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二十九章 写本奏疏

神都锦绣 第二十九章 写本奏疏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谢岩不知道冯宝今天能否遇上王福来,甚至于他想这事的时间都没有,原因是裴士峰他们来了,而且出乎意料的来了五十个人,且更怪的是,其中有一大半人,还都没见过!

经过询问得知,来的人全部都是“左、右骁卫”的下级军官,几乎都是“旅帅”和“队正”。

同时,程务忠还告诉谢岩:“上次留给大家回去思考的那个问题,在‘左、右骁卫’之中,引起很大反响,两卫军官们,就此事争论过多次,并无一个确切答案。”

谢岩听懂了,明面上来的都是下级军官,实际上他们的意见应该代表的是高级军官。

谢岩本打算招待一下,谁曾想,裴士峰带他们走遍营地的各个角落,除了没进那一间制冰的房屋。

好在,谢岩从来没有想过掖着藏着什么。

“既然想看,那就给他们看呗。”谢岩以此话告诉雷火、林运等一众部下。

参观军营只是顺带,最主要还是讨论。

由于人太多,教室根本坐不下,谢岩只能把课堂设在屋外,幸好今天是阴天,并不算太热。

等所有人坐下以后,唯一站着的只有谢岩一个人。他面对大家道:“欢迎诸位到来,诸位之来意,裴校尉业已告知,我很想知道,诸位是如何看待我上次提出的那个问题,却不知由哪位先开始说一说呢?”

等了一会,不见有人主动开口,谢岩只好对裴士峰道:“要不裴校尉先来起个头?”

裴士峰也看出来了,自己不先带头,还真不行,所以他也不推辞,起身刚想说话,谢岩却出言把他唤到自己面前,接着对众人道:“现在,我们欢迎裴校尉给大家说话。”说完带头鼓掌,一众“武平堡”出来的人也纷纷鼓掌,其他人虽然不大理解,却也有样学样地一起鼓掌起来……

待掌声停下后,裴士峰道:“几天前,谢岩校尉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国家做邻居?是一个正常国家?还是一个由‘神’控制的国家?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选择一个正常国家。”

听到这里,谢岩都有些迷惑了,心想:“都有了答案,还争论什么呢?”

“既然选择一个正常国家,那么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大唐,到底应该不应该支持‘波斯’复国,如果支持,怎么去做最合适?各位不管有何想法,还请畅所欲言。”裴士峰说完即回到自己座位上。

谢岩这下明白了,所谓的“争论”到底是什么。

他提出的问题,其实是个政治问题,但是军官们争论的,却是个军事问题。可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产生了争论,就意味着一定引起很多人去思考。而在谢岩看来,争论本身的意义,比结果更重要。

上来发言的人不少,共有七个人,谢岩仔细听完每个人的发言,最后发现,争论的焦点在两个地方,首先,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援助“波斯国”,理由是距离太远,犯不着劳师远征,况且,“安西都护府”北接西突厥,南临吐蕃,不可以轻易分兵;其次是另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波斯国能够提供大军行动的粮草,就可以援助“波斯国”,兵力可以从国内征调,以“安西都护府”为远征前进基地,一路上还可以顺带讨伐不臣之地。

可以说,两方面各有各理,难分优劣。

直到没有人再发言,全部人都看着谢岩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这哪是什么“争论”啊,分明都是想来听自己说的。

身为“主人”,且又是整个事情的发起者,谢岩只能选择“说”,只听他道:“诸位,我先说明一点啊,我所说的,仅是个人看法,与其它任何事、任何人都无关。”

谢岩环顾一下四周,见无人提出异议,便继续说道:“我本人是倾向于支持‘波斯国’的,这一点也无需隐瞒诸位,理由呢,上次也说过,不外是保持‘丝绸之路’畅通和援助大唐友好的国家这两条,但是在具体的援助方式上,我想的,和诸位想的,颇有不同,现在就说一说我的想法,请诸位一起参详。”

“‘波斯国’距离大唐近万里之遥,无论如何,起大军征伐都决不可取;哪怕以军械等物资的形式提供援助,同样也不可取,因为太远了,路上的损耗太大了,我们总不能不顾国内百姓生活而去帮助一个万里之外的国家吧。但是,必要的援助还是需要的,因此我以为,只有一种方法可行,那就是以‘军官使节团’的名义,向‘波斯国’提供援助。”

谢岩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却引得众军官一片茫然,“军官使节团”对他们来说,不仅没听过,更不明白是何意思,有何用处。

众人的不解,完全不出谢岩意外,他没去理会旁人想法,又说道:“我的设想是,以‘军官使节团’的名义,向‘波斯国’派出不超过二十人的中、下级军官,由他们协助‘波斯国王’组织和训练出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军队,以此对抗和反击‘大食’的入侵。”

“两万军队,够干什么事?”不知道是谁大声说了一句。

谢岩看也没看说话之人,自顾自地道:“虽然‘波斯国’人口不及大唐,但是地方却不小,在如此广大的地盘上,一支两万精锐的军队,一半出击,一半留守休息,基本可以保证‘波斯国’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被击垮,更不可能被灭亡。”

