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660章 目瞪口呆

潜伏在大清 第660章 目瞪口呆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24 10:21: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一直在旁边看着,却并没有嘲笑他们。

这时,她走到那人近前,好心的道:“孩子,还记得家住哪儿不?不然大妈送你们家走吧!”

“别跟这儿晃了,按察署的巡捕一天不知道打这儿走多少回。让他们给拿住了,挨顿板子多不值?走吧!快走吧!”

那人被老妇人的话逗乐了:“大妈,您是把我们当成颠子了吧?”

“啊?”那老妇人看他们的言谈举止确实也没有一点儿疯癫之态,一时大惑不解:“那你们这……这……”她下意识的向脑后摸了一下。

“大妈,您还不知道吧?”

另一个年轻人“咕噜”咽下了嘴里的火烧,说道:“万岁爷金口玉言,已经下旨废除了《剃发令》!用不了几天就诏告天下了!”

“我们哥俩实在是热不过,这才提早把辫子剪了。您还真别说,这没了辫子真叫一个凉快!”

“啊!有这事儿?”老妇人瞪大了眼睛问道,显然是不相信他的话。

“大妈!假传圣旨可是砍头的罪过!我长了几颗脑袋?敢打着万岁爷的幌子跟这儿胡沁!”

“那……这是真的?可是万岁爷还没下诏,你们就……?”

“嘿!嘿!巡捕过来了嘿!”没等她说完,便听一个人小声的急道,像是好心提醒,又像是幸灾乐祸。

众人一齐扭头向西望去,果然见城门方向走过来一队巡捕,大概是见这里聚集了一大堆人,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他们明显的加快了脚步!

围观的人们纷纷向后退去,刻意的与两个年轻人拉开了距离,只有那老妇人没有躲闪,担心的眼神看看越来越近的巡捕,又看看身边的两个年轻人。

那两个年轻人却毫不在意,仿佛没有看见已经走到近前的巡捕,竟然走到了路边,一边向工地方向看着热闹,一边接着吃起了火烧。

巡捕们走到近前站住了,他们像看见了怪物一样,一齐盯住了两个年轻人的背影,那门帘儿般披散着的头发十分的扎眼。

最前面那个巡检模样的人皱着眉头看着,那表情就像是稀饭里吃出来一个苍蝇,要多腻歪有多腻歪。

正当大伙儿都以为这两个小子就要大祸临头时,那巡检却收回了目光,向着人群扫视了一遍,没好声气的问:“有事儿没事儿?”

见众人都不言声,他又道:“没事儿就都散了,别跟这儿箍成一堆挡住了道儿,爆腾一头一脸的灰,有什么好看的,散了散了!”

说罢,他竟然带着手下继续向东走去!

“诶?这……”在场的人顿时都目瞪口呆!

紧接着,所有的人都向那两个年轻人的背影投去敬仰的目光!巡捕们的态度无疑为他们刚才的话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天子脚下,达官贵人多如牛毛,有的是手眼通天的人,喝碗豆汁儿都保不齐遇上个贝勒爷,北京城里的百姓向来是消息最灵通的。

只要是养心殿里定下来的大事,除非是照例严守秘密的军国大事,或是有旨意不得外传的,其他的不出一、两天准保能传遍全城的大街小巷。

可这两个人却先于在场的所有人知道了这件大事,而且敢在榜文张贴出来之前把辫子剪了,显然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两个刚才还猥琐不堪的形象,一瞬间变得高大起来!

谷 那两个人却根本对他们不屑一顾,头也不回的看着工地方向,嘴里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的咕哝着什么。

“我操!还真是的!这么说以后不用梳辫子了!”

“不好说!毕竟还没看见顺天府的榜文,指不定怎么着呢?”

“就是,当年因为让汉人剃头梳辫子杀了多少人?这朝廷还是旗人的朝廷,能这么轻易就让剪了?做梦吧你!”

一个十六、七岁的后生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两个人的背影,轻声嘀咕道:“回家我也剪了!瞧着都凉快。”

“这么短的头发,十天半月就能洗上一回了,还费不了多少胰子,多好!”

受当时的条件所限,底层百姓往往一、两个月都洗不上一回头发,时间久了都粘到了一起,一股子酸臭味。

“你敢!”他边上的一个中年汉子“啪”的一巴掌打在他的头上:“你敢剪了,老子打断你的狗腿!”

“这辫子打从我爷爷的爷爷那会儿就开始梳了,有什么不好?”

他放低了声音道:“你瞧着那俩活宝的模样,僧不像僧道不像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你少他娘的给老子丢人现眼!仔细我扒了你的狗皮!”

围观的人真的猜对了,这两个年轻人确实不是普通百姓,他们是吴波吩咐手下派出来的。

今天一个早上,像他们这样的足足派出了一百来号人!

这倒不是乾隆的授意,是因为吴波已经梳了十年的辫子,他实在是受够了,一天也不想忍耐下去,恨不得一夜之间全北京的人都剪了辫子!

但他知道《剃发令》已经施行了一百年,这辫子不仅梳在了人们的头上,也长在了他们心里,很多少已经习以为常,以之为美了。

即使朝廷下了诏,事情怕也没那么简单,得想个法子才行。

昨天后晌,在奉旨去办本多忠良的事情之前,他特意提早出了门,绕道去了鼓楼东的顺天府衙门。

要想把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顺天府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这顺天府是极为特殊的衙门,虽然名为府,却与寻常的府治决然不同。

一般府衙的主官称为知府,官阶为从四品,只有顺天府和奉天府的主官称为府尹,是正三品。

但按制度正三品衙门使用铜印,顺天府却用着与总督、巡抚一样的银制大印。

一个府下辖的县很少有超过十个的,顺天府原来只辖宛平和大兴两县,康熙十五年,朝廷一次将京畿周围十九州县划归顺天府管辖。

它所管辖的州县有很多在直隶总督的辖区内,但顺天府尹却和总督没有隶属关系。

北京城垣之外地区的寻常政务归顺天府管,大事总督和府尹会衙办理,但京城之内直隶总督无权过问,全部归顺天府管辖。

(sdingdiannn/ddk270742/6672235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