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人生1984 > 第359章 当大事

人生1984 第359章 当大事

作者:拾寒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06 21:03:09 来源:顶点小说网

1988年1月21日,节气大寒。

李云海醒来,感觉窗外白得异常,下床拉开窗帘一看,居然是白茫茫一片。

西州的初雪来了。

李云海看着一片洁白的天地,右眼皮忽然有些没来由的跳了几下。

楼下传来丁苗的喊声:“李总,李总,电话!”

李云海穿上衣服下楼,拿起话筒,刚喂了一声,就听到父亲沙哑的声音传过来:“云海,你爷爷走了。刚走的。”

“爸,我马上回来!”李云海没有多说什么,挂断了电话。

爷爷年事已高,又有很多基础疾病,前世也是这段时间逝世的。

李云海并非没有钱给爷爷治病,只是他明白一个道理,医病不医命,让年迈的爷爷开刀、化疗再痛苦的离开,也非老人所愿。

放下电话后,李云海想到小时候上学,忽降大雪,爷爷冒雪给自己送火箱到学校的情景,瞬间泪流满面。

林芝下楼来,问道:“云海,怎么了?”

李云海扶住林芝的肩膀,梗咽的说道:“爷爷走了,我马上回家,你有身孕,就不要回去了吧?”

林芝啊了一声,说道:“我肯定要回去啊!我又不是坐月子!”

李云海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带小安安回家见爷爷一面。

他以为现在生活好了,爷爷或许能活过这个冬天,想着过年的时候,让郭婉华再带安安回家一趟,没想到爷爷倒在了离过年20天的今天。

林芝上楼收拾东西。

李云海打了个电话给郭婉华,想让她带孩子回来送爷爷一程,但又想着外面这么大的雪,没必要让他们母子折腾。

就在他犹豫之际,电话已经接通了。

郭婉华接听电话。

李云海便把爷爷去世的事情说了,也没有提让他们母子回来的话。

郭婉华却明白了李云海的心意,后悔的说道:“早知道我就早点带安安回去!唉!我和安安今天就回来。”

李云海告诉她说:“西州刚下了大雪。”

郭婉华道:“没事,就算不能包机,我开车也要回家。”

李云海心里一暖,说道:“路上注意安全。”

他放下电话,把彭癫子喊了进来。

彭癫子听说老太爷去世,说道:“李总,带我回家吧!我当个夫子,送老太爷一程。我小时候还吃过老太爷给的糖呢!”

李云海用力拍拍彭癫子的胳膊,说道:“好!”

林芝也要回家,林小凤还在纽约。

李云海只能把公司的事务交代给沈秀兰负责。

他看了看时间,知道沈秀兰还在家里,便来找她。

沈秀兰正准备出门吃早餐,开门看到是他,见他居然还破天荒的在嘴里叼着一根烟,不由得问道:“你怎么来了?”

李云海取下烟头,说道:“秀兰,我和林芝马上就要回老家,可能要三四天才能回来,公司的事情拜托你管理一下。有什么不能决定的,你打电话问我。”

“你们都要回家啊?这么大的雪,林芝还怀着孕,你也放心?”

“我爷爷走了。”

“啊!云海,那、那你们回吧,公司有我看着呢!”

沈秀兰这才明白,为什么李云海会抽烟了。

当初她外公走的时候,她也这么痛苦过。

“云海,节哀顺变。”沈秀兰走上前来,抱了抱他。

李云海点点头,转身离开。

沈秀兰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心头涌上一股难言的滋味。

她也想跟着李云海回家乡去,也想在他身边安慰他、照顾他。

可是她没有这个资格。

李云海先派庄勇去西江大学,把大妹李云芳接了过来。

李云芳对爷爷感情极为深厚,一见着大哥便失声痛哭。

三个多小时后,李云海和林芝等人回到了石板村。

村里的马路修好了,平整的水泥马路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雪。

庄勇小心翼翼的开着车子,这样的天气,他不敢开太快。

家里老人走后,全村每家每户都会来一个人帮忙。

李云海家里已经挤满了村民,都是过来帮忙治丧的。

老太爷的棺木,早就治办好了,农村的老人不忌讳这个,上了年纪以后,都会自掏腰包,找到当地做棺材的打造好自己以后的小木房,一般都会放到自家的堂屋里。

此刻,堂屋里有人在布置灵堂。

但老太爷没有入棺,还摆在床上,等亲人回来见最后一面。

李云芳扑倒在爷爷床前,哭成了泪人儿。

李云海扫了一眼床前跪着的人,问母亲道:“妈,老三呢?在学校没回来吗?”

张淑文道:“回来了,接他回来了,他跑出去打牌了。”

李云海冷笑道:“好个孝顺的孙子!今天还有闲功夫打牌!妈,我刚才看到,旁边那幢老屋怎么倒了?”

