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六百四十七章 蒸汽轮船

宋朝败家子 第六百四十七章 蒸汽轮船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一个吃了石炭就能如爱的魔力转圈圈一样不停旋转的蒸汽机,让赵祯倍感惊奇。

这种事,也只有在民间传说才有可能发生的神话范畴,败家子居然做了出来。

“哥,你想去看看么?”赵嫕问。

“朕许久未出宫了,去看看也无妨。”

宫门外,赵祯看到了石小凡的马车,于是问身边陈琳:“这车轮怎么回事?”

陈琳躬身道:“回陛下,奴婢也不知,想是驸马爷又做出了什么新鲜玩意儿吧。”

“嗯,你去告诉他,朕要做他的马车。让内府再给他配一辆,这车朕要了。”

当皇帝就是好啊,横行霸道,朕看中的就是朕的。

于是陈琳来到石小凡的马车前:“驸马爷,陛下想坐您的车,奴婢已经给您另备了一辆。”

赵嫕不满的探出头来:“为什么呀,不给,这是我们的马车。”

这是你们的马车,普天之下也就赵嫕敢说出这句话。石小凡掀开轿帘嘿嘿一笑:“这马车就是我献给陛下的,我们这便下去,有劳老陈了。”

陈琳施了一礼退了下去,赵嫕不乐意了:“凭什么呀,这是我们的车。”

石小凡拉着她:“回头我再让汤道做一个,陛下没做过橡胶轮胎马车,咱们不应该孝敬么。走走走,咱们换一辆。”

赵嫕不懂,石小凡却知道。如果这车里只有赵嫕一个人,她可以霸道的霸占着马车不给赵祯,毕竟是人家兄妹俩之间的事。

可是如果自己也在,只能把马车让给赵祯。因为即便是赵祯不在乎,有人告到杨太后那里去,自己就玩完了。

石小凡哄着赵嫕,换了一辆马车。车上赵嫕嘟着嘴一脸不乐意:“我哥就知道欺负你。”

赵祯坐上了这俩马车,旁边陈琳伺候着,登时大为惊奇起来:“这车,居然如此舒服。”

陈琳也是又惊又喜:“驸马爷做的东西向来都是极好的,陛下,这车做起来不颠簸也不晃,若是平地跑起来更是平稳舒服让人昏昏欲睡。”

赵祯“嗯”了一声:“确实舒服,朕先睡一会儿,到了再叫我。”

马车很舒服,赵祯睡得很香甜。有的人失眠,可坐在车上的时候反而更容易入睡。作为一个还算勤勉的帝王,赵祯近日很是疲累,到了目的地,陈琳也并没有去叫他。

直到赵祯醒过来才发现,石小凡他们已经在等着了。

然后他就听到了机器轰鸣声,赵祯一惊而起:“这是何物?”

看着赵祯操劳憔悴的脸,赵嫕心中一痛,皇帝有什么好。杨太后这个大西瓜,居然还猜忌小凡。

石小凡走过去施礼道:“陛下请看,这就是蒸汽机。”

赵祯大为好奇,他走到跟前一看,一个大锅炉烟囱不断的冒着白烟。几个工匠时不常的给锅炉填着石炭,在锅炉蒸汽的带动下,蒸汽轮在不停的旋转着。

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奇技音巧的东西,这让赵祯彻底的开阔了眼界:“小凡,此、此物只应天上有啊!”

石小凡臭不要脸的低声道:“没错,就是太宗皇帝托梦给臣,说是天上用的。”

赵祯一惊,不由得信以为真起来:“太宗皇帝还说什么了?”

石小凡摇了摇头,随即眼珠一转:“还夸了夸臣,说臣足够忠心,还说什么那些妇人之见让臣不必在意。太宗皇帝相信陛下,这个相信陛下不会亏待了臣的。”

呵呵,杨太后,让你猜忌我。好啊,互相伤害啊。没想到吧,我还有这一招。

石小凡的这一切发明创造,包括玻璃、火药、蒸汽,一切的一切都是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东西。

一个从小长在东京城的败家子,他是绝对不可能知道这些东西的。也没有人能够教授他这些东西,唯一的解释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太祖太宗在天上托梦与他的。

既然是托梦,太祖太宗何等英明,若非石小凡对朝廷忠心耿耿太祖皇帝绝不会托梦到这个败家子身上,唉,自己居然受了太后蛊惑去猜忌这个败家子。

看到赵祯犹豫,石小凡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得逞了。既如此,那就继续瞎扯淡吧:“那个,太宗皇帝还说,若是陛下能把尚方宝剑再赐还给臣,那就加倍好了。”

石小凡飘了,赵祯又不是傻子,他猛地转头看着石小凡,眼神冰冷:“嗯?”

这让石小凡吓得心中一惊,看来这事瞒不过他,好在自己脸皮厚:“这个,也许是臣记错了,太宗皇帝大概没说这句话,好像又说过,臣记不清了。”

“哼!”赵祯不满的瞪了他一眼,当朕是傻子呢,尚方宝剑还敢给你。你个混蛋玩意儿把个吕夷简吓得不轻,再给你尚方宝剑你还不得去掘人家祖坟去啊。

原本赵祯对于投资在胶县建巨船的事有所犹豫,要知道做这种万吨铁皮巨轮,耗费的几乎是半个国库。

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的新篇章。不过史料中却说郑和下西洋是耗费国力,得不偿失,以至于在明中后期再无下西洋之举。

因为下西洋动了文官集团的奶酪,所以文官集团才会大肆攻击。而实际上下西洋对于大明朝来说,不仅是弘扬中华文明的创举,在经济上也会带来巨大的利益。

郑和下西洋不但没有造成国家的财政困难,相反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永乐年间的下西洋,不仅国库充实,且贫穷百姓按照命令转卖货物,也有很多人因此致富。

永乐时期国家办了许多大事,如营建北京城、北征蒙古、南逃安南,这些举措并未造成国家财政困难。而宣德五年,国家并无大的动作,每年的财政却刚刚达到收支平衡。明宣宗也曾有重启下西洋的计划,为的就是增加国库收入。

下西洋于公于私,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下层手工业者和贫民,在经济上都有莫大的好处,那为什么却在一片反对声中不得不终止呢?这里面就有说头了,其实下西洋牵涉到明代文官集团的根本利益,众所众知,通过科举选拨出来的文官集团,其实就代表绝大多数商人资本家集团的利益。

赵祯想造巨轮出海的事,也同样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只不过百官暂时不知航海的用处,而石小凡又说的斩钉截铁信誓旦旦。如今赵祯亲眼目睹了蒸汽机的威力,有了这东西根本就不必用人力扬帆。甚至只要船造的足够大,也不必畏惧海浪。

“小凡,朕想让你去胶县,敦促你说的蒸汽轮船的建造。”

(sdingdiannn/ddk191477/101543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