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世事难料(一)

神都锦绣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世事难料(一)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冯宝,不仅是一个无神论者,而且也从来不相信什么福气、缘分之类虚无缥缈的事情,可是人本身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当遇到自己无法解释,或者有些想不明白的地方时,总会不自觉的向某些本不相信的地方去想。

冯宝此刻就是如此!他从黄守义那里了解到事情的全部经过后,心中莫名其妙的产生一种感觉,具体是什么样的感觉还有些分辨不出来。

“老黄啊,我记得你好像说过,许姑娘是因为难有子嗣,方才一直没有婚配,可是如此?”

“的确如此。”黄守义接着道:“许家今非昔比,若非如此,怎可能无人提亲。”

冯宝又问:“许家六郎就没有想过如此会耽误女儿一生?”

“唉——”黄守义重重叹息了一声,道:“许家得势,六郎跟着也沾了光,在‘长安’做官,还纳了一房妾室,且已有子,‘洛阳’这边,顾不上了。”

“无情啊——”冯宝亦叹道,只是他也知晓,封建社会里女子命比纸薄,很难怪到谁,不过转念又问道:“许夫人呢,没有替女儿打算过?”

“自是有过,夫人的意思是,让老夫帮着在学堂物色一个贫家子,可校尉也知道,如今学堂的那些学生,个个不愁出路,眼高于顶,老夫实在难以找到啊。”黄守义跟着道:“实在不行,自军中找个有前程的,也不错,不知校尉以为……”

“胡说八道,怎可不问问许姑娘之意。”冯宝一时间脑子没转过弯,还以为是后世那样反对包办婚姻。

黄守义被堵的一愣,半晌才问道:“为何要听爰儿的意思?”

冯宝闻言也愣住了,意识到此地乃是大唐,自己问的简直太多余了。

“军中多是莽夫,许姑娘岂可愿意?我以为不合适。”冯宝岔开道。

黄守义道:“老夫也知如此委屈了爰儿,故一直拖着。”说完,他忽然抬首看向冯宝,道:“若是校尉能够出面,相信从学堂里物色一个,当不会是难事。”

“此事容我想想,再议、再议。”冯宝就此结束谈话,并起身告辞,弄得黄守义也不知道他过来问这些到底何意,难道仅仅是为了证实一下吗?

一连两天,冯宝除了打麻将,就是一个人在那胡思乱想,对于许爰,他也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古人没有先谈恋爱,后结婚这一说,自己也不可能改变这一点,若是真的去“追”,那多半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只是,真就合适吗?

冯宝在犹豫中时,“长安”城里,新晋宰相许敬宗一样也被难住了。

说起来是“礼部”负责,但实际上,给谢岩和冯宝挑选妻室的“重担”,那可是落在他许敬宗的头上,此事若办得好,上可以讨好皇帝、皇后,下可以结交谢岩、冯宝,可谓一举数得,然若是办的不好,那麻烦可就大了,皇帝、皇后自不必说,谢岩与冯宝那可都是出了名的财神爷,那岂不是和钱财过不去?

只是事情落到了头上,许敬宗想要推辞也不可能,为此,他已经足足考虑了三日之久,依然没有想出一个稳妥的法子来。

正当此时,一个小小人事任命引起了许敬宗的注意,他那个外甥王德俭升官了,虽然仅仅提了一级,不过那也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即武皇后没有忘了为其办事的人。

上一次,许敬宗算是抢了王德俭的“功劳”,这一次,他决定给外甥一个机会,当是弥补下了。其实他没那份好心,是想再一次“窃取”王德俭的想法而已。

当王德俭听说阿舅让自己过府一趟的时候,不由心中暗骂:“老不死的,又来占便宜。”

小人物的悲哀就在于,很多时候你明知道将被人利用,还得主动凑过去,陪着笑脸,装出一副心甘情愿的模样来,王德俭就是这样,心里骂着,行动上可是一点不慢,第二天便登门许府。

书房里,许敬宗满脸笑容的看着王德俭道:“德俭啊,升了官儿也不说一声,老夫也好命人备些礼物才是。”

“些许小事,真敢劳烦阿舅。”王德俭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呵呵”许敬宗笑而抚须,接着道:“德俭说的是,都是自家人,何须那么客气,区区礼物不值一提。”

“那是自然。”王德俭嘴上说的痛快,心里可是骂道:“老不死的,不送就不送,何必假惺惺。”

“德俭啊,汝也知道,陛下给了‘礼部’一件差事,即为冯县男与谢县子物色合适的婚配女子,可是老夫实在太忙,下面的人办事也不甚得力,故老夫有意德俭前来相助,不知意下如何?”

