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朝堂争论(三)

神都锦绣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朝堂争论(三)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无论是谢岩或是冯某,无论他们在私下或者幕后做了多少事情,最终的结果都是需要拿到朝堂之上进行验证的。

四日后,是一个很普通的朝会,因为需要一定品级,且参与处理国家大事的官员才可以参加,所以称为“常朝”,意思也就是日常都有的朝会,能够参与这样朝会的人,才算是进入大唐真正的权力中心。

谢岩是外官,原本并无资格,却因为皇帝下旨宣召,所以才能位列朝臣之中。

群臣向皇帝行礼后,李治率先开口道:“朕有言在先,今日商议‘新安县子’谢卿家提出的‘商税’之事,诸位卿家但有想法,不妨直言。”

“陛下,臣有话要说。”有官员率先走出朝班道。

谢岩对这个人有点印象,好像是“户部侍郎”,至于具体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只听此人言道:“我朝税制沿用前隋,税率由高祖定下,至今未做多大改动,若任由‘卫岗乡’调整,岂非将朝廷之权下放地方官府,此例万不可开。”

谢岩知道自己既然站在这朝堂之上,据理力争便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他也不用等着别人出头了,直接走出朝班,先向皇帝行了一礼,接着道:“此公所言差矣,税制、税率,乃是国之大事,且牵涉天下苍生,任何改动都需要慎之又慎,地方官府根本无权过问,更不用说自行调整。”

“既如此,谢县子又何必上书陛下?”户部侍郎问道。

“因为没钱啊。”谢岩随即看向户部侍郎道:“以平叛‘睦州’为例,户部按照五千人拨付钱粮,可是,真正出战的总共是近三千的全骑兵,加上作战需要的军械损耗,户部给的那点钱粮,连实际花销的一半都不到,若非陛下仁慈,允许臣动用学堂名下的钱财,此战最后结果如何,恐怕还不好说,请问,若乡里有钱,何须如此?”

“狡辩!”户部侍郎厉声道:“除‘羽林左卫’一千五兵力外,其余皆辅兵,朝廷何时需要负担辅兵钱粮?”

“错!大错特错!”谢岩正色道:“汝口中的辅兵,不亚于大唐任何一支百战精兵,他们重新走上战场,可不是为了挣钱养家,那是为国尽忠,为陛下效力。”

“即便如此,以‘卫岗乡’今日之富足,出些钱财难道不应该吗?”户部侍郎这一句话,可算是道出了许多官员的想法。

谢岩知道,封建王朝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官员与皇家,都把百姓的钱财看成是随时可以拿走的,所以他们特别不注重官府财力与百姓富足之间的关系,总觉得,一个地方富了,就应该如何如何……完全不考虑百姓是如何在艰苦劳动中获得。

谢岩之所以想在“税赋”上动脑筋,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大唐官员,有更好更正当的方式,别总把主意打到老百姓身上。特别是当乡里真正实施后,用收来的税再发展经济,最后形成一个良好的正循环,应该能够将官员的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上,从而减低对百姓的盘剥,对于国家的发展也会有极大的促进。只不过来自后世的先进观点,谢岩不能说,说出来也没人懂,他只能自己去做,用事实告诉唐人,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百姓再富裕,那也是百姓的,和官府无关,吾主政一方,总不能事事从百姓那里索取吧,巧取豪夺,横征暴敛之事,恐怕没有人会愿意看到吧。”

户部侍郎被谢岩这一说,弄得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只能悻悻然退回朝班。

“陛下”没等谢岩喘口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走出班道:“天下财富皆有定数,官府多取百姓自然少获,老臣以为,此事万不可取。”

“天下财富自有定数”这是古人的一个财富观点,出自哪里?何时出现?谢岩可是搞不清楚,但是他必须得回答这个问题,好在他对此早有准备,于是想也不想地道:“财富多寡可未必是恒定的,它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稻谷,未脱壳前是一个价,脱壳后又是一个价,变成米饭之后是另一个价,它的变化来自于劳动,是因为人力在中间起了作用,从而出现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再比如铁锭,普通的一个价,精铁一个价,现如今最好的‘硼铁’又是一个价,它的变化,除了人力在中间起作用外,还有匠作技能的提高,而无论是人力亦或是匠作技能,本身也不是固定的,有可能增加,有可能减少,继而会影响到最终的价值,因此,财富的多少,不可能是定数,应当是有变化的,不会出现官府多取而百姓少获的情况。”

“一派胡言!”那老官员道:“天下土地有定数,能够养活多少人,也有定数,自然钱财也有定数,如何可能出现钱财多余的情形?必定是多出来的部分取之于民,与巧取豪夺又有何异?”

