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冯宝的决定

神都锦绣 第一百三十五章 冯宝的决定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有件事,冯宝他不知道,许爰的父亲回来了。

自从许爰伯父许光从“洛阳市署丞”位置上升迁至异地为官后,其父许平不得不忙于家族各项事务,平日几乎都不在家。

可是现在接近年底,该忙的事情也都忙完了,许平自然得回家休息一阵。他这一回来不要紧,许爰可就出不来了。

许家的事,冯宝哪里能够知晓,他兴冲冲地跑去找,结果被黄文(黄雅雯)告知:“许先生与家人外出走亲戚去了。”

人没见着。当然也算不得大事,在冯宝看来,不过是早一点和晚一点之间的关系。但既然来了“洛阳”,总不能就这么空手回去,他稍加思索,决定去把一件正事给办了。

“贵衣绣铺”位于“北市”,是城里名气最大的一间裁缝店,其东家姓程,冯宝见过一次,却没有太多印象,只知道此人在城中拥有店面数家,主要做布料、丝绸生意,裁缝店不过是其名下的一项顺带生意,并不受其重视。

好在冯宝只是想去大致了解一下,订购五百套成衣,需要多少时间和费用而已。

正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一个掌柜模样的家伙告诉冯宝:“四十天,别说五百件衣服了,就是一百件也做不出!更别说还需要在左胸部位绣字了。”最后还信誓旦旦地道:“本店做不到的事,整个‘洛阳’就没有哪一家能做得到。”

“那你说,四十天里,能够做几件?”冯宝把标准降得低得不能再低地问。

掌柜回答道:“量好尺寸后,购置布料,再加上需要绣字的那一部分所需时间,大约四十天内可以做八十件。”

冯宝是彻底无语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眼中极其简单的事情,怎么做起来会这么难?

冯宝不想留下来继续谈了,反正也谈不出个什么名堂,不如干脆离开好了。

如果这么无功而返,那就是不是冯宝了,更何况此事他答应过谢岩,再困难也得找出解决办法来。

冯宝决定去找几个熟识的商人问问,了解一下“洛阳”城里做衣服的行情……

结果不太好,商人们告诉冯宝“城里裁缝店其实自己并不做衣服,真正缝制衣服的人都是各家各户的妇人,她们人数不多,能够四十天做八十件,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城里几十万人,难道就靠这些妇人做衣服穿不成?”冯宝问了一个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商人们如同看怪物一般看了一下冯宝,然后道:“平民百姓都是自己缝衣服穿,大户人家都有自己专门做衣服的人,怎么可能会依靠那些妇人呢?”

冯宝终于搞清楚了——大唐人的衣服几乎都是自产自销式的,少部分专业裁缝也是被大户人家养起来了,难怪市面上布店多,裁缝店极少,根源是出在这里。

弄清原委后,冯宝即想到了解决服装问题的方法,他在市面上买了一匹浅青色的布,带回“卫岗乡官衙”后,叫来十几个人,让他们将布样剪成一个个小方块,分别送到有孩子需要进学的人家中,一方面统计准确人数,另一方面,让生员的家人按布样,去买布做衣服。

由于大唐文人的装束区别不大,所以冯宝也就没有规定什么款式了,他只提了两点,第一,二十天内将做好的衣服送到官衙来,他需要命人拿去绣字;第二,衣服的花费,乡里支付。

众人离开后不久,杨登突然走了进来,他一见冯宝就道:“校尉啊,刚刚有人给我送来布,说是让我自己去买布给娃做衣服,那是怎么回事啊?”

“不就是做件衣服,有什么难的。”冯宝随口说道。

杨登一脸为难地道:“娃儿来了可是婆娘没来,我哪会缝衣服啊。”

冯宝道:“去城里找人做吧,这件事,我也有没有好办法啊。”说着,他将自己去“洛阳”的遭遇说了一遍。

“好吧,也只能自己想办法了。”杨登颇为无奈地说了一句。

冯宝道:“行啦,你就别发牢骚了,凑合着吧,以后有机会再想办法好了,此事也不能一直这样,总得想个法子彻底解决才是。”

杨登知道事情也怪不得谁,只好起身告辞,临走时,嘴里还嘟囔着说了一句:“‘洛阳’这地儿,还不如‘武平堡’呢!”

“慢着!”冯宝突然大喊一声,吓了杨登一跳,他急忙回身道:“出什么事了?”

“你刚才说的是什么?”冯宝从座位上站起来问。

杨登被问的莫名其妙,反问道:“哪一句啊?”

