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庙堂(二)

神都锦绣 第二百三十三章 庙堂(二)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不管心里怎么想,许敬宗在表面上依旧和颜悦色地说道:“恕老夫直言,以今日‘卫岗乡’之财力,恐怕用不着借助外力吧。”

“许尚书此言差矣。”李义府接过话道:“‘卫岗乡’富足,朝中皆知,然那是商贾和世家大族,百姓虽然日子好过许多,不过解决温饱尔,且乡里的收入并不多,根本难以支撑谢县子提出的庞大设想,不知许尚书以为否?”

“可谢县子不是已经提出‘商税’之事?仅一乡试行,老夫不认为陛下会拒绝。”许敬宗道出胸中之意。

“不错,陛下应允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许尚书莫要忘了,此乃政务,需由‘政事堂’研判商议,最后呈报陛下定夺,李某同样不认为陛下会直接下诏实施。”

李义府此言一出,许敬宗立刻明白了他的打算,说穿了就是利用职权,以支持来换取一个参与“卫岗乡”后续发展的机会。

许敬宗不得不承认,李义府的算盘打得还真是好,现在连他也认为,谢岩应该会同意的了。

“那么请问李中书,在大作坊区做什么呢?”许敬宗也有些心动了,出言问道。

李义府“嘿嘿”一笑道:“现如今,冯校尉在城西的那个马车作坊,用得都是‘卫岗乡’提供的散件,而后装配售出,李某以为,在大作坊区专门设置一个作坊,提高马车散件数量,岂不是好事一桩。”

新式马车在关中地区非常受欢迎,这一点许敬宗自然很清楚,而且还不是钱的问题,根本就是买不到,根本原因就在于产量太低,一个月就那么十辆车,完全不够卖,若是按照李义府的设想,在大作坊区弄一个大的作坊,那的确是门好营生。

许敬宗那是从来不会觉得嫌钱多的主,稍加思索后,颔首道:“此事的确可行,老夫愿与李中书一道携手并进。”说完,话锋一转,又问:“只是章程当如何定呢?”

李义府道:“若李某估计不差,谢、冯二位当不日进京,届时与他们当面敲定后,咱们再定个章程如何?”

许敬宗应道:“也好,此事不急于一时,过些时日再定无妨。”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两位奸臣,在这一刻,居然成了生意上的合伙人,如此奇怪的变化,应该说是谢岩、冯宝突然出现在大唐的结果,那么,此等变化是好亦或是坏呢?那可真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利益这种东西,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期望获得的也不一样,相比较而言,许敬宗更为看重自己的仕途,钱财反而不是第一位的。只不过暂时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罢了。数日后,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许敬宗忽然觉得——机会应当就要来了。

这一日,宫内传出消息,称武皇后上书皇帝,请求褒奖来济、韩瑗,事由却是当初他们激烈反对当时的武昭仪被册封为“宸妃”。武皇后的举动,堪称震惊朝堂!这哪里是什么请求“褒奖”,分明是告诉当朝两位宰相,自己从来都不曾忘记!

皇帝虽然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但是很多时候,没有表示,本身也说明了很多问题,至少,皇帝对于武皇后的举动,并不反对。

许敬宗敏锐地察觉出,皇帝对于长孙无忌一派已经动了其他心思,虽无法确定圣意究竟如何,却可以肯定,皇帝将不会再如过去一般事事隐忍不发了。那么,一个新问题就来了——如何做?才能够和皇帝保持一致呢?此问题现实的摆在了许敬宗面前。

此时,长孙无忌意识到今时不比往日了,自己大权独揽的时候已经过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决定韬光养晦,深居简出,尽量少过问政事。至此,维护关陇集团以及士族集团利益的重任就落在了来济与韩瑗身上了。

对于许敬宗而言,无论是来济,亦或是韩瑗,都是阻挡自己上进的障碍,必须得设法扳倒,否则成为宰相,只能是想想而已,但要想实现目的,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皇后似乎记恨他们,而皇帝也没有袒护的意思,那剩下来就一个问题了,怎样找到一个借口或者拿住来济与韩瑗的错处,就成为许敬宗最需要考虑的事了。

还没能等许敬宗想出什么对策的时候,谢岩、冯宝带着一百多人,又一次进了“长安”城。

“两仪殿”内,王伏胜低声向皇帝禀道:“陛下,谢县子于昨日抵达城中。”

李治闻言微微点点头,随后问道:“文书全部准备好了?”

