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婆家子嗣单薄,我一胞多胎了 > 第152章 出发去首都

婆家子嗣单薄,我一胞多胎了 第152章 出发去首都

作者:二月三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8 22:42:1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春晴不后悔,顾大姐是挺后悔的,老大老二学习是不咋地,但是闺女学习还可以啊,继续让她读书,至少读完高中。

没准也能给他们考个大学回来,那雪儿,明月,晓梅她们不都考了嘛。

顾大姐觉得她们能考,自家闺女也可以。

只是怪她,没让孩子继续读书。

后悔啊!

初三的时候,顾父顾母去了一趟大洼村,去的顾建华舅舅家,带着他们俩大孙儿长意长安去的。

这大孙女孙子考上大学了,这么好的事顾母想跟哥哥嫂子们分享一下。

顾父顾母年纪大了都六十多了,哥哥嫂嫂也肯定不年轻了,都老了,七十多了。

顾父顾母年轻分家那会儿,哥哥们帮了不少忙,所以顾母每年都会让顾建华带着礼去看。

今年她跟顾父俩人想亲自去,也是带了厚礼,一家买了袋奶粉,还有鸡蛋糕等软和的,老人能吃的。

坐自行车,长意长安骑着顾父顾母坐后面。

两个舅舅家几个孩子们也都分出来过了,顾父顾母去聊了会儿,说了一下几个孙儿还有苏荷这个儿媳考上大学的事。

顾母这次不是想炫耀,她是真想找个亲人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考上大学这么好的事,两个舅爷爷给拿了红包给俩宝,顾母让俩孙儿收了,这也是俩舅爷爷的心意。

她两个哥哥嫂子,晚年还行,没病没痛的,儿子儿媳们也都挺孝顺。

这就挺好的了。

亲戚也就几家,初三这天就走完了,从初四开始,苏荷就张罗着去首都的事了。

学校是三月份报到,但得提前几天去。

大家商量了一下,打算过完元宵节就走,路上坐火车花个三四天。

也差不多,二月底到首都。

按理说这么多人一起走不用家人送也没事,不过张晨要送晓梅去首都,两口子很腻歪。

唐泽旭这个恋爱脑就不用说了,也要送,孩子就由顾二姐二姐夫看着。

唐泽言也去,直接带着闺女去,苏荷知道唐泽言要干什么,这一家子去了是不打算回来了。

听雪儿讲,年前就给红星写了信,让他帮忙找找房子,这会儿房子已经找好了,这两口子真是速度。

不过有钱办啥事都好说。

苏荷想,等房子的事搞定之后,唐泽言估计张罗户口的事了,孩子跟着妈妈的户口,就他一人的户口也好迁。

这事唐泽言跟他弟弟唐泽旭商量过,唐泽言的意思,“要不你也一起走得了。”

“钱啥的也够。”

这些年倒买倒卖,赚了将近三万,他们三兄妹一起分,一人一万,妹妹还未出嫁,这钱由当大哥的唐泽言拿着。

弟弟的那边不好开口,所以这钱也是由他拿着。

但钱不是他一个人的,有需要的可以拿出来用。

虽然唐泽旭很想按他大哥所说的那样做,但是不行,这钱不能放在明面上。

他大哥这次去首都,在外人看来是拿着多年工作攒的钱,去首都租房子住,等着媳妇毕业。

而他和明月在乡下,钱是有点,但没有很多。

去首都租个房,他啥也不干,带着两个孩子,他岳父岳母得操心死,也不会同意。

而且他们兄弟俩,不干活守着孩子守着媳妇租个房子住,这像话吗?

所以就跟唐泽言说,“大哥这行不通,还是让我上班攒几年钱吧,至少明面上让我攒几年。”

