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人生1984 > 第372章 不去就滚蛋!

人生1984 第372章 不去就滚蛋!

作者:拾寒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06 21:03:09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72章 不去就滚蛋!

每次出国参展,李云海和沈秀兰都在一起,但他们出来都是为了工作,来去匆匆。这次他俩也只到法兰克福和柏林转了一圈,买了几个喜姆娃娃之类的纪念品,便打道回国。

李云海想到非洲去开拓办公设备的市场,回到国内后,他把这一想法和倪教授等人做了探讨。

倪教授以为,非洲肯定也会有市场,但是想迈出国门做生意,一定要首先了解当地的政策,否则很有可能就会遭遇失败。

他着重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任何一个投资者在非洲都面临着物质匮乏的窘境。以电脑产业为例,我们现在国内缺什么资源很快就可以采购到,但是在非洲当地的话,可能就很难。一个螺丝钉都很难买。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慢了,之后的时间表都要往下拖。

李云海说,我们不在当地建厂,只在当地寻找代理商,让他们销售我们的产品,不知道可不可行?

倪教授说,和我们国内庞大的客户群不一样,非洲的市场需求量不均匀,所以追求流水的可能性不大,只能追求利润。公司在经营时将一切依赖当地合作伙伴的资源,做一些政府的合作项目,还是可行的。

李云海知道倪教授见多识广,问他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倪教授说道:“非洲很多国家的关税特别高,他们把电脑视为奢侈品,征收高额的关税,比如说,南非和莫桑比克对电脑征收进口税6.5%,坦桑尼亚是5%,布基纳法索的电脑进口税为31%,其中外围设备56%!”

李云海道:“这么说起来,我们更没有可能自己售卖,只能寻找代理商。”

倪教授道:“我们的蓝海电脑,说不定还真的很适合非洲的需求。非洲还是有几个国家经济发展得还不错,政署、各个银行和上规模的公司,肯定都需要使用电脑。不过想在平民中推广就很难了。非洲有6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市场还是有的,就看我们能不能打开这片市场。”

听了倪教授的分析后,李云海决定谨慎行事,他对非洲一无所知,先派人过去投石问路比较好。

李云海找到赵金平,让他安排三个销售员去一趟非洲。

我国距离非洲一万多公里,去非洲最快的方式,是先到香江,再乘坐航班飞到南非。

70年代,南非开拓亚洲航线,南非航空开始用波音747飞往香江,需要航行13个小时。

赵金平挑选了三个心腹手下。

听说要去非洲,这三个人都是面面相觑,其中一个更是吓得直接发抖,哭着鼻子说:“赵总啊,我家上有6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10几岁的学生娃,家里还有一个30多岁的美娇妻,我要是在非洲有个好歹,我这一大家子谁来养活啊?”

赵金平大骂了一声:“没出息的东西!平时不带你们出国,你们一个个嚷着要出去看看,现在给你们机会,伱们又不敢去了!”

手下苦着脸说道:“赵总,如果是去欧美国家,那我们肯定义不容辞。那可是非洲,我们哪敢去啊?”

赵金平冷笑一声:“不敢去就滚!”

他指了指另外两个人:“你们去不去?我亲自带你们去一趟非洲!非洲又不是龙潭虎穴,有什么不能去的?不想去的,自己去人事部门辞职!”

另外两人见赵金平亲自带队,也就不敢再啰嗦。

赵金平领着他俩来找李云海,说他们三个人一起前往非洲。

李云海听赵金平要亲自前往,倒是一讶:“赵总,你要去啊?非洲那边条件很艰苦,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赵金平道:“李总,我是营销副总,像这种开拓新市场的事情,理应由我前往。”

李云海问道:“你们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南非以英语为主,你们到了那边以后,可以先找一个翻译。”

赵金平道:“我们每人带一台翻译机。”

李云海道:“注意安全,人身安全,还有身体健康方面的安全,非洲那边各种病毒都很流行,你们到了以后,饮食等方面千万注意。”

赵金平表示明白。

李云海便给了他们一笔经费,安排他们出国。

我国和非洲很多国家,很早就建了交,关系也相处得一直不错。

从1979年起,我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与贸易、援助相辅相成,这个时期,我国投资非洲的企业大多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项目涉及港口、矿业、能源等众多领域。

李云海让赵金平打头阵,先去非洲看看情况,再决定后续行程。

赵金平他们这次主要是寻找当地有实力又可靠的代理商。

蓝海电脑在国内打了广告以后,销量明显有所增长。

四海集团的经销商,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除了几家大城市有直营商店以后,主要就是依靠经销商卖货。