“回禀陛下,俱以准备妥当,一共三十份。”王伏胜回道。

“好,即刻命人送往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以及御史台。”李治说完,忽然想起什么,又说道:“给谢卿家也送一份过去。”

“奴婢遵旨。”王伏胜恭声应道。

李治口中的“文书”,是从谢岩三封薄册内容里摘录的内容,重点是“商税”部分。此时发给众大臣们,目的是再明确不过了,那就是征询意见,且还是满朝询问,不仅限于宰相们了。

谢岩收到宦官送来的文书后,大约翻看了一下,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和他事先预估的差不多,需要经过朝堂商议才能最后定夺。那么,尽快觐见皇帝,阐明自己的所有设想,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谢岩当机立断,即刻动身前往“太极宫”,他要趁着天色未黑之前试试看,能不能见到皇帝陛下。

今日的政务比较多,李治一直在“两仪殿”内忙碌,还接见了数位大臣,直到晚膳时分,才停下歇歇。

“参见皇后娘娘。”在众多行礼声中,武皇后带着一群宫女、宦官走进殿中。

“媚娘来了啊,刚好,陪朕一起用膳。”李治很是随意地说了一句。

武媚先对李治行礼,而后坐到皇帝一侧,道:“陛下龙体为重,不应如此操劳啊。”

李治微微笑道:“无妨,偶尔的忙碌,也是好事。”

皇帝、皇后正说话间,御用晚膳已经由宦官呈送上来,王伏胜按惯例一一验食,以确保安全,然后亲自摆放到龙案之上。

唐朝是“分食制”,即一人一案,各自进食,很有些类似后世的“西餐”,只不过种类和数量要多出不少。

大多数时候,唐人的进食都很安静,他们遵循“食不言”的礼仪,甚少在进食时说话,此礼连皇家也不例外。只是,为了不至于太过沉闷,宫中通常会有歌舞助兴,当然,那也需要看皇帝本人的意思了。

对于歌舞,李治通常很有兴趣的,故今日如同往常一般,由宫中乐师奏乐,舞姬伴舞。

大约晚膳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名宦官进入大殿禀道:“启奏陛下,‘新安县子’请求觐见。”

“他倒是来的挺快嘛。”李治随口说一句,接着道:“宣!”

等进来禀报的宦官领旨离去,武媚开口道:“陛下忙于政务,可要注重龙体,妾身告退。”说着起身行礼,意欲退下。

“媚娘且请安坐。”李治说着摆了摆手,示意武媚坐下,而后道:“媚娘不是一直很好奇谢卿家之才华吗,刚好今日机缘巧合,见上一下亦无妨。”

“妾身谢过陛下。”武媚对于谢岩确实很好奇,今皇帝开了金口,那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了。

能够坐在皇帝身侧,同时接见外臣的女人,除了皇后,那绝无可能会有第二者,从来没有见过皇后的谢岩,几乎不用想也知道——她就是历史上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谢岩在拜到于地前,快速扫视了一眼武媚,不为别的,纯属好奇,他想看一看,一代女皇到底长成什么样子。

“谢卿家平身,赐座。”李治言道。

等谢岩坐下后,李治问道:“卿家此时入宫,所为何事?”

“臣此番进京,特来聆听陛下训斥。”谢岩很是恭敬地道。

“训斥?”李治大为意外地道:“谢爱情似乎不曾犯有过失,何来训斥一说?”

谢岩一本正经地道:“微臣上书意欲请陛下同意‘卫岗乡’试行‘新商税’,此举有令陛下为难之嫌,故而特来接受圣训。”

李治闻言,莞尔一笑,道:“既然知道为难于朕,又何故上书?”

“臣当年曾有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用十年时间给陛下一个完全不同的‘卫岗乡’,如今五年过去,乡里虽变化不小,可是距离微臣心目中的改变还有较大差距,臣有心继续,然无力而行,只好上书陛下,还请陛下念在微臣不得已之下,从轻发落。”

“不得已,便可以为难朕吗?”李治佯怒言道。

“臣不敢,臣有罪。”谢岩说着,起身行一大礼,摆出一副“认罪伏法”的姿态。

“好啦,起来吧,朕恕你无罪。”李治一句话,结束了君臣二人的“演戏”,同时开启了正式奏对。

(sdingdiannn/ddk245254/18045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