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人生1984 > 第171章 衙门难进官难见【求订阅】

人生1984 第171章 衙门难进官难见【求订阅】

作者:拾寒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2 04:12: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171章 衙门难进官难见【求订阅】

李云海让人泡了茶端过来,又拿了瓶西州制冰厂生产的橘洲牌桔汁汽水递给邵玉清。

邵玉清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他喝了一口汽水,说出此来省城的目的。

1984年,我国还有一亿左右的贫困人口。国家于去年开始提出来要消灭贫穷,下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由此拉开了我国大规模扶贫工作的序幕。

梅山县白溪乡,很多村落在山上,山路蜿蜒曲折,惊险与秀美之间,隐匿着大大小小的村寨。路无一丈直、地无三尺平,其中有14个自然村属于贫困村,有的甚至是“挂”在了山上,一方水土已难养一方人。

邵玉清说,本乡贫困人口多,去年省里行文,对贫困户有一定的补助。按照省里的扶贫标准,我们乡可以拿到6.5万元的贫困户补助,14个贫困村,每村可以分到4642多块钱,平均分到每户农家,虽然只有几十块钱,但对赤贫的山里村民来说,这几十块钱也许就是他们半年的收入。

可是补贴一直没有落实。

有些村民也看到了报纸,跑到乡里询问,说为什么省里有补贴,马上就是1985年了,补贴为什么还没有发放下来?

乡里也拿不出钱来。

因为他们也只看到过文件,一分钱也没有领到过。

问的人多了,乡里便跑到县里问。

县里说没有看到过这笔钱,让去市里问。

市里说从来就没有这笔款子,既然是省里发的文,你们到省里去问问吧!

就这样,乡里派邵玉清和另一个同志为代表,到省里来问问情况。

邵玉清对李云海说,1984年都过去了,既然省里行了文,那就说明这笔钱是存在的,可是为什么没有发放下来呢?

李云海对此毫不知情,他问林芝是不是知道?

林芝想了想,说我也记不清楚了,这事得问问相关的部门。

邵玉清说我们今天到了省里,等明天早上有关部门上班了,我们就去咨询。想到李云海同志在省城开了店铺,我们特意前来拜访。

李云海问他们找到地方住下了没有?

邵玉清说还没有呢,刚下了车就过来了。

李云海便说,来了就不要着急,先找地方住下来。

邵玉清看着四海商店,哎哟了一声,说原来你做的这么大的买卖,难怪你赚大钱呢!这些可都是贵重的办公设备,我只在市署里看到过,就连县城都没有这么好的机器。

李云海笑着说还好还好。

邵玉清看到收银台后面挂着的牌匾,不解的问道:“李云海同志,何为省个协会长单位?”

小地方来的人,可能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牌匾。

刘燕等人扑哧笑了起来。

李云海瞪了她们几个人一眼。

刘燕等人立马闭上了嘴。

李云海解释说,这就是省个协颁发的一个证明,证明我这个店,属于省个协的会长单位。

邵玉清一拍大腿,猛的想了起来,说道:“去年省里成立省个协,这事我看过报道!我知道省个协!”

只不过省个协跟吃国家粮的领导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乡里街道个体户并不多,也没有成立乡个协,所以邵玉清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

他不停的用手敲打额头,终于恍然大悟,说道:“李云海同志!我想起来了,伱是省个协的会长!”

去年省个协成立时,报纸上做了报道,电视台拍了视频,在省台新闻节目播出了。因为播出时长的限制,镜头大多给了省里的领导,李云海讲话的镜头只有几秒钟,看电视的人稍微不留神就错过了。

邵玉清记性还不错,看到省个协的这块牌匾,马上就想到了报纸上的报道。

之前在石板村时,邵玉清听到李云海这个名字,就觉得似曾相熟,但也没有联想到其他方面,因为李云海实在太年轻了,跟省个协会长的身份实在不搭。

就算邵玉清记得报导,也不可能把这两个人名联系在一起。

此刻,邵玉清无比惊奇的看着李云海,不断的说着恭维的话,又不停的自责,说李云海同志啊,你是我们白溪乡的骄傲!这事得怪我们,是我们乡里的错,乡里出了这么大的人物,居然一点消息也没有!