李云海现在也估算不到,一年之内,国内到底能卖出多少台蓝海电脑。

万元新机器,和几千块钱的二手电脑比,性价比肯定要高得多。

四海商店售卖的IBM二手电脑,要卖6800元,还是几年前的老机器,配置和系统都很落后,售后也没有保障。

蓝海电脑只比二手电脑贵3000块钱,性能却翻了一倍有余,使用寿命也要高得多。

很多以前只考虑二手电脑的人,来到店里一看,一般都会加价购买全新的蓝海电脑。

两天后,李云海接到赵金平从南非打来的电话,他们已经顺利抵达南非。

赵金平说,南非也没有想象中热,现在只有22度气温,又说这边比想象中还要发达和富有,比起我们内地还要好。

80年代的南非,的确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比我们大陆很多城市都要好。

李云海一再叮嘱他注意安全,又小心的提醒他们,在外面不要乱找女人,因为那边的爱之病很流行。

赵金平笑着说,我知道这个事情,绝对不会乱来。

李云海依靠蓝海电脑和汉诺威展会,拿到了一大笔货款。

这些都是经销商预先打过来的货款,相当于李云海预先打给英特尔的货款一样。

四海集团还没有给经销商发货。

这些货款里面,有一半是成本,要用来购买各种原材料。

货款到了四海集团的账户,所有的资金就任由李云海支配了。

有个别经销商和外商退了订单,四海集团一共收到了差不多9亿美元的货款。

除了采购原材料的一半货款外,李云海还有4亿美元可以动用。

原本一无所有的公司财政,瞬间又有了一笔可以动用的资金。

这几亿美元的资金,看似很多,也就够维持四海集团几个大项目的正常运转而已。

再加上李云海还要采购两套国外某公司淘汰下来的二手光刻机,要花掉一亿多美元,他的钱瞬间又用完了。

而这笔资金,已经是他本年度的大部分收入!

好在正好可以维持公司现有项目的正常运转。

时间荏苒,从汉诺威回来后,转眼就来到三月底。

四海集团开始准备春季广交会的事宜。

林芝肚子越来越大,李云海不想让她太过操劳,让她休了长假,不用再上班,更不能参加广交会,每天就在家里养胎,有空就散散步。

人事部门的工作,李云海暂时自己代管。

这天,朱林打来电话,向他汇报四合院的装修进程,讨论装修的一些细节。

为了打造宜居的家居环境,李云海当然要把四合院装修成现代化风格,一切都以实用为主。

因为得到了希贤同志的关照,北金四海广场的前期拆迁工作,比想象中还要快速,四月初就可以破土动工。

朱林问李云海:“你哪天来北金?这边拆迁工作已经完成了。你不来主持大局吗?”

她这是想李云海了,又不好明说。

李云海刚从德国回来,本想好好休息一番,但四海广场这个项目,实在太过重大,那边奠基典礼,他肯定要前往参加。

这次他找的中建三局合作。中建三局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建筑行业的排头兵,承袭国匠建筑精髓,承建了国内外诸多地标建筑,也取得过多项建筑奖项。

李云海要打造的是百年工程,投资巨大,当然要请最好的建筑工程队伍。

他翻看了一下桌面上的日历,告诉朱林:“我肯定会去一趟北金,那边的开工典礼,就定在4月2号举办。那天是周六,又是个吉日。”

朱林笑道:“那好吧,我等你过来。”

李云海问道:“四合院现在在搞装修,你住在哪里?搬回家住吗?”

朱林语气中满含绵绵情意,说道:“是啊,不然呢?嗯,等你过来,我再出去陪你。你想住哪个酒店?我先帮你订好房间。”

李云海道:“我习惯住长城饭店了,还是住那边吧!”

朱林说了一声好。

李云海挂断电话后,又打给林振邦,把北金四海广场即将奠基的事情告诉他,并邀请他和各位领导出席典礼。

项目虽然落户在北金,但四海集团是西州的企业,林振邦完全可以应邀出席。

林振邦询问,这次典礼都有哪些人出席?

李云海说,希贤同志正好在京,我们邀请过他,他也答应出席。当初我在北戴河和他见面时,他就说过会来。既然他都答应前来,那其他的领导,肯定都会来。

林振邦说,那我也去吧!这是大事!

他微一沉吟,说道:“云海,你和小芝即将结婚,有一件事,我们得商量一下了。”

李云海道:“是不是子女不能经商的规定?”

