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布衣小书生 > 第十一章 镇上见闻

布衣小书生 第十一章 镇上见闻

作者:残血凌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08 18:00: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天气渐暖,正巧休沐的凌云,方从外面跑回来,倍感身上活泛。

古往今来的家长,从不会忘记那句“多穿点”的至理名言。

对于凌云,那就更甚,大人穿两件他就得穿四件,生怕他生病感冒,以至于他瘦小的个子,肥硕的躯体,害得他走两圈就出了一身汗。

最让他难受的是,在这天冷时,他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洗一回澡,水要去河边挑,烧水费柴火。

每回凌云提出要洗澡的提议时,杨氏都会纳闷地说:“这不半个月前刚洗过,天还冷着呢,身上说是难受娘给你擦擦。”

好说歹说就是不让他洗澡,不仅是因为废水废柴,更主要的还是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一不小心又生病了。

不过自从他进了学堂,每天都慢跑去慢跑回,有时还会围着自家院子跑上几圈。

跑步,做俯卧撑,是他现在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因为这个年代没有发达的医疗,想要保持健康,就是要强身健体,毕竟生命在于运动。

也因他可不想成为那种,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只会风花雪月,摇头作诗的柔弱书生。

若是有机会,他倒想成为像辛弃疾那种书生,既豪迈又不失侠义之气。

要是能学武就好了,他对于电视剧里的武功可是迷恋得很呐。

将来若是有机会,定要好好搜寻武功秘籍,倘若成为武林高手,飞檐走壁,来无影去无踪,天地任逍遥,岂不快哉!

话说他现在的身体,自我感觉虽比不过大人们的强壮,但对比同龄人自觉不差。

只是不管他怎么说,说得情真意切,又或是天花乱坠,那怕是在她跟前做得几个她看不懂的俯卧撑。

杨氏到头来只两字-不行,害得他郁闷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他迫切地希望天气热起来,等到天热的时候。将水装在木桶里,放在阳光下暴晒,等到水温了,将就洗点温水澡也没什么。

毕竟他还小,在河边树林里偷偷躲着点洗,也没甚么尴尬的。

这下好不容易暖和了,杨氏看太阳好,终于愿意给他洗澡了。

原本想为了省水省柴火去河里洗的,毕竟现在的天气不冷,在河里泡会也不会着凉,但杨氏不肯,他也只能放弃了。

他家里是没有净房的,只是在墙根处搭建了一个简单小棚,其实就是个茅草屋,用茅草围起来的小棚,供他们平常洗澡所用。

凌云先是把浴桶拖出来,把水放阳光下晒,晒得温和了,再放点热水。

摸着水温,不凉了,准备开洗。因为他已经长个子了,浴桶是坐不下了,只能用毛巾擦洗。

一旁的杨氏方见他脱光衣服,一把撸起袖子便朝他走来了过。

凌云像见了鬼一样,连忙捂着身子往后缩,忐忑不安道:“娘,孩儿自己来!”

杨氏:你退半步的动作认真的吗?

杨氏漫不经心地看着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将他给捉了过来。

拿起桶旁边的巾,一言不合就往他身上搓,轻言浅笑道:“你自己洗不干净,娘给你搓,搓得又白又净的。”

“娘,孩儿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洗。”

凌云死死捂着身体,心惊肉跳的哀嚎,一遍遍强调要自己洗。

他身体虽然才五岁,但五岁也不小了,况且他成年人的灵魂。我的天,凌云欲哭无泪,尴尬得抠出三室一厅。

但不管如何东躲西藏,如何不愿意,到最后还是挣不脱杨氏的魔掌,以至于他整个人都麻木了,还是被她搓了个遍。

杨氏可不敢让他着凉,挫完就让大娃用大巾子给他裹起来,抱屋里头去。

虽说洗澡过程既痛苦又尴尬,使人啼笑皆非,恨不能捂住眼睛。

但洗完澡后神清气爽,精气神十足,整个人飘飘然,无比轻松。

冲完澡,恰巧他爹带着杨氏要去镇上采购。凌云想都没想,屁颠的就要跟着去,杨氏一贯是宠孩子的,便把他带上了。

镇上离他家大约二十里路,走路至少需要一个时辰多一点,倘若走运能遇到去县城的牛车,时间能减少一半。

因为路程遥远,又没有遇上车,凌云走累就让他爹背会,这样走走背背,就来到了镇上。

凌云向来少出门,本来对集市有点向往,毕竟还未见过,满是好奇。只是到了镇里一看,发现镇上集市跟他想象中有些不一祥。

原来平时大家说的“到镇上去买东西”,一般都是几个村里最大最富有的村庄每搁五天,大家都去那里赶集。

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人把家里屯的东西,带到哪里去买卖,久而久之,也就成了集市。