李云海笑着说,省个协是个社会团体,啥职级也没有,啥权力也没有。

邵玉清正色说道,省个协再怎么说,也是省一级的社团组织,全省那么多的个体户,都得归你管呢!怎么能说没有权力呢?

李云海谦虚的笑了笑,说什么权力不权力的?我就是为个体户服务的。

这时,又有客人进店,林芝上前招待。

今天店里生意出奇的好,连着卖出去几台二手计算机。

很多家长来买计算机,本来做好了买新计算机的打算,但一看二手计算机这么便宜,立马改变了主意,购买了二手计算机。

二手计算机的零售价是6800元。

李云海的拿货价是1600元,再交掉204块钱的税,可以赚4996元。

这个利润算得上不错了。

店里送货都送不过来,庄勇带着张俊送货,彭癫子骑着三轮车,带着马玉波送货,计算机送上门,还得帮人安装,需要一点时间。

邵玉清看着这忙碌的生意,不由得大为羡慕,说李云海同志,你这店里生意很旺啊!一台计算机卖几千块钱,一天就发大财了!

李云海又递了一支烟,笑道:“我这买卖,看着热闹,其实一台机器,除掉成本以后,我也就赚五块钱。”

邵玉清得知李云海是省个协的会长后,对他的态度又有了极大的转变,接烟的时候,微微起身。

这个小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显然出他内心对李云海的敬重。

在他看来,就算每台机器只赚五块钱,这生意也算得上不错了,一天不得赚个百来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好几千啊!难怪李云海能在家里盖大房子。

转眼到了中午,李云海请邵玉清他们下馆子,吃了个饭,然后带他们到附近的旅社办理入住手续。

邵玉清他们是来出差的,有乡政府开的出差证明,他们本人也带了工作证和刚办不久的身份证。

在办理入住手续时,邵玉清跟前台说要两个最便宜的通铺。

李云海说,通铺太吵了,来个双人间吧!说着他掏钱帮忙付了两天的房费。

邵玉清连声道谢。

李云海送他俩到旅社房间,说道:“邵领导,你们先休息。我回店里做事了。”

送走李云海,邵玉清不由得感叹:这个李云海,真讲情义!

和他一起来的同志笑道:“邵领导,你真有面子,在省城也认识这么大的老板,还主动帮我们付房钱呢!”

邵玉清也有点飘飘然,觉得李云海的确给了自己大面子。

却说李云海回到店里。

林芝跟他说道:“我问过我爸了,省里去年的确有过扶贫的文件。不过资金还没有到位。”

李云海怔了怔,问道:“你是说,是上面的资金,还没有发放到省里来?还是说省里的资金还没有发放下去?”

林芝无奈的摇头:“这里面的事情复杂得很,但凡是涉及到钱财的事,都有办不完的手续。具体到哪一步了,我也没问仔细。”

李云海苦笑一声:“那邵玉清他们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林芝说道:“不一定,就得让下面的人来跑,反应情况的人多了,省里自然就重视,说不定拨款的速度就加快了。”

庄勇等人刚从外面送货回来,抽空出去吃饭。

店里不停的有客人进来,有来咨询的,看一看就走了,也有转了几圈之后,回来买计算机的。

刘燕不由得感叹:“要是天天有这样的生意就好了。”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四海商店在西州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生意变好也是意料中事。

然而,这种零售的小生意,李云海多少有点看不上眼。

他想做的是单位的采购单。

省里的大小机关、单位、大中专学校,各大高中,李云海都跑了个遍。

他一有空就在外面跑业务,名片不知道发出去多少盒了。

有些单位,他连着跑了四五趟也不赚烦,但这些单位的领导却烦他了。

李云海也不管别人烦不烦,该上门推销他还是上门。

做销售的人,听客户几句抱怨、几声驱赶,这都是常有的事。

李云海是个舍得下脸皮的人。

只要能做成生意,别人说闲话就说吧,反正也伤不到他分毫。

李云海有一个本子,上面记着省城所有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大中专学校的联系方式。

他知道哪些单位暂时没有采购办公设备的意向,哪些单位即将采购。他用打勾、打圈、打叉的符号来标注,具体的信息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明白。

