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人生1984 > 第59章 近乡情不怯

人生1984 第59章 近乡情不怯

作者:拾寒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2 04:12: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59章 近乡情不怯

李云海来到了梅山县城的南门湾。

南门湾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四周有邮电局、副食品商店、百货商店、五一饭店、服装厂门市部等。

邮电局他以前经常去,柜台上的《儿童时代》、《小溪流》等小儿书总是那么吸引人,卖书的老俩口,人挺好的,至今还能清晰的记得他们和蔼的笑容。

李云海走进五一饭店,在一张餐桌边坐下来,放下行李。

这家店的面条非常有名,如果能有幸一尝,省城那些叫得响的招牌粉面也就算不上啥了。

他放下行李,看了看小黑板上写着的“今日供应”。

一毛两分钱一碗的素面,两毛钱一碗的盖码牛肉面。

哪怕是县城的小孩子,也只有在过生日或生病时,才能享受一回。为了吃上一碗面条,有些鬼聪明的小孩会装病,那是常有的事情。

李云海花两毛钱买了一碗盖码牛肉面,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香辣鲜美!

吃完面,李云海起身离开。

饭店的隔壁是一家副食品商店,在商店的墙头下有一个补锅的男子,李云海依稀记得,此人名叫彭癫子,听说他在外地工作,受了刺激,被送回家,成天疯疯癫癫的,操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但会一门补锅的好手艺。求他补锅的人自然当面喊他彭师傅,背地里仍是叫他“彭癫子”。他补锅之余,喜欢给过路的人讲课,讲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用粉笔在墙上反复书写阳光、空气、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无机物等字。依他的说法,人是有机物,由水和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李云海心想彭癫子这么说,也有他的道理。

有人说,在我国,真正的江南小镇,不是凤凰,不是丽江,也不是平遥,而是梅山县。这话说得有点大,但也足见梅山曾经有过的辉煌。

江南,单就字面而言,应指长江以南地区。

秦汉以降,江南主要指洞庭湖的南北地区,南到南岭一线。汉朝时期,江南已经十分宽广,包括了豫章郡、长沙郡、庐陵郡,相当于赣省和湘省。在两汉时期,洞庭湖的南北地区、赣江流域地区应是江南的主体。

一直到唐朝,设江南道,才将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囊括进去。

赣省和湘省名称的由来,就是从江南西道拆分来的。

而当年的湘军鼻祖,就是梅山县人氏。

几十年前,梅山是湘西会战的主要战场之一,那场梅山惨案,让整个梅山县城毁于一旦。

据县志记载,日寇所到之处,庐舍为墟,陈尸遍野,人民扶老携幼,转徙流离,哭声震天,惨不忍睹。

日寇用枪杀、活埋、火烧、破肚、掏肝、竹竿分尸等残忍手段,残害了上万无辜民众,至今还有万人坑!

羊牯岭一战,日军大败溃退,梅山军民用惨痛的代价,英勇顽强的誓死守住了最后的战线。

假如,县城整洁平滑、光可鉴人的青石板路还在;假如,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古民居还在;假如,那蕴蓄着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城隍庙、孔庙、轩辕殿、玉虚宫等古建筑还在,今日的梅山,那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李云海再次回到这座古老的县城,感慨良多。

他走过邮电局、县署大院,经过永兴菜市场,来到了梅山县机械厂。

厂门口是两扇大铁门,门旁的水泥柱子上扛着一个长木牌,牌子上赫然写着“梅山县机械厂”六个鲜红的大字。

门口的保卫看到了李云海,见他穿着白衬衫青西裤黑皮鞋,夹着公文包,倒像个工人或者干部,喊住了他:“喂,同志,你找谁?”

李云海当然认得他,此刻只能假装不认识,微微一笑:“你好,我是新分配来的中专生,我是来报到的。”

“哦,你是新来的技术员!中专生好啊!我们厂里就缺伱这样的知识分子。行政楼就在左手边,那幢五层的楼房就是了。你到那边二楼,找人事科的刘科长办手续!”

“好的,谢谢你。大叔,我把行李在你这里寄存一下吧?我等下再过来拿。”

“行啊,没问题。”

李云海放下行李,只提着公文包来到行政楼。

他对这里熟门熟路,一径来到二楼左侧走廊的中间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

里面有人喊道:“进来吧!”

李云海走进门,看到办公室里坐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

他对中年男人说道:“刘科长,你好,我叫李云海,是西州工业技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组织上分配我到贵厂报到。”

人事科长刘富贵,放下手里的工作,抬眼打量李云海,哎唷一声:“你就是李云海,你怎么才来报到?和你同期分过来的另外两个同志,早就报到上班了,能比你多拿20多天工资呢!”

李云海拿出自己的毕业证、报到证,给刘富贵看,解释道:“我在省城有事给耽误了。”

刘富贵接过证件,一一查验无误,笑道:“你的人事档案,我们厂已经接收了,相关的手续,我会帮你办理的。”

李云海说了一声好,问道:“刘科长,我想问问,咱们厂里能不能办理停薪留职手续?”