谢岩说得是斩钉截铁,可听在众军官耳中却不是那么回事,立即有人站出来道:“两万人的军队,连守一个大点的城池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复国’,更谈不上反击。”

“‘波斯国’能不能复国?能不能收回失地?并不完全取决于战场,我大唐对他们的援助,根本目地在于,避免他们被‘大食’人彻底消灭,诸位请不要忘了,我们的初衷是,有一个‘正常国家’当邻居和保持商道畅通,只要达到这两个目地,其它的应该和我大唐无关才对。”谢岩从侧面回答了别人问话。

“谢校尉,即使按你所说不需要考虑太多,那么请问,在强敌环伺之下,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如何能够坚持下去呢?”

谢岩寻声望去,见是程务忠在问自己,先礼貌地点一下头,随即道:“我先纠正一个的说法,两万人是全部兵力,真正投入战斗的,只有一万人,另一万人则是后备兵源和用来轮换。”

此话一出,众军官们更是议论纷纷,两万人都不够的事,现在又成了一万人,这么点兵力,能干什么事啊!

不等别人主动问,谢岩主动说道:“按照我的设想,出战的一万人中,需要有六千全骑兵,而且是真正的骑兵,不是骑上马的步兵,这六千骑兵最少配一人双马,能够一人三马更好,马匹中,母马至少占到三成,达到这些条件后,这支六千人的军队,当可以在二百里范围内随时出击,或者在五百里范围内有选择的出击,诸位都是军人,应该能够明白,如果想要围剿这样的军队,难度有多大吧。”

“那如何保证军队的物资供应呢?”问话的仍然是程务忠。

谢岩道:“军械部分,主要依靠战胜敌人获得,粮草部分依靠自身携带以及战利品;另外,母马产的马奶,也是军粮。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是在自己的国家和敌人战斗,如果这样还得不到老百姓支持,那还是亡国算了。”

“另外四千人呢?”又有人站起来问。

“另外四千人,以百人为一队,可组建四十个小队,其中用十个小队在五百里范围内监视敌情,五个小队在二百里范围内探查,其余二十五个小队,广泛进入敌人占领区域,发动百姓,帮助百姓开展各种形式的抵抗,既可以争取民心,也可以为大军争取物资和提供各种消息。”

“如此战法,是不是‘游击战’?”裴士峰也站起来问道。

“可以这么说!”谢岩肯定地道。

“谢校尉的战法,可是以消灭敌人作战队伍为主?”有军官起身问。

“不错,只有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赢得最后胜利。”

那名军官接着又问:“可是,只消灭有生力量而不夺回城池的话,意义何在?”

谢岩知道,在这个时代里,“夺取城池”的意义之大,远超后世,哪怕是后世,城市依然是战争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他必须有一个合理解释,否则前面所说都是白费。

好在谢岩对此早有准备,故而言道:“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夺取城池,只会陷自己于‘死’地,可是请不要忘记,城池再坚固,也需要人来防守,加上城中人口众多,物资消耗巨大,只要在城外断了敌人的粮道和援军,无论什么样的城池都很难坚守下去,所以我的战法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那就是‘农村包围城池’。”

所有的军官都无话可说了,他们是纯粹的军人,如果单纯地说军事战法,无论怎么样,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战术、战法可供选择,唯独谢岩说的这一套“农村包围城池”的战法,不仅包含了军事思想和战术,还包括了争取民心的政治手法,是他们不曾想到过的,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沉默!所有人都在沉默。有人在思考,有人在张望四周,或许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别人站出来说话。

就在谢岩打算宣布“今天到此为止”的时候,忽然他看到程务忠又站起来了,并大声问:“既然谢校尉有此良策,何不上书陛下?在此空谈,岂非于国无益?”

谢岩被问得愣住了,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意识里,“皇帝”距离自己还是很远的。

然程务忠在这么多人面前一问,不回答明显是不合适的,谢岩只好反过来问道:“微末之官,也可上书陛下?”

程务忠道:“当然可以。”

谢岩有些不信,把目光投向林运,却见林运微微点了点头,情知程务忠所言不虚,只好回过来对程务忠道:“多谢程队正提醒,我当谨慎考虑后,再行上书之事。”

程务忠耳听谢岩“应允”,不由微微笑了起来。这笑,看在谢岩眼里,总觉得有那么点“怪”,至于“怪”在哪里,他就不得而知了。

一场说是争论也好,辩论也罢的聚会,到此总算是结束了,虽说过了饭点,但是饭菜仍然都在,在十余人的忙活下,没用多久,一顿标准的“武平堡”军午餐就准备好了。

面条、馒头、小米饭,外加腌菜、肉干和菜汤,虽很普通,但是对那些从来没有吃过的“骁卫”军官们而言,却倍感新鲜可口。甚至不少人还表示,以后要“常来”。

谢岩倒不在意他们是不是会常来,他更在意地是程务忠为什么会最后问关于“上书皇帝”的事。

好不容易等到程务忠身边没人,谢岩急忙走过去,可还没来及开口,程务忠却抢先道:“谢校尉,上书一事乃是家兄之意。”