“太史公曾有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可见,无论官府或者平民,都追逐钱财,只要用合理的手段获得财富都是应该的,何来巧取豪夺一说?再者,即便财富有定数,大不了我朝铁骑征讨天下,可以从胡人或者未知之地索取便是,怎能以此为借口妨碍我朝自身发展呢?”谢岩事先准备充分,所以旁证博引,侃侃而谈。

“老夫记得,当初谢县子提出高额悬赏以获取粮种,如今数年过去,好像不曾听闻有什么新的高产品种出现?谢县子今日之作法与昔日如同一辙,有邀宠之嫌。故老夫绝不赞成。”

“老先生又错了。”谢岩转首对李治行礼道:“陛下,臣记得当初说过,在没有找到新的高产品种以前,改进农具以及耕种方式,也是悬赏的一部分,不知陛下还有印象否?”

李治道:“卿家所言不差,的确如此。”

“谢陛下”谢岩说完回过来对那老官员道:“第一批出发寻找的商队,用时三年回到‘卫岗乡’,尽管他们没有找寻到高产的粮食品种,但却带来了一些新的品种,其中有一种,名曰‘甘蔗’,是在岭南发现的,此物还需要不断地选种、育种,方有可能制出糖来。第二批寻找粮食的商队已于去年出发,他们将在岭南购买一块田地,雇请当地人种植甘蔗,并负责选种、育种,相信等到第二批商队回来的时候,甘蔗的选种会有收获,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还需要继续选种、育种,又或者是大量种植,以解决我大唐百姓缺少食糖的困境;此外,‘卫岗乡’自己的‘育种中心’,经过数年的努力,目前提供给乡里的良种,比过去增长约一成,加上‘育种中心’精耕细作的方法教会百姓,乡里粮食年产总体增长约三成,难道说这不是当初悬赏之功吗?”

“口说无凭,可有实证?”老官员追问道。

“当然有!”谢岩肯定地道:“乡里粮食产量的变化,‘司农寺’皆有派人验证,精耕细作的流程,也已经交付‘司农寺’推广,原‘婺州’崔义玄刺史,曾派人来乡里学习过,相信回去以后一定也会有所收获。”

听着谢岩言之凿凿的话语,老官员情知必定不假,否则在这朝堂之上,乱说话可等同于欺君之罪,相信不可能有人主动找死!那么,既然是真的,再问下去,纯属找不自在了,只能默然地走回自己的位置。

看着谢岩连续驳倒两名官员,李治不禁露出一丝浅笑,在他的眼里,这帮先帝留下的老臣子,除了给自己添堵之外,几乎毫无建树,现在,仅仅一个谢岩,就能够让他们无话可说,可见他们是真的老矣!

其实,并非谢岩口才有多好,而是他一直坚持用事实来说话,“卫岗乡”的初步成功,让他有足够的底气来面对各种质疑。

皇帝的表情,让李义府看到了,这一刻他可以确定,皇帝是支持在卫岗乡试行新商税的,他觉得,应该站出来说话了,于公于私都在情理之中。

可就在李义府迈出第一步,另外有一名官员抢先出班,向皇帝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完全可以在‘卫岗乡’试一下。”

李义府这才发现,抢在自己前面说话的人竟然是许敬宗。

“许卿家缘何如此说法?”李治问道。

“启禀陛下,臣昔日有路过‘卫岗乡’,那里从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今日繁华的闹市,可以说,谢县子之功劳不容怀疑,理当允许再试一下‘商税’之事,且‘卫岗乡’弹丸之地,真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凭一道圣旨即可挽回,于国并无大碍。”

“陛下,臣附议许尚书所奏。”李义府唯恐再让人抢了先,赶紧出班向皇帝行礼道:“实施‘新商税’,可谓利弊皆有,若成事,不仅朝廷可多获得一些收入,‘卫岗乡’后续发展的钱财也有了保证;若不成事,最多取消便是,区区一乡之地,无损于我朝根本。”

“臣附议许尚书所奏。”

“陛下,臣附议李侍郎所奏。”

“臣附议。”

……

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于十名官员站出来表示支持。

李治看到如此情形,心里颇为高兴,自己还没有表态呢,就已经出现一呼百应的状况,相比较过去,无论自己说什么想什么,官员们都是默不作声的情况,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没有可比性。

想到这里,李治将目光投向那几个宰相们的身上,心说:“也该你们说话了吧。”

(sdingdiannn/ddk245254/183079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