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乡

神都锦绣 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乡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谢岩收到了一封信,且不是一个人写的,是由林运执笔,代表“军官援助团”全体军官写的。在信中,林运坦承,大食人军力强盛,作战悍不畏死,若不是大唐“军官援助团”突然出现,彰显大唐援助之意,波斯真的要亡国了。

正因为“军官援助团”抵达,许多原本有意投靠大食人的部落以及一些小国,如今纷纷保持中立,在看不清最后的结果下,他们明显不想得罪大唐,所以,波斯王室还能够苟延残喘。

上一代的波斯国王已经死了,现在带领波斯人抵抗大食人的是卑路斯,情况虽然恶劣,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军官援助团”仍然训练出了一支铁骑,并且按照“游击战”的战法,在整个波斯境内,不断地打击大食人,取得了很有效的战果,且正如谢岩当初预判的那样,大食人集结重兵围剿并不容易,零星的战斗,又很难讨到便宜,于是出现了,大食人不得不分兵驻守各个城池,以致于机动性下降,很难组织起大规模围剿,总算给了波斯王室一个喘息机会和活动的范围。

信中最后一段,明显是刘定远的语气,他告诉谢岩:“弟兄们在波斯,有仗打,有肉吃,还有美人在怀,别提有多快活,可就没酒。当地的酒那是怎么也喝不惯。”其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谢岩想办法给他们弄点酒去。

谢岩认认真真地看完所有内容,然后对王三狗道:“你去看一下冯校尉回来了没有?若已回,请他过来一趟。”

没过多少时候,冯宝走进谢岩的书房,问道:“刚回来你就找我,有事?”

“林运来信了。”谢岩说着将手上的信递过去。

冯宝接过信,也很仔细地看了一遍,而后叹道:“不容易呀!”

“是啊,我都想的出来,他们过的这是怎样的日子?”谢岩道:“可是太远了,帮不上啊。”

冯宝道:“实在不行弄点酒精运过去,好歹也能凑合着用啊。”

谢岩道:“我想陛下应该也收到了类似的信,这件事就让朝廷去操心吧。”

冯宝道:“也好,在大唐还没有彻底击败西突厥前,‘丝绸之路’并不是那么太稳当,过些年应该会好些。”

谢岩轻轻点了一下头,算是认可冯宝的说法,然后又道:“我们该做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我想近日启程回乡,你看呢?”

冯宝道:“是应该回去了,‘长安’这地方,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都不太喜欢。”

“那好,我让人开始收拾东西,咱们两日后动身回去。”谢岩作出决定道。

因为很快要回去,谢岩从正式途径向李治上了一份请求回乡的奏疏,这是惯例,通常很快就会得到批复。

果然,奏疏递交上去的次日,王伏胜奉旨来到“谢府”,除了同意他启程回乡,还赏赐了五十匹绢帛。理由倒是没说,不过谢岩觉得,多半还是跟资助“济幼堂”有关。

得到皇帝准许,谢岩一行自然也如期启程……

在谢岩离开“长安”次日,皇帝和武昭仪经过精心准备了一番,双双来到长孙无忌的府第,想做做长孙无忌的工作,试图在废立皇后一事上得到支持。

皇帝驾临舅舅的府第本是正常的事情,但武昭仪也陪随同至,那就比较奇怪了。长孙无忌一见这架势,心里也就明白了几分,不动声色地将他们迎入府中盛宴以待。

皇帝一落座就破格提升长孙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赐金银宝器各一车,绫罗绸缎满十车。如此殊恩,笼络之意已是相当明显,于是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酒酣耳热之际,皇帝微微一叹:“唉!可惜皇后无子。”

此言一出,等于亮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希望舅舅能顺从自己的意思,同意废王皇后而立武氏。长孙无忌心里明白却故作糊涂,顾左右而言他。如此几次三番,高宗和武昭仪都很失望,悻悻回宫。

数日后,武昭仪又请自己的母亲杨氏到长孙无忌的宅第,反复请求他高抬贵手,但还是没有任何收获。

如此一来,皇帝对长孙无忌的意见就大了去了,哪有这样拿人东西还不给人办事的呢?何况送礼的又是皇帝!

