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120章 新学艰难

潜伏在大清 第120章 新学艰难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9 02:57: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张廷玉接着道:“只是今年用银子的地方多,去年征朝鲜的军费用去了五百多万两。”

“支付朝鲜族人搬迁及安家费用去了七百多万两,东海省修缮战时损毁设施用去了二百多万两。’

“黄河决口,赈济几个遭灾的省份又用去了三百多万两。所以岳钟琪大军只发了抚恤银子,还差着五百多万两的赏银,原想着从今年的进项里出。年后学部奉旨递到户部的京师大学堂预算,需用银三百多万两。”

“各省建学堂,原定是部里、省里各出一半。可是近日,已经好几个省的巡抚、藩台到军机处哭穷。一群油滑官儿,也不说没银子,只说眼下不能如数拨付出来,请求延缓学堂工期,这不是拐着弯儿的和部里打擂台?”

“不成,”乾隆道:“京师大学堂和各省的学堂,务必如期完工。从上到下,从京中到各省,本就有好多官员和士子不赞同废八股而开新学,去年秋闱还出了举子罢考,抵制新学的事情。”

“若再将学堂的工期拖到明年,岂不是更让他们看了现成的笑话?弄不好,今年的恩科还会有人罢考。”

“这事,决不能让省里这帮子琉璃蛋子给拖垮了,传旨给户部,省里原定建的学堂所需银子,户部出七成,省里出三成,让户部各省分司务必把银子按期足额拨付。”

“军机处再行文给各省,若今年八月十五之前,各省学堂不能如期完工,耽误了九月学生入学,巡抚、布政使各降一级!”

张廷玉道:“如此一来,两广的军费就更捉襟见肘了。”

乾隆道:“军机处发文给尹继善,今年的海关厘金不必再缴内务府,用作水师扩编的费用。”

“皇上,”弘昼道:“如果这样,内务府一下子少了这么多进项,怕是支应不下来。水师的军费是正项,定然少不得的。京师大学堂预算开支三百多万两,可不可以缩减些?”

“臣看过京师大学堂的图样,不仅规模空前,而且,太过奢华了些,似乎没有必要。”

“老五,”乾隆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并不是朕喜欢奢华,也并不为粉饰太平。还有更难听的,怕你是没说出来。”

“外面还有人传言,说朕花几百万两银子在园子里,建学堂是只是借口,为自己

扩建行宫才是真的。”

“这样的话,朕不屑一驳,你们是最知道的,朕两年都没去过园子了,这是几代皇帝都没有过的事,朕还会把几百万两银子花在那里?”

“知道为什么这个京师大学堂要花几百万两银子,建得这么奢华?就因为千百年来学的都是四书五经,考的都是八股制艺,读书人只会这个,不会别的了。”

“你要改了,他不会,觉得这好多年的四书五经白读了,一肚子怨恨,不敢明着攻讦朝廷,就拿那些学习新学的士子们发作。”

“什么离经叛道,什么儒门败类,什么斯文扫地,一个个屎盆子只管扣过来,弄得谁家要出了一个新学士子,就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朕就是要建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学堂,最初的几年,还要给学堂里的学生发月例,要让他们吃得比在家里还好,细米白面,顿顿有肉。”

“学成后,成绩优异的,直接放出去做官。让全天下的士子都以能考进这里来读书为荣!让有新学士子的人家都脸上光彩,就如同以前谁家有人中举了一样!”

“不这样做,怎能轻易改变千百年来的积习?朕实话对你们讲,为什么京师大学堂建那么大?不仅因为这个大学堂目前是全国唯一一所高级学堂,科目多,学生多。”

“还因为,朕给将来还要开办的京师女子大学堂预留了地方!大概你们都听说了,愉贵妃在翊坤宫里教了几十个秀女,那根本不是什么秀女!那是愉贵妃奉朕的旨意,培养的几十个女子学堂的先生!”

“自从劝女子放足的诏谕颁发了之后,放足的女子越来越多。她们行动方便了,不甘心只在家里下厨看孩子侍候男人,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下地种田,上街卖货。”

“将来女子还能做更多的事情,总不能一直都让她们都大字不识一个,当睁眼瞎子吧?”

在场的几人,除了吴波之外,都是吃惊不小。国家开办学堂,让女子来读书,这可是千百年未有过的事情,这真是有点耸人听闻。

好在允?已经退出了撤差,允礼抱病在家,弘昼和弘晓作弟弟的不敢深说,而且大家已经见过了皇上一项又一项的变革,虽然事前都是一片反对声,但事后屡屡证明他是对的。

讷亲新入军机,论身份比不了弘昼和弘晓,论资历更是比鄂、张二人差得远了,所以他抱定了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宗旨,吃不准的绝不多言。

见众人无话,弘昼道:“那内务府短缺的银子就没处找补了。”

乾隆道:“以前不是说过要把皇庄的地卖些吗,你这就和内务府商量着办去吧,不能再折价发卖,就按市价。”

“限制旗人生业的禁令不是已经取消了吗,正好让那些满肚子怨言的旗人瞧瞧,皇家都把庄子卖了作军费,办学堂,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臣遵旨。”弘昼说完,就不再言声。

因为是皇室内务,其他人不便插话,一时竟冷了场。刘统勋见了,便说起了自己的差事:“皇上,自打柳条边解禁,关内关外可自由往来。”

“朝廷又蠲免关外及东海省三年的钱粮,关内日子过得艰难的百姓蜂涌出关,这才半年的光景,已有不下千万人去了关外。”

“如今不仅奉天,连吉林、黑龙江都去了很多关内百姓,再加上迁来的朝鲜族人,关外人口剧增,相比之下,官府的人手却少得可怜。”

“有很多地方,原是无人的荒野,关内的百姓来了开荒种地,打井造屋,自然形成的村屯,竟然不知道该属哪府哪县。”

(sdingdiannn/ddk270742/14956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