是的,唐泽旭这个弟弟接了哥哥唐泽言粮库的工作,他这个知青算是回城了,城市户口了。

只是吃住还是在乡下。

因为家在乡下,他的一对儿女也在乡下。

晓梅公社的工作也由她弟弟红军替了,这两个有工作的要去读大学,工作就空出来了,让家人补上了。

唐泽言觉得他弟说的也不无道理,就没再继续劝,等房子的事搞定之后,他想着把户口弄弄,看能不能转过来。

户口转过来,工作也好说。

他总觉得,社会要跟以前不一样了,有可能未来会让老百姓自己做生意。

对于唐泽言一家要去首都生活的事,张晨很羡慕,他也不想跟他媳妇分开,他也想去首都。

只是现在啥也没有。

这个问题他跟他媳妇儿商量过,他媳妇儿说毕业了肯定不回县城了,要留在首都工作。

然后呢,让他在这几年攒攒钱,等她毕业了,工作了,把他户口迁过去。

除此也没有别的办法。

明月唐泽旭两口子聊的也差不多,也是让唐泽旭攒攒钱,等毕业了有工作了,把他户口迁过去。

他们一家四口就团聚了。

苏荷顾建华两口子也聊过这个问题,苏荷既然考了首都大学,那肯定是不会再回到村里了。

孩子的户口不用担心,跟着母亲走,主要是顾建华的户口和四位老人的户口。

就是苏父苏母顾父顾母。

他们去首都了,双方父母不可能留在老家,都要带过去首都养老。

所以聊了一下,也跟明月她们差不多吧,等苏荷大学毕业了有工作了,就让她三哥找找关系,把这五人的户口迁过来。

还有顾建华不是退伍兵嘛,又在警局干了十来年,看看能不能把他工作换首都来。

不然现在过去,家里没有工作的人,吃什么喝什么呀,倒是等苏荷毕业,就算顾建华工作不好调换,家里也有个人工作,每个月有进项。

日子不用过得那么拮据。

当然这是苏荷跟顾建华探讨的。

苏荷自己想的是,等过两年国家改革开放,就开店做生意赚钱,至于做什么生意,到时候跟家人商量。

也就两年时间了。

知道妈妈要离开了,俩小宝很舍不得,这些人一直睡在苏荷身旁。

“妈妈,你走了,几个月后才能回来啊?”妹妹长欢问。

苏荷抚摸着小闺女头发,“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

哥哥长筠问,“那妈妈过完暑假,你还走吗?”

跟孩子们分开苏荷也舍不得,不过忍一时分离换家人孩子们更好的未来,她相信孩子们长大了会感谢她的。

“妈妈也跟你们一样在上学,过完暑假得去学校读书,不过寒假的时候,妈妈又回来了。”

俩小宝又问,“那妈妈你要读几年书啊?”

苏荷,“妈妈要读四年。”

俩小宝算了一下,“暑假有两个月,寒假也有两个月,一年四个月时间可以见到妈妈,四年就是16个月,差不多一年半时间。”

“还有32个月见不到妈妈。”

“唉!”

俩小宝叹了口气,有点难过啊!

苏荷,“哎呀,妈妈上学的时候会请假回来看你们啊,给你们带好多好吃的,漂亮衣服,鞋子,玩具。”

“好不好呀?”

俩小宝,“好。”

“谢谢妈妈,妈妈我爱你。”俩娃一人亲了苏荷一口。

苏荷,“妈妈也爱你们。”

“睡吧。”给俩娃拍拍让他们入睡了。

没过多久就听见俩娃均匀的呼吸声。

小孩子入睡很快。

苏荷轻轻起身,给他们盖好被子,进了自己被窝,跟俩孩子睡觉她睡不舒服啊!

跟他们睡觉她只能平躺,然后双手必须搂着他们,不然不行。

双胞胎的烦恼,长意长安小时候也这样。

还是抱着她家建华睡觉舒服,腿啥的随便搭,把他当成人形抱枕。

“唉!”

刚进被窝,就听顾建华叹了口气。

苏荷侧头看他,“干嘛叹气?”

顾建华,“未来32个月见不到你了。”

媳妇儿要去读大学,顾建华很舍不得,他跟他媳妇结婚十来年,就新婚那一年分开过,从那之后,就没再分开过,一天也没有。

一直在一起。

现在要走了,他一时间很不习惯,心里难受的。

“哪有那么长时间啊,除了寒暑假,你也可以请假去看我嘛,我也可以请假回来看你们。”苏荷抱着他闷声道。

她也很舍不得她家建华,只是为了家人美好的未来必须要踏出这一步啊,其实也没啥。

人只是闲着的时候想然后难过,忙起来就没时间想也就不难过了。

“我去了首都给你写信。”

