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贪官

宋朝败家子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贪官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石小凡是不是歪理邪说这个不知道,不过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其实是不仗义的,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夺了柴家的天下。

然而赵匡胤又是仁慈的,他没有和历代皇帝一样。

夺了人家的江山就得赶尽杀绝以除后患,因为他怕会有人打着兴复前朝的名义造反。

赵匡胤并没有为难柴家,甚至还对柴宗训甚是礼遇、封柴宗训为郑王,赐予“丹书铁券”。

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宋朝的历代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大宋共存亡,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也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赵匡胤履行了作为一个帝王的宽仁本色。

纵观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没有一个帝王能做到如此。

满清那位自诩为仁慈圣君的康熙,在得知前明朱家皇子尚在人世的时候,将人家满门抄斩。

当初人面兽心的康熙还在嘚吧嘚的,若找到前明皇帝的后人,朕必当善待之。

结果有位遗落民间的崇祯皇帝第五个儿子朱慈焕,七十五岁高龄被揪了出来。

康熙不但没有实现对人家善待之的承诺,反而下旨将人家全家处死。

相比之下,赵匡胤可以说的上是大度仁慈的典范了。

虽然说夺了人家的天下,可并没有为难人家的子嗣。

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逝世,享年20岁,被谥为恭帝。

有人怀疑,年纪轻轻的柴宗训会不会是被赵匡胤偷偷弄死的。

这种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古人短寿者比比皆是。

上到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

许多皇家子嗣都是年纪轻轻的就夭折了,古人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多岁而已。

首先赵匡胤若是想弄死柴宗训,完全不必大费周章。

一来他不必等这么多年,二来也不必藏着掖着,干脆直接弄死,旁人也不会说些什么,毕竟成王败寇。

留着反而成了自己潜在的威胁,鬼知道后世会不会有人打着柴家的幌子,反了他老赵家。

再者说了,柴宗训死后,柴家继续享受朝廷给予的特殊待遇。

到了赵祯这一代,柴家受到的礼遇更重。

相反,在得知柴宗训病逝之后,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皇帝”。

扯这么多,石小凡无非就是想告诉耶律宗真。

你投降了我大宋,就和柴宗训一样,你虽然丢了江山。

可你不必为朝堂之事烦琐,也不必为争名逐利而操心。

你可以混吃等死,逍遥快活的做你的契丹王。

石小凡接着又道:“只要陛下肯投降,我们大宋便封你为契丹王。

在这大辽的土地上,你依旧是你的王。

只是,陛下不得拥兵。

由我大宋朝廷接管你们的军队,但陛下可保留你们契丹的政治。”

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橄榄枝了,你耶律宗真如果想掌权。

你依然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契丹依旧是你说了算,只是你不能在拥有军队。

耶律宗真犹豫了一下:“然朕依旧是亡国之君,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陛下杀身成仁也是亡国之君,我们大宋一统天下之心不会变。”

石小凡有些咄咄逼人。

耶律宗真沉默,无论如何是都改变不了亡国的事实了。

那么,他是就这么投降呢还是玉石俱焚呢。

如果自己反抗,史书上不过还是留下了亡国之君的名声。

如果投降,投降会不会是耻辱呢?

那个柴宗训,好像并没有谁说他什么。

世人对于柴家的评价,似乎也没有什么歧意。

难道说,真如这个败家子所言,自己做个混吃等死的契丹王。

这确实很诱惑,做了契丹王,耶律宗真依旧可以享受无极富贵。

更重要的是,他不必为政务烦恼。

他的子孙后代也和大宋的国运绑在了一块儿,只要在宋王朝的庇佑下,他的家族依旧可以繁衍昌盛。

看到耶律宗真犹豫,石小凡继续推波助澜:“陛下三思,大宋一统九州势在必行。

将来不止是你大辽,什么西夏、大理、吐蕃交趾,都会臣服与我大宋脚下。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只要陛下答应,臣保证,陛下的契丹王世袭罔替,朝廷也会如待柴家人一样。

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陛下依旧是契丹的王,您还可以继续住在您的皇宫。”

耶律宗真浑身一震:“什么,你、你的意思是说,朕还可以继续住皇宫?”

石小凡点点头:“只不过,陛下的皇宫该该上一改,唤做王宫而已。”

“陛下,万万不可。

皇与王一字之差,则为人鱼肉。

我大辽绝不屈服,臣等甘愿死战到底!”

右宰相耶律大智。

石小凡冷笑一声:“耶律大智,你之所以不肯降我大宋,恐不是为了一身忠烈,。

而是存有私心吧。”

耶律大智一惊:“胡、胡说,老臣一生为我大辽,有何私心之有。”

石小凡不理他,而是对耶律宗真说道:“陛下,耶律大智身为大辽国相,掌全国之财政。

然此人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陛下可知你大辽国库为何连年空虚,陛下可知你大辽赈灾粮草为何到不了地方,皆因此人与其朋党贪污所致。

此人甚至陛下若归顺我大宋,我大宋必不会饶过此人。

是以这厮,才力荐陛下与我大宋为敌。”

耶律宗真一愣,按理说确实是契丹百姓赋税沉重,国库不至于入不敷出。

偏偏这国库每年都是空空如也,要命的是,地方州县闹灾的时候,朝廷拨付的赈灾粮也是到不了地方就不翼而飞。

耶律宗真也曾下旨彻查过,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查无实据。

查来查去,都是查到赈灾粮已经拨付到地方,已经到了灾民手中。

可为什么到了灾民手中了,还是屡屡民变四起?

耶律宗真一直想不明白,此刻听石小凡这么一说,不由怀疑的看向耶律大智。

(sdingdiannn/ddk191477/102072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