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

神都锦绣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由于在“杭州”抓获了一些叛军,谢岩已经知道“睦州”叛乱发生的大体原因,除了预料中的贪官污吏之外,“火凤社”这一明显带有宗教色彩的组织出现,着实令人有些头疼。

破除迷信,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哪怕千年之后,科学昌明之极,依然无法根除。

按照谢岩的理解,只有政治清明,消除贫困,才能够在最大程度内消除迷信活动滋生的土壤,再辅以教育,从思想上改变世人对于神明的认知,唯有如此,或许才能够彻底消灭乱七八糟的迷信活动。

那是一整套的系统工程,谢岩自问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他只能按自己的设想,先平息叛乱,而后在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中,去做一些调整,或多或少应该可以取得一些作用的。

大军一出“杭州”地面,谢岩立刻发布“平叛檄文”,告诉百姓们,朝廷派出五万大军平叛,不日将至,且在檄文中保证,只要没有参与杀害过官军、百姓的,一律不予追究。

与此同时,谢岩命令所属“羽林左卫”方进、赵贺胜部,展开拉网式清剿,以消灭小股零星叛军;刘愣子部则前出五十里,负责警戒和打探消息,

附近叛军听说官兵来了以后,蜂拥而逃,根本没有抵抗,但即便是如此,依然抓获了近五十名叛军。

通过审讯和甄别,其中参与过杀害百姓的二十四人,谢岩想也未想,直接命令就地正法,其余的却全都放了,并且明确告诉他们,朝廷派大军前来,不光是为了荡平叛军,更重要的是恢复秩序,并且帮助“睦州”百姓们发展生产,解决穷困问题。

不过谢岩也知道,自己的话能有多少作用,很不好说,“睦州”当地官府曾经的所作所为,令朝廷的公信力在这一带几乎荡然无存,而重建百姓的信任,却需要时间,得一步一步来。

根据被放走的叛军(其实就是当地农民)所说,“睦州”城破当晚,刺史等众官员大多弃城出逃,而且一直也没有找到。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谢岩派人通知刘愣子:“突前警戒和搜索时,务必关注和打听‘睦州’官员下落。”

谢岩可不是想要救那些人,而是想要用那些贪官污吏的人头,来平息百姓的怒火。

世上有些事情,总是非常巧合,而且还无法说清楚是何原因。

章哲,也就是齐家家主口中的“章老弟”,叛军首领章叔胤的亲侄,他没有在“杭州”落网,却被“羽林左卫”的人给抓获了,然而,一同被抓的其他人,都不知道他是谁,自然无法指认其犯下的滔天大罪,因此,又一次让其蒙混过关,居然被放了。

按理说,当初从“杭州”逃出来也算是命大,应该赶紧跑回“睦州”报信才是,可是这家伙自觉没办好叔父交待的差事,灰溜溜地回去太没面子,所以一直滞留在外,召集一些人马,想再去抢些物资回来,哪知道他找来的那些人,一见官兵,跑得飞快,直接就把他留给官军,若不是没有人认识他,只怕已经成死鬼一个了。

章哲还不想回“睦州”,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跟随叔父起兵以来,杀人、放火、抢劫,几乎想的出来的坏事他全都干过,那叫一个“痛快”啊!这一次去“杭州”,是他主动要求的,可不是为了什么正事,而是贪慕“杭州”繁华,去耍乐子去的,结果倒好,不仅事没办成,自己的几十名亲信也全都搭进去了,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回“睦州”,以后也就没法混了,所以,章哲必须设法找回面子,否则在叛军里,他也就没什么出头之日了。

初始,章哲听说朝廷派五万大军前来,那是真的吓坏了,可是在关押期间,他从守卫士兵的谈话里得知,这支军队是先锋部队,总数只有一千,至于所谓的大军在哪儿,到底有没有,他们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章哲听到了如此有用的消息,于是又一次决定不回“睦州”,得去找自己的好兄弟童文宝,让他率军赶过来,一口吃掉这只仅有千人的军队。

看守老兵的谈话,自然是经过安排的,倒不是谢岩有先见之明,知道章哲在其中,而是他先在檄文里夸大了自己的军力,以威慑叛军,又故意将实际军力说少一点,目的是希望通过放出的叛军之口,给叛军首领以误导,若是叛军真的主动来攻打,那可真是求之不得了,不来也就那么回事,反正没什么损失。应该说,谢岩只是用了一个常规小手段,他自己也没抱什么太大希望。

可章哲却不是这么想,他以为自己发现了很重要的事情,尤其他最后被释放的时候,又看到了军中堆积如山的物资,他更加坚信自己想法是正确的——消灭这一千人,夺取那些物资。

整个叛军之中,知道童文宝确切位置的人并不多,章哲恰好是其中一个。

诚如谢岩预判的那样,童文宝一直在“睦州”和“歙州”之间的山区里徘徊,他自“歙州”城外与陈硕真分兵后,原定计划是南下取“婺州”,然而行军途中,不断有百姓前来投奔,这人数多了,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粮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迫不得已之下,童文宝只能一边整军,一边四处去找粮食,故而始终待在那一带的山区里。

章哲找到童文宝时,已是十二月二十六,接近新年了。

“老弟啊,汝怎么成这幅模样了啊?”童文宝看见章哲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时,免不得吓了一跳,惊问道:“‘睦州’出事了?”