“令兄何故如此?”谢岩不解地问。

程务忠道:“家兄说,唯如此方可让‘武平堡’军的名字出现在陛下眼中,你们面临的困境,只有陛下才可以解决。”

谢岩听明白了,“上书”只是手段,真正目地是借“上书”一事,让人想起“武平堡”,想到那一场开疆百里的战事,唯有这样,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才能最终解决“武平堡”军眼下的处境。

谢岩深深地向程务忠行了一礼,并说:“请代我向程将军致谢,将军两次相助我‘武平堡’军,此番恩情,来日必报。”

程务忠坦然受了此礼,而后回道:“兄长有言,谢校尉有功于国,些许相助不足挂齿,还请不必放在心上。”

“那关于‘上书’之事,不知令兄还有何吩咐?”

程务忠道:“兄长之意,据实以奏即可。”

谢岩轻轻点首,以示知道。

此时,有几名军官一起走过来找谢岩,他只好和程务忠道一声“抱歉”,同那些军官们聊了起来……

不知道是谁提出来要观摩一下“夜训”;更不知道是谁说,“武平堡”军烤鸡的水平一流,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成了——今晚所有人都参加,分头进行“夜训”。

百般无奈之下,谢岩只好亲自出马,把营中众人分成三队,分别往西、北、南三个方向出发,并约定“子时”回到营地。

其实谢岩早就知道,所谓“夜训”已经被当成了一种类似“玩乐”的游戏,一大帮人晚上跑到村里“偷鸡”,不能被人发现,不能被村民养的狗发现,如此“刺激有趣”的事,是极有吸引力的,也难怪这群军官们会提出了,在他们看来,反正都给钱了,自然算不上“偷”了。

从道理来说,拿了别人东西,给人钱财,确实不能算“偷”,可是他们忘记一点,别人是否愿意“卖”呢?似乎他们从来就没考虑过。

当冯宝从“长安”回到营地,得知谢岩和大队人马早已经出发搞“夜训”时,气的他直跺脚,骂这帮人不讲意气,居然不等等自己。

可光是骂又没用,他还是一样得去找人做好他们回来后的准备,他决定,今晚不吃两只鸡,誓不罢休。

“夜训”回来,升火,杀鸡、烤鸡,在他们这儿是常有的事,冯宝不用吩咐,留守的老兵也都会弄得妥妥贴贴。

由于不能饮酒,每次“夜训”后的狂欢总觉得少些什么,可这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然而奇怪的是,军官们似乎全都知道冯宝会酿酒,所以一个个临走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从冯宝那里要走一坛酒,还美其名曰:“留待日后品鉴。”

他们什么时候喝?冯宝管不着,他只是心疼酒啊,来到长安以后,他自己一口酒也没喝过,酿的酒却全部都被人拿光了,以至于他以“仇恨”的眼光,目送他们一个个离开……

“你真的准备上书皇帝?”冯宝等人都走光了以后问。

“你都听说了?”谢岩一边回答一边向自己屋里走去。

“这有必要吗?”冯宝跟在后面道:“现在大权在握的不是皇帝啊,你觉得长孙无忌那帮老古董会同意你的激进想法?”

“不可能同意的。”谢岩非常爽快地说。

“那你还……”冯宝说了一半,忽然改口道:“你故意的。”

谢岩没有立刻回答,却是先进屋,倒杯水递给冯宝,再说道:“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他们是不会同意我的想法,甚至于我的奏疏根本也不会出现在皇帝面前,但是我必须写这份奏疏,还必须递交上去。”

“理由?”

“尽快让李治知道,他这个皇帝当的是一点滋味也没有。”谢岩笑着对冯宝道:“既然历史进程如此,我们小小推动一下,又有何妨?”

“哎呀呀,我说警官啊,你是越来越坏了,越来越有当‘奸臣’的潜质了。”冯宝调侃一句后又问:“那你又准备用什么方式让皇帝知道呢?”

谢岩道:“有一个人,应该可以见到皇帝,而且他对这份奏疏,比任何人都感兴趣。”

“谁?”

“卑路斯,他是波斯王子,有资格也有机会见到皇帝。”

“你打算把奏疏给他一份,对吗?”冯宝问完,不等谢岩回答,他自己又说:“当皇帝看到卑路斯给的奏疏时,就会想到还有一份,而这一份就是被长孙无忌他们拦下来的,是这个样子吗?”

谢岩摇了摇头,道:“奏疏只能有一份,卑路斯可以知道内容,可以根据我的内容自己去写,但是不能拿我的奏疏给皇帝看。否则会让别人说我里通外国的。”

“你不告诉他,他怎么知道内容呢?”冯宝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

“我打算由你来做这件事。”谢岩说完,便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听的冯宝是不住点头……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1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