当初兄弟分家,老三执意要留下自己的一块宅基地,李云海也同意了。

张淑文道:“老三哪里有时间管那老房子?早先就漏水,你爸给他修过一次,这次大雪一下,直接把房顶给压塌了一角。老三还怪我们,说我们不看着点!云海啊,他毕竟是你弟,他现在也没有赚钱的能力,暂时就让他住在这边吧?你说好不好?”

李云海沉声说道:“可以。反正他还有半期就高中毕业了,他估计也考不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就让他出去打工赚钱。”

张淑文欲言又止。

李云海走了出来,和各位叔伯兄弟见面,给大家散烟。

他把五妹李云英喊过来,问道:“英子,你知道三哥在哪里打牌吗?”

李云英道:“知道。”

李云海道:“你去喊他,就说我回来了!”

李云英答应一声,跑了出去。

不一时,李云山双手插在兜里,嘴里叼着一根烟,走进门来。

李云海看到他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忍不住来了气。

李云山一看到大哥的虎目正瞪着自己,吓了一跳,赶紧把嘴里的烟取了下来,扔到地面上,用脚碾灭了烟头,怯懦的喊了一声:“哥!”

李云海指了指爷爷的卧室:“进去,跪两个小时!跪不够,晚上没饭吃。”

李云山想抗辩,但又不敢违逆大哥的话,一脸不服气的往里走,一边嘟囔道:“凭什么啊?爷爷在生的时候,有什么好吃的,都顾着你们几个,他现在没了,倒叫我来磕头!”

李云海抓起家里的一把椅子,对着他的后背猛的砸了过去,吼道:“你说什么?”

李云山吓得魂飞魄散,赶紧一溜烟的跑进了房,跪到了爷爷的床前。

这小子谁都不怕,就怕大哥,因为大哥打他是真的下狠手打!

李德明朝大崽招了招手,说道:“云海,我们商量一下爷爷的后事。”

李云海道:“爸,这么大的事,应该把伯伯叔叔喊过来一起商量。”

李德明嗫嚅道:“云海,当初分宅基地的时候,你爷爷把老宅基地留给了我们家,你伯伯和叔叔都分了出去。”

李云海道:“所以,爷爷的后事,我们家主办?”

李德明点头道:“是这么个意思。”

李云海大手一挥:“行,没问题,钱可以由我们家出,但事还得分摊来做吧?他们也是爷爷养大的!”

李德明道:“那是自然。你看这丧事的规格?”

李云海道:“宴席、烟酒,一切都用最好的,不用管钱的事。不管花多少钱,都算我一个人的。我带了钱回来。爸,我先给你10万,少了我再出。”

李德明道:“用不了这么多,也没必要用这么多。只是有件事,你爷爷生前最爱看花鼓戏,每年村里谁家做红白喜事,要是演花鼓戏,他都会去看的。他死之前也有个遗愿,就是想请个戏班子来热闹一场。”

梅山乡下的确有这样的习俗,越是白喜事,越是整得热闹。

李云海道:“那就请戏班子!请最好的!”

李德明道:“县里的班子都没空,今天又下大雪,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戏班子,你看这事怎么搞?是不是到市里去请?”

李云海道:“好,等等,我问问人。”

他用家里的电话,打到公司办公室,找到苏红。

“李总!”苏红知道李云海回了乡下,恭敬的喊了一声。

李云海道:“苏红,你认识梅山市里的花鼓戏班子吗?”

苏红一听,便知道是李家老太爷没了,要请戏班子唱大戏,说道:“李总,不用请别人,我以前的同事都是现成的,我跟他们说一声,他们肯定愿意。”

李云海心想,苏红所在的班子,那可是省级花鼓戏剧团,也是全省最好的剧团!这是传统戏剧团,省里文化部门会出资扶持。

苏红道:“李总,你说行不?不知道老太爷生前爱听《刘海砍樵》吗?我也可以下乡去唱给他老人家听听。”

李云海道:“那当然好了,苏红,谢谢你。那就请你帮我联系一下省里的剧团,报酬好说,连唱三天大戏,不管是乐器老师还是演员,每人一千块钱红包。公司有车,你看着安排就行。”

苏红道:“李总,用不了这么多,包我们的食宿就行。你放心,我一定带着团里最好的班子下来。”

李云海嗯了一声,放下电话,又打给沈秀兰,让她协调公司的车子,再给苏红几万块钱当经费。

沈秀兰说了一声好,又道:“云海,哪天出殡?我想去送送爷爷。”

李云海道:“三天后吧,你要是没空,就不要来了。”

沈秀兰道:“我一定来。”

