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可描述

宋朝败家子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可描述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若要范讽来主持都水监,赵祯还算满意,只是有些担心的问道:“他能行么?”

石小凡打着包票:“怎么不行,臣将方法给他一说。他若是再不会,那就是猪了。”

败家子总是这么奇葩,赵祯想了想:“朕便信你一次,陈琳,你去传旨让范讽觐见。”

陈琳躬身退了出去,石小凡毫不客气的拿起桌子上那块糕点就要往嘴巴里塞。

赵祯一把夺了过来:“朕的东西你都敢抢,不怕杀头么。”

石小凡嘿嘿的笑着:“这里又没外人,在人前我什么时候有这胆子了。”

我?这厮连臣都不自称了。

赵祯并没有恼怒,反正文德殿没有别人,他倒挺享受这种平等的感觉。

“坐吧。”赵祯踢了张凳子给他。

败家子毫不客气的坐下,往嘴里塞了块糕点,然后又藏袖子里两块。

“给朕留点。”赵祯不乐意了……

这个时候的赵祯是放松的,自古帝王无朋友。他们也渴望友情,鬼使神差的,赵祯和石小凡成朋友了。

“你说的那大炮,真的如此神奇?”

石小凡拿起桌子上的毛笔,画了一张大炮的图片。

赵祯一看,登时脸色一沉:“下流!”

天啦噜,用毛笔来绘图,岂止是有难度,是非常之有难度。

石小凡画的这副大炮,一根炮管加两个车轮。偏偏这毛笔一点不好用,画出来的大炮似极了男人身上那不可描述之物。

石小凡一愣,看着自己画的那副图哈哈大笑:“陛下,这就是大炮啊。”

赵祯一惊,再看这幅大炮图,更是大怒:“胡说八道,此物搬到城墙上,岂非被人笑掉大牙。我大宋朝脸面何在,不行!”

石小凡摸了摸额头:“唉,陛下不是这大炮下流,是臣没话好,我再画一个给你看看。”

石小凡取过另一张宣纸,这次他没有客气,而是仔仔细细将大炮外观还有炮弹给绘制了出来。

“陛下请看,以铜为炮管,内装火药。炮弹带有引信,放入炮管后点燃炮膛引信。在火药的推力下,炮弹出膛打入敌方阵地,即可伤敌。”

赵祯听得云里雾里:“什么炮弹?”

“火药,陛下臣得先研制出来火药。有了火药,才能显示出其威力。火药的威力足以开山裂石,凡人之躯怎能抵挡。”

“休得骗朕,火药朕见过。世上怎会有如此威力火药,火药不过是能爆燃罢了。”

赵祯小时候是见过火药的,真宗宫里曾有炼丹师。那些道士就喜欢用火药来装神弄鬼,幸亏刘太后执政的时候觉得这些道士妖言惑众,将他们全部赶出了宫中。

不过这时候的火药威力极其有限,并没有爆炸之功效。

“陛下有所不知,火药若是配比得当,可有雷霆之威。臣还请陛下成立火药作坊,以备朝廷之所需。”

火药作坊,大宋朝专门研制火药而用。

赵祯却有些犹豫:“治黄加上边关军饷,国库钱已经不多了。许多臣子都上书说朝廷官僚体系过于庞大,朕开了一个都水监,若是再设一个火药作坊,恐有人反对。”

大宋朝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冗兵,军队成为政府招降纳叛、安抚起义民众的工具,势必造成军纪涣散,军队战斗力下降。导致北宋对辽国、西夏的军事颓势。

冗官,各级之间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相互牵制,但是文官制度的行政效率明显下降,巨大的官俸支出也造成财政负担。

冗费,由前二者导致,在加上每年向辽国和西夏缴纳的岁币,是财政问题雪上加霜。

这三者对北宋的影响,历史学家一言以蔽之,“积贫积弱”。

如何解决三冗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石小凡也并未向赵祯提出过此事,今日赵祯这么一说,石小凡干脆便提了出来。

“陛下,臣有句话已经憋了许久了。咱们朝廷官员体系众多,反而办事效率更为低下。再者官员之前互相推诿扯皮的事屡见不鲜,还有就是光是官员俸禄朝廷就开支巨大,陛下应该想想办法裁撤官员。有德者居之,无能者裁撤。”

赵祯心中一动,石小凡这话正是说中他的心坎:“朕又何尝不知,可裁撤官员做得好,朝廷和百姓减轻负担。做不好,会生内乱。”

石小凡默然,确实如此。盲目裁撤必然引起官员反弹,他们会懒政怠政以对抗朝廷。再者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若没有一个统筹的计划,贸然裁撤官员并非上策。

突然石小凡灵光一闪:“臣倒是有一主意。”

“你又有什么鬼点子了?”

“陛下何不将官员调到都水监,或者火药作坊。”

赵祯一怔,不由得大喜起来:“你的意思是说,将京中多余的官员,全部调到都水监和火药作坊去。这样既解决了人员配置问题,又可以使朝廷官员体系瘦身?妙策,妙!”

石小凡点点头:“没错,先将京官裁撤,发往都水监治水去。咱们先在京城试点,若是可行,陛下再颁布诏书,全国推行。一来都水监可以解决百姓各地兴修水利问题,而来冗官政策也可以得到遏制。”

“冗什么?”

“冗官,就是官员体系庞大的意思。”

“三冗”为林大钦指出。嘉靖十一年二月林大钦赴京参加会试,被录为第十二名进士,是年三月参加廷试。《廷试策》中直指时弊,指出“昏混衰世之政”可概括为“三冗”,即冗员、冗兵、冗费。

“三冗”局面出现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为加强君主**中央集权而采取诸多措施导致的恶果。为了保证中央的绝对权力,就要对地方的权力进行削夺,为了避免直接削夺带来的矛盾。

北宋政府采取了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僚职位的方法以实现权力制衡。这样的结果是地方上十羊九牧,增大了国家行政成本。人增加了,费用也就增加了。唐代府兵制在宋代不再实行,改为招募。这样扩充了兵源,但也相应增加了成本。

赵祯一听:“冗官,这词用的不错。”

这时一名宫女端着点心来到文德殿,她将点心放在桌子上,赵祯也没在意。

突然那宫女看到桌子上石小凡画的那不可描述之大炮,“啊!”的一声大叫,慌忙捂住了眼睛。

赵祯和石小凡一惊,抬头一看,这宫女不是别人,竟正是赵嫕。

(sdingdiannn/ddk191477/101539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