慢慢的开始有人在开店卖东西,开饭馆吃饭,开茶馆喝茶,最后这个村庄的人越来越多,美名其曰也就被村民称之为“镇”了。

其实主要的还是人流量,人多了,自然而然需求就多,有需求就有消费。

再结合当地的经济繁荣程度,以及村民们喜欢聚集在这,顺其自然的也就成了镇。

凌云一路看过去,虽说是镇上,但书店仅有一家。店里时不时有背着书袋,穿着长衫的书生停留。

凌云被他老爹拉着往盐店走去,他一双眼睛咕噜咕噜四处观望,尤为像个土包子进城。

一家三口,左买一点右买一点,不一会儿,采购完必需品的凌大山将他带到面馆。

面馆的斜对面竟然酒楼,为啥说是酒楼呢,原因无他,这酒楼实在相当气派,还是个二层建筑

此时虽然已过午饭的时辰,但丝毫不影响往里面去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这样的酒楼凌大仁和杨氏自然不会去吃,因为这里的一顿饭少则一两银子,多则十几两,委实颠覆了他们的消费观。

三人在面馆坐下,买了三碗阳春面,还给凌云加了一个蛋。

凌云在等面的时间,发现面馆的旁边是茶馆,茶客很多。

只见茶客们喝着盖碗茶,谈日常琐碎、论国家大事、报商业信息,凌云触耳倾听。

只道是:来不请,去不辞,无拘无束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茶馆高台上,仅条桌一张、折扇一把、醒木一方、清茶一盏。

说书人先是向着前方抱拳躬身,随后吆喝道:各位父老乡亲,今个儿借贵方一块宝地,和大家说道说道。

有钱人就捧个钱场,没钱人也不要走,你就捧个人场,在这儿我谢谢大家咯!

果然是靠嘴吃饭的人,开场白就是一顿夸,听得凌云眼花缭乱。随即只见说书人惊堂木一拍,满座寂然。

话说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

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

……

“得了老头,张生的故事听得耳朵都起茧,你就不能换换新口味?”

台下一人大喊道,一人呼万人应。

“就是,就是,说来说去就这一两段,不是张生就是李生,剧情甚是乏味。”

“若是没有新故事就下来,莫要在上方丢人现眼。”

“就是,快下来吧。”

“下来吧…”

听到又是老套路,重复八百遍的张生,台下的茶客们满腹牢骚。

一反常态的闹了起来,对着台上的说书人冷嘲热讽,指手画脚。

“各位看官,切莫着急,容老朽仔细想想。”

看到台下人咆哮施压,说书人眉头紧皱,眼皮一跳,倒也不敢惹了众怒。

不然坏了名声,就等于断了生路。

“有了,各位看官稍安勿躁,且听我细细道来。”

说书人冥思苦想,终是想出了故事,舒了一口气,泰然自若道:

却道是,前朝一书生与花满楼一当红花魁相恋。

那日书生站在花魁面前和她说:“待我金榜题名时,十里红妆不负卿。”

花魁羞红了脸说:“当真?”

“若违此诺,便叫我死无葬身之地。”书生柔声细语,毫不犹豫对天起誓。

见书生情真意切,花魁心乱如麻,连忙捂住他的嘴,笑魇如花娇羞道:“哎,不需此重誓,我知你与他人不同。”

“知我者,雪儿也。”

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多时,书生便孤身进京赶考,花魁送他至船上,赠予他全部身家做盘缠。

两人依依不舍,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在岸上的她似水柔情,含情脉脉为他歌舞作别离,书生只道让她等他,许诺高中之日便是娶她之时。

……

时光荏苒,当书生当高中状元时,十里红状迎娶却是当朝太平公主。

那日花满楼偏房,搁着一封书信,信上写着:你半点朱唇万人尝,怎配我这状元郎。

那日,花魁便笑得诌媚艳丽,跳起了送书生离别时的歌舞。曲终,便纵身跳入夕阳湖。

有人说她为情所伤,被人抛弃,断了生得念头。

可当他人收拾她的遗物,发现那封信时,便明其原因。

可是书信后还有那句:又何妨,来生不做读书郎,定不将你来相忘,圣意难违,来世与你归故乡。

状元郎大婚之日得知花魁自杀的消息,也于大婚之日跳河殉情。

嗟乎!十里红妆九族亡,莫恨我这负心郎,如若来世再相见,半点朱唇尽我尝。

故应感人至深,后人为其作诗曰:

状元并非负心郎,写下此书泪两行

金榜题名十里妆,功成名就你在旁

奈何入得公主眼,自古皇权大于天

若舍公主取名妓,株连九族红妆亡

庭前折旧泪断肠,忘了我这负心郎

说书人说罢,有气无力端起茶杯润了润嘴,茶馆众人还沉浸在其悲伤唯美的爱情故事里,久久不能自拔。

凌云也听得起兴,杨氏瞧见自家儿子坐在那失神发愣,不禁推了他一把。

缓过神来的他,耸了耸肩,呢喃道:戏子本无情,痴情误终生。

吃完面后,他嚷嚷着要买些零嘴,杨氏最是疼爱他,便依了他,随后就回家了。

回家途中还算幸运,遇到村里从县里赶回来的周老汉,趁着他的牛车,约莫半个时辰就回到家了。

(sdingdiannn/ddk78900862/8599899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