李云海放下电话,对父亲说道:“省里的花鼓戏剧团派人来,就不用到市里请人了。咱们要搭个戏台才行。”

李德明道:“戏台容易搭,就用木头和竹子搭建,下面用板凳当支撑。铺上木板就行。这事交给我,我喊木工来做,今天就能搭起来。”

村里有专门主持祭礼的师公子和地师,他们平时就是农民,谁家死了人,都会请他们过来,他们穿的是道士服装,灵堂的布置也由他们负责。什么时时辰入殓,什么时辰祭祀,什么时辰烧纸屋、出殡,都由他们决定。

丧家给他们的“打发”也极为丰厚。

张淑文拿了孝衣来,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套,然后问李云海:“林芝还没有过门,要戴孝吗?”

李云海道:“林芝当然要戴孝!”

张淑文也给林芝发了一套。

李云海帮林芝穿上孝衣,系上草绳。

要想俏,一身孝。

林芝穿上一身素白的孝衣,益发衬得她娇俏迷人。

在村里木匠和后生们的努力下,一个戏台搭了起来。

戏台就搭在李云海家的前坪,一头靠近他家的房子的侧门,这边的一个房间,正好用做戏班子的化妆间。

李云海走上戏台,用力跳了跳,检查结实和平整度,觉得还不错。

下午三点多钟,苏红和省花鼓戏剧团的成员到达石板村。

省剧团的道具、服装、实力,比起市县两级来不知道高出多少倍,更不是那些草台班子可以比拟的。

十几只大木箱子,每只箱子上都写着省花鼓戏剧团的字号。

村民们看了,都啧啧称赞,说来的是正规军,在省城大剧院看他们演出,不光要买票,还得排队呢!如果不是李云海的面子,满村里也没有人能请他们下乡来。

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不仅本村的人,其他村的人也都闻讯赶来看大戏。

晚上,省戏剧团登台演出,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前来。

李云海在坪里烧起了篝火,即便是雪天,有这么大的篝火烤着,整个坪里的人都很暖和。

省戏剧团的成员,个个都是本省花鼓戏精英人才,很多人都参加过省市电视台的晚会,其中还有人上过央视的节目。但在电视上,只能看到他们演出的精彩片段。而今天他们演的都是全本花鼓戏剧目。

今天演出的戏有《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三出传统花鼓戏剧目。

这样的演出阵营,村民们难得一见。

李云海家的屋前挤满了人,连旁边的稻田和马路上也站满了人。

有些年轻后生干脆爬到了树上坐着观看。

演出结束后,李云海请戏剧团的同志都住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安排两三个人一起住。

第二天,前来吊唁的亲友故旧更多。

李老爷子的丧礼正式举行。

丧事文书悉用白纸,槽门上悬白纸墨书“当大事”,屋内做法事、行儒礼,热闹隆重。屋外鞭炮声声,气氛肃穆。

下午,一辆小车开了过来。

李云海计算时间,知道来的人大概是谁,便到门前迎接。

林芝问道:“这来的是谁啊?”

李云海道:“龚姐和朱姐都来了。”

林芝讶问道:“她俩怎么知道的?你通知的?”

李云海嗯了一声:“昨天我告诉了朱姐,朱姐又把龚姐也喊了过来。”

林芝道:“你告诉朱林做什么?”

李云海道:“她不是大明星吗?我想请她过来唱支歌给爷爷听。”

林芝也就不再多说。

朱林现在和李云海是什么关系?她当然愿意来。她一个人来的话,显得很突兀,于是便拉着龚洁一起过来了。

车子停到了门前,来的人果然是朱林和龚洁。

村民们指着朱林,喊道:“女儿国国王!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国王!”

朱林这张脸,长得实在迷人,让人过目难忘。

但凡看过西游记的人,几乎都都会记住这张脸。

龚洁的知名度其实更高,但她主演的是电影,而村民们看她的电影反而比较少,但也有人认出了她。

李云海和林芝迎上前,和她俩握手。

小小的石板村里,居然聚集了北朱南龚两位国色天香的美女!

虽然双美都只穿着朴素的黑衣黑裤,但难掩她们风华绝代的旷世容颜。

朱龚二人到灵堂行礼上香。

李云海请她们到客厅就座。

李云芳是大学生,当然认识她俩,要不是因为这是爷爷的葬礼,她肯定会高兴的跳起来。

李云海安排大妹陪客。

张桂芬和村里的几个妇女一起负责茶水。

有讲究的人家,泡的不是单纯的茶,而是生姜红枣茶,滋补又袪寒。

不一时,又有车子驶过来。

李云海知道,这次来的是郭婉华和郭志安母子。

果不其然,郭婉华带着小安安来了!

