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九百八十八章 宝藏

宋朝败家子 第九百八十八章 宝藏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7 01:46: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石小凡眼睛滴溜溜乱转,他不在乎这些金银财宝。不谦虚的说,石家的家业虽不及这里的宝贝多,可也够他十辈子衣食无忧了。这些宝物,都是浮云。

至于那些兵器和铠甲,这些跟和自己没啥关系了。不过,听说大唐陌刀削铁如泥,石小凡想顺一把。

唐刀刀剑制作工艺繁琐,五代宋代都是常年战争,军备制造跟不上消耗,而宋朝统一中原以后,中国冷兵器只有变革发展,大量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的诞生并武装了宋军,豪壮的陌刀成为奢侈的战争器材。

宋朝战争的主要方向是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对付辽金的骑兵,长矛、斧钺开始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斧钺的大量装备从《武经总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证,斧钺的制作和使用技艺比陌刀要简单,对付骑兵同样有效,岳家军用“麻扎刀”“捉刀”“长柯斧”大破金军“连环马”,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永远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兵器,豪华的陌刀从此逐渐退出战争舞台,并且消失的极其彻底,是中国冷兵器的遗憾。

陌刀在唐代禁止陪葬,所以现存的陌刀极少。以至于到了后世,陌刀已经失传,但其运用原理还是屡试不爽的。一是集体作战,讲究团队合作;二是攻击点明确,就是对付骑兵,弥补马匹不足的弱点。

早在战国,秦军用一种超长的长矛,组成了类似古希腊马其顿的长矛方阵。明代中期的戚家军用的马刀就是专门对付鞑靼骑兵的,下砍马腿,上削人头,打得鞑靼几年不敢进犯。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有这么多陌刀,石小凡拿起一把陌刀来“陛下,好刀!”

好沉,这刀至少二十多斤,比石小凡个头还高,作战时用来砍马腿最是顺手。

赵祯对这些东西好像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李世民的良苦用心。古往今来,哪一个帝王不是想保江山万万年。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再怎么英明神武,传到了后世还真不定变成什么样。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江山万万年不过是说来好听的罢了,就像是陛下万岁一样,没有人真的能活一万年。

万一后世大唐亡了,要是宗室之中能出一个英明神武之辈。拿着这些宝藏,还有这些兵器,完可以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这宝库里面除了用来充作军饷的金银,更多的就是这些武器了。

赵祯一样一样的把玩着,有的铠甲是新造出来就运到这里来了。有的铠甲,上面布满刀痕箭痕,显然是曾经跟随某个大将南征北战过的。

造物弄人,直到大唐亡了,这批宝藏还是没能见天日。当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唐明皇李隆基仓皇逃出长安城,当时的他也没有来得及去挖掘这批宝藏。

其实当时李隆基面对的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来叛军已经逼近长安,即便是挖掘这批宝藏也未必来得及。二来,昭陵乃是龙脉所在,若是为了这批宝藏,挖断了龙脉那可是千古罪人了。

就这么一犹豫,长安失陷,李隆基带着杨玉环仓皇而逃。想回来撅宝藏也来不及了。后来的大唐王朝一代不如一代,宦官专权,藩镇拥兵自重。昭宗李晔急功近利,成为朱温傀儡以后,迁都洛阳,更是有心无力了。

如今江山轮流做,传到了赵家,到了赵祯这一代,这批宝物这才重见天日。

“小凡,把刀放下,这里的东西,不属于我们。”

石小凡一愣“不、不要了?”

“不要了,你缺这点钱么。”赵祯回头看着他。

石小凡摇了摇头“臣不缺,可、可放在这儿是不是太可惜了,若是拿来充实国库,岂不美哉。”

赵祯叹了口气“李世民有此远见,而我们太祖太宗皇帝,乃至于先帝和朕,为何都没有想到。这些宝藏既然不能为李唐所用,何不为我将来赵宋所使。”

石小凡一怔“陛下,您的意思是,也把这批宝藏留给后世子孙?”

“为什么不呢,李世民能想到的,朕怎么又能保证,后世会不会出个昏庸碌碌的后世之君呢。万一他也把我们赵家江山给弄丢了,朕又何尝不可以找一个明君东山再起。”

“陛下,这……”石小凡欲言又止。

“怎么,你有什么想和朕说的?”

石小凡摇了摇头“没了,只是,陛下,臣看着这么多宝藏就留在这儿了,着实不甘心。”

“这件事只有你和朕知道,朕应不应该杀了你灭口?”

石小凡浑身一震“三思啊陛下,这宝藏可是臣给您找到的。”

额,石小凡其实想说的是,这根本就是一件行不通的事。后世国都亡了,哪有事情会和你想的一样,大唐不就是个例子么。

再说,这事怕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可以得到这批宝藏兴复大宋。同样也会有人得到这批宝藏反了大宋,万一这些财宝武器没有落入到你们赵家子孙手里呢。

不过石小凡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就让赵祯怀着这个江山梦吧。

“走吧,朕还真想杀了你灭口。”

“陛下,臣想要这个东西。”石小凡指着那一堆金银财宝之中一个普通木盒说道。

赵祯一怔“这是什么?”

“不知道,听闻唐太宗李世民皇帝,把《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可梁国乱贼温韬盗了昭陵,并没有发现兰亭序的踪迹。要不臣打开看看,或许这里面就是。”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词条与众文人雅士会友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提笔赋诗,聚诗成集,即为《兰亭集》。王羲之为其做序,即为古今文墨之神迹《兰亭集序》。序中记录了兰亭的风景之美、集会宴饮之乐,又感叹于人生的洒脱超然。文仅300余字,但清俊飘逸、超然绝尘、有一气呵成之妙!

这盒子在这宝藏群里面备显突兀,而且,这是个盛书的木盒。如果石小凡所料不错,兰亭序必然在这里面。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千千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sdingdiannn/ddk191477/1015919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