章哲道:“没出事,赶紧先弄点吃的,某家几天没吃热的了。”

老兄弟的要求,那必须得满足,童文宝二话不说,马上让人安排饭食,并准备热水,让章哲沐浴更衣。

酒足饭饱,洗漱更衣之后,章哲再一次出现在童文宝面前时,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

“兄弟,究竟出了何事?”童文宝问。

“别提了,说起来都是晦气事。”尽管是说了“不提”,但章哲依然将自己的“遭遇”详细地说了出来……

“既然逃出来,那就是命大!什么都别说了,在愚兄这里安心住好了,等日后有机会,愚兄再替汝报仇便是。”童文宝很有豪气的说着。

“多写兄长仗义。”章哲拱了拱手,随后却道:“兄长如今兵强马壮,为何始终留在此地?”

童文宝叹了一口气,而后道:“愚兄也是没有办法呀!如今,帐下有近七千人,光是粮食一项就足够头疼了,陛下(陈硕真)那里人马更多,消耗更大,也没有多余的粮食,至于‘睦州’,不仅要保证自己的粮食供应,还要给陛下运送军粮,也是没有多余的,愚兄逼不得已只能四处筹粮,只有等到拿下‘歙州’,才能缓解粮食供应情况。”

章哲知道童文宝说的是实情,这也是他来找童文宝的原因所在。

“某家此次逃离的那支军队,是朝廷大军先锋,人数不多,且物资奇多,只要能够夺取,问题都可解决了。”章哲道出自己的想法。

童文宝皱了皱眉,道:“眼看就要新年,此时出兵,合适?况且,存粮仅有二十天,若不能速战速决,那可就麻烦大了。”

“兄长想多了,虽说当日听说官军只有一千,但通常还有数量差不多的‘辅兵’,兄长你不知道,那支军队每天可是吃三顿饭啊,某家被关押的时候,也是每天三顿,兄长不妨想想,那得多少粮食啊?”章哲把自己遇到的情况又补充了一下。

“那——”童文宝有些动心,却又有些犹豫,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手上的七千人马,那是好不容易才聚拢起来的队伍,万一要是出了问题,“睦州”和“歙州”两边的军队,可就都成了孤军,那局面可就危险了。

可眼下现实的困难也摆在眼前,粮食不多,不想办法解决,也是撑不了太久的,除非“歙州”那边战事顺利,但据他所知,战事并不理想,本方损失了近八千人,依然没有寸进,那边缺的不是军力,而是长期作战的粮食和攻城器械,都不是他童文宝能够解决的。

“要不,把哥几个一块叫过来商量商量?”章哲看出来童文宝犹豫的心思,便提了一个建议。

“也好,大伙儿一起商量下,怎么着,也能有个章程出来。”童文宝想不出来更好的主意,也只能召集几个老弟兄一起商议。

童文宝的队伍里,有一千多曾经上过战场的府兵,这些人,当年从战场下退下来之后,却被“睦州”府衙以各种借口克扣了朝廷给予的赏赐,虽然说,此类事情在每个折冲府里都有发生,然“睦州”一带,本来就穷困,许多人就指望上战场给家里拼点钱财回来,哪知道他们的热血换来的却是地方官府的克扣,好一点的,拿到了六成,差一点的只拿到四成,相比大唐其他通常能拿到八成赏赐的地方而言,实在是太少了。

正因为如此,当陈硕真成立“火凤社”,以社民互帮互助的名义进行发展时,府兵中,有不少人就加入了,等到真正起兵之时,他们又联系了自己的昔日军中同僚,最终成为陈硕真起兵的主要班底,当日夜袭“睦州”,一举成功,正是府兵们的杰作。

陈硕真很看重这批府兵,特意交给自己最忠实的部下童文宝统帅,且特意没有带去攻打“歙州”,为地就是给自己留下后路,万一在“歙州”战败了,还得依靠这支队伍,东山再起。

童文宝很清楚自己的职责,所以他不是太敢冒险,唯恐有了闪失无法交待。

只是章哲带来的情况实在是太诱人,加上队伍的实际情况又太差,所以,童文宝不得不将府兵里的几个带队的请过来共同商议。

章哲和他们都认识,自然用不着介绍,和几人打了一个招呼后,直接就说了自己遇到的事情……并且将自己的提议也说了出来。

“兄弟们,情况也就这样,大伙合计一下,看看到底怎么弄?是打,还是继续留在此地?”童文宝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某家觉得,还是打吧,在这个破地方都快憋出病来了。”有个大汉第一时间说道。

“老四说的没错,既然反都反了,和官军一战是无可避免的,打赢了什么都好,真要是败了,咱就认命,那没什么可说的。”又有一个站出来说道。

“不错,官兵只是先锋,人马不多,咱们横竖都得拼一下,否则总待在山里,谁他娘的受得了。”第三个人站出来,表示了自己意见。

另外那几个虽然没开口,却纷纷点头,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

章哲见状大喜,趁机对童文宝进言:“既然弟兄们都赞同,兄长就下命令吧。”

到了这一步,童文宝也没了顾虑,他们说的很对,既然造反了,那怎么着都免不了和官军作战,痛痛快快的打一场,要比窝在山里强太多了!至于输赢嘛,管不了那么多了,正所谓“生死小事尔!”

随着童文宝下定决心出兵,七千叛军开始分批拔营,浩浩荡荡地离开群山之中,向着东北方向,迎着谢岩来路,杀了过去。

大批叛军刚一行动,立刻被悬赏招募而来的三个小组九个人发现,他们在山里转了多日,始终也无法找到童文宝部,如今大批叛军的出现,不用想也知道,对方正是自己的目标,如此天赐良机岂能放过!

三个小组各自派出一人回禀,余下的人继续跟踪,唯恐叛军失去踪影。

数日之后,谢岩得到准确消息,叛军之中战斗力最强、最精锐的童文宝部,正在向自己扑过来!

可以说,一场谢岩期待已久的战事,即将展开。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34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