自带干粮来支持太平道。

可这么个强大的势力,竟然被四个无名小卒给灭了?

很快就有博主分析了这场四家分太平的前因后果,以及太平道的失败原因。

太平道是非常耀眼,也正因为他最耀眼,所以吸引了太恒最多的注意力。

四年的战争下来,太平道死亡天才妖孽无数,高层,中坚力量早已死了一轮又一轮。

可他旁边这几个国家却一直处于一个休养生息的状态的。

要知道,这是个修仙的世界,讲究的是打坐炼气,除了极少数神通需要以战养战以外,大部分神通都是需要安静修行的。

常年打仗并不会让太平道变强,反而会越打越弱!

可太平军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还以为天王老大自己老二,根本不把敌人放在眼里。

不仅行军时大大咧咧,安营扎寨也随随便便,完全不按照规章制度来。

就好像和太恒宗打的那几年,菜鸡互啄之下把自己的水平也打低了。

反观大秦大汉大楚大魏,都把太平道当成了极其强大的对手,不仅在此前战争时期就开始收集情报,打仗时也万分慎重。

双方态度的不同,导致战争的结果也完全倒向了四国。

更何况,这四国也不菜。

四国瓜分了太平后,因为彼此接壤了,自然不可能和平相处,于是也打了起来。

可实行全民耕战制度的大秦明显优势更大,先灭大楚再灭大汉,不过半年时间就推到了大魏门口。

魏国在四国当中实力当属最强,却偏偏搞什么君子之风,不愿意攻击盟友,此时面对大秦兵峰,再后悔时已经晚了。

白起的带兵能力不用多说,吴起就更变态了,文韬武略政治军事,甚至搞发明他都在行。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有可能就是照着他写的。

不过他的人品不如诸葛亮就是了。

双方在一个叫长平的山谷对峙了两个月,彼此互有胜负。

可惜秦王对白起信任有加,魏王却不信吴起,还听信谗言认为吴起拥兵自重。

理由他也有的,平时打仗,吴起基本都是三两下就赢了,但这次却和那个叫白起的打的有来有回,这不是拥兵自重是什么?

然后他连发十二道金令,命令吴起出击。

可惜吴起不是岳飞,他感觉大魏有这么个王可能不太行,再加上这又不是真正的春秋战国,我上辈子为你们死了,这辈子难道还有为你们而死?

他干脆带着四十万大军投了大秦。

秦军顺势攻入魏都,因为吴起投降了秦王,嬴政怕吴起尴尬,干脆一卷白绫把魏王送走了。

自此,大秦一统大明北方,成了第二个超大型势力。

在大秦,大夏忙着征战时,东方,南方也没闲着。

大明南部,还有个小大明,皇帝为朱棣。

不过他只是挂名的,实质上掌控这个政权的乃是他爹朱元璋。

因为末年杀了太多大将,导致来了太恒后没人愿意跟随他了。

不过问题不大,朱元璋本人,侄子朱文正,儿子朱棣,甚至还有朱厚照,哪个不是大将甚至元帅苗子。

而且开国将军不愿跟随,那不是还有王朝中期,末期的将军么!

王阳明戚继光都是以一当十的人,还有于谦,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李成梁,沐英,都是鼎鼎有名的。

而且因为很多小说背景都是大明,所以大明还有一股强大的武林势力。

以张三丰为首的,有武当派,少林派,明教,日月神教,峨眉派,华山派,昆仑派,空洞派,等等。

还有剑神谢晓峰,剑圣西门吹雪,剑仙叶孤城。

朝廷一方,宦官有曹正淳,雨化田,张廷玉,六扇门有诸葛正我。

还有个护龙山庄朱无视。

还有什么四大名捕,四大密探,四大大内密探等等。

大明南部地盘不大,势力却不少。小大明的对手,主要是大宋,大元,大理,西夏,大金,辽国。

这里的大宋虽然还有个宋的名号,实际上却是岳飞建立的国家,麾下同样人才济济。

军事上有梁山军,狄青军,西军。

武林上,中原五绝,郭靖黄蓉就不说了,甚至还有逍遥三老,天龙四绝,剑魔独孤求败,高端战力也不比大明差。

不过大宋和西夏,大金,辽国都是直接对抗关系,根本无暇顾忌小明。

朱元璋制定了先易后难,远交近攻的战略,先打大理稳定后方,又和大宋建立和平关系,再进攻西夏,大辽。

等大宋拿下大金后,大明南部就只剩下大宋,大明两大势力了。

虽然朱元璋很欣赏岳飞,岳飞也很欣赏能完成自己未竟之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朱元璋,但一山不容二虎,二者还得打一仗。

不过双方都没有必胜的决心,所以还只能先积蓄势力,以待天时。

大明东方,战事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东方曾经的国家分别有曹魏,皇帝曹操。

大齐,皇帝袁绍。

大晋,皇帝司马懿。

大唐,李世民。

人数不多,但质量不低。

最先出局的,自然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袁绍了,都不需要李世民曹操出手,司马懿就把他解决了。

但司马懿也没占多大的便宜,他打了最辛苦的仗,地盘却是被三家平分的。

而后出局的是司马懿。

毕竟他和曹操有仇。

而且李世民也看不上司马懿。

你夸一个人像诸葛亮,皇帝不一定会重用他。

可是你要说一个人像司马懿,得,皇帝是必然要把他干掉的,最次也得来个永不录用。

司马懿再怎么厉害,也顶不住李世民和曹操,直接败北。

司马懿想投降,但就算是曹操李世民,也没那个自信让司马懿心服口服,只能是把他干掉了。

自此,大明北部被大秦占据,西部被大夏占据,南部大明大宋,东部曹魏大唐。

大明进入了六国争雄状态!

(sdingdiannn/ddk49027463/1399103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