“就是最后一句,提到‘武平堡’的。”

杨登以为自己说错话,回忆了一下,才道:“没什么问题啊,末将说的是‘洛阳不如武平堡’。”

“那你告诉我,哪里不如?”冯宝追问。

杨登道:“咱们在堡中,有高句丽妇人专门做缝缝补补的事,那不比现在强多了啊。”

“对极了,我说刚刚怎么听你提起‘武平堡’之时,感觉自己遗漏了什么,原来是那些妇人,高句丽妇人。”

杨登望着面带兴奋之色的冯宝,忍不住张口道:“校尉,那是‘辽东’,这是‘洛阳’,可没有高句丽妇人的。”

“那可不一定!”冯宝回到座位上坐下道:“你可记得警官曾经说过,现在的‘武平堡’今时不比往日,繁荣的很,商队带回来的消息说,那些高句丽妇人现在很富裕,许多还嫁了人。”

杨登完全听不懂,只好问:“那又如何?”

“派人去‘武平堡’,接一些妇人来‘洛阳’,我要开办‘制衣作坊’。”冯宝一语道出心中所想。

“啊!”杨登吃惊地道:“校尉,你没看玩笑吧?”

“废话,你看我像开玩笑的样子吗?”冯宝接着继续道:“乡里开支逐渐增多,不多找点挣钱的法子,拿什么继续建设?还有,警官答应了陛下,明年此时,那是要给陛下上缴十万贯钱的,有了‘制衣作坊’,好歹一年也能多挣个两三万贯钱。”

杨登闻言一脸惊愕地问道:“校尉,妇人们的缝缝补补,能挣那么多钱?这怎么可能啊!”

“生意的事你不懂,要是警官在他肯定懂。好了,等以后就明白了,现在你去替我把王决找来。”冯宝懒得解释太多,直接说道。

杨登还想再说什么,却欲言又止,转身离开房间。

功夫不大,杨登、罗汉易还有王决三人一起进来了。

或许是杨登和他们说了什么,罗汉易刚进屋就对冯宝道:“校尉,高句丽妇人可不能接过来啊。”

“为何?”

罗汉易道:“末将记得,当初都督府的文书里,曾有注明,她们是异族,不可以进入‘幽州’以南地界的。”

“我怎么不记得?”冯宝疑惑地问。

“此事千真万确,末将不会记错的。”罗汉易认真地道。

“那你说怎么办?如果没有那些熟手带着,办个‘制衣作坊’很不容易,难不成以后弄个衣服还像此番这么麻烦?”冯宝问。

“校尉,这作坊有那么挣钱吗?”王决小心地问道。

“当然挣钱了,不然何必派人去‘辽东’。”冯宝知道他们都有顾虑,只能细说道:“你们都知道,那些妇人如今专门为‘辽东’驻军做衣服,可以说,她们已经将警官教的方法发扬光大了,要是她们做一千套衣服,应该四十天足够了。你们不妨想一想,‘洛阳’附近有多少驻军?又有多少官吏和衙役?光是这些生意,每年可以挣多少钱?要是运气好点,规模大些,还可以接下更多地方官府的订单,那可是一笔大进项啊,否则我哪里会想到去‘辽东’接人啊。”

王决他们三个都不是笨人,马上全都明白了——冯宝是要利用高句丽妇人那又快又好的缝补方式。

可有件事他们想不通,为何当初谢岩能够教会那些妇人,现在冯宝却要那些妇人来呢?难道说,大唐的妇人们学不会?

当他们问起冯宝此问题时,冯宝回答道:“你们也不想想,都是妇人家干活,谁去当管事?还有,当初那些高句丽妇人是没得选择,必须得干,可现在呢?大唐的妇人们能不能愿意出来干活还不知道呢,要是不先依靠高句丽妇人弄出点样子来,你们觉得有谁愿意来啊?”

听完冯宝一番话,三个人都再无话说了,可是,高句丽妇人不能进入大唐腹地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四个人商量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冯宝最后忍不住道:“管不了那么多了,王决,你带五个人跑一趟,我以‘卫岗乡’的名义给你出具一封文书,向‘营州都督府’要十个人,要是他们不同意,你就给我自己想办法带十个人回来,大不了我和警官去请求陛下责罚,相信陛下不会为了一点小事难为我们的。”

王决他们三个商量后,也觉得皇帝陛下不会太计较,况且,都督府那边,多半也会同意,毕竟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而已。

既然意见得到统一,冯宝当即决定——王决亲自带五个人上路,以一人双马方式,用最快速度赶赴“辽东”,至于巡逻队的公务,则由杨登暂时代管。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2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