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四百二十章 谏言

宋朝败家子 第四百二十章 谏言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

宰相并不是一个官名,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

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

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

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

“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是以,光是赵祯一朝,位列宰相的人数便达二十三人。

此时年迈的王曾、李迪还有吕夷简,以及新晋提拔的范仲淹,四人为正副宰相。

而号称‘计相’的三司使,自从石小凡挂了这个职务以来,就成了虚衔。

是以张尧佐一听张贵妃这么一说,登时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我理应与朝中各位相公共同商榷,娘娘权且放心,臣就是豁出性命,也断然不会让陛下将一个青楼歌伎纳入宫中。”

张尧佐义愤填膺,这种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以死纳谏,这可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大好机会。

搞不好将来史书会留上这么一笔,帝欲招歌伎入宫为妃。陈尧佐率百官以死谏言,帝遂罢。

想到这里,张尧佐登时兴奋起来:“我这就去找百官们商榷,娘娘权且宽心。”

第二日早朝,一大早,张尧佐就拉着吕夷简、李迪还有王曾范仲淹等众臣在宫门外说与此事。

群臣一听,登时大惊失色,这下炸了锅。

这是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践踏,是国羞,是奇耻大辱!

吕夷简只听得心惊肉跳,他拽过张尧佐:“老张,此消息可确切?”

张尧佐感觉自己膨胀了,这么多年他终于在百官之间找到存在感了:“我昨日刚从贵妃娘娘那里出来,千真万确。昨日皇后娘娘亲率后宫跪在文德殿,陛下都不为所动。”

枢密使八王爷赵元俨一听大怒:“官家怎地如此糊涂,他这样做对得起列祖列宗打下的万世江山么!”

就连范仲淹也是大吃一惊:“我每日入宫启奏,怎地从未听陛下说及过此事?”

年迈的王曾久未上朝,不想今日竟然也来了:“这种事陛下怎会跟你提及,陛下这是想瞒着咱们,想生米煮成熟饭先把那妖女纳入宫中,然后再告知我们。”

李迪大急:“那还等什么,咱们快快入殿。今日之事非同小可,社稷危矣,我等定要同心合力才对啊!”

群臣纷纷点头,吕夷简站出来说道:“诸位诸位,陛下如今要铸下大错。我等身为大宋臣子,君王失德便是我等之失,咱们同僚之间有的难免有些间隙。可今日关乎社稷伦常,咱们定要摒弃前嫌,万万不可让那妖女入宫污了后宫!”

群臣纷纷振臂大呼:“对,我们绝不能让陛下纳那歌伎!”

垂拱殿的执勤太监们有些纳闷,往常早朝的时候,群臣早就早早的集结到殿外等候了。

今日这是怎么了,怎地一个人都没有,发生什么事了?

赵祯一大早就收拾停当了,他带着陈琳入殿的时候不由得大吃一惊:“发生何事了,人呢?”

偌大个垂拱殿居然空无一人,一个臣子都没来。

一名太监慌忙出去看了看又奔了回来:“回陛下,他们来了。”

垂拱殿殿门大开,这次群臣不是位列两班的分批进来。而是一齐举着笏板,径直走到大殿中央。

赵祯大吃一惊,心中暗叫不妙。

果然文武百官都到了以后,他们齐刷刷的跪了下来:“陛下万岁,臣等该死!”

臣子是不敢直接骂皇帝的,皇帝犯了错都是臣子的责任,于是他们跪了一地先骂该死的是自己。

赵祯心里有些没底:“诸、诸位卿家这是作何?”

前面吕夷简跪地道:“陛下不顾江山社稷,竟然要纳一个青楼歌伎入宫,臣等愧对先帝,愧对朝廷,还请陛下悬崖勒马,将那妖女送出东京城!”

群臣伏地:“臣等请陛下送妖女离京。”

张尧佐有些不爽,这是我挑的头,你吕夷简个大嘴巴怎么成你的功劳了,这话应该我来说的。

虽然恼怒,张尧佐却是无可奈何,毕竟吕夷简是宰相,人家有最先话语权。

赵祯心中千难万难,群臣齐声发难,看来此事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

“如烟姑娘虽然身在青楼,然出污泥而不染,一直都是清白之身,朕让她入宫何错之有。”

“陛下,陛下如此顽固不化,对得起列祖列宗么?”赵元俨直言呵斥。

赵祯一惊:“八叔,连你也这么说朕。”

“臣只是为了祖宗社稷。”

赵祯不禁暗暗怒气:“又是社稷,朕听够了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为什么朕就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人,今日不管你们如何说,如烟姑娘朕都纳定了!”

此言一出群臣大哗,有人开始捶胸顿足,有的嚎啕大哭。

这也难怪赵祯愤怒,从他登基为帝一来,他看上的女人就没有得到过。

赵祯初登基时由刘太后听政,他看上了并非官宦却富有钱财的王蒙正的女儿,曾向刘太后提起过此事。

但刘太后根本不予理会,说这个王姓女子“妖艳太甚,恐不利少主”,硬是将这个“姿色冠世”的少女许配给了刘美长子刘从德,这一许配极大地伤害了赵祯。

而当时刘太后想为赵祯挑选皇后,有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郭氏也就是现在的郭皇妃,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

当时赵祯一眼就相中了张氏。本来皇帝选中谁就可以立为皇后,但赵祯的意愿再次遭到太后的阻挠。原来,经过太后审视,认为张氏不如郭氏。

在未与赵祯商量的情况下,便自作主张以张氏为才人,而册立郭氏为皇后。

这一决定又一次使少年赵祯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进而造成此后长时间内皇帝对正宫的冷漠,也直接导致了废后风波。

(sdingdiannn/ddk191477/101540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