株城五福商店的梁五福,每个月来进一次货,虽然卖的不算多,但好歹也是一条渠道。

李云海想着,等有空了,再到其他地级市进行一轮推销。

元旦这天,四海商店收获满满,零售出12台二手计算机,三台二手复印机,林芝还接了个两百多万的采购单。

第二天的生意就差远了。

一个上午也没有开市。

李云海照例是几个地方跑一跑,商业局那边有空就报个道。

自从上次大闹过一场之后,齐天成暂时不再对李云海发起攻击。

但他对李云海有了成见,两个人的关系不可能修复如初。

李云海也懒得理他,见着面就喊一声齐局好,他尊重的不是齐天成本人,而是对方屁股底下的职务。

省个协现在最大的事务,就是发展会员。

但这种事情,李云海并不亲自去做,而是交给其他工作人员。

因为最近天气好,耗材厂的建设进度加快了不少,年前可以完工。

工厂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装修,厂房、宿舍、办公楼,都只要最基本的装修,做起来也快。

年后开业肯定不成问题。

CCA的研发进展,才是李云海最操心的事情。

科研方面遇到了瓶颈,科研团队的技术人员广泛查阅资料,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了数百次的试验。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后,有四个科研小队,研制出了不同的样品,但这并非成品。

在试验中发现,自研的四种CCA,都存在不少问题,打印出来的文字,碳粉不够光洁流利,像是蒙着一层粉末。

感光体是显影设备中的核心部件,根据结构构成有正电性与负电性两种类型,墨粉要在感光体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上显影,需带有与潜像带有相反电性的电荷。

电荷调节剂正是起到改变墨粉的摩擦带电特性,并决定摩擦时的起电速率、使墨粉带电量分布集中,并使墨粉能完成复印和打印的作用。

CCA带电的稳定性、分散性、力度、热稳定性、环境稳定性、颜色。

这些重要的指标,只要有一个不达标,打印出来的文字就不好看,要么不均匀,要么脏兮兮的。

李云海想研制的是不含金属粒子的CCA,主要通过多羰基杂环化合物与芳香族醛反应制得。

CCA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性。

性能优异的CCA,在打印时荷质比总是可以快速达到理想的数值,且经过持久活化期后仍能维持良好的稳定性。

李云海要求研发团队,继续进行试验,达到完美为止。

他的要求很简单:一定要达到甚至超过东洋CCA的水平!

商业销售的竞争是十分残酷的。

一旦国产的CCA面市,东洋人不会坐视不理,他们擅长于打商业战,肯定会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国产的CCA。

如果本身的产品质量不过硬,又凭什么打开市场?拿什么和东洋人竞争?

所以李云海哪怕多投入几百万,也要等样品做好了再投产。

为此,李云海又追加了两百万的投资。

做科研很费钱。

其中最耗钱的就是科研设备,这些设备大多是进口的,随便一台都是价格不菲。

CCA的研发,要运用到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

这些材料的试验和研究,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

看似只研究一个电荷调节剂,其实还要研究好多种不同的新型材料。

李云海明白,做科研必须谨慎,必须稳重,不能操之过急。

但他还是不停的给团队施加压力,用高额的奖金,鼓励他们加快研发的步伐。

有压力才能激发潜力!

下午五点钟,李云海从省化工研究院回到店里。

一进门就看到邵玉清他们。

邵玉清今天跑了好几个单位,连领导的面都没见着。

李云海跟他说,你不要着急,这事情急不来的。

邵玉清说我是为乡里14个村的贫困户着急,这眼瞅着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这笔钱还在省里,等发到村里,还不知道要多久呢!每个贫困户能拿到几十块钱,也能买上几斤肉,几斤鱼,几斤瓜果点心,过上一个幸福年不是?

他又央求李云海:“李云海同志,你在省里人脉圈子广,能不能帮帮我们?我们在省城人生地不熟,也只有找你帮忙了。我们去找那些单位的领导,结果一个个都忙得很,连接见我们的时间都没有。”

李云海说,这事我帮你们打听过了,省里还在处理,可能还得一段时间。

省里现在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扶贫办。

相关的扶贫工作,是由政署在办理。

临近年底了,各个机关的事务工作也繁忙起来,只怕这扶贫的工作,一时半会没有人管。

李云海见邵玉清说得可怜,而且对方实实在在的是为乡里办事,也想帮他一把。

他寻思,这事找一般的人不管用,一般的人也管不了这事。

邵玉清可怜巴巴的望着李云海。

在乡里,他算是一个人物。

但来到省城,他才发现,自己连有些机关单位的门都进不了,好不容易进去,也没有人搭理你。

他知道李云海是省个协的会长,虽然并没有什么职级,但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他们在省城没有人脉,只能求李云海帮忙。

好不容易来一趟省城,不管事情办不办得成,总得见见哪个领导,得一句准信吧?不然他哪有脸回家乡?