原本“高阳公主谋反一案”的处理,已经让李治看到帝王权柄的下移以及长孙无忌的咄咄逼人,那么这一次就是直接地感受到长孙无忌对皇帝意愿的漠视和对帝王权威的轻慢。

对舅舅已有疑忌之心的李治,心中的愤怒此刻已是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自他十六岁被立为太子开始,他就一直处在父皇严厉而挑剔的目光之下,好不容易熬出头当上皇帝可以喘口气了,却又时时刻刻处在舅舅为首的顾命大臣监督下,一直小心翼翼得避免行差踏错。

可如此尊重的结果,换来的却是舅舅日益专权妄为,李治身为帝王,却如身受重缚,动辄为人所制,既不能按自己的心意打理朝政,也不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成为皇后。人生至此,实属无味。

从此,李治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打击舅舅长孙无忌权力的道路!或许,这也算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吧。

“永徽五年”七月二十五日,谢岩一行刚刚回到“卫岗乡”不久,李治在朝会上对五品以上官员说:“以往,朕经常看见你们在先帝身边议论朝政,有的当面陈情,有的退朝后上书奏事,连日不断。那时候你们有那么多事要上奏,难道现在无事可奏了吗?你们为什么都不上书言事呢?”

此言一出,大多官员都能听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那些长期在长孙无忌的权威下战战兢兢的大臣们,五六年来一直也没有看到皇帝有什么作为,而且都看到过皇帝所自行任命的人都被长孙无忌搞得有职无权,甚至连皇帝提拔的宰相宇文节都被杀,还有谁敢越过长孙无忌而与皇帝直接议论国政呢?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朝堂之上的这份寂静,那是极为可怕的,不论官员们找出何种理由搪塞,都掩盖不了长孙无忌独揽大权的事实。

朝堂上的风云变幻,谢岩并不关心,毕竟历史告诉过他,无论长孙无忌现在有多么的风光,最后的胜利者,依然是皇帝和武媚。

谢岩回乡之后,本打算立刻成立“卫岗钱号”,然而数遍身边所有人,居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主事人。

谢岩和冯宝都很清楚,“钱号”其实类似后世的银行,它的运作需要专门人才,而且还必须忠诚可靠,否则一旦出事。那可就是大事故,无论怎样慎重都不为过。

谢岩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往后拖个两年,等“睦州”余望那里有了经验再实施不迟。

八月一日,谢岩走进学堂,和高远简单交谈过后,二人一起走进房元昭他们所在的中级四班级。

“学生拜见两位先生。”房元昭他们按照学堂的规矩,一齐起身向谢岩和高远行礼道。

谢岩受了他们一礼,而后道:“大家坐下来说吧。”

等所有人坐下后,谢岩道:“大家经过近四年的努力,也算是学有小成,过完今年后,大家需要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学堂?还是去参加科举?又或是做事?不知道你们可有考虑过?”

“回先生话,我等私下有过讨论,各人意见不同。”房元昭代表大家说道。

谢岩道:“不相同很正常的,你们说说,都是怎样考虑的?”

房元昭率先道:“吾与杜风商议过,准备留在学堂,当初级班的先生。”

“先生,吾打算回‘长安’,家里来信催过好几次了。”萧越起身言道。

谢岩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萧越坐下,然后看向王禧,问:“你又如何想?”

“回禀先生”王禧起身道:“学生希望可以继续进学。”

“韩跃,你呢?”谢岩没有任何表示,又问道。

“我想回先生身边做事。”韩跃答道。

“胡说,你另外想一个,大好年华,岂能浪费。”谢岩直接把韩跃的想法给否决了。

紧接着,其他人也都纷纷道出自己的想法……

总得来说,除了王禧想进学外,其他人都打算出去做事,只不过是去处个人不相同而已。

“大家的意思,我都明白了,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谢岩先是肯定地说了一句,接着又道:“现在,我说一说我的看法。”

谢岩看了在座的学生们一眼,见他们都在专注的听着,便继续说道:“王禧的学业,在中级班里最好,老实说,如果他去参加科举,中进士的可能性很大,只不过他选择继续进学,按理说,我不应该答应,毕竟学堂能够出个进士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我必须尊重他的选择。”说道这里,谢岩对王禧道:“可是王公公一直希望你能光宗耀祖,所以,若你想要继续进学,必须征得王公公的意见,你可明白?”

“学生明白。”王禧对谢岩的说法并不意外,不过他早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只是应了一句,没有多说什么。

谢岩接着又道:“至于其他人,除去想留在学堂当先生的房元昭和杜风外,都想出去做事,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学有所用,才是最为合理的,年底之前,乡里将邀请各大商号,以及需要人手的部门来学堂,他们将提出自己的条件,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想的,去和他们谈,最后决定去哪里做事,不知你们以为如何?”

房元昭他们相互之间各自看了看,似乎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最后,房元昭带领所有学生一起起身行礼道:“一切听凭先生安排。”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3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