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332章 时也命也

潜伏在大清 第332章 时也命也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9 02:57: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所以在座的众人尽管心里还是觉得傅恒毕竟太年轻,是不是真的能挑起一省的军政大事还不敢断言。

但谁还敢再去触这个霉头,提出反对的意见。

见众人又都默不作声,既不说赞成,也不说反对,弘昼不能不出来说话了。

一来是要为皇上四哥圆下这个场来,再者他与傅恒去澳省一个来回,几个月间形影不离。

特别是在船上无事可做,几乎每天在一起谈天说地。

在对傅恒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他发自内心的欣赏傅恒的才能和学识,知道他将来必然是出将入相,治国安邦的人物。

“皇上,”弘昼这话明面儿上是对皇上说,其实是给众人听的:“傅恒虽然年轻,但素来做事稳妥,胸有大局,学问和见识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此番随岳钟琪一战歼灭了叛贼十五万大军,拿下了噶尔丹策零的人头,又在固勒扎城代朝廷主持了伪汗国的受降仪式。”

“此刻他在卫拉特蒙古诸部早已是声名远播,就由他留在固勒扎任北疆提督,不管是统领军队还是威服百姓,臣弟以为都再合适不过。”

见弘昼都如此说,众人不好再沉默,鄂尔泰道:“主子,奴才以为和亲王所言甚是。”

“皇上,”张廷玉也道:“和亲王言之成理,臣也附议。”

“好,那就这样定了,”乾隆道:“事不宜迟,昨日朕已经召见过班第,弘昼下去后命他不必再来陛辞,马上动身去兰州。”

“讷亲想着,散了会议之后将今天议定的事用廷寄发给陈弘谋和尹继善,知会他二人一下。”

“让班第到兰州见过尹继善后,不要多作停留,即刻去安乐城赴任。”

在以前,拟旨的差事多数时候都是张廷玉的活,鄂尔泰只是偶尔为之。

张廷玉能做三朝枢相,且荣宠不衰,也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六十岁之前除去精力旺盛,记忆力惊人外,才思也是异常敏捷。

经常是众人议过的事,皇上或准或驳,将自己的决策说出来,命张廷玉拟旨。

他从来都是不假思索,提起笔来酣畅淋漓,一挥而就,略吹吹墨迹就呈给皇上御览。

十回有八回皇上竟不作一字改动,立命誊写用印。

奈何本事再大的人也有老迈的一天,如今他已经年过古稀了,精力和头脑都大不如前了。

鄂尔泰倒是比他年轻几岁,但瞧着身子骨还不如他,经常病得七荤八素,能提着一口气坚持到军机处当值已是不易了。

所以现在拟旨和草诏这些差事都落到了讷亲的头上。

“讷亲想着,”乾隆道:“回头拟旨的时候告诉傅恒不必再随大军出征。”

“在固勒所城就地上任北疆提督,首要的抓好两件急事,一是按照新军制把军团建立起来。”

“二是马上把粮食种子撒进地里去,就明白的告诉他,也告诉班第。”

“除去南北两疆现有的粮食,朝廷只管在上秋新粮打下来之前饿不着他们,以后就全靠他们自给了。”

“尤其是傅恒那里,不光是北疆一省的人,将来要派到哈萨克三帐那边去的人总也要几十万吧!”

“让尹继善将这些人全都派到固勒扎去住下来,傅尔丹和岳钟琪他们扫平了一处地方,就得过去人把它占上,将地方上的事务都管起来。”

“这些人只要是住在固勒扎城一天,北疆省里就要管着他们的吃饭。”

“不管是北疆还是南疆,到时个哪个地方粮食不够吃闹出了饥荒,朕唯他们两个提督是问!”

“奴才遵旨!”讷亲忙道。

只几句话说完,年仅二十一岁的傅恒已经是从一品的提督,掌管一省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了!

总督加了尚书衔,也不过是这个品级,但若论起实权来,比傅恒这个提督差得远了。

总督手握数省的军政大权,听起来挺唬人,其实不然。

清朝实行文臣节制武将的制度,设置总督的目的就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统一事权,协调各省巡抚、提督间的关系,防止互不统属而导致遇事相互推诿。

但这并不意味着总督可以随意指挥提督辖下的所有军队。

朝廷对总督的权力也进行了极大的监督和制约,提督、总督、巡抚、总兵都有自己掌控的军队,称为“提标”、“督标”、“抚标”和“镇标”。

但这些军队都不是很多,视具体情形,从一个营到五个营不等,最多也不超过五个营。

每个营的人数也不一样,因为不是用于大战,员额从来都没满过,多的不过一、二百人,小的几十人也算是一个营。

总督除了能调动自己所属的督标外,最大的权力就是用自己的印信调动所辖各省的抚标、提标、镇标的军队。

这些兵力用来弹压地方,威吓百姓,清剿小股的匪盗是够用了,但再大一些的事情是做不来的。

真正要调动绿营的大军,提督自己说了都不算,必须得皇上特旨委任将军领兵出征,或是责成军机处或兵部下令才行。

在政务上,各省具体的事务都被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分管了,总督有过问的权力,却不可能事事参与,这就是所谓的县官不如现管了。

而傅恒这个提督可就大不一样了,直接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财税、法司,是真正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十足的一手遮天。

在座的人中,鄂尔泰二十一岁时刚刚承袭了佐领的世职,充任低等侍卫,熬到三十七岁才升到从五品的内务府员外郎。

直到雍下即位,他才时来运转,雍正元年被超擢为江苏布政使,那一年他已经四十六岁了。

刘统勋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当过编修,做过詹事,三十八岁才累迁至刑部侍郎。

这世事本就没什么公平可言,就是你傅恒再有学识、能力,若不是皇后的弟弟,能有这样的际遇和前程?

学识能力比他强的人多了去了,不也一样被埋没了?

哪个有机会随陈弘谋去欧罗巴历练?更不用想着随和亲王去万里劳军了,只怕是想上船当个侍卫都不够资格。

什么皇天不负苦心人,都是屁话!若是没有家世背景外加运气,你就是把心剜下来泡到黄莲水里,依然是个不得志。

(sdingdiannn/ddk270742/15788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