李云海微微沉吟,心想这事除非去找林振邦,不然找谁都不管用。

可是他不会带邵玉清到林振邦家里去。

林振邦是领导,也是人,下了班当然要休息,用这种小事去打扰他们一家人,没有必要。

“这样吧,邵领导,”李云海沉声说道,“明天我带你去一趟省署,看看能不能办妥此事。”

“省署?”林振邦听了,便是一惊。

他们今天也去过省署,结果连大门都没有进去!

警卫看了他们的证件,然后问他们来干什么的?要找谁?

邵玉清谁也不认识,只说我们是来问扶贫款的事,具体要找谁也不清楚。

警卫说那你们走吧!

邵玉清还想说几句好话,求求情,想着先进了省署,再去找领导求情。

谁知道警卫不再理睬他们。

邵玉清他们只得灰溜溜的离开。

最后他们找到了民政部门,想着这事跟民政部门肯定挂钩。

还别说,他们找对了地方。

民政部门的大门,没有省署那么严格。

他们顺利的进入了机关大楼,但却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着北。

好不容易找着人,问明白领导的办公室朝哪里开,但等了半天也没见着领导,后来一问人,才知道领导出去开会了,今天一天都不在单位办公。

他们白白等了一天时间,连中午饭都没有吃。

现在听说李云海明天要带他们去省署,邵玉清苦笑一声,说省署门槛高,我们都进不去呢!

邵玉清的意思很明白了,他好歹也是一个科级干部,拿着工作证都进不了省署的大门,你虽然是省个协的会长,但你没有职级啊,你还能带着我们进省署的大门?

李云海也不解释,只是淡淡的一笑,听他们说还没有吃中饭,便说我请你们吃饭吧!

他抬腕看看手表,知道林芝还没这么快下班过来,便先带着邵玉清等人,来到附近的国营餐馆,点了几个酒菜。

邵玉清和同事实在饿狠了,顾不得体面,大口吃喝起来。

那个同事喝了两口酒,忍不住诉起委屈来,说我们也是为了乡民的钱,才来到这省城,结果谁也不搭理咱们。

李云海只是劝他们喝酒,说你们先不要想这么多,吃饱喝足了,回旅社好好休息一晚,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解决。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有解决困难的办法。

吃过饭,李云海送他俩回到旅社。

邵玉清留他坐了坐。

两个人坐在旅社的窗口下,抽着烟聊天。

邵玉清感叹的说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我这乡干部,到了县城,还算是个人物,县里那些衙门我也随便进。到了市里,虽然级别低,但还是受人待见的,市署那几个大门,我想进也就进了。没承想啊,这省里——唉,说起来都是泪。”

李云海知道他们今天受了冷落,也觉得委屈,但这就是现实。

一个小小的乡干部,还是偏远地区来的,在省城谁会待见你们啊?

你们这是头一回来省城办事,等以后多来几次,你们也就习惯了。

他也说不出安慰对方的话,只道:“好好休息,明天我带你们去趟省署,不管结果怎么样,问问领导就知道了。”

邵玉清紧紧握住李云海的手,说道:“谢谢你,李云海同志,你真是个好同志啊!如果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李云海怕林芝来了,在等自己,又怕她饿着肚子,聊了几句便即告辞。

邵玉清送他到门口,关上房门,转身往床上一躺。

“邵领导,我们明天真的去省署啊?李云海他只是一个生意人,个体户,你信他的话,能带我们进省署的大院?”

“看看再说吧!难得李云海同志有这么助人为乐的心肠!实在进不了,我们再想别的办法。这样好了,我们上午去趟省署。如果进不了,我们下午再跑一趟民政部门。”

“那要是再见不着那些领导的面呢?我们一直在这里耗着啊?”

“唉!耗也不是个事!真见不着领导们的金面,咱们也只能早做打算,回家吧!”

第二更,求月票。

(sdingdiannn/ddk21947960/13976008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