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134章 四民之末

潜伏在大清 第134章 四民之末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9 02:57: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乾隆接着道:“朕还知道你以前积攒了一些家财,日子很是过得去。朕现在只问你一句话,想不想出来为国家效力?”

“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官员,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上可造福国家百姓,下可光耀潘家门庭。”

历史上的潘启,自乾隆三年在广州陈姓同乡的洋行里经理事务,因做人诚信,经营有方,深受陈氏信任,被委以全权。

后来陈氏获巨利携金归乡,潘启在乾隆七年自己开设了同文洋行,开始独立的承充行商。

他眼界开阔、敢为人先,秉持诚信服务的理念和务实开放的态度,深受欧洲各国商人的信赖,生意越做越大,逐渐积累起了惊人的财富。

乾隆二十五年,豪富的潘启被清政府选为广州十三行商总,是连续出任商总时间最长的洋商。

据当时一个与潘启做过生意的法国商人统计,仅潘家每年的消费就多达三百万法郎,约合四十万两白银,其资产不可详数,堪称富可敌国。因此,潘启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但对现在的潘启来说,这一切都是未知的,他现在充其量只是一个小有家资的洋行经理。

这时的中国还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重农抑商。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念被主流文化奉为圭臬。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的。

若不是因为生活所迫,别无出路,潘启也不会走上这条路。

他把皇上的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没有怀疑自己的耳朵,也不相信九五之尊的皇上会有闲心和自己一介草民开这样的玩笑。

他唯一的猜想就是皇上一定是误听了谁的话,极大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种事情可万万含糊不得,搞不好就犯了欺君之罪。

他本已稍稍松缓的神情一下子又紧张起来,忙道:“皇上,草民只是一个年轻孟浪之人,在洋行里做些杂事能力尚显不足,怎能入朝为官?误了朝廷和皇上的大事,岂不是犯了弥天之罪?”

“呵呵呵,”乾隆用轻松的笑声来缓解他的紧张情绪:“谦虚了,你不是个孟浪之人,朕自然也不是,若不是对你有所了解,也不会大老远的把你找来。”

“你不到二十的年纪,就敢驾船出海,三下吕宋,和洋人做生意。不惧惊涛骇浪,不畏海盗猖獗,朕取的就是你这份头脑,这份胆魄。”

乾隆换了庄容,语重心长的说:“这个国家,还有你,将来要做的事,要开千百年未有之先河,没有你这样的胆识,是万万做不成的。”

“看你也是血性男儿,胸怀抱负,就不要辞了。朕既然选定了你,你就放胆去做一番事业!年轻人做事,要的就是胆识魅力,经验见识需要历练才能出来,这其中纵有个一差二错,朕也都担待了。”

“只要你心存国家百姓,真心实意的做去,朕做你的靠山!一展胸中抱负,搏个封妻荫子,岂不快哉?这些日子你就随侍在朕的左右,待南巡过后,一道回京!”

哪个年轻人不是怀揣梦想?这时的潘启,已经让皇上的话说得心潮澎湃,血脉喷张,激动得满面通红,“腾”的起身伏地叩下头去:“草民谢皇上隆恩!誓当拼死报效!”

潘启辞出去后,弘晓请见,见过了礼,禀道:“皇上,因军机处的廷寄里面没说杭州的行在安排在哪里。卢焯问臣,臣不敢自专,所以前来请旨,是住在内行宫,还是外行宫?”

康熙六次南巡,其中五次到过杭州。前几次是将吴山脚下的杭州织造衙门改为行宫,后来干脆在孤山选址建了一个行宫,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到了杭州,就住在孤山行宫。

此后,杭州地方把杭州织造衙门称为“内行宫”,孤山行宫则称为“外行宫”。

乾隆道:“住外行宫,还有,你让人知会杭州织造,朕此次南巡一应花费均由内务府出,无需他们破费。”

弘晓听了,不禁笑道:“皇上,杭州织造上的银子不也都是内务府的?他们若有这个心意来巴结,不好驳回去吧?”

“这不一样,内府务拨付南巡花费是正项开支,织造上本没有这份银子。他们给朕花了一万两银子,就敢到内务府去报销两万,再到下面的商家店铺那里摊派三万。”

“圣祖爷六次南巡,有多少人在这上头都发了黑心财。各地官员争相巴结,自己没有银子,就到藩库里去借,结果弄得大小官员,亏空遍地。嘴上都说是银子用来支应皇上南巡花费了,其实花在了哪里,只有天知道。”

“你再传旨给卢焯及两江总督那苏图、江苏巡抚许容,朕只要地方上供应饭食,护卫关防,其他一概从简。”

“现在倒是极少有人敢挪用藩库的银子了,可是如果有官员借朕南巡之名勒索摊派,一经查实,绝不宽宥!”

“朕不花织造上的银子,也不需要他们巴结,吃了喝了人家的,将来不好开口说话。”

乾隆最后的话,让弘晓听得一头雾水,但又不敢问,只能领旨辞了出来。

当晚,乾隆睡在了芷兰的房里,抚着芷兰柔滑乌黑的秀发,他调侃道:“爱妃?”

“有话就说,少跟我这儿摆皇上的谱。”芷兰笑着嗔道。

在芷兰面前,乾隆从来都没有脾气,他温声道:“皇太后还没到,我们可能要在宁波呆上几天。既然出来了,就别让你那些学生闷在房里读书了。”

“那你要怎样?”

“每人赏五十两银子,明天都放出去,见世面去。”

“这……能行吗?都是女孩子……”芷兰有些担心。

“有什么不行?你的这些学生,将来就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如果连自己都解放不了,怎么去解放别人?”

“宁波这里市面繁华,商业气息浓厚,外国人也多,让这些孩子大胆走出去,逛茶馆,进酒楼,去戏园子听戏,去洋行里买外国货。”

(sdingdiannn/ddk270742/14956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