“好。”

很快到了出发的日子。

顾建华这个当父亲的,要送她们娘仨去首都,顺便跟三哥说一下他工作的事,如果能转就早点转吧。

好他们一家团聚。

顾建华觉得,如果工作能转,加上家里的存款,可以撑到他媳妇毕业了。

他退伍费加上这些年工资,有五千存款了。

还不算闺女儿子还有他媳妇高考拿的奖金。

省里给俩宝每人奖励了五百,市里是三百,县里一百,公社五十,村大队也给了每人二十。

这一人将近一千,两个人两千,还有他媳妇的,加起来一共两千五。

这钱由他媳妇儿拿着了,看在首都有没有花钱的地方。

大孙女大孙子要去读大学了,顾父顾母一人给塞了一百块钱,也给苏荷一百块钱。

苏荷,“爸妈,钱你们自己留着就行了,我们这有。”

顾母,“我知道你们有,但是这是我们当爷奶的心意,拿着,拿着都拿着。”

好吧,长辈们的心意,苏荷就拿着了,想着等顾建华回去时候给他,让他转交给顾父顾母。

一下子拿出三百块钱,苏荷想老两口小金库估计没多少钱了。

顾父顾母不止给了俩大孙儿钱,给明月晓梅雪儿三个外孙女也给了红包,只不过是五十。

一人五十。

考上大学了都是好娃娃。

晓梅明月雪儿几人就想着等暑假回家的时候,给姥姥姥爷多带点好吃的。

苏父苏母也给俩宝红包了,也是一人一百,当然苏荷也有。

苏父苏母觉得,老三老四不愧是双胞胎可太争气了,儿子先考大学,女儿后考大学。

“你二哥二嫂他们昨天就走了,海市比较远,路上要比你们多花几天时间。”苏母说起二儿子苏骁。

大侄女要去读大学,老二夫妻俩送闺女去学校了。

“孩子们都大了,苏眠今年参加高考吧。”

苏母问起。

苏荷算了一下,“对,眠眠比长意长安星燃小一岁,也小一级,就是今年参加高考。”

聊了会儿时间到了,要走了,苏荷嘱咐苏父苏母,“爸妈,你们有啥重活就叫建华或是我二哥来干,你们可别动手了。”

苏荷这个老闺女都36了,老两口也不年轻了。

苏父苏母,“我们知道,快去吧。”

他们两口子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年轻了,不会干那些重活,然后闪着腰胳膊腿啥的,给孩子们添麻烦。

还是先坐客车到市里,再坐火车到首都。

一群人浩浩荡荡。

背着被褥洗脸盆暖壶等这些东西。

苏荷娘仨就带了被褥,还有换洗的衣服,毛巾牙刷什么的。

晓梅明月俩人的行李也差不多,东西不是很多,倒是雪儿唐泽言两口子,一人手上拿着,背上背着,反正前后都带着。

闺女由她姑姑唐泽兰抱着了。

得亏诗意小朋友大点,四岁了,不像一两岁小孩那样不好带。

唐泽言雪儿两口行李除了他们本人拿着,在场所有人也都给拿了点。

除了顾梨。

顾梨也跟他们一同走。

只是她心情有点不好,一早上就拉着个脸,没有笑过。

起因是她娘就给了她一百五十块钱,她奶奶给了她二十,都不到二百。

到了首都她还要置办好多东西,钱根本就不够。

她看向苏荷,想着堂婶肯定有很多钱,光长意长安高考拿省状元奖励的钱就有两千了吧。

再加上她自己当了榜眼拿的钱。

肯定很多。

不知道她跟堂婶借钱,她肯不肯借,她也不多借,就一百,就借一百就行。

她有了钱就还。

不过这事现在不好提,人太多了,等到了学校,她再去跟堂婶说说。

一路客车上很不好坐,尤其苏荷还晕车,又因为是冬天窗户不能开,车厢内各种味道交杂在一起,闻得让人想吐。

好在她有先见之明,拿了几颗橘子,一路闻着,这样会好很多。

其实她宁愿坐驴车也不愿坐这个客车,太难受了。

到市里刚十一点钟,大伙也没休息,直接去火车站,买票坐车。

(sdingdiannn/ddk39614825/367057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