林振邦笑道:“你果然是个聪明人,提头知尾!不错,以前你俩没有结婚,这些规定也可以不必遵守,现在你们马上就要结婚,那这个规定,我们就躲不掉了!这样吧,晚上我们到你家去一趟,我们面谈。”

放下电话后,李云海打电话回家,跟林芝说了一声,然后来到厂区。

四海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这也是全省最大的工业园区。

除了四海集团的工厂以外,周边还有很多配套的企业。

施家的PCB基板厂,属于台资公司,这是省里引进的第一家台资企业,省市两级都十分的重视,林振邦曾经亲自前来参加了奠基典礼。

这家工厂还在建设当中,施文茵每天都待在工地上守着,晚上则下榻在天华大酒店。

李云海找到施文茵,问道:“施姐,PCB基板厂,还要多久才能投产?”

施文茵戴着安全帽,穿着工装,最朴素的衣着,也难掩她漂亮的容颜,反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五月份可以投产!”施文茵道,“我们采用的钢建构厂房,我们邰湾那边,很流行这种厂房,采用的是模块化组装搭建。”

李云海道:“你们在邰湾制定好,再运过来的?”

施文茵道:“是的,所以成本也特别高。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方面的工厂?不过还是从邰湾运过来靠谱。”

李云海看到她额头上有一点泥巴,伸出手将她擦干净了。

施文茵很信任他,完全没有躲闪。

李云海展开手指头给她看上面的泥巴:“你这里有点脏了。”

施文茵羞涩的一笑:“谢谢你。”

李云海问道:“你在这边还习惯吗?食宿什么的。”

施文茵道:“还好吧,住在酒店,住久了不太舒服,是真的。我习惯居家住了。”

李云海道:“那就在这边买个房子吧?你以后反正需要长期在这边工作。”

施文茵指了指工地:“我天天在这边盯着,没空出去逛。西州哪里有好一点的房子?最好是像你家那种别墅。”

李云海道:“现在好像还没有开发别墅群,连几万块钱一套的房子都卖不出去,谁还敢建别墅卖?”

施文茵道:“那你为什么不建一个别墅群?我以为,城市的别墅,不管在哪个城市,都是稀缺资源,很值得投资。”

李云海道:“房地产不是我的主业。”

施文茵道:“我们合作?”

李云海道:“好啊!这个项目,我们慢慢再商量。晚上到我家来吃饭吧?”

施文茵笑道:“改天吧,我晚上在这边加班。”

李云海见她这么努力,也就只能作罢。

他到新建的芯片厂视察。

从海外采购的两台二手光刻机还没有到,这边的工厂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李云海之前建了几万平方米的厂房,以备不时之需。

工人方面,他都会提前招聘一批人进行培训,当是储备人员。

因为四海集团整体来说,处于急速扩张期,基本上每年都会开一两家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

现在普工容易招,但是高端人才还是不好找。

大学没有扩招,每年毕业生只有那么多,全部都有工作分配。

四海集团名气再大,大学毕业生也不来。

李云海和省里的几家重点大学有科研合作,每年还能从里面招到一批大学生。

因为总有人认同四海集团的价值观,愿意为我国的办公设备事业而奉献青春。

像纪文姝那一批硕博,都是李云海通过科研合作留下来的。

视察完工厂后,天色向晚。

李云海早早的回到了家里。

林芝知道父母晚上过来吃饭,所以提前做好了一桌好菜。

不一会儿,林振邦和唐玉霞过来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林振邦家里有个习惯,就是吃饭的时候不怎么说话,更不会谈事。

等吃过饭后,林振邦这才和李云海说道:“你们结婚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现在国家有规定,我们这个级别的官员,子女、配偶,都不能经商。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林芝道:“爸,这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啊!那我和云海好之前,他就是一个企业家,总不能因为你是官,就不让他从商了吧?”

唐玉霞道:“规定就是规定啊!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林芝道:“那要不这样,我和云海暂不结婚?等爸爸当过这个任期再说呢?”

唐玉霞笑道:“你都要生孩子了,还不结婚?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林芝道:“那怎么办?你们调走?不好吧!其实我和云海早就是一家人了,扯不扯那个结婚证,反正也是在一起。云海,你说是不是?”

李云海沉着的点头,说道:“林芝所言极是。”

唐玉霞道:“也不是不许你们经商,而是不能和干部家属在同一个地方经商,这么做,无法就是为了杜绝权和商的勾结。我们当然要支持。”

林芝道:“我们可没得到你们一点关照!云海能成功,都是自己的本事!”

李云海道:“哎,别这么说,我还是得到过叔叔阿姨关照的!比如说广交会上的展位,如果不是阿姨关照,我们哪有这么好的展位啊?”

唐玉霞笑道:“这也不算是特别关照,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不过,这事情在别人看来,只怕不会这么想。我倒是不怕,我还有几年就可以申请退休。不当这个官了。就是你爸,这影响有点大。”

李云海问道:“那你们的意思是?我们听你们的安排!”

(sdingdiannn/ddk21947960/1392139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