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八百一十三章 犯忌名讳

宋朝败家子 第八百一十三章 犯忌名讳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这三个人并没有仗势欺人,反而乖乖的被掌柜的将一碗羊杂碎汤分做了三份。三个家伙也算厚道,虽然炊饼不要钱,可是三人仅拿了一个炊饼。

刘大锤将炊饼撕做三份,将两个大份的给了杜秀才和三角眼,自己手里握着一小块。然后他将碗里的羊杂碎挑出来给了秀才和三角眼,自己仅留了几片肉。

这让杜秀才和三角眼吃了一惊,三人又争执起来。

“大哥,你这是作甚。何故我和三弟吃肉,你喝汤?”杜书生问道。

“就是大哥,咱们结拜的时候说什么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把炊饼给了我和杜二哥,又把肉分给了我俩,你这分明就是瞧不起兄弟!”三角眼急了。

英雄多屠狗辈,这话说的还真没错。刘大锤翻着白眼:“我不爱吃羊杂碎,这玩意儿味重,你们吃便是。三弟个子小多吃点,我这碗里不还有几片肉呢么。”

“不行,要吃大家一起吃!”杜书生将碗里的肉又倒进刘大锤碗里,三角眼依样葫芦。

二人又把炊饼撕了一块,给了刘大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的,干了!”

“一碗羊杂碎汤,被你们整得热血沸腾的。”石小凡忍不住说了一句,他本想开口请客。可想了想自己,也是身无分文。

这兄弟三人面面相觑,刘大锤看了眼邻座衣衫华贵的石小凡,有些孱:“这位官人,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我们兄弟都发过誓的,仿那三国刘关张,誓把兄弟情来扬!”

杜书生摇头晃脑:“有难同当,福同享。”

三角眼:“兄弟三人情意长!”

“哎呀,我有些感动了。”石小凡假装擦了擦眼睛:“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位大锤兄弟看上了那乔寡妇。你呢,想追那乔寡妇,偏偏不得其法,还惹得那乔寡妇提着两把菜刀追了你三条街,是也不是?”

兄弟三人呆若木鸡了,这衣衫华贵的小子是谁啊。三角眼凑到杜书生耳边低声道:“我不喜欢他,这人会读心术。”

而刘大锤却对石小凡敬若天神,他竟然噗通一声对着石小凡跪了下来:“官人救我,官人可有良策让乔娘子喜欢我?”

;“嗯,我有。”石小凡点点头。

刘大锤大喜,对着石小凡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头:“官人若是能助我与乔娘子终成眷属,小人愿当牛做马!”

赵祯大为奇怪,这败家子什么事都喜欢去招惹。而且鬼点子层出不穷,他又揽这档子破事干什么。男欢女爱的东西,他也感兴趣?

实际上石小凡是无聊找乐子,刘大锤喜欢乔寡妇不假。这种幼稚的套路,听这三人说乔寡妇是个卖猪肉的。于是刘大锤也去卖猪肉,不但卖了,还专门把摊摆在乔寡妇对面。这还不算,还故意卖的比乔寡妇便宜。

石小凡一猜便中,这种事不可能是结仇。没人会傻到把自己赔死,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大锤喜欢的寡妇。

可喜欢又不会表达,为了吸引乔寡妇的主意,自作聪明的想了这么个搜主意。结果可想而知,刘大锤被乔寡妇提着菜刀追了三条街。

“走吧,六公子,咱们去帮帮这个大锤。”石小凡拍拍屁股站了起来。

作死是需要有限度的,在这莒州全羊馆里旁人都不认识他石小凡。他也就不敢再叫赵祯六子了,而是改口称呼六公子。

赵祯倒是不怎么在乎,要命的是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六子这个称呼。可赵祯不想去,这种无聊的事也就石小凡乐此不疲。

“咱还是去斗**。”赵祯低声说道。

石小凡耸耸肩:“没钱了,走吧,去看看热闹。”

众人出了饭馆,石小凡才从中和弟兄三人口中得知,这家羊汤馆是莒州人来京城开的。莒州,位于山东莒县,古国莒州的羊肉汤天下驰名。

尽管赵祯不乐意,还是被拽着去了。乔寡妇的猪肉摊就在不远处,石小凡招呼刘大锤:“大锤是吧,你想得到乔寡妇的欢心,你得英雄救美。这样,你听我吩咐,我跟你说...”

石小凡在出着馊主意,刘大锤却喜的连连点头:“好,好,好!”

赵祯却在打量着那个杜书生:“你是读书人?”

杜书生点点头:“在下正是。”

“学而优则仕,你何不去参加科考,博个功名?”

杜秀才尚未搭话,那个三角眼就一脸不忿的怒道:“还不是因为那狗官监考。”

意外收获啊,难道说有人科场舞弊?

“怎么一回事,跟朕、跟我说说。”

杜秀才神情落寞,自顾自走在了前面,似乎不愿再提他的这一段伤心事。

三角眼却叹了口气,低声道:“只因我杜二哥名讳上带了个亘,那主考官雷霆大怒,说我二哥犯了先帝名讳,没杀头依然是开恩。就这样,我二哥被除了名,这一打击,后来脑袋也就不怎么灵光了。”

宋真宗名讳赵恒,恒是汉语常用字,古字形有时候写作“亘”,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而杜书生叫杜亘,这么说起来,确实有犯忌之嫌。

早在唐代,政府就明文规定,居官任职也要避“家讳”,也就是说府号官称犯了家讳的,应该申请调任它官。这样一来,许多官吏因为祖宗讳的原因,不做某官、不任某职的事常常发生。

早已诗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贺想考进士,可是有人说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避家讳,李贺不应该参加进士考试。这些例子并不仅仅是出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因为当时的制度规定,如果贪官犯讳,要被处一年的有期徒刑。

宋代的避讳也是很严的,以前朝代只避七世先帝之讳,宋代却规定所有先帝的名讳都要避,而且如果帝王的名字是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都要避讳。这样一限制,要避免使用的字就实在太多,难免有记不周全的时候。

据说科举考试中,不论辞章写得如何美妙,才华如何横溢,就是由于不小心什么地方忘了讳字,无功而返、跟功名无缘的人还不在少数呢。

但真正要命的避讳还不是在宋代。虽然宋代避讳严,但总还算“有章可循”,多少代帝王的名字,读书人只要下点功夫多记死记,也还能够记得住,避得开。

好在赵祯还算开明,他沉吟了一下:“此等牵强附会,天下士子可还有出头之日?”

(sdingdiannn/ddk191477/1015449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