听闻舅舅给自己调换职位,一般人恐怕都会十分欢喜,可是王德俭压根儿就没往好处去想,他太了解自己的阿舅了,用到你的时候什么都好说,用不上的时候,说翻脸就翻脸,在他掌权的“礼部”做官,还不如在“中书省”里待着,况且他也知道自己也算是入了皇后的眼,日后多少也能沾点光,犯不着跑到“礼部”去。

不过王德俭也明白,阿舅定是遇上难题,若不设法替他解决,没准真能把自己弄到他手下当差,然后再把难题交给自己,真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现在主动接过来。

想清楚后,王德俭道:“谢县子与冯县男皆是国之贤才,陛下赐婚足以可见圣眷,至于人选,阿舅容外甥仔细思量一番,可否?”

对于王德俭接下事情又不表态去“礼部”的做法,许敬宗甚是满意,他并不是完全不想提携自己的外甥,相反,这一次的事情若是王德俭办的好,他还真打算提拔一下,利益交换还是需要的,否则以后哪里还有人给自己办事呢。

“德俭啊,汝需要几日能有一个章程?”许敬宗问道。

“禀阿舅,三五日足矣。”王德俭跟着又道:“大致章程应当能够想出,唯具体人选,还需阿舅定夺。”

“甚好。”许敬宗很满意地说道。

给谢岩和冯宝“赐婚”一事,在大唐官场早就不是秘密,然而,在皇帝初掌大权,长孙无忌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时期内,此事还真就不容易。

众所周知,皇家没有合适的女子,除非是那些皇族的后裔,然皇帝将此事交给“礼部”,明显就是一个不想皇族参与的信号,否则用不着这么麻烦,那么,剩下的只有世家大族和朝廷新贵了。

许敬宗很清楚,谢、冯二人称得上是朝廷里的“新贵”,且还是非常特殊的两个人,没有背景,完全依靠自己获得皇帝信任,通常这样的人物,是皇帝最喜欢使用的,所以,给他们物色正妻,家世恰恰不能太好,否则极易引起皇帝不悦,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许敬宗这才犯了难,毕竟想要两头讨好的差事,通常都不是那么太容易的。

许敬宗能够想到的,王德俭一样也能想到,只不过他的身份比较低,所以有些事情,他去做反而容易些。

次日,王德俭备下礼物,让两个仆人挑着,跟随自己一路来到“周国公府”,他可不敢奢望得到杨老夫人的接见,能够见到管家杨七,那就已经很有面子了。

“王主书(王德俭原先的职务是主事,现在升了一级,成为主书)怎会来到府上?”管家杨七在门房里一边招呼王德俭坐下,一边问道。

“吾受老夫人提携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说着,王德俭掏出一份礼单呈了上去。

老管家杨七接过礼单往案几上一放,笑道:“王主书客气了,想必不会只为此事专程而来吧?”

都是明白人,打马虎眼就没意思了,王德俭坐下道:“吾欲请教杨老,不知府上对于‘赐婚’一事,有何吩咐?”

管家杨七那是非常清楚,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他跑来,其实就是替人问话,而且问的还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实际上,王德俭不跑来,管家杨七也会主动去找他,无论如何,皇后的意思,那总是要传进许敬宗的耳朵里的。

“王主书说笑了,‘赐婚’乃是圣意,老夫人岂能有意见?只不过,老夫人以为,家世清白,简单为宜。”

王德俭细细品了一下“家世清白,简单为宜”这八个字,和自己事先预料的差不太多,但是他还想缩小一点范围,又再一次问道:“老夫人所言极是,吾当铭记于心,然吾再请教杨老,何等人家算是简单?”

杨七深深地看了一眼王德俭,先捋了捋胡须,过上片刻,才道:“简单者,‘新’也;亦或陛下亲近者也。”

短短一句话,实际说出了两个方向,而且严格来说,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得皇帝器重者。

王德俭知道,皇后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朝堂之上或者皇亲国戚中,皇帝赏识、信任的人家,不管是哪一家,只要符合条件者都可以。

(sdingdiannn/ddk245254/199534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