人事科的两个人,都是一怔,面面相觑。

刘富贵皱着眉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云海,嘿了一声:“我说你这个小同志,你刚参加工作呢,你怎么就想着停薪留职?你知不知道,你好不容易才依靠读书跳出农门,你不好好当工人,你咋想的呢?”

李云海轻咳一声,笑道:“我就先问问情况,现在不是流行下海嘛!”

刘富贵摇了摇头,一脸痛心疾首的说道:“下海?那些人迟早会后悔!放着好好的国家工人不当,去当什么个体户,在街边日晒雨淋的摆个小摊,很有出息吗?那是社会闲散人员、无业人员才干的活!一点社会地位也没有!”

然而,李云海同志就是不识相,他放着国家工人不当,巴不得快点当一个无业人员。他这样的想法,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

刘富贵对面坐着的妇女,放下正在喝水的搪瓷杯子,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小李同志,你还年轻,不懂得世路的艰险!总之一句话,你千万不能下海!我们厂的工作是铁饭碗,你读这么多的书,不就是为了捧上铁饭碗,吃上国家粮吗?你爸妈要是知道你这样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小心他们拿竹鞭子抽你!”

李云海不过是咨询了一句停薪留职的事,就被冠上了大逆不道的罪名。

他哭笑不得,一脸平静的问道:“刘科长,我就是想问问,咱们厂能不能办理停薪留职?”

刘富贵轻咳一声,抬了抬眼皮:“办是可以办,政策是允许的。不过你刚分配过来,我们厂里正缺你这样的知识型技术人才!所以呢,你想办理停薪留职,厂里也不会批准!厂长今天还问我呢,问你是不是来报到了!”

李云海皱眉无语。

不管怎么说,先把报到手续办完吧!

从程序上来讲,要先成为机械厂的工人,才能提出辞职或者停薪留职申请。

李云海跟刘富贵说,自己刚从省城回来,马上就来报到了,还没来得及回老家,他想后天再来厂里上班。

刘富贵说可以,你处理完家事就过来上班,厂里正需要你这样的技术人才。他哪里知道,李云海上班之日,也就是辞职之时。

李云海办理了相关手续,分配到了宿舍。

他也不去宿舍,出了行政楼,到保卫室拿了行李,匆匆离开。

此刻天色向晚,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回白溪乡的班车停止运营了。

李云海喊住了一辆乌龟车,问送到白溪乡石板村多少钱?

车主一看李云海的穿着,开口就要三块钱,又说这路程可远了,三块钱都没有人愿意去,我送你到那边,我还得空车开夜路回来,很不划算。

这年头的县城,乌龟车相当于后世的出租车,起步价是一两毛钱,一般人舍不得坐,更别说租车回乡下了!县里人结婚,如果没有门路找到小汽车,就找这种乌龟车当婚车。

李云海这么晚回乡下,到了乡里还得去村里,一路上没有车很是麻烦,也懒得跟他策,说三块就三块,走吧!

乌龟车叭叭叭的响着,向着李云海的家乡开过去。

这车子虽然小,但只坐他一个人,座位还算宽敞,加之四面透气,凉风习习,比坐客车舒服多了。

真正思家念家的人,近乡情不怯,因为他马上就可以看到日夜思念的亲人!

乌龟车开得很慢,载着李云海,出了县城,二十多分钟后进入白溪乡的街面,出了街道,又开了二十分钟,才到达石板村,在有三口水井和一片枣树林的一座土砖屋前停下来。

村子里难得来一趟车,不管来的是什么样的车,村里的小朋友们都会跟在车屁股后面跑。

李云海下了车,付了三块钱的车钱。

他提着行李,刚转过身,就被跑出来的弟弟妹妹给团团抱住了。

“哥!”弟弟妹妹一通乱嚷,“哥回来了!哥回来了!”

李云海摸摸大妹李云芳的头,又拍拍老三李云山的肩膀,搂了搂老四李云峰,最后捏了捏五妹李云英的脸:“英子,有没有想大哥?”

他们五兄妹,隔两岁一个,五妹才十岁,仰起头,咧着嘴笑:“大哥,我想你!你给我买糖了吗?”

李云芳轻啐了一声:“英子,你是想大哥,还是想糖吃?”

英子扑哧笑道:“我都想!”

李云海笑道:“大哥买了很多糖,进屋吃。”

他抬起头,看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整整齐齐的站在门口,都在望着他笑。

看着失而复得、活生生站在面前的至亲,李云海眼角一酸!

真好,你们都在!

李云海瞬间明白,自己重活一次,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多少财富密码,而在于你错过的人,做错的事,来不及尽的孝心,你都有机会重来一次。

妥妥的人生后悔药,比老君炼丹炉的仙丹还要珍贵!

(sdingdiannn/ddk21947960/1398197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