连朱林和龚洁都来了,现在看到郭婉华来,林芝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林芝第一次见到小安安,因为怀孕又不敢抱小孩子,看着小安安那可爱的模样,还是忍不住轻轻抱了抱,亲了亲孩子。

安安长着圆圆脑袋,黑溜溜的大眼睛,小小的嘴巴,可爱极了。

郭婉华说道:“林芝,安安拜了云海做义父,他跟你说过没有?”

林芝啊了一声:“有吗?云海粗心得很,他又太忙,忘记跟我讲了!不过真的挺好的!我喜欢安安!”

这完全是郭婉华临时起意,故意这么一说。

不然的话,安安怎么给太爷爷戴孝呢?

李云海一听,当即明白了郭婉华的用意,感激的看她一眼,为她的机灵点赞,说道:“是我的错,我忘记和林芝讲这个事了。”

林芝道:“你啊,这么大的事你也能忘记!那我是安安的干妈!我得给安安一个大红包。”

郭婉华道:“安安算是爷爷的曾孙,是吧?可以为他的太爷爷带红孝。”

系红色的孝布,只能是曾孙、玄孙以及更低一辈的人,也就是至少得四世同堂。

李德明和张淑文夫妇听了,当然同意。

家里之前并没有准备红孝衣,不过难不住人,张淑文从家里翻出一块红布条,撕出一条来当红孝衣。

郭婉华先给儿子穿上红孝衣,然后带着安安来到灵堂前跪拜。

林芝低声对李云海道:“郭姐真好,这么大冷的天,还带着安安过来给爷爷送行。”

李云海嗯了一声,心里对郭婉华又多了几分敬爱之情。

大戏连唱三天,李家门庭若市。

出殡前一天,朱林和龚洁也登台演唱了几首歌曲。

李云芳对大哥说道:“哥,这比春晚还要热闹好看。爷爷九泉之下要是有灵,肯定会特别高兴。只可惜他不能亲眼看到了——”

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李云海摸摸妹妹的头。

出殡当天早上,李家大摆宴席,足有一百多桌。

李云海特意买了一百多个煤球炉子,给每张桌子下都放了一个。

宴席有18道菜,李家杀了两头猪、宰了一头牛、五只羊,鸡鸭鹅更是杀了几十只,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烟酒都是本省最好的,回礼也是最丰厚的。

不管村民来的是多少钱,李云海一律给每人回了一个价值50元的大礼包。

马路上陆陆续续开来不少车子。

乡里的邵玉清、市里的赵专员等人都来了。

林芝的父母也赶来送行。

李老太爷的葬礼,办成了当地最豪华最有面子的一场。

当天雪已融化,是个大晴天。

彭癫子和村里的其他七个壮汉一起当八大金刚,抬着李老太爷上山。

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几里远。

到了坟山后,下棺盖坟。

各路宾客各自离开。

李云海和林芝又在家里住了两天,陪伴家人。

这天,李云海他们离开家乡,前往西州。

儿女渐行渐远,父母心中愁绵绵。

但不管走多远,故乡永远都是李云海心中的明月。

郭婉华带着安安,住进了天华大酒店最好的套间。

离过年还有十几天,四海集团因为在CES接到了大量订单,今年过年不再放假,要赶工生产,公司承诺给每人三倍工资。

朱林和龚洁也暂时留在西州,正好向李云海汇报工作。

同时,她俩也将参加四海集团即将举办的经销商大会。

这天晚上,李云海来到郭婉华房间,和她商量海外经销商大会事宜。

他抱着安安,不停的逗他:“喊爸爸!”

安安在电话里喊得清脆又大声,但真见着李云海,反而闭嘴不言了。

李云海逗了好久,他都不肯开口。

郭婉华拍拍安安的屁股,又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笑道:“安安,这就是爸比啊!你打电话时喊的爸比!”

安安瞪着清澈无比的大眼睛,盯着李云海,喊了一声:“爸比!”

李云海应了一声,紧紧搂住了孩子,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

郭婉华幽幽的道:“有了孩子,就不要我了,是吧?”

李云海一把揽过她的肩膀,说道:“有你才有孩子!”

郭婉华甜蜜的一笑,她知道李云海不可能在这边过夜,说道:“孩子给我,我哄他睡觉。他不睡着了,我们哪有机会玩?”

李云海嗯了一声,把孩子递给郭婉华。

“郭姐,海外经销商大会,筹备得怎么样了?”

“该发的请帖,我都通过邮件发了出去。”

“有多少人回复?”

“我来西州之前,只接到十几个外商的回复说确定会来。”

李云海心里一咯噔!

十几个外商?开什么玩笑?

这也能叫经销商大会?

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sdingdiannn/ddk21947960/13923046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