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骂谁实力派呢 > 第311章 你就是个拍电影的,你懂个屁

骂谁实力派呢 第311章 你就是个拍电影的,你懂个屁

作者:胖一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1-28 03:44:50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11章 你就是个拍电影的,你懂个屁

《魏阳新电影火热,首日票房5000万 》

《暑期档再添“黑马”,《搜索》处境艰难》

《高能反转,《扬名立万》笑声的悲剧和七个失意的人》

《悬疑 喜剧,六大看点解锁魏阳首部导演作品》

《影坛新惊喜,从电视剧才子变成电影才子的魏阳》

《联合院线负责人:《扬名立万》的上座率仅次于《画皮2》巅峰》

《范…惊艳落泪,魏阳评价首创“破碎感”一词》

《糖嫣包场观看《扬名立万》,支持好友魏阳》

《……》

在《扬名立万》首日票房出来后,五花八门的相关报道充斥在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

有些是片方和宣发渠道联系的通稿,有些则是媒体乃至网友自发蹭热度和自来水。

一部电影的口碑和影响力,本身宣传和造势大多都是和引子,除非不计代价,不然大部分还是要仰仗其他媒体和普通观众和网友。

对于一部热映的院线电影来说,票房数据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还是口碑和传播。

口碑越好,越能吸引观众进影院。

传播范围越大,知道的观众基数越大,买票的人自然也就越多。

第一轮口碑自然就是影评人,其实现在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有能力的剧组都会找一些相关合作。

这样的情况下,不说好评如潮,但起码第一轮口碑不会被其他人恶意带节奏。

毕竟绝大部分的电影,除非是《逐梦演艺圈》那个级别,只要是想夸,总能找到一些优势和亮点。

第一轮合作影评稳住之后,基本上后续就是那些中立也就是没拿钱的影评人了。

这些人的评价,如果不拿对家的钱的话,相对要客观,不过也要看风格和喜恶。

比如喜欢恐怖的,就可能对喜剧不太感冒,讨厌魏阳的,也会先入为主拉低印象分,反之亦然。

影评人也是人,所以考虑口碑要综合计算,一部电影的评价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看比例了。

不考虑拿钱的情况下,夸多骂少,片子就可以看,夸少骂多,那就有可能是烂片。

影评人还只是小众,而且一定程度精英化和艺术化,他们的审美和要求同普通观众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豆瓣、天涯、微博等大众渠道的声音也不可忽视。

特别是豆瓣,不管这个平台槽点有多大,但确实是目前相对最权威的影视评分平台。

里面的大量资深影迷和普通观众,综合投票出来的评分,或许没有影评人那么专业,但总比区区几十个影评人更加客观科学且符合大众观感。

今年暑期档,目前表现最强势的三部电影。

票房最高的《画皮》在豆瓣的评分反而是最低,只有区区6分出头。

画质特效没毛病,剧情节奏却十分冗长,想说的东西太多,就导致电影太散,这也是导演乌尔善这个导演的劣势了。

这哥们技术和美术风格很强,但讲故事不是强项。

所以他拍改编电影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好主意,在保证原著框架的情况下,予以一定魔改,只要不放飞自我,效果都还算不错。

但要他自己拍原创故事,他就容易把人玩懵。

不管是《画皮2》还是《刀剑笑》,多少都带着一点故作高深的矫情。

从目前的口碑来看,《画皮2》虽然票房极佳,但口碑一塌糊涂,虽然还没被完全打入烂片之列,但比第一部差远了。

而陈大导的《搜索》虽然票房表现不佳,但更多的是题材原因,本身电影的质量不差。

豆瓣评分目前在7.3~7.5之间打转,在商业华语电影中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这也是自《霸王别姬》之后,陈大导十分少见的参与编剧却并没有迎来过多槽点的电影,甚至是争议程度最小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别看现在豆瓣评分不低,但当时吵得很凶,一度被不少人认为是烂片。

如今较之当年有了一些翻案,但口碑始终两极分化。

不像是《搜索》,这部电影虽然不惊艳,也谈不上经典,但大体口碑都是中上,算是一部大家比较认可的好电影。

《扬名立万》的分数也和《搜索》大差不差,开分7.6,之后一路到7.8,然后又降到7.6,上上下下大概就是这个区间。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分数有相当一部分是鼓励分和惊喜分。

