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布衣小书生 >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左相致仕

布衣小书生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左相致仕

作者:残血凌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08 18:00:24 来源:顶点小说网

李承佑没有催促,气定神闲的喝着茶。

东方和看他比自己还要镇定,似乎断定自己会答应一般,不禁起了疑惑。

“李大人似乎胸有成竹?”

李承佑闻言笑了笑道,“大人可想知道?”

还真就那么回事。

“愿闻其详。”东方和点头道。

李承佑若有所思道,“大人为户部堂官,眼下户部已成为大乾官员避之不及的地方,最重要是圣上已经开始对户部不满,若是大人还不寻求办法解决亏空,圣上会怎么想?”

乾熙帝会怎么想?

这个不需要李承佑回答,东方和自会知道。

如若再找不到解决亏空问题,那么他势必要致士。

可是他又不甘心,说是恋权也好,想为大乾为乾熙帝排忧解难也罢,他都要做些事出来。

即使不成,也要尝试去改变。

眼下机会摆在眼前,做不做皆在他一言之间。

“好,既然如此,我答应你。”终于,东方和再三思量下答应了。

“明日你我共进退。”

“共进退。”

次日金銮殿内,李承佑将开海运一事道出,乾熙帝顺势询问群臣百官意见。

话说李承佑开口,将在场出了乾熙帝和东方和的百官下了一大跳。

论谁也没有想到李承佑会如此大胆,竟然想在海运上做文章。

“大胆!”突然一道呵斥声在大殿内响起,高安翔指着李承佑大骂道,“李承佑你竟敢在陛下面前枉自主张开海运,是何居心?”

“高大人,臣自然是忠心陛下,忠心朝廷。”李承佑丝毫没有畏惧,看向高安翔从容道。

转而环视殿内众人,最后看向乾熙帝道,“眼下国库亏空,陛下、群臣百官无时无刻不在冥思苦想,只为寻得一开源良策,以皆国库亏空之忧,微臣以为开海运便是最佳上策。”

“大胆,李承佑你简直居心叵测、胆大包天。”高安翔又怒道,看向乾熙帝,搬出大乾律法道,“请陛下速速降旨将李承佑抓起来,此人竟想擅自更改祖宗之法,其心可诛也!”

“祖宗之法不可变,臣等附议!”同意高安翔看法的官员纷纷附和。

只一瞬间,殿内大半官员已经站在李承佑对立面。

“都起来吧!朝堂议事,当畅所欲言!”眼看李承佑陷入危局,乾熙帝当前开口为其解围。

胡庆山义愤填膺道,“陛下,朝堂上允许畅所欲言,但并不是让有些人妄言,什么解除海禁商业年锐高达百万、干万,这都是蛊惑陛下的妄言,李大人如此大言不惭,居心叵测,实不该为我大乾臣子...”

李承佑借宋史据理一争道,“胡大人,在下所言句句属实,而且是有史可考,宋朝一代的史记便记录了当时海运的事实,胡大人若是不信,何不回去翻看宋史?”

“呵!”胡庆山冷哼一声,鄙夷不屑道,“宋时一朝已过去几百年之久,且不说宋朝是否真的存在,即使是存在,几百年之久的事情,既无考证,又无实据,怎可拿出来说事?”

“真不真臣暂且不议,且说宋时一朝文强武弱,对外战争连战连败,以至割地又赔款,这等羸弱的王朝,岂有军事武力保护海上航运?”

“天大的笑话,宋朝连外敌都打不过,还有军事力量用在海上?”

“陛下,臣以为史书上所记载宋朝海运,只不过是宋人编织出来的谎言...”

胡庆山短短的几句话,不仅反驳了李承佑,而且还否认了宋朝,同时还获得一群人的赞同。

李承佑只有东方和一个队友,任凭两人如何想要扭转乾坤,依旧没能被碾压的结果。

剩下唯一可能反败为胜的机会,就只有等乾熙帝站出来为他们表态。

只是眼下这种情况,乾熙帝显然不可能出声,支持更改祖制,必会被言官弹劾...

虽然乾熙帝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但对于双方的态度模棱两可,让大家看出了端倪。

散朝之后,李承佑呵东方和走在一起,胡庆山还不忘在一旁嘲讽。

“李大人真是胆大妄为,竟妄想更改我大乾祖制,幸好遇到陛下仁慈,没将尔等捉拿。”

话不投机,李承佑只是冷哼一声,之后也没有继续理会。

李承佑随东方和到了府上,坐下来商议对策,可是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太大,他们两人短时间根本无法扭转败局,不禁变得有些颓势。

凌云早早就在关注早朝的动静,这会也知道了朝议的结果。

其实不用听,凌云也知道是这么一个结果。

想开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也只是困境的第一步,往后或许还会有更大的困难。

“李兄,开海一事,看来是困难重重啊!”东方和长叹道。

今天的朝议,他事先已有准备,然而反对的激烈程度还是吓了他一跳。

“东方兄,凡是一朝之开创改革者,无不是历经万般磨难,才能取得一定成果,你我二人方才刚刚开始,更大的挑战和困难还在后面...成功了,必会名流干史...”李承佑没有因为今天的事感到泄气,反而愈发的兴奋,他坚信开创海运定会改变大乾当前的困境,届时如果成功,他们定会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想到这里他就感觉有无穷的力量。

“是否名流干史,在下并不看重,在下只愿百姓免于战乱,安居乐业...”相对于李承佑的想法,东方和更多是想到百姓,只要大乾能平稳运转,大乾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活下去。

第二天,开海一事依旧没有进展。

只是下午忽然传出左相王阳羽辞官的消息。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轰动。

最高兴莫过于何玉山,只要王阳羽致士,那么他将有机会登上左相的位置。

第三天早朝,王阳羽在朝上呈上了奏折,请求乾熙帝准许他致士。

乾熙帝夸赞了王阳羽这些年的功劳,最后还是答应了王阳羽的辞官。

当乾熙帝准许二字落下,饶是心思深沉的何玉山都忍不住激动。

王阳羽离开,左相之位必是他囊中之物。

(sdingdiannn/ddk78900862/819732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