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五百四十六章 杂交水稻(月初求票)

这是皇恩一村,年逾五十的武大郎跟石小凡介绍着他发现的那株野生水稻。这引来了无数乡亲围观。

众人一看是他们心中敬仰的小公爷,无不纷纷上前打着招呼。

这人太出名也不好啊,前呼后拥之下,石小凡尴尬的拱手抱拳与众人见礼。

狗腿子们只好围成一圈,防止哪个热情过头了的家伙窜过来对石小凡顶礼膜拜。

一个农妇上下打量着旺财:“这位小兄弟面善,在哪儿见过?”

旺财立刻半个磕巴不答的回了过去:“没见过,不认识,也不面善。”

农妇这才缓缓走开,不过对还是时不常的回头打量着旺财,似乎感觉有些面熟。

旺财当然认得她,自己曾经被小公爷戏耍,在这村头偷了之大鹅。这农妇就是那只大鹅的主人,当时旺财头上扣了个竹篮子,嘴里叼着个菜叶子,就是拜这几个农妇所赐。

农妇不认得了,旺财却记忆犹新。好不容易见过了一众百姓,老汉武大郎带着众人去了狼窝沟。

狼窝沟,城北一处小山沟,原来这里有一窝野狼而得名。

这里城春草木深,一条被乡民踩出来的小路蜿蜒曲折,往上有块巨大的岩石坐落在山沟中间。

岩石下面有个熏黑了的山洞,原来这里生了一窝狼崽子。因那母狼经常去村里叼鸡羊,被几个村民举着火把弓箭一窝端了。

沟底下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武大郎在前面领着路:“小公爷,小人不敢断定。可样子像极了您说的那种野稻,所以就着您来看看。”

“无妨,反正也闲着没事。老武啊,村民日子过得可还好?”石小凡问道。

一提这,武大郎脸上登时容光焕发起来:“咳咳,多亏托了小公爷的福。如今有了这大棚蔬菜,家家户户日子过得美着呢。我们呀现在都是一天三顿饭,不但吃得饱,还吃的很好。”

一天三顿饭,那是这个时代的富商大贾才有的待遇,平头百姓都是一天两顿饭吃饱都是奢望的。

在城北,皇恩三个村里。家家户户百姓都是小康水平,然而这毕竟是凤毛麟角。不是大宋朝所有的地方都像这里一般富庶,石小凡多希望将来有一天整个天下的百姓都如这皇恩村一般幸福。

只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有钱花,那也就不枉他穿越过来这一场。

“嗯,老武,你是怎么发现这颗野稻的?”石小凡又问。

武大郎脸上露出喜悦神色:“在大棚上工,家里有钱了,我就置办了几只羊羔。无事的时候我就牵着来放羊,是我家那白花羊羔发现的。这畜生刚要吃,我想起小公爷说过的话,就把羊儿赶开,这不让您来看看么。”

说着众人来到水边,武大郎指着溪水旁一株野稻说道:“小公爷您看看,是否就是这个?”

石小凡一喜,喊道:“来福。”

狗腿子来福从后面赶上来,从怀里摸出一个黄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个放大镜。

石小凡接过放大镜,仔细的观察着这株野稻。从外形上来看,这是一株雄稻无疑。

这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野生的雄性败育稻,这让石小凡大喜过望。

鬼知道这株水稻怎么会生在这里,或许是风刮过来的,也许是某只贪吃的鸟儿遗留在此地。

这是一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它们的花药细瘦,呈火箭形,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个禾蔸,是从一粒种子成长起来的不同分蘖。

石小凡惊喜不已,他让狗腿子们把这蔸不育型的野生稻连泥挖起,放在木桶里,叫了一辆牛车拉回去,并搬到试验田里栽好。

以这棵野生稻雄性不育植株为祖本,育成不育系品种,与保持系、恢复系配套,然后就可以制出传说中的高产量杂交水稻了。

“看好了,你们几个王八蛋,这株水稻可比你们的狗命值钱!”

狗腿子们不明白,一株破稻子有什么值得小公爷如此兴奋的,难道这水稻还能长出花来不成。

狗腿子们不知道的是,这水稻要是做出来,亩产一千多斤的产量在这个时代堪称逆天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百姓种植的水稻一亩地仅仅二三百斤,这还是好地。

换算算当时的主要粮食来看,战国前期亩产粟米205.8斤。到了战国后期亩产粟247斤。菽亩产232斤。

而在汉代,粟亩产281斤,豆亩产264斤。魏晋南北朝,维持着亩产3石的水平。

唐代亩产稍微好一点,334斤,这是指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宋代就有所降低,所有粮食平均亩产309斤。

元代为亩产338斤,明代是亩产346斤,清代亩产367斤。

当然这些记载的数字都有误差,这只是根据史书记载的数字粗略的估计。

城北的试验田石小凡有把握能让水稻亩产一千斤以上,试验田和真实种植产量是有出入的。

这杂交水稻一旦成功,普及开来的话,至少能让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翻倍,达到五六百斤轻而易举。

这是一场巨大的粮食革命,一旦成功,大宋朝的百姓就不会再为粮食发愁。

有了吃不完的粮食,还可以饲养牲畜,解放劳动力。还可以出口到契丹、西夏。

契丹和西夏发动战争的目的都很单一,吃不饱,饿的。一旦百姓丰衣足食,傻子才愿意打仗。

“老武,你可是为咱大宋立了一大功,你是咱们的大功臣啊!哈哈哈,老子将来研制出高产水稻,先记你一功。”石小凡哈哈大笑。

武大郎不明白,一株野稻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不过既然小公爷说了重要,那多半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看好这株水稻,谁要是弄死了它,老子砍了谁的脑袋!”

武大郎拍着胸脯:“小公爷放心,这水稻放在这田里,老汉我保证把它种好。”

这株野稻是连土球一起移植过来的,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不会死亡。

现在正是水稻授粉期间,石小凡尝试着开始实验。

因为不育系是自交不育的,所以,要获得亲本的后代,必须要和另一类水稻杂交,所得品种保持其自交不育的功能,称为保持系。

恢复系,即是和不育系杂交后恢复后代育性。

有点绕,简单的说,就是保持系与不育系所得的后代没有自花授粉的能力,所以还是保持系。

恢复系与不育系所得的后代有自花授粉的能力,所得的种子就是杂交水稻。

获得恢复系是通过田间自然选育,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并且加代培养使基因纯和,获得新的性状优良材料。其是否是恢复系,只要与不育系杂交,看后代是否可育即可。如果可育,即含有恢复基因,是恢复系。

如果后代没有紫花授粉的能力,即为保持系。

如果后代可以结实但是不多,那么称为半恢半保,可以通过与已经形成的保持系或者不育系多次杂交改造其恢保特性。

两系不育系和两系恢复系杂交,所产出的种子就是一般意义上农民所用的大田生产用种。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第三年就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杂交水稻种子。

但石小凡想用大棚种植,可以两季培育,也就是说,快的话明年就能培育出杂交水稻种子来。

ps:月初开始稳定更新,求**,爬**榜。

(sdingdiannn/ddk191477/101542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