《扬名立万》是魏阳的第一部电影,任何人对一个“初哥”,都是抱有一定宽容的态度。

发廊的小姐姐都不一定收钱,还可能等你几分钟呢,更何况是观众了。

你只要烂的不是特别过分,电影多少有那么几分嚼头,不至于让大家觉得被骗钱了,大家即便觉得质量平时,但很多人还是会给予鼓励和安慰。

魏阳虽然在小荧幕威名赫赫,但在电影圈并确实是个新人,稍有不足,大家也会给予成长空间。

更何况,《扬名立万》的质量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很多网友粉丝只是抱着支持鼓励和看热闹的心态看电影,没想到电影质量比预想的好多了。

面对意外之喜,夸奖和打分时自然也就大方多了。

可以说,惊喜分所占比例要大大的超过鼓励分,豆瓣影评讨论很多都是对魏阳这个电影新人的惊讶。

当然,有关《扬名立万》电影的讨论也有很多。

这部电影的优点很明显,极具鲜明的人物塑造和群像戏,光是每个角色分析一遍就得好几千字。

除此之外,悬疑线的前后逻辑自洽以及各种细节、挖坑乃至留白,都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连篇。

电影结束,分析夸奖是一方面,各种解读联想才是重头戏。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

《让子弹飞》当年引发的各种解读,产生的文章字数何止百万。

《扬名立万》自然达不到《让子弹飞》的高度,但双方的风格类似,非常方便观众进行再度创作和发挥。

抛开一些恶意解读和带节奏,魏阳没有拦着观众们发挥。

就像他之前说的,观众的解读有时候比创作者还要高明。

并且解读的越多,电影热度就越高,甚至能够加深电影的质量层次和经典程度,乃至让他这个编剧和导演都受到很大的益处。

魏阳个人一直有一个看法,那些讨论度极高的经典乃至神作,其实是由剧组和观众共同创作完成。

例如《让子弹飞》,以及杜琪峰的《枪火》和《黑X会》等作品,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新详解。

魏阳相信,剧组创作人员当时拍摄时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也相信很多细节和隐喻是创作人员有意为之。

但他也同样相信,有很多细节是剧组人员自己都想不到的,而是被观众网友过度解读和深入挖掘出来的。

毕竟创作人员再是天赋异禀,准备再多,也比不上无数网友几十年的研究。

甚至到最后,电影被逐帧逐帧的分析,每一块砖、每一道光、每一个眼神动作,乃至每句台词的每一个字,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并且还能自圆其说。

往往创作者本人来了,看到这些解读搞不好都会一脸懵逼——

我原来是这么想的吗?!

这不是魏阳夸张,魏阳自己虽然是文抄公,但也有很多情节是原创,上辈子还是资深编剧。

他是真遇到过很多次自己写的东西被人家解读之后,自己都懵了的情况。

不单单是他,几乎每一个创作者都能遇到类似的情况,包括那些知名编剧和导演。

这点魏阳还和宁昊、王胖子聊过,这两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也相信姜和杜不可能拍戏的时候想到那么周全,甚至很多所谓的解读和隐喻是互相冲突,这是创作者绝对不可能做的事。

但有时候碍于各种情况以及面子问题,不方便直说,别人要问当初是这么想的吗,最好的办法就是笑而不语。

“……这个电影实际上是夜莺的复仇故事,杀人凶手是夜莺,齐乐山只是他的助手 暗恋者,并帮忙顶罪。”

“甚至很可能这两位是地下工作者……三老其实是军统的白手套,所以才会有人来灭口……”

“电影剧组只是一个搅局的意外,最后几个人的死很可能是夜莺杀的……”

当天晚上的路演结束,范小胖看着豆瓣的相关解读,忍不住转头看向房间里泡脚解乏的魏阳。

“你当初写剧本的时候是这么想的吗?”

魏阳一愣,脸上浮现出神秘的微笑,不点头也不摇头,就是不说话。

这帮人太他妈扯了!

什么军阀财阀斗争还可以理解,什么为父报仇也能说得过去,地下工作者勉强也逻辑通顺。

但还有猜测齐乐山是军统杀手,爆炸是为了假死逃生,小达(吴景)是卧底,最终跟着走是为了杀人灭口。

之所以这么觉得,是因为小达表现的太傻,不符合吴景以往的杀伐果断的形象,应该是扮猪吃虎。

魏阳:“……”

我特么也还演过外星人呢,伱们怎么不畅想一下这其实是三体人入侵地球的阴谋?

魏阳已经学乖了,不管是有理有据,还是瞎鸡儿扯,随便你们怎么想,反正自己不回应。

有逻辑通顺的高能解读,那就是我魏阳牛逼,《扬名立万》日后说不定还能跻身经典。

没有营养的瞎乱猜想,那也和他没关系,他拍的是正规电影,别来瞎碰瓷。

进可攻,退可守,还是前辈们高啊!

(sdingdiannn/ddk11798241/1410276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